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疗法揭秘:如何帮助小儿缓解皮肤过敏
1
作者 郭慧敏 《妈妈宝宝》 2024年第5期104-105,共2页
在温暖的春日里,万物复苏,却也带来了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儿皮肤过敏。看着孩子因瘙痒难耐而抓挠不停,家长们的心也跟着揪成一团。其实,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还有一种古老而温和的方法,能帮助小儿缓解皮肤过敏的困扰,那就是耳穴... 在温暖的春日里,万物复苏,却也带来了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小儿皮肤过敏。看着孩子因瘙痒难耐而抓挠不停,家长们的心也跟着揪成一团。其实,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还有一种古老而温和的方法,能帮助小儿缓解皮肤过敏的困扰,那就是耳穴疗法。或许你会好奇,小小的耳朵上藏着怎样的秘密,竟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它如何成为小儿皮肤过敏的“温柔解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疗法 皮肤过敏 解药 药物治疗 小儿 复苏 缓解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疗法 被引量:149
2
作者 顾之燕 顾瑞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鼻炎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维A酸类药物对补骨脂素/长波紫外线光化学疗法诱导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仲荣 张国威 +2 位作者 高天文 刘荣卿 刘玉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维A酸类药物对人类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PUVA治疗的非暴露部位皮肤建立人类皮肤光老化模型,采用HE染色、Verhoeff染色、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UVA治疗及口服芳维A酸乙酯对多项... 目的:探讨维A酸类药物对人类皮肤光老化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PUVA治疗的非暴露部位皮肤建立人类皮肤光老化模型,采用HE染色、Verhoeff染色、电镜、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PUVA治疗及口服芳维A酸乙酯对多项皮肤光老化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PUVA治疗后,银屑病背部非皮损区皮肤组织学和生物学特性上迅速出现具有光老化特征性的改变,真皮成纤维细胞由分裂表型转化为无分裂活性表型,B1、B2、C1、C2各组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9%,100%,15.4%,23.1%和71.4%,100%,30.8%,53.8%;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口服维A酸类药物对PUVA诱导的皮肤光老化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真皮成纤维细胞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A酸类药物 补骨脂素 长波紫外线 光化学疗法 皮肤光老化 全反式维A酸 拮抗作用
下载PDF
变应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治疗
4
作者 丛宪玲 陈向辉 李晓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21期13-14,共2页
变应性皮肤病的内用药物很多,仅就直接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药物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变应性皮肤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 适应证 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 内用药物
下载PDF
变应性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
5
作者 李景华 孙晶 《中国社区医师》 2003年第21期15-15,共1页
1外用药物的一般治疗原则 在变应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外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根据不同病因和皮损的不同病期特点,正确选用药物及剂型治疗,常可取得满意疗效.如对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者,可选用粉剂或洗剂(振荡剂);炎... 1外用药物的一般治疗原则 在变应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外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根据不同病因和皮损的不同病期特点,正确选用药物及剂型治疗,常可取得满意疗效.如对急性炎症性皮损,仅有红斑、丘疹而无渗液者,可选用粉剂或洗剂(振荡剂);炎症较重,出现糜烂、渗液较多时,宜采用溶液剂湿敷;有糜烂、渗液不多时则用糊剂.亚急性炎症性皮损,渗出不多者宜用油剂或糊剂;如无糜烂,而呈干燥脱屑者,宜用乳剂或糊剂.慢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软膏、乳剂或硬膏等.单纯瘙痒或兼有风团者可用洗剂、酊剂或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皮肤 外用药物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控制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炎症反应药物治疗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程占刚 刘立新 曹庆生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0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控制变应性鼻炎(AR)最轻持续炎症反应药物治疗的时间。方法从确诊为AR的120例患者中选择依从性较好的26例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于其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非索非那丁60 mg、每日2次,分别于症状消失后的第2周(A组)、4周(B组)、6... 目的探讨控制变应性鼻炎(AR)最轻持续炎症反应药物治疗的时间。方法从确诊为AR的120例患者中选择依从性较好的26例进行规范化药物治疗,于其症状基本消失后继续服用非索非那丁60 mg、每日2次,分别于症状消失后的第2周(A组)、4周(B组)、6周(C组)、8周(D组)时取中鼻甲前端黏膜,以HE染色计数各组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水平A组为(26.84±1.26)个/HP,B组为(10.56±1.32)个/HP,C组为(2.85±0.98)个/HP,D组为(1.96±1.87)个/HP,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C组与D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R患者经正规药物治疗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非索非那丁60 mg、每日2次达6周,能良好地控制AR的最轻持续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控制AR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一):治疗方案 被引量:43
7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顾之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本文重点介绍制定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药物治疗方案的相关问题。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从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可分为四个亚型,依次为: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和中... 本文重点介绍制定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药物治疗方案的相关问题。AR是由变应原激发、由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从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可分为四个亚型,依次为: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轻度持续性AR和中重度持续性AR。制订AR药物治疗方案的前提是在确诊AR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型,然后据此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药物,主要应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可能产生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安全性)。AR药物治疗体系中所涉及的药物种类并不复杂,鼻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在其中占核心地位。由于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更严格的要求,因而被列入特殊关注的群体,在AR的药物治疗方面也各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临床方案(Clinical Protocols)
