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浆混合厂变比值控制系统设计
1
作者 张子豪 《造纸信息》 202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纸浆混合厂的纸浆比例控制直接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文章设计了一种纸浆混合厂变比值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本设计采用的变比值控制系统方案结合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器,以PID... 纸浆混合厂的纸浆比例控制直接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文章设计了一种纸浆混合厂变比值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本设计采用的变比值控制系统方案结合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器,以PID控制器为辅助控制单元,快速响应外部干扰和系统变化,实现了对纸浆混合厂中变比值的精确控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文章设计的控制系统在提高生产稳定性和控制精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优化纸浆混合生产过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混合 变比值控制 PID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PCS7的变比值控制应用程序开发 被引量:5
2
作者 麦雪凤 彭炳华 +1 位作者 陈振强 廖凤依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52-955,共4页
在某钢铁厂750m3高炉热风炉变比值燃烧控制系统中,为改善设备控制效果、缩短应用程序开发时间、提高效率,用西门子新一代PCS7过程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PLC,同时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构建整个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高和扩展... 在某钢铁厂750m3高炉热风炉变比值燃烧控制系统中,为改善设备控制效果、缩短应用程序开发时间、提高效率,用西门子新一代PCS7过程控制系统代替传统的PLC,同时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构建整个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高和扩展性。文章主要介绍其实现方法及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编程组态方法、监控界面设计等;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值控制 编程组态 PCS7 CFC功能图
下载PDF
基于氨逃逸监测的变比值脱硝控制系统研究
3
作者 陈景召 李潘 张海军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5,共3页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中被普遍关注的脱硝效果、氨水损耗以及系统控制精度等问题,结合氨逃逸监测系统和变比值控制方案,设计了一套新型变参数-变比值脱硝综合控制系统,改进了原有脱硝控制系统中典型的多回路PID控制方案。在分析...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工艺中被普遍关注的脱硝效果、氨水损耗以及系统控制精度等问题,结合氨逃逸监测系统和变比值控制方案,设计了一套新型变参数-变比值脱硝综合控制系统,改进了原有脱硝控制系统中典型的多回路PID控制方案。在分析了传统脱硝工艺以及典型PID控制方案后,研究了氨逃逸监测系统与变比值控制策略相融合的可行性,设计出了控制系统框图,并将设计的方案投入实际工程中,系统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变比值控制 氨逃逸监测
下载PDF
基于PLC的变比值紫砂窑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陈景召 曹晓丽 薛迪杰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年第4期21-33,共1页
针对紫砂烧造隧道窑炉温度控制系统中被普遍关注的控制精度及加热效率等问题,结合变比值控制算法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PLC的变比值窑炉温度控制系统,取代了窑炉温度控制仪表及传统单回路PID控制系统,改善了常规控制方案下大时滞对象... 针对紫砂烧造隧道窑炉温度控制系统中被普遍关注的控制精度及加热效率等问题,结合变比值控制算法基本原理,设计了基于PLC的变比值窑炉温度控制系统,取代了窑炉温度控制仪表及传统单回路PID控制系统,改善了常规控制方案下大时滞对象参数整定复杂且控制性能差等问题。在分析了典型紫砂烧造隧道窑炉基本结构与常规控制方案后,着重介绍了变比值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了其参数整定步骤,并将研究的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值控制 紫砂窑炉 温度控制
下载PDF
模糊PID-PI在硫熏强度变比值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司亚楠 毛汉领 +1 位作者 黄福川 卢朝霞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5年第11期1178-1183,共6页
为改善亚硫酸法制糖澄清工艺中硫熏强度的控制效果,根据罐装SO2用于硫熏中和的工艺要求,设计空气-SO2流量变比值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将模糊PID-PI控制器作为硫熏强度变比值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通过Matlab/Sim... 为改善亚硫酸法制糖澄清工艺中硫熏强度的控制效果,根据罐装SO2用于硫熏中和的工艺要求,设计空气-SO2流量变比值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将模糊PID-PI控制器作为硫熏强度变比值控制系统的主控制器,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控制器参数整定和系统建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PI控制具有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和稳态性能好的特点,控制效果比较理想;该控制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压缩罐装液态SO2用于硫熏中和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值控制系统 制糖 硫熏强度 模糊PID-PI控制器 硫熏中和
下载PDF
模糊调节变比值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仲民 彭学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72-375,共4页
针对变比值系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复杂、调试时间长及对被控对象适应性差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调节的变比值控制系统,利用过程控制系统Simulink工具箱SimProcess Toolbox中的过程动态特性模型库、控制与执行器库,设计了模糊调节变比值... 针对变比值系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复杂、调试时间长及对被控对象适应性差的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调节的变比值控制系统,利用过程控制系统Simulink工具箱SimProcess Toolbox中的过程动态特性模型库、控制与执行器库,设计了模糊调节变比值过程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调节比值器简明、有效,模糊调节的变比值控制系统不仅动态过程调节性能好,而且控制器参数整定简单,对过程对象的变化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值控制 模糊调节 过程控制工具箱 仿真
下载PDF
