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中后期变革科举思潮述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新民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9-33,44,共6页
19世纪中晚期,传统的科举制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一切有识之士,奋起抨击科举制的弊病,痛陈变革科举制为根本的救国之道,终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这一社会思潮萌芽于清中叶,起始于19... 19世纪中晚期,传统的科举制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步,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一切有识之士,奋起抨击科举制的弊病,痛陈变革科举制为根本的救国之道,终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这一社会思潮萌芽于清中叶,起始于19世纪60-70年代,兴盛于90年代,并伴随着清朝腐朽统治的瓦解和科举制的废除而消逝。是中国近代各种社会思潮中最进步、最有意义的一股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科举制度 社会思潮 梁启超 废八股 维新 康有为 述论 变科举
下载PDF
略谈梁启超在批判封建教育和改革科举制度上的贡献
2
作者 程禹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4-69,共6页
略谈梁启超在批判封建教育和改革科举制度上的贡献程禹文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卷帙浩繁的《饮冰室合集》中,... 略谈梁启超在批判封建教育和改革科举制度上的贡献程禹文梁启超(1873—1929)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卷帙浩繁的《饮冰室合集》中,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教育遗产。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改革科举制度 科举 封建教育 变科举 中国近代教育 张之洞 公车上书 教育史 戊戌
下载PDF
重视改革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张之洞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宝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18-24,共7页
张之洞(1837——1909)是清末的大官僚、洋务派的后期首领,但他在从政四十余年中,不论早期任职学政,还是后期厉任督抚封疆大吏,直到最后任职中枢兼管学部,都非常重视兴学育才;还撰著了《劝学篇》等教育论著以及就有关变科举、兴学校、书... 张之洞(1837——1909)是清末的大官僚、洋务派的后期首领,但他在从政四十余年中,不论早期任职学政,还是后期厉任督抚封疆大吏,直到最后任职中枢兼管学部,都非常重视兴学育才;还撰著了《劝学篇》等教育论著以及就有关变科举、兴学校、书院改制等问题写成很多奏章。因此,他不但是一位忠心为清廷效劳的封疆大吏,还是一位重视改革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教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 洋务派 清末 书院 中国近代 师范学堂 清朝政府 封建 洋务活动 变科举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教育确立之我见
4
作者 王建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112-113,共2页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终结与现代教育的确立,应以辛亥革命时期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为其标志。其理由如次: 第一,中国现代教育的孕育是自1840年以来伴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而开始,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初步定型的。在半个多世纪...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终结与现代教育的确立,应以辛亥革命时期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为其标志。其理由如次: 第一,中国现代教育的孕育是自1840年以来伴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解体而开始,至辛亥革命时期的初步定型的。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为着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新的教育因素不断增长。起初,人们只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开了一些西学课程。继而,人们举起了“变科举,兴学校”的旗帜,要求在更广大的范围内推广新式教育。接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教育 清末学制 丑学 传统教育 变科举 辛亥革命时期 新式学堂 尊孔 普及教育 封建统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张之洞
5
作者 王玉良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5-89,共5页
清朝末年,国势衰败.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炮舰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美、德、法、日、俄等列强相继入侵.与中国建立了割地赔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张之洞就处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
关键词 张之洞 中国近代教育 师范教育 近代教育史 变科举 科举制度 《癸卯学制》 张百熙 新式教育 清政府
下载PDF
戊戌维新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6
作者 张春燕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34-37,31,共5页
清末,中国延续了千百年的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冲击下走向了穷途末路,近代的新式教育体制产生。本文着重论述维新运动在新旧教育体制转换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戊戌维新 教育体制 变科举 废八股 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