下载PDF
50例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细菌学及药物敏感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高伟 白祥军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88例中有 5 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 ,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 ,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 目的 :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 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88例中有 5 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 ,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 ,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高。结论 :临床上治疗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经验性用药可首选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细胞学 药物敏感分析 药物疗法 治疗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丽丽 郭海 +1 位作者 孙卫国 赵晓峰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0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过敏及抗凝西药治疗,局部外用雷佛奴尔溶液、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组另给予中药内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过敏及抗凝西药治疗,局部外用雷佛奴尔溶液、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组另给予中药内服配合局部热敷治疗,对照组加用强的松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痊愈率为62.50%,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痊愈率为60.00%,总有效率为96.67%,两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治疗 局部热敷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在皮肤病外用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0
作者 靳培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2-64,共3页
从20世纪以来就已知维生素A对上皮组织的生物学作用,使小鼠实验性维生素A缺乏时,能引起上皮结构的异形性改变,并伴有上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道上皮的角化。人类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毛囊角化性疾病,伴有上皮增生和角化过度的组织... 从20世纪以来就已知维生素A对上皮组织的生物学作用,使小鼠实验性维生素A缺乏时,能引起上皮结构的异形性改变,并伴有上呼吸道、胃肠道和生殖道上皮的角化。人类缺乏维生素A可引起毛囊角化性疾病,伴有上皮增生和角化过度的组织学改变以及汗腺导管等的角化作用。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药物疗法 全反式维甲酸
下载PDF
药物局部治疗对猪皮肤撕脱伤后TXA_2/PGI_2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向东 鲁开化 +1 位作者 郭树忠 高政慧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1期929-931,共3页
目的:探讨撕脱皮瓣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布洛芬对皮肤撕脱伤后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以猪为对象,实验分3组:A组:对照组,B组:撕脱皮瓣组,C组:撕脱皮瓣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撕脱伤皮瓣组... 目的:探讨撕脱皮瓣下注射地塞米松和布洛芬对皮肤撕脱伤后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以猪为对象,实验分3组:A组:对照组,B组:撕脱皮瓣组,C组:撕脱皮瓣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撕脱伤皮瓣组织内的血栓素B2(TXB2)和前列环素的衍生物(6-keto-PGF1α)的含量变化.结果:B组TXA2和PGI2的含量、TXA2/PGI2比值明显升高,C组TXA2的含量下降,PGI2升高.TXA2/PGI2比值下降.结论:撕脱皮瓣下应用地塞米松和布洛芬具有防止TXA2/PGI2平衡紊乱的作用,并且改善了撕脱皮瓣的血流,减少了撕脱皮瓣的坏死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伤 皮肤 地塞米松 布洛芬 血栓素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倒膜疗法结合皮肤护理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光霞 孙霞 许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石膏倒膜疗法结合皮肤护理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探讨皮肤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79名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倒膜+外用药物+皮肤护理组、倒膜+外用药物组及单纯外用药物组,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1%,71.... 目的研究石膏倒膜疗法结合皮肤护理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探讨皮肤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79名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倒膜+外用药物+皮肤护理组、倒膜+外用药物组及单纯外用药物组,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7.1%,71.0%,54.8%。结论倒膜+皮肤护理+外用药物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倒膜+外用药物组及单纯外用药物组。护士的积极参与及恰当的皮肤护理对寻常型痤疮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膜 治疗 寻常型痤疮 外用药物 疗法 皮肤护理 面部痤疮 积极参与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二):随访监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顾之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76,共4页
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过程可大体分为诊断阶段、初治阶段和随访阶段。确诊变应性鼻炎应综合评估病史、鼻部检查和体内外试验的结果。目前在临床疗效判定方面仍以患者主诉做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但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判断鼻... 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过程可大体分为诊断阶段、初治阶段和随访阶段。确诊变应性鼻炎应综合评估病史、鼻部检查和体内外试验的结果。目前在临床疗效判定方面仍以患者主诉做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但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判断鼻黏膜中炎性反应转归方向可靠而唯一的指标。(鼻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在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中起核心作用,尽管常规剂量下药物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并不能因此忽视药物对全身系统的潜在影响,尤其是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对骨代谢的影响和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ies)
