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呼鲁斯太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体的变形组构与就位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伍平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通过1:5万呼鲁斯太幅区调研究,对贺兰山群变质杂岩中的早元古代花岗岩体进行组构分析.并探讨其岩体就位机制。
关键词 贺兰山群 花岗岩体 就位机制 变形组构
下载PDF
衡山复式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磁性组构与变形组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强 朱志澄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本文对衡山复式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中变形岩石的磁性组构与变形组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与应变椭球体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可望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种新手段。岩石磁性组构资料可... 本文对衡山复式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中变形岩石的磁性组构与变形组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椭球体与应变椭球体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技术可望成为构造地质学的一种新手段。岩石磁性组构资料可应用于变形岩石的应变分析,特别是在没有宏观应变标志或者通常的岩石组构分析方法太费时间的情况下更显出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剪切带 磁性组构 变形组构
下载PDF
变形组构的生成温度
3
作者 张一钩 王惠初 《国外前寒武纪地质》 1995年第1期47-53,共7页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变形组构 生成温度
下载PDF
结构水引起的榴辉岩变形组构和变形机制 被引量:21
4
作者 章军峰 金振民 HarryW.Gree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9-564,共6页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天然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变形晶格优选方位与其结构水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榴辉岩的主要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榴辉岩中富结构水的绿辉石具有典型的L或SL型组构,[001]轴极点在面理...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天然超高压榴辉岩中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变形晶格优选方位与其结构水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榴辉岩的主要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榴辉岩中富结构水的绿辉石具有典型的L或SL型组构,[001]轴极点在面理面上呈大圆环分布,最大极密对应轴向近平行线理,(010)面极点为垂直线理分布的大圆环,最大极密对应晶面近平行面理,表征在剪切为主变形条件下形成;绿辉石中结构水含量变化不会导致绿辉石变形组构特征大的变化,即不改变变形机制和位错主滑移系,但可能是造成绿辉石低流变强度的主因;(2)榴辉岩中结构水含量变化可以造成石榴石流变性质的重大转变,在无水条件下石榴石显刚性,在富结构水条件下颗粒边界过程将主导石榴石的塑性变形并导致流变强度的下降,在这两种情况下石榴石都不显示晶格变形优选方位.该研究成果对深入了解榴辉岩在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的变形过程和机制及相关的流体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水 变形组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 晶格优选方位 超高压榴辉岩 塑性变形机制 含量变化 流变强度 绿辉石 石榴石 研究结果 变形条件 组构特征 流变性质 颗粒边界 流体活动 变形过程 折返过程 研究成果 晶格变形 SL型
原文传递
岩石磁组构对剩磁稳定性的制约探讨:以印支地块中生代碎屑岩和拉萨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贾舒斐 黄宝春 +4 位作者 鲁洪亮 赵千 闫永刚 梁雅伦 易治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1-313,共13页
岩石磁组构因能提供磁性矿物晶体形状、排列方式等赋存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判别岩石剩磁是否受到了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但常规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否能够准确限定岩石剩磁的稳定性,目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以印支地块Nakhon Tha... 岩石磁组构因能提供磁性矿物晶体形状、排列方式等赋存信息而被广泛应用于判别岩石剩磁是否受到了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但常规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AMS)是否能够准确限定岩石剩磁的稳定性,目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以印支地块Nakhon Thai盆地中生代Nam Phong、Phu Kradung和Phra Wihan组三套碎屑岩样品及拉萨地块林周盆地设兴组红层样品为例,通过岩石磁化率组构和剩磁组构的对比分析发现,尽管Nam Phong组绝大多数样品和Phu Kradung组全部样品的AMS组构显示其具有铅笔状至强劈理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特征,但高场等温剩磁各向异性(hf-AIR)显示其高矫顽力赤铁矿所携带的特征剩磁组构仍具有典型沉积组构特征,表明其以赤铁矿为主的载磁矿物未遭受后期构造应力的显著影响,仍然能够准确记录岩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球磁场方向.另一方面发现有且仅有剩磁组构才是判别碎屑沉积岩特征剩磁是否遭受了后期构造应力影响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如果岩石剩磁组构(如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的岩石hf-AIR组构)指示其原始沉积组构已被构造组构显著叠加或取代,则必然说明该岩石剩磁方向已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而发生了显著偏转,因而不能直接用于构造演化和古地理重建等块体运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各向异性 剩磁各向异性 沉积组构 过渡型构造变形组构 印支地块
