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6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李丙泉 董博洋 李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45-150,共6页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 目的观察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因子、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患者按1∶1∶1∶1比例分为西药组、鼻内针刺组、中药序贯疗法组和联合组各45例。西药组予糖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鼻内针刺组针刺双侧内迎香、鼻丘,中药序贯疗法组予中药熏蒸鼻部,联合组采用鼻内针刺联合中药熏蒸鼻部,4组均连续治疗2周。分别观察4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T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嗅觉功能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gE及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监测4组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8.89%)高于西药组(71.11%)、鼻内针刺组(75.56%)、中药序贯疗法组(73.3%),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治疗后TNSS、TNNSS、嗅觉功能评分及EOS、IgE均下降(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γ干扰素含量较治疗前升高、白细胞介素-4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其他3组(P<0.05)。试验期间,西药组出现头疼2例、鼻出血2例、鼻部不适4例;鼻内针刺组出现鼻出血1例、针刺痛感1例;联合组出现鼻出血1例,均继续参与试验。结论鼻内针刺联合中药序贯疗法可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细胞因子水平,促进嗅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针刺 中药序贯疗法 变应性鼻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探讨氧化应激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及中药防治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秦竹 王超 李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13-220,共8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吸入变应原诱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涉及鼻腔细胞和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各种成分参与过敏性鼻炎的过程。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由吸入变应原诱发的鼻黏膜炎症性疾病,涉及鼻腔细胞和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各种成分参与过敏性鼻炎的过程。A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鼻痒、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以及嗅觉减退。目前西医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鼻/口服皮质类固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和短期鼻充血减轻剂,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患者精神压力大,因此深入探索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与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氧化应激是机体在内外环境损害下产生活性氧(ROS)所引起的疾病生理和病理异常,氧化应激加剧了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与AR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参与信号通路转导、细胞凋亡、自噬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病理状态,是促进AR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中医药对于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已有上千年历史,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成效也得到大量研究结果的肯定,基于氧化应激途径,进一步阐明了中药单体、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可凭借多靶点、多组分和多途径的生物学优势对AR起到整体性保护作用。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对氧化应激在AR中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防治AR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变应性鼻炎 发病机制 中药防治
下载PDF
过敏原阻隔剂配合免疫疗法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马佐鹏 葛塬 王延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496-3498,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阻隔剂配合免疫疗法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86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舌下免疫疗法及鼻喷生理性海盐水治疗,观察组给予舌... 目的:探讨过敏原阻隔剂配合免疫疗法在变应性鼻炎(AR)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在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86例A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舌下免疫疗法及鼻喷生理性海盐水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免疫疗法及过敏原阻隔剂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症状反应,对比两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两组上述症状VA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效果逐渐显著(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1、2、3级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过敏原阻隔剂、免疫疗法联合治疗对提高AR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症状表现,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阻隔剂 免疫疗法 变应性鼻炎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鼻腔填塞治疗儿童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艳杰 陈颖颖 +3 位作者 丁姚 周冰 王佳佩 郭亚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鼻腔填塞对儿童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肺经伏热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氯雷他...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鼻腔填塞对儿童肺经伏热型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6例肺经伏热型AR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氯雷他定口服治疗,同时避免接触变应原,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鼻腔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炎症状积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积分(TNNSS)改善情况以及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NSS、TN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TNSS、TN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血清总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中药鼻腔填塞治疗AR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和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肺经伏热型 耳穴压豆 中药鼻腔填塞 儿童
下载PDF
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芳 龙园园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1439-1441,1469,共4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艾灸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内舒拿外用喷鼻。1个疗程为10 d。两...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A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艾灸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给予内舒拿外用喷鼻。1个疗程为10 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喷嚏、流涕、鼻痒、鼻塞和鼻黏膜肿胀)和体征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血清Ig 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 33%,对照组为80. 00%,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血清Ig E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及体征积分、血清Ig E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能显著缓解AR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治疗方法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艾灸 中药敷脐
下载PDF
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35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学田 邓丽莎 黄明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0期112-113,11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阶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 目的观察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阶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儿童 中药阶梯疗法
