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日语变形动词词汇体系初构
- 1
-
-
作者
樊晓萍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
出处
《内江科技》
2010年第10期27-28,共2页
-
文摘
日语中存在着许多跟物体的变形相关的动词,即"变形动词"。这类动词由于数量众多,关系复杂,要一一加以研究十分困难,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词汇体系。本文以变形动词(主要是他动词、单动词)为研究对象,结合森田良行关于词的"概念性意义"以及"识别性特征"等理论,对变形动词的词汇体系进行试构,并同时考察各变形动词间的关系。
-
关键词
变形动词
概念性意义
识别性特征
词汇体系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西夏语的动词变形组
- 2
-
-
作者
麻晓芳(译)
-
机构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
出处
《西夏研究》
2020年第S01期126-131,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夏文佛典文献语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8BYY202)
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19YBB1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的相关研究在藏缅语文献领域引发了诸多争议。本文概述了西夏语动词一致关系标记分布的两条规律:(1)如果一个或少于一个的主价语是第一或第二人称,那么不论主价语的句法角色如何,动词都显然与行为者存在一致关系。(2)如果一个及物动词关涉两个非第三人称的主价语,那么动词将与语法上的受事或者“及物宾语”存在一致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所见西夏文语料,本文对西夏语动词变形组的“非强制性”、“词源透明”等观点进行了解释性的说明。西夏语的作格存在于形态和句法两个层面,句法作格性是西夏语语法的重要特征,仍然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
关键词
西夏语
动词变形组
作格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论藏文写作与翻译中一些动词的滥用及纠正
- 3
-
-
作者
尼玛次仁
-
机构
西藏自治区教材编译中心
-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9年第4期88-93,共6页
-
文摘
近年来,初入写作和翻译领域的部分作者和译者,在变形动词的运用方面,出现了既不遵循语法规范,也忽略藏文语法易变性的问题,出现乱用和随用的现象,导致时态不明确,主谓分不清。文章以经典语法理论和作者多年的经验为依据,从动词的三个时态入手,简析了较为复杂的一般时态问题和随字根的变化而变的字形问题。
-
关键词
变形动词
特点
写作
汉藏翻译
-
Keywords
deformative verbs
features
Chinese-Tibetan translation
Writing
-
分类号
I104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英语生成音系学对日语动词变形的启示
- 4
-
-
作者
胡公博
-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2期74-76,共3页
-
文摘
传统日语语法描述动词变化时,常以动词原形或masu形作为变形的起点,以整个音节作为变换单位,导致动词变化过程需要按五段动词和一段动词分类讨论音变步骤,不利于学习者建立统一的变化路径,亦无法建立“形态-语义”的一一对应。这两个问题通过英语生成音系学的视角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生成音系学始于对英语音系的分析,通过底层形式和音系过程等操作工具,为英语动词形态变化提供一套有序、统一的音变操作,其理念对日语动词变化的教学具有实用的指导意义。文章认为,日语动词变形的起点应为动词的底层形式而非动词原形。与英语动词深层变化模式一样,日语动词经过一系列共有的音系规则,细化到音段层面上逐步进行音变,以统合的方式得到目标形态。
-
关键词
英语
生成音系学
日语
动词变形
-
分类号
H08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广东省饶平话动词变形重叠式考察
- 5
-
-
作者
郑伟娜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语言学论丛》
CSSCI
2013年第2期189-203,373-374,共17页
-
文摘
我们分析了广东省饶平话(闽南语)中的变形重叠式,从变形语素的语音规则、变形重叠式的内部结构、分布和作用等方面对其进行论述。我们认为,用音节模块说能够很好地描写变形语素的生成规则;而变形重叠式的内部结构则主要与结构类型、音节多少和重轻有关;变形重叠式的分布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句式的要求和对句式义的贡献上。
-
关键词
饶平话
动词变形重叠式
结构
分布
作用
-
分类号
H177.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浅谈比较法在英语专业二外西语教学中的应用
- 6
-
-
作者
李佳
-
机构
宜宾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
出处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123-124,共2页
-
文摘
针对英语专业二外西语教学的现状,提出要在单调的西语二外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着重阐述英西比较法教学在语言结构和发音特点、语法和动词变形、词汇这三方面的差异。
-
关键词
二外西语
比较法
动词变形
-
分类号
H319.3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