下载PDF
河南西南部典型白垩纪剖面的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震宇 黄宝春 张春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418-3430,共13页
对河南西南部西峡盆地阳城-丹水上白垩统岩石磁学、磁组构的研究表明,该陆相沉积地层磁性矿物以及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磁铁矿,且磁铁矿与赤铁矿相对含量比例随剖面由老到新显示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岩石磁组构主要受顺磁性... 对河南西南部西峡盆地阳城-丹水上白垩统岩石磁学、磁组构的研究表明,该陆相沉积地层磁性矿物以及特征剩磁载体以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磁铁矿,且磁铁矿与赤铁矿相对含量比例随剖面由老到新显示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岩石磁组构主要受顺磁性矿物以及反铁磁性矿物的控制。全剖面磁化率椭球结果显示在原生沉积组构基础上叠加了最早期阶段的弱变形组构;同时,全剖面以及各岩石地层单元磁化率椭球体主轴方向的变化揭示了两个不同方向及大小的构造挤压作用导致磁化率最大轴从NNW-SSE向转至NW-SE向,后又到NNW-SSE向的变化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华南、华北板块NE-SW向的构造挤压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两板块构造挤压而引起的桐柏-大别造山带上地壳物质相对下地壳发生东向构造逃逸和挤出过程中与东部块体物质间发生的挤压作用引起,这两种不同的挤压应力作用在盆地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城-丹水剖面 磁化率各向异性 剩磁载体 磁性矿物 变形组构
下载PDF
含柯石英超高压榴辉岩的早期变形——以苏北东海碱场榴辉岩体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索书田 杨启军 +2 位作者 钟增球 周汉文 游振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变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 以超高压矿物组合的各种后成合晶及冠状体等卸载不平衡结构为参考标志,将含柯石英的超高压榴辉岩的变形序列分成两个部分。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前的变形为早期变形,是在大陆深俯冲和碰撞条件下发育的超高压变质变形组构。后成合晶及冠状体发育之后的变形为晚期变形,是在超高压岩石折返剥露过程中,主要是在角闪岩相甚至绿片岩相条件下发育的。构造上江苏省北部东海县碱场含柯石英榴辉岩体,分为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两种类型,分别代表超高压变质岩早期变形的两个构造阶段或世代(D1、D2)。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矿物组合、中小尺度及显微尺度下的组构特征,讨论了两者的几何关系和区域构造意义,强调指出,只有含柯石英榴辉岩的早期变形组构,才能记录和反映斜向大陆深俯冲及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岩 含柯石英榴辉岩 块状榴辉岩 面理化榴辉岩 深俯冲 变形组构
下载PDF
雅拉香波穹隆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剪切作用类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波 张进江 郭磊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9,共6页
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位于北喜马拉雅穹隆带东端,其拆离断层系的糜棱岩带构成了杂岩核部的外缘,带内主要变形岩石类型为石榴石千糜岩、糜棱状片麻岩和糜棱状花岗岩.糜棱状岩石中宏、微观韧性变形组构丰富,暗示区内存在多种显微变形机制:... 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位于北喜马拉雅穹隆带东端,其拆离断层系的糜棱岩带构成了杂岩核部的外缘,带内主要变形岩石类型为石榴石千糜岩、糜棱状片麻岩和糜棱状花岗岩.糜棱状岩石中宏、微观韧性变形组构丰富,暗示区内存在多种显微变形机制:物质扩散迁移、晶内脆性破裂、粒内滑动及粒间滑动等.3种运动学涡度统计和计算结果表明: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拆离系的剪切作用类型是以简单剪切作为主的一般剪切;剪切带厚度变化为76%左右,属于减薄型;后期纯剪切应变速率比早期的有所增强,这可能与杂岩体核部岩浆岩后期上侵增强,穹隆进一步抬升和脆性垮塌下滑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作用 韧性剪切带 变形特征 穹隆 香波 变质核杂岩 北喜马拉雅 运动学涡度 糜棱岩带 岩石类型 变形组构 扩散迁移 变形机制 脆性破裂 简单剪切 计算结果 厚度变化 应变速率 断层系 千糜岩 石榴石 花岗岩 片麻岩 纯剪切
下载PDF
新疆北天山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的变形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可锐 施央申 洪建明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8-54,共7页
运用有限应变测量、磁组构和岩石组构等方法,对北天山存在着的一条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变形研究。各种方法的研究结果互相吻合,与野外实际地质现象也相一致。混杂岩带属压扁变形,压缩量51%,应变强度0.83.... 运用有限应变测量、磁组构和岩石组构等方法,对北天山存在着的一条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详细的构造变形研究。各种方法的研究结果互相吻合,与野外实际地质现象也相一致。混杂岩带属压扁变形,压缩量51%,应变强度0.83.3个主应变轴的平均产状分别是X=126°∠44°,Y=257°∠33°,Z=8°∠25°。文中最后讨论了该混杂岩带的形成机制、时代、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北天山 蛇绿混杂岩带 有限应变测量 构造变形组构