下载PDF
中药外用制剂在儿童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及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岱昀 董盈妹 赵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2-758,共7页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全球高发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无法根治且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中药外用制剂作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儿科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应用中药外用... 变应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全球高发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无法根治且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和负担。中药外用制剂作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儿科临床应用。笔者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关于应用中药外用制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总结了其临床应用及可能发挥作用的机制,并分析了当前中药外用制剂治疗该病的优势及问题,以期为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诊疗及研究方向临床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中药外用制剂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艾灸联合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 被引量:6
8
作者 王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9期38-39,共2页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全身症状有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发作短暂,消失后则如常态。本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又称鼽嚏,多由肺气虚、...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全身症状有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发作短暂,消失后则如常态。本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又称鼽嚏,多由肺气虚、卫表不固、风寒乘虚侵入引起。本病分为肺虚感寒型、脾气虚弱型、肾阳亏虚型,临床多采用汤药、针灸推拿、拔罐敷贴、药熏喷雾等多种手法联合治疗,以达到宣通鼻窍、扶正祛邪的作用。笔者应用艾灸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敷脐 艾灸 变应性鼻炎
下载PDF
中药单体调控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干预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卓立 秦竹 +3 位作者 彭婉莹 李敬孝 谢梁震 李岩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2期88-93,135,共7页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导致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些中药单体能够通过干预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减少氧化应激损伤,纠正T细胞失衡,调控细胞凋...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导致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一些中药单体能够通过干预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减少氧化应激损伤,纠正T细胞失衡,调控细胞凋亡,从而发挥AR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信号通路 p38 MAPK NF-ΚB 中药单体
下载PDF
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人随机对照研究
10
作者 文君 李军 +1 位作者 罗莹华 刘美娟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1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探讨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AR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热敏灸疗法,观察组采用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6 d为1... 目的:探讨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AR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热敏灸疗法,观察组采用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6 d为1个疗程,均连续干预3个疗程。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实验室指标、鼻症状评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免疫球蛋白E(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高于对照组,过敏性鼻炎症状评分(TNSS)、过敏性鼻窦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RQL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病人应用药熨经络梳理护理联合热敏灸疗法治疗效果较佳,利于改善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药熨经络梳理 热敏灸疗法
下载PDF
中药内服结合穴位敷贴与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邓可斌 廖先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9年第5期253-25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结合穴位敷贴与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以中药汤剂内服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和脱敏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予以脱敏疗法治...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结合穴位敷贴与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以中药汤剂内服结合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和脱敏疗法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予以脱敏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半年后和2年后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63.1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内服结合穴位敷贴及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脱敏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中药 脱敏疗法
下载PDF
近十年不同针刺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概述
12
作者 陈柳思 陈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8期180-184,共5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的常见病、慢性病,发病机制是吸入性变应原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且涉及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细胞所产生的变应反应。西医治疗效果较为局限、副作用较大,且易复...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临床的常见病、慢性病,发病机制是吸入性变应原后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且涉及辅助型T细胞2(T helper 2 cell,Th2)细胞所产生的变应反应。西医治疗效果较为局限、副作用较大,且易复发,但针刺治疗AR起效快,副作用少,效果显著。遂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知网、PubMed等平台针刺治疗AR的相关文献,选取近十年的大样本数据发表于核心期刊上的高质量文献,并根据发明及应用时间分为传统针刺疗法和现代针刺疗法,得出针刺治疗AR效果显著,在缓解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此以求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针刺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揿针联合中药外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高媛媛 孙若愚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23-125,132,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中药外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5月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n=40)在氯雷他定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中药外治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3年5月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n=40)在氯雷他定治疗同时予揿针联合中药外治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估鼻炎症状与伴随症状量表评分,并检测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评估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治疗后,观察组鼻炎症状(2.75±0.81)分、伴随症状(1.85±0.60)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8、8.700,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TGF-β1高于对照组,IL-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儿童变应性鼻炎予揿针联合中药外治干预疗效确切,能改善患儿鼻炎症状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中药香囊 儿童 变应性鼻炎 临床疗效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益气温阳疗法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上的临床进展
14