串级变比值模糊PID烟气脱硫浆液pH值控制优化及仿真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磊 官正强 +1 位作者 唐德东 宋乐鹏 《仪器仪表用户》 2019年第1期19-21,37,共4页
针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研究了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串级变比值模糊PID的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能够改善非线性、大滞后性、耦合性及时变性系统的控制品质,提... 针对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研究了吸收塔浆液pH值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串级变比值模糊PID的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控制策略能够改善非线性、大滞后性、耦合性及时变性系统的控制品质,提高了pH值控制的稳定性,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浆液PH值 串级变比值 模糊PID
下载PDF
变比值控制在加热炉中的应用浅析
8
作者 张学文 《区域治理》 2018年第25期161-161,共1页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加热炉的负载导热油温度稳定.当负载量改变,通过调节燃料量(或送风量),从而改变炉膛发热量,最终使负载温度稳定.其次,我们应该保证燃料的经济燃烧,既不能因为空气不足而冒黑烟,也不能因为空气过多...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加热炉的负载导热油温度稳定.当负载量改变,通过调节燃料量(或送风量),从而改变炉膛发热量,最终使负载温度稳定.其次,我们应该保证燃料的经济燃烧,既不能因为空气不足而冒黑烟,也不能因为空气过多而导致热量损失增加.所以燃料量和空气量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或者说烟气中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一定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控制 比值控制 变比值控制
下载PDF
变比值控制在加热炉中的应用浅析
9
作者 张学文 《区域治理》 2018年第22期182-182,共1页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加热炉的负载导热油温度稳定.当负载量改变,通过调节燃料量(或送风量),从而改变炉膛发热量,最终使负载温度稳定.其次,我们应该保证燃料的经济燃烧,既不能因为空气不足而冒黑烟,也不能因为空气过多... 加热炉燃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加热炉的负载导热油温度稳定.当负载量改变,通过调节燃料量(或送风量),从而改变炉膛发热量,最终使负载温度稳定.其次,我们应该保证燃料的经济燃烧,既不能因为空气不足而冒黑烟,也不能因为空气过多而导致热量损失增加.所以燃料量和空气量应保持一定的比例,或者说烟气中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一定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控制 比值控制 变比值控制
下载PDF
合成氨变换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景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8,15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变换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带有可变时间参数Smith补偿器的变比值控制算法和基于极值控制的调优算法,使变换出口变换气一氧化碳含量的控制精度和蒸汽的消耗指标都达到了很好的水平。特别针对变换装置的... 介绍了一种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变换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了带有可变时间参数Smith补偿器的变比值控制算法和基于极值控制的调优算法,使变换出口变换气一氧化碳含量的控制精度和蒸汽的消耗指标都达到了很好的水平。特别针对变换装置的反应延迟随工艺条件而波动变化大的特点,研究了可以自动设置和校正纯滞后时间的可变参数Smith补偿器,有效地提高了控制能力和控制精度。本变换控制系统已在多个合成氨厂应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装置 变比值控制算法 SMITH补偿器
下载PDF
UE不同评估方法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邵素臣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137-1138,共2页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可行性,比较不同评估计方法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种评分方法均能较好地判断前列腺疾病痛灶的性质。根据病理诊断结...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在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可行性,比较不同评估计方法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种评分方法均能较好地判断前列腺疾病痛灶的性质。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运用应变率比值法诊断前列腺肿瘤的灵敏度为93.14%、特异度为83.22%、阳性预测值为84.12%,阴性预测值为72.84%,准确性为82.37%;而弹性评分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89.20%,69.18%,76.67%,71.42%和75.13%。应变率比值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组显著高于弹性评分法。结论UE技术能较好地应用于前列腺病变的鉴别和判断。与ES评分法相比,SR比值法有更高的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前列腺病 比值 弹性评分
下载PDF
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计算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泳龙 张伯英 付学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7-411,共5页
本文介绍了变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分析方法。该法显然比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计算分析方法复杂。利用该分析方法得到的带比例阀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完全满足了 M1类车辆的 ECE制动法规的要... 本文介绍了变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分析方法。该法显然比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计算分析方法复杂。利用该分析方法得到的带比例阀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完全满足了 M1类车辆的 ECE制动法规的要求。并且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与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曲线完全吻合 ,说明该分析方法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比值制动力分配 利用附着系数 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 汽车 制动 方向稳定性
下载PDF
CSTR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东阳 赵英凯 +1 位作者 吴建飞 许文稼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CSTR系统的过程控制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方法。方案针对具体控制要求,各个突破,对进料流量采用变比值控制,液位采用选择控制结合串级控制的混合控制方法,温度采用模糊控制方案,压力采用超驰控制,组分采用间接控制... CSTR系统的过程控制复杂程度高、难度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方法。方案针对具体控制要求,各个突破,对进料流量采用变比值控制,液位采用选择控制结合串级控制的混合控制方法,温度采用模糊控制方案,压力采用超驰控制,组分采用间接控制的思想,分别加以实现,基本达到了系统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TR系统 变比值控制 串级控制 选择控制 模糊控制 超驰控制