下载PDF
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前锋带新生代构造变形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竹新 李本亮 +1 位作者 贾东 雷永良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78-1185,共8页
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前缘盆地内沉积地层的磁组构研究表明前锋构造中发育两期构造挤压作用,即整体强烈的晚三叠世变形和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弱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这两期构造挤压作用的控制,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中发育上、... 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前缘盆地内沉积地层的磁组构研究表明前锋构造中发育两期构造挤压作用,即整体强烈的晚三叠世变形和由北向南逐渐减弱的弱新生代构造变形。受这两期构造挤压作用的控制,龙门山北段前锋构造中发育上、下两套构造层,地表构造为晚三叠世时期形成,而深部隐伏构造则形成于新生代。北部的矿山梁和天井山构造几何学上表现为一个双重构造,浅层是一个晚三叠世形成的断层转折褶皱;深层是新生代形成的多个逆冲岩片叠置所构成的隐伏堆垛背斜;南部的青林口和中坝构造主体表现为叠瓦状逆冲,前锋构造是断层转折褶皱和断层传播褶皱。新生代构造冲断位移量以及造成早期构造抬升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反映新生代变形强度由北向南的减弱。磁组构研究表明新生代变形从龙门山冲断带边缘到盆地内部,磁组构从铅笔状磁组构到初始变形磁组构并逐渐过渡到沉积磁组构。由南向北磁组构由初始变形磁组构转变为铅笔状磁组构,说明应变越来越强,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龙门山前锋新生代构造的弱变形作用和变形强度的北强南弱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前锋构造 新生代 构造变形 组构
下载PDF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岩石磁组构及其构造意义
11
作者 邹光富 庄忠海 +2 位作者 潘忠习 朱同兴 陈永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6-333,共8页
通过对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岩石磁组构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岩石磁化率百分率的各向异性胃值较高,均大于10%,这说明岩石曾经历了较强烈的韧性变形。根据岩石最小磁化率从主轴硒方向推断的岩石变形期,最大的主压应力方位主要有S... 通过对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岩石磁组构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岩石磁化率百分率的各向异性胃值较高,均大于10%,这说明岩石曾经历了较强烈的韧性变形。根据岩石最小磁化率从主轴硒方向推断的岩石变形期,最大的主压应力方位主要有SN向、NE—SW向、NW—SE向。岩石磁组构费林(Flinn)图解表明,大部分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呈压扁状的特点。部分岩石磁组构还具有磁线理发育、磁面理不发育,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呈拉长形的特点。因此,该区域构造应变型式具有压缩应变和拉伸应变二种型式。岩石磁组构研究还表明,该区具有SN向挤压、NW—SE向挤压、NW—SE向伸展滑脱三期构造应力。这说明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岩石曾经历了SN向逆冲推覆构造作用,NW—SE向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和NW—SE向伸展滑脱构造作用过程。构造应力场的转变及其构造作用,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自白垩纪末~始新世晚期发生的弧~陆、陆~陆碰撞,和始新世晚期以来,强烈的陆内汇聚造山与青藏高原剧烈隆升,及区域伸展滑脱构造作用过程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构造变形分析 前寒武纪岩石 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
下载PDF
甘肃北山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柏林 吴淦国 +4 位作者 叶德金 刘晓春 杨农 舒斌 俞伯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68-76,共9页
甘肃北山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该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磁椭球扁率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但局部剪切拉伸变形明显,最小磁化率轴投影显示变形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为主... 甘肃北山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大,反映该区总体韧性剪切变形强烈磁椭球扁率E>0占优势,磁面理发育,部分样品磁线理发育,反映变形以压扁变形为主;但局部剪切拉伸变形明显,最小磁化率轴投影显示变形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为主.矿化蚀变的糜棱岩中P值与金品位呈反相关,说明矿化蚀变的热液作用削弱了岩石中已经形成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反映出矿化蚀变晚于构造变形的时序关系.这与该区处于塔-哈两板块碰撞带的大地构造位置以及碰撞带的变形性质、变形样式、变形动力学和运动学,以及成矿作用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 构造分析 金矿化特征 变形与矿化时序关系 甘肃北山.
