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材主要变色菌霉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星霞 蒋明亮 +1 位作者 吕文华 覃道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9-823,共5页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 从我国云南、广州、北京、湖南和安徽等省市采集变色霉变竹材标本,分离纯化得到78株真菌菌株,鉴定为木霉(Trichoderma spp.)、毛霉(Rhizomucor spp.)、曲霉(Aspergillus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可可毛色二孢菌(Botryosphaeria rhodina)和稻球黑孢(Nigrospora oryzae)等。选取代表性的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营养因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均影响菌丝的生长及色素形成;温度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菌株而言,28℃是最适生长温度,5℃生长减缓甚至停滞,但未死亡,40℃以上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但个别霉菌在50℃仍可生长,表明竹材霉菌对极端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竹材霉菌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值在4-11下皆能正常生长,最适pH值在5-8间;光照对菌株生长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变色菌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木材变色和变色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桂华 李德伟 +2 位作者 吴玉柱 陈啸寅 谢春芹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1,共6页
长喙壳属真菌不仅是引起木材变色的主要真菌,而且也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文中对木材变色的原因、木材变色对木材性质的影响、主要变色菌的种类、寄主范围、传播媒介等作了简述。
关键词 边材变色 长喙壳属 变色菌
下载PDF
橡胶木变色菌和霉菌的研究Ⅰ.菌种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桂华 宋桢 何文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 本研究对诱发橡胶木材发霉、变色的变色菌和霉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分离到22个分离物,鉴定为10个属,分別隶属于子囊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本文对Lasiodiplodia(Botrvodiplodia)theobromae和Ceratocvstis spp在木材上的症状和形态进行了描述。有的真菌在橡胶木材上出现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 变色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我国竹材变色菌和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马星霞 蒋明亮 +1 位作者 覃道春 吕文华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9,共5页
从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的9个省市地区采集变色发霉竹材和竹制品标本150份,分离、纯化得到117株竹材变色菌和霉菌,采用核糖体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传统的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这些真菌分属于2门、2纲、4亚纲、1... 从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的9个省市地区采集变色发霉竹材和竹制品标本150份,分离、纯化得到117株竹材变色菌和霉菌,采用核糖体RNA基因的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传统的生物学特性观察,鉴定这些真菌分属于2门、2纲、4亚纲、10目、15科、22属、56种。主要变色菌和霉菌为子囊菌纲真菌,其无性型分别为木霉属、曲霉属、青霉属、镰孢属、链格孢属和球二孢属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变色菌 子囊 rDNA-ITS序列
下载PDF
白桦变色菌的分离、纯化与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斌 黄占华 +1 位作者 郭明辉 王金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1-72,共2页
基于白桦变色菌的存在以及白桦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易产生变色的特点,从微生物学的角度,着重进行了白桦变色菌的培养、分离与筛选。研究表明:白桦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易受到变色菌的侵染;通过木材接菌试验,筛选出了诱使白桦变色的菌种。
关键词 白桦 自然干燥 变色菌 筛选
下载PDF
杨木边材变色菌的生物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桂华 李德伟 +2 位作者 李永成 谢春芹 徐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用18个来自5种寄主上的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在试验室进行了杨木抗变色(生防)实验,结果证明广玉兰上的M3-2、MJ-2、M5-4,红叶石楠HX1、HX2是潜在的生防菌。
关键词 生物防治 杨木变色 变色菌
下载PDF
南京椴边材变色菌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桂华 宋桢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86-88,共3页
对南京椴木(Tilia miqueliana Maxim)的边材变色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鉴定和变色试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变色边材经分离,37%组织上长出了Lasiodiplodia,22%的组织上长出了Macrophoma,长出细菌、其它真菌和没有长任何真菌的组织占41%... 对南京椴木(Tilia miqueliana Maxim)的边材变色菌进行了分离培养、鉴定和变色试验。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变色边材经分离,37%组织上长出了Lasiodiplodia,22%的组织上长出了Macrophoma,长出细菌、其它真菌和没有长任何真菌的组织占41%。变色试验证明,这两种真菌都能引起杨木的变色。根据这两种真菌的形态特征鉴定为Lasiodiplodia [Botryodiplodia]theobromae (pat.) Griff & Maubl.和Macrophoma nicotinae Sousa da Gamara。这两种真菌出现在南京椴的变色边材部分,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椴 边材 变色菌 变色试验
下载PDF
木材变色菌防治药剂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媛 罗建举 +2 位作者 邓力 陈健波 任世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667-16668,16670,共3页