下载PDF
选矿过程球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夕松 王露露 +1 位作者 王彩红 张景胜 《电气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64,共2页
针对选矿过程球磨典型生产工艺,本文提出了入磨矿量和磨机浓度的自动控制方案,采用变比值控制并基于PROFIBUS总线构成的PLC-SCADA系统,较好地满足了生产要求。该控制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个选矿厂的磨矿自动化改造中,效益显著。
关键词 球磨 给矿 浓度 变比值串级控制 PLC—SCADA
下载PDF
原油脱水过程自动加药控制系统
15
作者 刘志成 张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2,共5页
为了解决油田联合站自动加药系统中存在大时滞性、频繁的突变扰动、难控的稳态精度等问题,设计了参数在线自调整Fuzzy-PID&Smith预估控制器综合控制系统,采用前馈、反馈变比值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消除来液流量波动、来液含水率波动等... 为了解决油田联合站自动加药系统中存在大时滞性、频繁的突变扰动、难控的稳态精度等问题,设计了参数在线自调整Fuzzy-PID&Smith预估控制器综合控制系统,采用前馈、反馈变比值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消除来液流量波动、来液含水率波动等主要干扰的影响,使原油破乳剂的添加更具有实时性和均匀性,以达到稳定生产和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案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性,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破乳剂 在线参数自调整模糊PID 模糊Smith预估控制 变比值 综合控制系统
下载PDF
普钙湿法生产微机控制系统
16
作者 殷向东 钱江 黄西孟 《南京化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文介绍了普钙湿法生产微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该系统已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的控制方案,不仅在普钙湿法工艺中有推广价值,也适用于小磷铵生产工艺。
关键词 普钙湿法生产 控制系统 串级变比值调节 磷肥 微机 生产工艺
下载PDF
氧化炉温度控制方案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杰春 史云飞 刘广为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氧化炉炉温控制不稳,导致生产不易稳定运行,利用PMK可编程调节器将原串级控制系统改进成串级比值控制系统,优化了控制方案,使氧化炉炉温波动范围控制在±2 ℃内,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温度控制 变比值控制系统 可编程调节器
下载PDF
复合材料卷绕机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桑叶青 杨公源 《仪器仪表用户》 2008年第5期42-43,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产带材设备的卷绕张力控制系统。基于数学模型设计控制策略,采用了变比值控制,变增益、变积分时间控制,将基于模型的控制算法和智能控制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全达到控制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卷绕张力控制 变比值 增益 积分时间 智能控制
下载PDF
DeltaV系统在乙醛、乙酸装置中的应用
19
作者 戴小龙 钦鸣伟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介绍了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厂乙醛、乙酸装置所用DeltaV系统的基本物理结构及软件构成,以及系统的应用情况。使用情况表明,DeltaV系统能满足乙醛、乙酸装置的控制要求。
关键词 DELTAV系统 过程控制 变比值控制 联锁 MODBUS
下载PDF
Rice Crop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新民 姚军财 +2 位作者 何军锋 申静 黄晓洲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3期634-637,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n rice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A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program based on th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was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exp...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n rice monitoring system. [Method] A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program based on th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was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compress the image at different compression ratios. [Result] When com- pression ratios were less than 30, the compression ratio, image entropy, average codeword length, coding efficiency and redundancy which reflected the quality of the coding, and the parameter PSNR which estimated the fidelity of the compressed im- age were all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at human eye could barely percept the differ- ence between the original image and decompressed image; and when the compres- sion ratios were more than 30, there was a certain distortion in the decompressed image. And when the compression ratio was 91.516 3, although the image had some distortion, the PSNR was still achieved to 21.528 2, and human eye could accept the decompressed image intuitively within the acceptable error rang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image compression program is a viable, effective, and better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which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rop monitoring system on image storage, transforming and transpor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Fourier Transform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