下载PDF
陕川丁家林—太阳坪含金脆-韧性剪切带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秀琴 邓建华 +2 位作者 董刚 陈勇敢 周遗军 《黄金地质》 2003年第2期15-21,共7页
丁家林—太阳坪脆 韧性剪切带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出露长度大于10km,走向40~50°,以密集的褶曲带、劈理带、石英脉带单独或组合出现为标志。主要经历了2期变形,第1期脆 韧性剪切变形分2个阶段。S1阶段:... 丁家林—太阳坪脆 韧性剪切带处于扬子地台、秦岭及松潘—甘孜褶皱带的结合部,出露长度大于10km,走向40~50°,以密集的褶曲带、劈理带、石英脉带单独或组合出现为标志。主要经历了2期变形,第1期脆 韧性剪切变形分2个阶段。S1阶段:茂县群地体发生低级变质并形成千枚理S1,分异石英脉q1;S2阶段:分异q2并发生金矿化,形成S2。第2期韧 脆性剪切变形发育韧 脆性断层S3,分异q3,并发育擦痕和阶步及强烈金矿化。晚期韧 脆性剪切作用叠加在早期脆 韧性剪切变形之上。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带的2期内生成矿作用与变形作用同步进行,其控、容矿构造为脆 韧性剪切变形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成矿作用 变形作用 金矿带 容矿构造 控矿构造 脆-韧性剪切变形组构 陕西 四川
下载PDF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特征与成矿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镝 和志军 董少波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多期活动且持续时间很长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介于北部的康古尔塔格-黄山断裂和南部的雅满苏-苦水断裂之间。在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变形组构、演化序列、力学性质、剪切位移量以及...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是一条多期活动且持续时间很长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介于北部的康古尔塔格-黄山断裂和南部的雅满苏-苦水断裂之间。在研究其空间展布特征、变形组构、演化序列、力学性质、剪切位移量以及变形时代的基础上,对其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 变形组构 剪切位移量 成矿 秋格明塔什-黄山
下载PDF
北大别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形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少泽 向必伟 +1 位作者 赵田 谢成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1-803,共13页
造山后伸展过程中,深部地壳的变形形式反映深部岩石圈的构造活动方式,是造山后伸展深部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工作以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变形构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构造观察和组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变形组构为约束开展数值模拟... 造山后伸展过程中,深部地壳的变形形式反映深部岩石圈的构造活动方式,是造山后伸展深部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次工作以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变形构造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构造观察和组构分析基础上,以实际变形组构为约束开展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伸展变形构造在垂向剖面上岩石变形机制的空间分布,进而揭示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过程中深部地壳的变形形式。野外观察表明,北大别穹隆边缘区域拉伸线理优选方位显著,而到穹隆中部拉伸线理定向性减弱,再到穹隆核部线理定向性有所增强。运动学上,北大别穹隆内呈现了一致的上盘向NW的剪切指向。以此为约束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大别造山带造山后伸展期中-下地壳流动方式总体上是介于透入性简单剪切形式与纯剪切形式之间的组合形式;垂直剖面上呈现为由上、下边界向中心简单剪切分量显著降低,中-下地壳流变带中部以纯剪切变形为主。