[目的]筛选对木材变色菌生长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化学杀菌剂。[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9种化学药剂、14种复合配方对5种木材变色菌抑菌能力。[结果]9种药剂中,CBZ和Me-TBZ单独使用对变色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大部分复配药剂提高了抑菌能力... [目的]筛选对木材变色菌生长具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化学杀菌剂。[方法]采用抑菌圈法测定9种化学药剂、14种复合配方对5种木材变色菌抑菌能力。[结果]9种药剂中,CBZ和Me-TBZ单独使用对变色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大部分复配药剂提高了抑菌能力。[结论]复配药剂的抑菌效果明显好于单独使用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变色菌 圈法 化学药剂
下载PDF
橡胶、松树木材变色菌研究及对其中之长喙壳属菌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赵桂华 闵祥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31-37,共7页
研究了从橡胶和松树变色木上分离到的长喙壳属(Ceratocystis sensu lato)和其他木材变色菌。证明引起这两种木材变色的主要真菌是Ceratocystisspp.,Ophostomaspp.,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Sphaeropsissp.。进而研讨了其中之长喙壳属... 研究了从橡胶和松树变色木上分离到的长喙壳属(Ceratocystis sensu lato)和其他木材变色菌。证明引起这两种木材变色的主要真菌是Ceratocystisspp.,Ophostomaspp.,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Sphaeropsissp.。进而研讨了其中之长喙壳属真菌的分类学和形态学特征,传播媒介,寄主范围,以及温度对长喙壳菌引起的木材变色速度、菌落生长、子囊壳的形成和对子囊孢子成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松树 木材变色菌 长喙壳属 特性研究
下载PDF
杨木变色菌的生物防治在制浆造纸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桂华 管斌 +2 位作者 谢春芹 李德伟 吴玉柱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关键词 变色菌 应用现状 制浆造纸 生物防治 杨木 保护剂 化学制浆 终端产品 五氯酚钠 生态环境 环境生态 发展方向 木材变色 商业用 原材料 加拿大 极大的 漂白剂 山杨
下载PDF
东北白桦变色菌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小清 常建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2,共2页
针对白桦木材易变色的特点,探讨了东北白桦变色菌的分离方法。结果表明:分离变色茵时采用80%的酒精液作为表面消毒剂比采用0.1%的升汞液更为适宜;采用PDA作为分离培养基较为适宜。
关键词 东北 白桦 变色菌 分离方法
下载PDF
黄藤材主要变色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雅娴 吕文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9-223,共5页
为有效防治藤材真菌变色,对黄藤变色材进行变色菌的分离,通过对健全藤材进行接种,考察了藤材真菌变色的性质和过程。从典型的黄藤变色材中共分离出15种变色菌,其中6种对材色有重大影响,基于真菌生长性状、菌丝形态和DNA分子序列,分别确... 为有效防治藤材真菌变色,对黄藤变色材进行变色菌的分离,通过对健全藤材进行接种,考察了藤材真菌变色的性质和过程。从典型的黄藤变色材中共分离出15种变色菌,其中6种对材色有重大影响,基于真菌生长性状、菌丝形态和DNA分子序列,分别确定为萨氏曲霉(Aspergillus sydowii)、青霉菌(Penicillium sumatrense)和(P.sclerotiorum)、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rhodina)和镰孢菌(Fusarium kyushuense)。接种试验表明,变色菌的菌丝颜色和分泌的色素颜色是引起藤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藤材 变色菌 分离与接种 分类
下载PDF
黄藤材主要变色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雅娴 吕文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6-239,共4页
选取6种典型黄藤材变色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素营养、氮素营养、温度、酸碱度和藤材水分均影响菌株的生长及色素形成;变色菌主要利用藤材细胞内含物中的单糖、二糖和淀粉等,在外界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也可能对细胞壁有一定... 选取6种典型黄藤材变色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素营养、氮素营养、温度、酸碱度和藤材水分均影响菌株的生长及色素形成;变色菌主要利用藤材细胞内含物中的单糖、二糖和淀粉等,在外界营养缺乏的情况下,也可能对细胞壁有一定的分解侵蚀作用;黄藤材主要变色菌的适温范围较广,最佳生长温度为15-30℃;黄藤材变色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 H值2-11范围内均能生长,强酸环境下各菌株生长较弱,较强碱性环境对各菌株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最适p H值范围为5-7,对极端环境有一定适应能力;光照对菌株生长影响不大;藤材含水率对变色菌的生长有重要影响,当藤材含水率在70%左右时,各变色菌菌株生长良好。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及时干燥有效防止藤材被真菌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材 变色菌 生物学特性 变色防治
下载PDF
一株产凝乳酶变色栓菌鉴定及其凝乳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14
作者 黄武营 李云 +1 位作者 朱慧 周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50,I0008,共9页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间隔区结合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扩增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凝乳酶酶学特性。筛选出菌株CQ3具有良好的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该菌株鉴定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CQ3凝乳酶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呈现出分子质量为61 kDa的唯一条带。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6.5,Ca^(2+)对酶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酶在pH值为4.5~7.0和温度低于50℃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蛋白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该酶为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该研究结果报道了一种新的产凝乳酶菌种资源,为丰富凝乳酶产生菌株资源,进一步评价栓菌凝乳酶在干酪加工适用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乳酶 变色 酶的分离纯化 内源转录间隔区 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
下载PDF
平丝变色卧孔菌生物学特性及驯化
