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雪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8,共6页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学
叙事塑形
真实性
历史意识
历史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与文体视域下的叙事塑形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7,共15页
叙事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并非自律性的,而是受到媒介与文体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图像逐步内化为叙事不可或缺的塑形工具。各种文体实验在穷尽了纸质媒介叙事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叙述与故事决裂,塑形本身成为比故事更重要的存在。今天,影像...
叙事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并非自律性的,而是受到媒介与文体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图像逐步内化为叙事不可或缺的塑形工具。各种文体实验在穷尽了纸质媒介叙事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叙述与故事决裂,塑形本身成为比故事更重要的存在。今天,影像虽已成为叙事的主体却并未引起叙事形式产生实质性变化,但虚拟和互动技术的发展则为叙事提供了某种新的契机,预示着故事将回归史诗式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塑形
图像化
叙事
线条
文体
媒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雄”罗曼·罗兰的身份认同和叙事塑形
3
作者
杨珮艺
杨荣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年第7期100-111,共12页
百年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年)在瑞士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一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再一次听到"超乎混战之上"的"欧洲良知"振聋发聩的和平主义号召,而这声音也传到世界各地,激...
百年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年)在瑞士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一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再一次听到"超乎混战之上"的"欧洲良知"振聋发聩的和平主义号召,而这声音也传到世界各地,激起被战火荼毒的各国民众的广泛响应。随着1919年《新青年》上张嵩年那篇《精神独立宣言》译文所附的介绍,罗曼·罗兰以“因为全欧洲,全人类说话,不容于法人”[1]30-48的英雄之姿进人我国民众的视线,并在日后成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法国文学巨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巨匠
独立宣言
和平主义
《新青年》
罗曼·罗兰
身份认同
叙事塑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雪虎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8,共6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历史题材创作和改编中的重大问题研究"(04JZD0035)
文摘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关键词
历史文学
叙事塑形
真实性
历史意识
历史主义
Keywords
historical literature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authenticity
historical sense
historicism
分类号
I04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与文体视域下的叙事塑形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森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7,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4CZW00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项目(2016M591889)
文摘
叙事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并非自律性的,而是受到媒介与文体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图像逐步内化为叙事不可或缺的塑形工具。各种文体实验在穷尽了纸质媒介叙事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叙述与故事决裂,塑形本身成为比故事更重要的存在。今天,影像虽已成为叙事的主体却并未引起叙事形式产生实质性变化,但虚拟和互动技术的发展则为叙事提供了某种新的契机,预示着故事将回归史诗式的未来。
关键词
叙事塑形
图像化
叙事
线条
文体
媒介
Keywords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mage formation
narrative lines
genre
media
分类号
I04 [文学—文学理论]
J04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雄”罗曼·罗兰的身份认同和叙事塑形
3
作者
杨珮艺
杨荣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法语系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年第7期100-111,共12页
文摘
百年前,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年)在瑞士发表了《精神独立宣言》,"一战"后满目疮痍的欧洲再一次听到"超乎混战之上"的"欧洲良知"振聋发聩的和平主义号召,而这声音也传到世界各地,激起被战火荼毒的各国民众的广泛响应。随着1919年《新青年》上张嵩年那篇《精神独立宣言》译文所附的介绍,罗曼·罗兰以“因为全欧洲,全人类说话,不容于法人”[1]30-48的英雄之姿进人我国民众的视线,并在日后成为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法国文学巨匠。
关键词
文学巨匠
独立宣言
和平主义
《新青年》
罗曼·罗兰
身份认同
叙事塑形
分类号
I565.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陈雪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媒介与文体视域下的叙事塑形
李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雄”罗曼·罗兰的身份认同和叙事塑形
杨珮艺
杨荣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