我们用造山带加厚地壳的韧性垮塌和深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撤"来解释其动力学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后伸展 大别造山带 变形组构 中-下地壳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康古尔塔格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湘康 李新峰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一个复杂而强烈的构造变形带,其特征表现为4个变形期次。由于韧性剪切──区域动力作用,使变质程度明显高于剪切带两侧的区域埋深变质,变质特征表现在葡萄石-绿纤石相经韧性变形作用后,形成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 康古尔韧性剪切带是一个复杂而强烈的构造变形带,其特征表现为4个变形期次。由于韧性剪切──区域动力作用,使变质程度明显高于剪切带两侧的区域埋深变质,变质特征表现在葡萄石-绿纤石相经韧性变形作用后,形成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体现出前进变质作用的特点──矿物普遍细粒化,并发生动态重结晶,这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为金的富集成矿提供了可靠的矿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古尔塔格 韧性剪切 变质作用 变形组构 前进变质 变晶结构 变余构造
下载PDF
论江西双桥山群的底界问题 被引量:8
17
作者 谢国刚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7年第4期410-414,共5页
1∶5万庐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在星子县黄岭一带发现一套巨厚层状复成分的变质砾岩。根据该变质砾岩的砾石成分、变形组构及区域分布特点,以及上部(双桥山群)与下部(星子岩群)地层在变质与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认为... 1∶5万庐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在星子县黄岭一带发现一套巨厚层状复成分的变质砾岩。根据该变质砾岩的砾石成分、变形组构及区域分布特点,以及上部(双桥山群)与下部(星子岩群)地层在变质与变形方面存在明显差别,认为变质砾岩应属于双桥山群的底部层位,是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与下伏下元古界星子岩群不整合关系的佐证。由于受后期构造叠加改造的影响,现今二者呈断层或隐蔽不整合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砾岩 变形组构 双桥山群 砾岩 震旦系 底界
下载PDF
滇东南老君山片麻岩穹窿变形构造与剥露过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忠 曹淑云 +4 位作者 董彦龙 李维 程雪梅 王浩博 吕美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3-80,共28页
变质核杂岩或片麻岩穹窿中广泛出露大陆中-下地壳乃至地幔岩石,是研究深部地壳岩石剥露过程和流变学的理想场所,也是研究造山带折返或区域伸展过程的重要窗口.滇东南老君山地区位于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和印支陆块所夹持的特殊大地构造位... 变质核杂岩或片麻岩穹窿中广泛出露大陆中-下地壳乃至地幔岩石,是研究深部地壳岩石剥露过程和流变学的理想场所,也是研究造山带折返或区域伸展过程的重要窗口.滇东南老君山地区位于华夏地块、扬子地块和印支陆块所夹持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其出露一套不同程度的变质-变形岩系和花岗质侵入岩体,且发育丰富的锡钨等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研究意义.通过对老君山地区宏观和显微构造、应力场分布和变形条件的深入分析,发现该区域总体呈现出穹窿状构造形态特征,同时发育典型的变质核杂岩构造单元,即强烈变形-变质的片麻岩核部(下盘)、拆离断层系及弱变质到未变质-变形的沉积盖层(上盘).下盘属于强烈的塑性变形域,并伴随有不同期次岩体侵入.片麻岩面理和线理产状分别具有弧形和放射状特征,整体为近南北向,倾向由下盘指向上盘,糜棱岩化随着远离拆离断层到下盘核部逐渐减弱并过渡为正常片麻岩.下盘和上盘之间是呈弧形展布的低角度拆离断层.靠近拆离断层的上盘变形岩石中保留了部分糜棱岩组构特征,主要由叠加变形的绿泥石化片岩、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拆离断层附近和上盘发育有大量正断层,其应力场围绕核部呈弧形、放射状展布.获得下盘核部斜长角闪岩和片麻岩中的岩浆锆石U-Pb年龄集中在445~420Ma,为加里东期岩浆侵位年龄,也是老君山地区核部片麻岩岩石单元的主形成时期.锆石变质边的U-Pb年龄范围为241~230Ma,为印支期碰撞阶段的高级变质与高温缩短变形时限.在这个时期,该区域地壳经历了挤压收缩变形以及叠加拆离伸展剥露,并在晚期阶段伴随强烈的流体活动和热液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穹窿 应力场反演 变形EBSD组构 锆石U-PB年代学 华南加里东期构造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