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教为学”需要“好奇”的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6年第3期4-6,共3页
"变教为学"作为课堂教学改革,期望将"传授"式的教,改变为"引发"式的教。"引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具有"娱乐"特征的问题,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好奇 娱乐
下载PDF
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源于课堂变教为学——以《问题解决与数学实践》课程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姜明红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教育已经发展到卓越教师的培养阶段。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应该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教。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教育有思想、教学有方法、做人有魅...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师教育已经发展到卓越教师的培养阶段。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应该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教。为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教育有思想、教学有方法、做人有魅力的卓越小学教师,作者尝试将教学内容和小学教师的特质融合,采取变教为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课堂方式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人才培养 课堂 变教为学
下载PDF
“变教为学”需要教师做什么
3
作者 郜舒竹 《教育视界》 2016年第16期4-7,共4页
“变教为学”指的是把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主的教学,改变为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教学。实现这种转变需要教师对学生尊重的意识和引发的艺术;需要教师营造自然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教师改变备课方式。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引发 课堂氛围
下载PDF
变教为学,让复习再“生长”——以《“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为例
4
作者 冯胜 《天津教育》 2019年第17期146-147,共2页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我将结合《“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运用“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复习课的再“生长”。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再现 发现 纠错 用错
下载PDF
“变教为学”视角下挖掘学生“认知”上的错误
5
作者 杨姝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8年第7期93-93,共1页
“变教为学”模式下的课堂减少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但是,教师在“变教为学”的转变过程中往往因为衔接处理不到位,而造成了学生学习“认知”上的错误。教师只有分析引起错误的原因,洞察学生的出错心理,对症下药,... “变教为学”模式下的课堂减少了教师的说教,增加了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空间,但是,教师在“变教为学”的转变过程中往往因为衔接处理不到位,而造成了学生学习“认知”上的错误。教师只有分析引起错误的原因,洞察学生的出错心理,对症下药,巧妙处理,才能真正实现“变教为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认知”错误 心理问题
下载PDF
变教为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评《教与学:小学数学中变教为学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雅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27-I0027,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与学是互相依存、彼此促进的教学行为,然而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割裂甚至相悖的情况。教师费尽心力去教,希望将自己拥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却是被动且低效的,很难与教师产生教学互...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与学是互相依存、彼此促进的教学行为,然而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割裂甚至相悖的情况。教师费尽心力去教,希望将自己拥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然而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却是被动且低效的,很难与教师产生教学互动。在教学中,只有教与学深度互动,教学活动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固然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如何教,也更应该从学生角度思考引导学生如何学,当学生学会学习了,教师教起来就轻松了,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会学习 学行为 变教为学 与学 学效果 学互动 深度互动
下载PDF
变教为学的小学数学教育新发展——评《教与学:小学数学中变教为学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海鹏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39-I0039,共1页
教与学的互动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变教为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学成为主导,教师的教起到辅助作用,如此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教与学的互动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变教为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让学生的学成为主导,教师的教起到辅助作用,如此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变教为学 师生关系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与学 师为主导 学生的学 师的
下载PDF
“动起来”,实现变教为学的新举措——例析动手操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季金莉 《数学教学通讯》 2019年第23期25-27,共3页
生本课堂,就要真正激活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性和思维性,而主动性和思维性的达成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将变教为学,变传授变探索.