作者 刘绍波 彭顺林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1635-1639,共5页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且在当时缓解其症状后极易复发,困扰了许多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临床上中医类疗法在治疗鼻鼽上具有缓解临床症状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本文通过收集具有益气温阳功效的中医疗法的相关文章,总结和归纳鼻鼽...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之一,且在当时缓解其症状后极易复发,困扰了许多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临床上中医类疗法在治疗鼻鼽上具有缓解临床症状快,复发率低的优点。本文通过收集具有益气温阳功效的中医疗法的相关文章,总结和归纳鼻鼽的治疗特点,希望可以使之后的鼻鼽治疗更有针对性,缓解患者所受的痛苦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益气温阳 中医疗法
下载PDF
颊针全息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爱奇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4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用颊针全息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为鼻高反应性鼻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医传统治疗室及针灸门诊治疗的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 目的探讨用颊针全息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为鼻高反应性鼻病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中医传统治疗室及针灸门诊治疗的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予以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治疗组采用颊针疗法+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变应性鼻炎的总有效率、鼻部症状评分、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4.44%;治疗前,两组鼻塞、鼻痒、喷嚏、流涕评分及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相比,统计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鼻痒、鼻塞、流涕、喷嚏评分及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颊针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鼻高反应性状态明显改善,部分患者鼻高反应性状态消失而康复,总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高反应性 颊针疗法 鼻部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手术疗法联合聚焦超声在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吴翊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38-0140,共3页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疗法联合聚焦超声在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单一手术疗法,观察组接...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疗法联合聚焦超声在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单一手术疗法,观察组接受手术疗法联合聚焦超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眼压水平、变应性鼻炎症状总分。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眼压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后一天及一个月,观察组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变应性鼻炎症状总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疗法联合聚焦超声治疗在降低眼压和改善变应性鼻炎症状方面均优于单一手术疗法,该联合疗法为变应性鼻炎合并青光眼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选择,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疗法 聚焦超声 变应性鼻炎 青光眼
下载PDF
免疫疗法合中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4例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岑李民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第7期26-27,共2页
用免疫疗法结合玉屏风散与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6 4例 ,并与一般抗组胺药合免疫疗法治疗的5 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 1年后 ,治疗组有效 6 0例 (93.8% ) ,对照组有效 42例 (80 .8% ) ,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 用免疫疗法结合玉屏风散与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6 4例 ,并与一般抗组胺药合免疫疗法治疗的5 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 1年后 ,治疗组有效 6 0例 (93.8% ) ,对照组有效 42例 (80 .8% ) ,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特别是症状复发时药物减少 5 0 %以上及基本不需药物治疗 (<5次 /年 ) ,两项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免疫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玉屏风散 苍耳子散
下载PDF
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静 张嘉玲 +3 位作者 甘忠源 吴春晓 李求实 王升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6-135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予卵蛋白腹腔注射、滴鼻及喷雾吸入,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和超微粉组(C组)。记录鼻...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组)和造模组,造模组予卵蛋白腹腔注射、滴鼻及喷雾吸入,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和超微粉组(C组)。记录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HE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结果:(1)与D组相比,A组EOS计数升高(P<0.01),HE染色示黏膜上皮肿胀,毛细血管扩张,EOS浸润,电镜示黏膜不完整,纤毛、微绒毛畸形稀松,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脊丢失;(2)EOS计数:B、C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P<0.01)。C组较B组显著下降(P<0.05),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39);HE染色:B组黏膜毛细血管轻微扩张,散见EOS,C组黏膜上皮轻微肿胀,无毛细血管扩张;电镜:B、C组黏膜完整,纤毛等结构排列均匀,细胞连接正常,C组还可见正常线粒体及内质网。结论: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可有效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减缓甚至逆转鼻黏膜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鼻黏膜重塑 中药超微粉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别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闰红 张新民 +4 位作者 张素琴 顾一峰 蔡外娇 陈伟华 应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别敏对变应性鼻炎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造成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别敏能明显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别敏对变应性鼻炎干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造成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别敏能明显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的抓鼻和喷嚏数;抑制植物血凝素A和OVA刺激引起的脾脏淋巴细胞增殖;降低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结论中药复方别敏具有抑制脾脏淋巴细胞增殖,降低血清IgE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别敏 变应性鼻炎 淋巴细胞增殖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静 陈莹 +3 位作者 张继苹 冼培凤 黄焕琳 王升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13-2815,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卵蛋白腹腔注射、滴鼻及喷雾吸入,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普通粉... 目的观察中药超微粉腧穴敷贴对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FN-γ和IL-4含量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卵蛋白腹腔注射、滴鼻及喷雾吸入,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空白模型组(A组)、丙酸氟替卡松组(B组)、普通粉组(C组)和超微粉组(D组)。干预10天后,采集外周血ELISA法测IL-4和IFN-γ。结果1A组血清IFN-γ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大幅降低,B组、C组和D组血清IFN-γ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D组血清IFN-γ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84);2A组血清IL-4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大幅升高,B组、C组和D组血清IL-4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D组血清IL-4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B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95、0.07)。结论超微粉腧穴敷贴能显著升高IFN-γ和降低IL-4,提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恢复Th1和Th2细胞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药超微粉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