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底抗拔桩动态变形全过程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琦 杨俊杰 +2 位作者 孙涛 李飞 杨宁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利用砂土中扩底抗拔桩的模型试验,研究从开始加载到破坏时扩底抗拔桩地基动态变形全过程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半模试验得到的极限荷载和破坏面均略小于全模试验结果,采用半模试验测量地基变形过程与破坏模式有明显优势,用半模试验... 利用砂土中扩底抗拔桩的模型试验,研究从开始加载到破坏时扩底抗拔桩地基动态变形全过程的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半模试验得到的极限荷载和破坏面均略小于全模试验结果,采用半模试验测量地基变形过程与破坏模式有明显优势,用半模试验代替全模试验是可行的;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扩大头上方的土体由压缩变形逐渐发展为局部的压缩—剪切破坏;扩大头对其上部的桩侧摩阻力有增强作用,对其下部的桩侧摩阻力有削弱作用;扩大头在工作荷载、极限荷载和破坏荷载作用时分担的荷载比例为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底桩 抗拔桩 承载特性 变形全过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统计的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规律及稳定性判据确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振宇 张顶立 +1 位作者 侯艳娟 李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61-1270,I0006,I0007,共12页
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是认识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演化机制的基本前提,也是围岩稳定性评价和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对40座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全过程变形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及其关键节点、围岩变形速率与... 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是认识支护与围岩相互作用演化机制的基本前提,也是围岩稳定性评价和支护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对40座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全过程变形进行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隧道围岩全过程变形及其关键节点、围岩变形速率与变形加速度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围岩超前变形量和基本稳定变形量随施工进度呈总体增大趋势,随开挖半径呈减小趋势,而相应的位移释放率则无明显相关关系;随着围岩级别的增大,超前变形量与基本稳定变形量增大,而相应的位移释放率则反而减小;通过改进Hoek公式对深、浅埋条件下围岩全过程变形进行拟合,拟合优度在0.95以上,可为围岩损失位移的求解提供依据;隧道围岩变形速率随时间发展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而变形加速度则表现出"正弦曲线"特征,二者随隧道半径和施工速率变化显著。根据分析结果,指出对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速率小而变形持续时间长,此时围岩稳定性的判断应以变形加速度作为主要指标,并进一步给出了变形加速度阈值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围岩 全过程变形 统计分析 变形速率 变形加速度 稳定性判据
下载PDF
Cu-12%Al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过程本构关系的BP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雪峰 马胜军 +1 位作者 刘锦平 谢建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高温压缩实验所得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建立了Cu-12%(质量分数,下同)Al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过程真应力与真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关系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 以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高温压缩实验所得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原理,建立了Cu-12%(质量分数,下同)Al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过程真应力与真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关系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Cu-12%Al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过程的本构关系建模是可行的,真应力预测值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8%,可很好地反映实际变形过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2%Al合金 高温变形 变形全过程 本构关系 神经网络
下载PDF
土-结构接触面剪切全过程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优 任加琳 +1 位作者 李赛 熊凡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2,共9页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接触面的变形特征和应力路径,并构建反映土-结构接触面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面剪切特性的主要因素.界限法向应力的存... 结合室内直剪试验分析土与结构接触面的本构关系,研究不同法向应力条件下接触面的变形特征和应力路径,并构建反映土-结构接触面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和界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面剪切特性的主要因素.界限法向应力的存在使得剪切破坏模式发生转变,其数值与接触面的粗糙度和土体的相关剪切属性有关.此外对接触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进行改进,在忽略接触面厚度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剪切过程中的"三阶段"模式,提出了考虑接触面剪切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改进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其正确性.该模型可以反映一定法向应力情况下土-结构接触面周围的整体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结构接触面 直剪试验 全过程剪切变形 本构模型
下载PDF
层状岩石铰接拱全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建辉 尚岳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852-2857,共6页
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初始纵向载荷、跨厚比条件下铰接拱变形和破坏全过程,得到铰接拱全程纵向载荷、横向载荷、力臂系数与挠度关系曲线。3条曲线都具有峰值前、后2个变形阶段,表明铰接拱破坏是一个渐进过程。初始纵向载荷较低时,3条... 用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初始纵向载荷、跨厚比条件下铰接拱变形和破坏全过程,得到铰接拱全程纵向载荷、横向载荷、力臂系数与挠度关系曲线。3条曲线都具有峰值前、后2个变形阶段,表明铰接拱破坏是一个渐进过程。初始纵向载荷较低时,3条曲线中力臂系数首先取得峰值,其次是横向载荷曲线,最后是纵向载荷曲线,说明力臂系数对铰接拱破坏最为敏感;初始纵向载荷较高时,3条曲线同时达到峰值。随跨厚比增大,纵向载荷、力臂系数峰值基本不变,横向载荷峰值减小,初始纵向载荷和跨厚比对铰接拱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层状岩石 铰接拱 变形全过程 地应力
下载PDF
堆积层滑坡偏角比预警模型
6
作者 饶云康 富海鹰 杨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0-2551,共12页
建立有效的滑坡预警模型对于防范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堆积层滑坡偏角比预警模型,开展堆积层滑坡变形失稳全过程试验,基于试验监测结果,提出具有方向性和统一性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偏角比、以及相应的偏角比预警模型,并用3个... 建立有效的滑坡预警模型对于防范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堆积层滑坡偏角比预警模型,开展堆积层滑坡变形失稳全过程试验,基于试验监测结果,提出具有方向性和统一性的位移动力学参数——偏角比、以及相应的偏角比预警模型,并用3个实际滑坡的监测数据验证该预警模型。结果表明:堆积层滑坡演化过程中,偏角比总体上呈现出先波动后平稳的规律,F范数为0.2可较好地作为偏角比波动段和平稳段的分界值。偏角比的平稳特征可以指示堆积层滑坡所处的变形阶段,基于此,提出F范数单点预警判据和多点预警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堆积层滑坡 滑坡预警 偏角比 F范数 变形失稳全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