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记叙文写作学习中的学生教材使用:变革能动性视域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鲁新 苏芳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6,共9页
本研究使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课堂观察、学生习作、教材等多种来源数据的分析,从变革能动性视角探究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学习中的教材使用。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记叙文写作在体裁知识、写作技巧、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问题... 本研究使用质性个案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课堂观察、学生习作、教材等多种来源数据的分析,从变革能动性视角探究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学习中的教材使用。研究发现,学生的英语记叙文写作在体裁知识、写作技巧、语言表述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发挥变革能动性,调用以教材为核心的各类资源,采取模仿、创造性融合等变革性行动开展写作活动,在记叙文写作的体裁知识、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述方面得到提升。本研究强调教材使用过程的互动性和动态生成性,能为教材研究与写作教学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记叙文写作 教材使用 变革能动性 双重刺激
原文传递
“双重刺激法”的理论及应用模型研究
2
作者 吴刚 李静君 +1 位作者 赵书欣 陈羽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0期4682-4696,共15页
“双重刺激法”(double stimulation method)既是一种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形成性干预方法。通过对双重刺激法的起源、设计思想基础以及文化社会心理学基础的研究,剖析双重刺激间的动态辩证关系、变革能动性(trans... “双重刺激法”(double stimulation method)既是一种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形成性干预方法。通过对双重刺激法的起源、设计思想基础以及文化社会心理学基础的研究,剖析双重刺激间的动态辩证关系、变革能动性(transformative agency)以及活动系统三个层面的分析单元之间关系,并将其与“双重刺激活动”“形成性干预活动”以及“实践创新活动”融为一体,构建双重刺激法的理论解释模型。继而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维果茨基传统双重刺激应用模型的内涵,重构双重刺激法的应用拓展模型。为人们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更好地理解意志行为(volitional actions)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采用正确的干预措施以改造物质世界等教育问题提供理论及应用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刺激法 变革能动性 社会文化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