下载PDF
重视基层医院变应性鼻炎患者药物治疗医嘱依从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立新 程占刚 崔顺九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9-659,658,共2页
世界范围内变应性鼻炎(AR)患病率为10%~25%,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1]。AR尚不能根治,需要医师与患者共同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方案能够被患者很好接受和执行,这就涉及到患者依从性。基层医院面对的患者大部... 世界范围内变应性鼻炎(AR)患病率为10%~25%,AR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1]。AR尚不能根治,需要医师与患者共同制定长期治疗方案,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方案能够被患者很好接受和执行,这就涉及到患者依从性。基层医院面对的患者大部分来自农村,受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依从性较差。为此我们进行这方面调查,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Rhinitis Allergic Perennial) 医院 乡村(Hospital Rural) 药物疗法(Drug Therapy) 病人依从(Patient Compliance)
下载PDF
奚九一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经验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建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81-582,共2页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严重时还可导致内脏损害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奚九一教授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又称过敏性血管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真皮上部毛细血管及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严重时还可导致内脏损害而造成多系统病变.奚九一教授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脉管病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从医50余载,对治疗本病有独到经验.他提出了"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新观点,在治疗上采取缓急3期分治的原则,即急性活动期治以祛邪法,好转缓解期治以活血生新法,恢复稳定期治以扶正康复法.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其辨证治疗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奚九一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中医药疗法 六味地黄丸 中药汤剂
下载PDF
鼻敏2号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和对小鼠皮肤被动过敏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严道南 俞晶华 +1 位作者 卞慧敏 张新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年第6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鼻敏2号合剂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小鼠 皮肤被动过敏反应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辛味药物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冯则怡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2,共2页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调畅气机、宣通阳气、发散郁火、升提药性等功效 ,经配方应用于治疗皮肤病 。
关键词 辛味药物 皮肤 应用 中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脂质体与皮肤病药物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崇璞 徐文严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文介绍了脂质体的结构、制备、作用特点等基本概念。由于以脂质体为载体的药物易被角质层吸收,在表皮和真皮内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可持久地对病变细胞起到治疗作用,大大提高治疗指数,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因此近十年来成为皮肤病药物治... 本文介绍了脂质体的结构、制备、作用特点等基本概念。由于以脂质体为载体的药物易被角质层吸收,在表皮和真皮内形成药物贮库,药物可持久地对病变细胞起到治疗作用,大大提高治疗指数,减少全身的毒副作用,因此近十年来成为皮肤病药物治疗的研究热点。国外已报道了一些不同类型的皮肤病药物脂质体,有的还进入了临床研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虽然目前在制备脂质体和其稳定性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在皮肤病治疗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应该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皮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药物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遆新宇 刘颖格 +3 位作者 史皆然 陈卫强 赵峰 吴昌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208-209,I0006,共3页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皮肤黏膜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药物性外渗所致皮肤溃疡的愈合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材料:... 背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成纤维细胞、角质细胞、皮肤黏膜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药物性外渗所致皮肤溃疡的愈合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材料:实验于2004-06/2004-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内科实验室完成。取雄性昆明种小白鼠20只,体质量18~24g。方法:将制备好的皮肤溃疡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酚妥拉明1mg,利多卡因20mg,地塞米松1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封闭,1次/d,共7d;治疗组在溃疡周围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5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隔日给药1次,共7d。观察溃疡处皮肤组织的愈合时间和组织学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药物性外渗所致皮肤溃疡、糜烂的愈合时间和组织学变化。结果:20只小白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愈合时间:对照组糜烂、溃疡的愈合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20~24,8~12)d,t=2.264,P=0.01];②组织学观察:对照组治疗7d后肉芽组织增生不明显;治疗组治疗7d后肉芽组织增生,新生血管丰富。结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促进药物性糜烂、溃疡的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应用 皮肤溃疡/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物理疗法联合外用药物综合治疗带状疱疹56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莉 朱文龙 +1 位作者 杨丽 王亚辉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药物综合治疗 联合外用 物理疗法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病毒性皮肤 神经分布 治疗方法 不同程度 神经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