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变增益的操纵杆线控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宏宇
宗长富
何磊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8,共5页
采用操纵杆代替传统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中的转向盘,研究这种新型SBW系统的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建立整车2自由度动力学参考模型,针对采用操纵杆控制汽车转向运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通过分析基于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所设计的...
采用操纵杆代替传统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中的转向盘,研究这种新型SBW系统的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建立整车2自由度动力学参考模型,针对采用操纵杆控制汽车转向运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通过分析基于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所设计的转向变传动比应用在操纵杆SBW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分别设计车速因子和转角因子,提出保证汽车转向增益呈线性变化的转向变传动比变增益设计方法,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整车动力学模型和转向变传动比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固定型驾驶模拟器对提出的操纵杆SBW系统变传动比方法进行试验和验证。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出的操纵杆SBW系统转向变传动比作用下,驾驶员可以准确地实现转向意图,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运动轨迹跟踪能力,同时也保证汽车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线控
转向
变转向传动比
操纵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传动比转向器齿轮副的传动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振林
王文贵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2,共3页
用啮合原理分析方法给出了变传动比转向器齿条齿扇传动的啮合线方程、齿扇的齿廓方程。推导出锥形齿扇小端不根切、大端不变尖的变位系数和齿扇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关键词
变
传动比
转向
器
传动
原理
设计
汽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牛子孺
李刚炎
+3 位作者
胡剑
颜甜莉
张斯宇
汪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此方法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中斜齿轮看作由垂直于其轴线的无限接近的平面集合与其截交后截平面的集合,每个截平面称为"齿轮元",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传动可看作齿轮元的集合与变传动比齿轮的啮合,变传动比齿轮齿廓上每个齿廓点的高度值,是过此点且垂直于齿条运动方向及斜齿轮轴线的直线随此点一起啮合传动时,与此点啮合过程中遍历齿轮元集交点高度值中的最小值。基于上述方法,建立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齿廓点高度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得到了变传动比齿轮的齿廓点云,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到了某型变传动比转向器的研制中,通过样件试制及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轴
变
传动比
齿轮副
变
传动比
齿轮
齿轮元
数值计算
机械式
变
传动比
转向
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主动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8
4
作者
冯樱
郭一鸣
王保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1,共3页
首先对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简化,确定了双行星齿轮机构的拓扑关系;其次,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主动转向系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并建立带主动转向子系统的整车模型;接着,讨论了转向系变传动比控制原理,研究了...
首先对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简化,确定了双行星齿轮机构的拓扑关系;其次,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主动转向系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并建立带主动转向子系统的整车模型;接着,讨论了转向系变传动比控制原理,研究了传动比随车速和转角变化的关系;最后,对传统转向汽车和实施主动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转向系统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所建立的主动转向系统多刚体模型为深入研究主动转向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
转向
多刚体动力学
建模与仿真
变转向传动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变增益的操纵杆线控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宏宇
宗长富
何磊
机构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0516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12AA110904)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操纵杆代替传统线控转向(Steer-by-wire,SBW)系统中的转向盘,研究这种新型SBW系统的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建立整车2自由度动力学参考模型,针对采用操纵杆控制汽车转向运动的结构和性能特点,通过分析基于定横摆角速度增益所设计的转向变传动比应用在操纵杆SBW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分别设计车速因子和转角因子,提出保证汽车转向增益呈线性变化的转向变传动比变增益设计方法,并通过Matlab/Simulink对整车动力学模型和转向变传动比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固定型驾驶模拟器对提出的操纵杆SBW系统变传动比方法进行试验和验证。驾驶模拟器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出的操纵杆SBW系统转向变传动比作用下,驾驶员可以准确地实现转向意图,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的运动轨迹跟踪能力,同时也保证汽车较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线控
转向
变转向传动比
操纵杆
Keywords
vehicle engineering
steer-by-wire
variable steering ratio
joystick
分类号
U46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传动比转向器齿轮副的传动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振林
王文贵
出处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1-22,2,共3页
文摘
用啮合原理分析方法给出了变传动比转向器齿条齿扇传动的啮合线方程、齿扇的齿廓方程。推导出锥形齿扇小端不根切、大端不变尖的变位系数和齿扇几何尺寸计算公式。
关键词
变
传动比
转向
器
传动
原理
设计
汽车
分类号
U463.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牛子孺
李刚炎
胡剑
颜甜莉
张斯宇
汪炜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5313)
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3AAA015)
+1 种基金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13070104010004)
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YB-010)
文摘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此方法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中斜齿轮看作由垂直于其轴线的无限接近的平面集合与其截交后截平面的集合,每个截平面称为"齿轮元",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传动可看作齿轮元的集合与变传动比齿轮的啮合,变传动比齿轮齿廓上每个齿廓点的高度值,是过此点且垂直于齿条运动方向及斜齿轮轴线的直线随此点一起啮合传动时,与此点啮合过程中遍历齿轮元集交点高度值中的最小值。基于上述方法,建立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齿廓点高度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得到了变传动比齿轮的齿廓点云,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到了某型变传动比转向器的研制中,通过样件试制及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交错轴
变
传动比
齿轮副
变
传动比
齿轮
齿轮元
数值计算
机械式
变
传动比
转向
器
Keywords
variable ratio gear
gear pair with alternating axis
gear element
numerical calculation
automobile steering
分类号
U463.4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主动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
8
4
作者
冯樱
郭一鸣
王保华
机构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1,共3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课题(D20102006)
文摘
首先对前轮主动转向系统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简化,确定了双行星齿轮机构的拓扑关系;其次,基于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了主动转向系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并建立带主动转向子系统的整车模型;接着,讨论了转向系变传动比控制原理,研究了传动比随车速和转角变化的关系;最后,对传统转向汽车和实施主动转向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主动转向系统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所建立的主动转向系统多刚体模型为深入研究主动转向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主动
转向
多刚体动力学
建模与仿真
变转向传动比
Keywords
Active front steering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Variable steering ratio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U461.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变增益的操纵杆线控转向变传动比设计方法
郑宏宇
宗长富
何磊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变传动比转向器齿轮副的传动原理与设计
张振林
王文贵
《机械工程师》
北大核心
199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研究
牛子孺
李刚炎
胡剑
颜甜莉
张斯宇
汪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多刚体动力学的主动转向系统建模与仿真
冯樱
郭一鸣
王保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