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浅在结构中寻求意义——读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
翁云晓
|
《南昌高专学报》
|
2006 |
1
|
|
2
|
叙事结构分析 |
托多罗夫
田佳友
蒋瑞华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6
|
|
3
|
米哈尔科夫二部作品的实践分析 |
余立军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4
|
从罗兰·巴尔特看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嬗变 |
徐畅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5
|
一场重寻自我的奇幻之旅——以精神分析学说浅析《千与千寻》 |
王婉贞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论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美学结构 |
罗尔夫.特劳蔡特尔
曹卫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3 |
2
|
|
7
|
电视剧的叙事特征 |
安怡
|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1994 |
1
|
|
8
|
走向叙事研究新天地 |
钱中文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1
|
|
9
|
“结构”及其消解 |
赵宪章
|
《学术界》
|
1988 |
0 |
|
10
|
语篇分析与综合英语教学 |
吴显友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1996 |
0 |
|
11
|
当代文学叙事中的个人主义意识危机——从近两年数部作品谈起 |
张翔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中国电影:多重视点中的叙事分析 |
李迅
|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13
|
谁在说话? |
章天放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4
|
爆款美剧背后的算法秘密 |
卢克.多梅尓
|
《首席财务官》
|
2016 |
0 |
|
15
|
罗兰·巴尔特叙事理论在中学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 |
龚晓丹
|
《语文学习》
|
2014 |
3
|
|
16
|
电影的叙事者:非人称叙事的逻辑学和语用学 |
罗.伯戈因
王义国
|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
1991 |
37
|
|
17
|
评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 |
王允道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4
|
|
18
|
有关事件与事件的诗学——当代诗歌的一种面相与属性 |
孙基林
|
《文艺评论》
CSSCI
|
2016 |
3
|
|
19
|
现代法国文学批评的流变与平衡 |
托马斯.巴维尔
李金佳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20
|
当代文学批评概貌 |
安东尼.贡巴尼翁
董纯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