关键词 主动学习 思维 课堂 变教为学
下载PDF
数学+体育,实现“变教为学”
9
作者 刘坤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期53-55,共3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本精神备受青睐,据此,学者开展了大量的有关“变教为学”的研究“。变教为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索,发现并总结规律,而教学目标就是在一系列探究活动中达成的。
关键词 变教为学 数学 体育
下载PDF
利用活动驱动实现变教为学的策略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林 《成才之路》 2017年第30期82-82,共1页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文章从体现知识产生过程、深化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加强合作交流、提高活动效率几方面,研究利用活动驱动实现变教为学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 变教为学 学效率 主体作用 主动
下载PDF
让学引思背景下的“变教为学”数学学习活动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珊 《成才之路》 2018年第4期54-54,共1页
“变教为学”教学模式,是“让学引思”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目标阐释了预期效果,任务制定了教学规程,为活动开展提供纲领性指导意见。要分步构建子菜单目标,逐步实现子菜单目标,还要对学习活动进行科学分类。
关键词 数学 让学引思 学习目标 变教为学
下载PDF
以平均数的教学为例谈“变教为学”
12
作者 董金宪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35期91-93,共3页
适合“变教为学”的教学模式的课程必须凸显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文化、实现知识间的关联,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谨慎筛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针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方式,可采用回顾平均数的发展史、突出平均数的本质、教学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平... 适合“变教为学”的教学模式的课程必须凸显数学本质、渗透数学文化、实现知识间的关联,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谨慎筛选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针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方式,可采用回顾平均数的发展史、突出平均数的本质、教学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平均数的内在规律、联系平均分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平均数 活动 平均分
下载PDF
“变教为学”化解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13
作者 吴荣军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14期55-57,共3页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个教学内容看似只是对面积单位的一次简单的升级扩展,但是教学起来却非常棘手,处处掣肘。主要原因是教师大多是让学生快速记忆这些面积单位名称及其进率,而舍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交流探究和自主建构。实践表明“,变...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个教学内容看似只是对面积单位的一次简单的升级扩展,但是教学起来却非常棘手,处处掣肘。主要原因是教师大多是让学生快速记忆这些面积单位名称及其进率,而舍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交流探究和自主建构。实践表明“,变教为学”能化解面积单位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面积单位 进率
下载PDF
例谈“变教为学”的文化性——基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思考
14
作者 李柱俊 《数学教学通讯》 2016年第19期40-41,43,共3页
数学知识、方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变教为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这样的社会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习得知识,这样的数学教学就具有了文化性。本文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从教学过程中所凸显的"过程性""多... 数学知识、方法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变教为学"的数学课堂教学引领学生经历这样的社会活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习得知识,这样的数学教学就具有了文化性。本文以"用数对确定位置"为例,从教学过程中所凸显的"过程性""多样性""关联性"三个方面阐述"变教为学"的"文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变教为学 文化性
下载PDF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中的“变教为学”
15
作者 张莹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变教为学”已成为新的教学潮流受到热捧,但是很多时候却被误读和曲解,教师只是从形式上削弱了教学行为,单纯增加操作活动量,却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的“变教为学”应该是教师科学设计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 “变教为学”已成为新的教学潮流受到热捧,但是很多时候却被误读和曲解,教师只是从形式上削弱了教学行为,单纯增加操作活动量,却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的“变教为学”应该是教师科学设计操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的内角和 变教为学 角度
下载PDF
规定性知识也可实现“变教为学”
16
作者 张睿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第8期54-56,共3页
“变教为学”就是要体现教学的生本位思想,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但是,一些规定性知识和概念,其内容几乎都是既定和现成的,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导致它们的互动教学常常沦为全盘灌输。其实,只要教学得法,这一现状是可以得到扭... “变教为学”就是要体现教学的生本位思想,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但是,一些规定性知识和概念,其内容几乎都是既定和现成的,是毋庸置疑的,没有太大的探究空间,导致它们的互动教学常常沦为全盘灌输。其实,只要教学得法,这一现状是可以得到扭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定性知识 变教为学 小学数学
下载PDF
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
17
作者 刘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第25期124-124,共1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旧的理念都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旧的理念都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文试图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变教为学”的行动研究综述,探索小学数学变教为学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策略,进而为解决小学数学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小学数学 行动研究 综述
下载PDF
导学活动,让“变教为学”实至名归
18
作者 丛菲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7年第12期54-54,共1页
“变教为学”的根本宗旨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明创造出新规则、新思路,意图让教师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自发、自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教师需要充分设计导学活动,科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打通新旧知识的关联点,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提... “变教为学”的根本宗旨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发明创造出新规则、新思路,意图让教师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自发、自动地进行学习探究。教师需要充分设计导学活动,科学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本质,打通新旧知识的关联点,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速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数形结合 追根溯源 迁移
下载PDF
在计算教学中实施“变教为学”的策略
19
作者 华攸盛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0年第4期125-125,共1页
在小学的计算教学中,传统的目标是往往追求的 是“又对又快”,在平常的教学中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 生的学习方法是倾听、模仿和练习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这 种教法和学法缺失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能力提升的空间。而“变 教为学”... 在小学的计算教学中,传统的目标是往往追求的 是“又对又快”,在平常的教学中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 生的学习方法是倾听、模仿和练习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这 种教法和学法缺失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能力提升的空间。而“变 教为学”的课堂期望变为“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 主或合作交流来开展经历计算学习的全过程。那如何在计算 教学中实施“变教为学”,使学生各方面得全面发展?笔者作了 以下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算法多样 算法优化 算法拓展
下载PDF
变教为学,让数学课堂灵性发展
20
作者 郑燕苹 《学子(理论版)》 2017年第7期62-62,共1页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权威意识较强,学生仅能够被动接受和学习,无法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不强.变教为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它突出...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权威意识较强,学生仅能够被动接受和学习,无法体现出“学生主体”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不强.变教为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的理念不谋而合,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本文从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释放变教为学的魅力;灵活运用知识迁移,释放变教为学的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释放变教为学的魅力三个方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教为学 学生主体 知识迁移 自主探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