15
作者 刘珍珍 李守勉 +3 位作者 任慧慧 牛彩云 李明 李国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3,共14页
平丝变色卧孔菌(Physisporinus lineatus)子实体采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组织分离得到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驯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平丝变色卧孔菌菌丝生长速度最... 平丝变色卧孔菌(Physisporinus lineatus)子实体采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组织分离得到菌株,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驯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平丝变色卧孔菌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88 mm·d^(-1);酵母浸粉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为5.21 mm·d^(-1);温度为3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6.13 mm·d^(-1);在添加CaSO4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25 mm·d^(-1);在C/N为15∶1、45∶1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分别为5.17、5.02 mm·d^(-1);在黑暗条件下培养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5.90 mm·d^(-1)。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平丝变色卧孔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酵母浸粉、30℃、7。首次成功驯化平丝变色卧孔菌,接种92~105 d后收获子实体。研究结果可为平丝变色卧孔菌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卧孔 单因素 药用真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变色栓菌来源漆酶的酶学性质及对染料脱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宇 王添誉 +4 位作者 陈晓艺 李苗 王淑婧 李佥 李宪臻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2,共8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种酚类化合物和芳香族胺氧化,在食品、造纸、能源、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对于漆酶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在变色栓菌摇瓶发酵过程中,通过加入法尼醇诱导调控菌丝形...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能催化多种酚类化合物和芳香族胺氧化,在食品、造纸、能源、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对于漆酶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重视,作者在变色栓菌摇瓶发酵过程中,通过加入法尼醇诱导调控菌丝形态以提高漆酶产量,结果表明,变色栓菌发酵获得的漆酶酶活力和蛋白质质量浓度分别达到(161.37±1.58) U/L和(29.19±1.30) mg/L,均比对照组提高了10倍以上,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4.0,且在25~55℃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进一步在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发现漆酶对伊文思蓝、铬黑T、刚果红3种染料均有一定的脱色效果,其中对伊文思蓝的脱色能力最强,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变色 酶学性质 染料脱色性能
下载PDF
黄藤材的真菌变色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文华 刘杏娥 刘君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6-200,共5页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中的主要伴生植物,是我国的优良商品棕榈藤种,为中国特有种(许煌灿等,1994a)。天然分布以海南岛为中心。
关键词 黄藤材 微生物变色 显微观察 化学成分分析 变色菌接种
下载PDF
松木边材真菌性变色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潘彪 王婉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松木边材的蓝变。结果表明:无论是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Oud)或长喙壳变色菌(Ceratocystissp.),均是晚材先于早材变色,且变色程度较早材严重。自由基相对含量与变色程度之... 本文研究了松木边材的蓝变。结果表明:无论是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Oud)或长喙壳变色菌(Ceratocystissp.),均是晚材先于早材变色,且变色程度较早材严重。自由基相对含量与变色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松木边材变色与树脂道、木射线、内含物及木材含水量等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材变色 康宁木霉 长喙壳变色菌 松木
下载PDF
杨树木材变色病病原菌的鉴定
19
作者 吴玉柱 赵桂华 +4 位作者 季延平 刘慇 段春华 刘幸红 王守国 《山东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菌分别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变色 变色菌 可可球二孢 多隔镰孢
下载PDF
变色栓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连慧 刘卫晓 +1 位作者 葛克山 钱世钧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102,共5页
研究了多种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变色栓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当培养基中果糖浓度为20g/L,酒石酸铵浓度为10mmol/L,吐温80浓度为1·0g/L,MgSO4·7H2O为0·43g/L,最终pH为4·5,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 研究了多种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变色栓菌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影响。当培养基中果糖浓度为20g/L,酒石酸铵浓度为10mmol/L,吐温80浓度为1·0g/L,MgSO4·7H2O为0·43g/L,最终pH为4·5,500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为10片(8mm)菌苔,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80r/min时,MnP的活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最高酶活力可达2,270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 锰过氧化物酶 Mn^2+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