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感体验下的“理想观众”模式——从叙事学角度试析互联网时代观众形象 被引量:9
1
作者 尤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6-99,共4页
2 016年中国影视业最热的词汇大概集中在"VR"与"网感"。与前者作为一种技术指代不同,后者涉及到互联网思维,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词汇:"爆款""槽点""二次元""粉丝经济"等等。"网感"正悄然改变着新媒体视频的制作方与运营方... 2 016年中国影视业最热的词汇大概集中在"VR"与"网感"。与前者作为一种技术指代不同,后者涉及到互联网思维,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词汇:"爆款""槽点""二次元""粉丝经济"等等。"网感"正悄然改变着新媒体视频的制作方与运营方,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都热情地致力于"网感"的挖掘,试图以此与视频网站相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视节 二次元 媒介融合 叙事学角度 影视业 弹幕 电影观众学 卡勒 叙事特征 乔纳森
下载PDF
人性的抗争--电影《思悼》叙事学角度分析
2
作者 曹雪盟 涂晓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6-48,共3页
一、叙事主题 对于一部影片来讲,思想内涵往往即是其叙述主题,通过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思考,从情节本身推及社会人生,是影片的重要意义。《思悼》可以被看作一部传记片,选取韩国历史上的"壬午祸变"这一事件,将封建制... 一、叙事主题 对于一部影片来讲,思想内涵往往即是其叙述主题,通过主题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引起人们的思考,从情节本身推及社会人生,是影片的重要意义。《思悼》可以被看作一部传记片,选取韩国历史上的"壬午祸变"这一事件,将封建制度之下的君臣与父子、亲情与权力、压抑与抗争等矛盾纠葛展现给观众,凄凉悲情的隔阂与矛盾在血色的历史背景下直抵人性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主题 英祖 叙事学角度 韩国历史 主题内容 剧中人物 矛盾纠葛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弥留之际
下载PDF
体育电影叙事学角度下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建构——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3
作者 申朦 《新闻传播》 2020年第9期18-20,共3页
伴随着竞技体育和女性体育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女性运动员进行更好的宣传,构建更真实正能量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也成了大家开始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摔跤吧!爸爸》这部以女性运动员为主题题材的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 伴随着竞技体育和女性体育的不断发展,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对女性运动员进行更好的宣传,构建更真实正能量的女性运动员视觉形象,也成了大家开始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摔跤吧!爸爸》这部以女性运动员为主题题材的体育电影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育电影叙事学分析,分别从素材选择、激励事件、镜头设置对女性运动员的视觉形象分析,得出颠覆传统,定义美丽;追逐梦想,无所畏惧;斗志昂扬,绝不认输的女性运动员形象,并分析出这种女性运动员形象是与消费主义、女权主义和教育文化相关,从而建构起更加立体真实,受到喜爱的女性运动员形象,提升女性运动员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电影 叙事学角度 女性运动员 视觉形象建构
下载PDF
叙事学视阈下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创新——以《幸福魔方》为例
4
作者 姚小云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7Z期25-26,共2页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类 谈话节目 节目类型 谈话类节目 电视节目 东方卫视 故事化 叙事技巧 叙事结构 叙事学角度
下载PDF
叙事话语场与叙事魅力——以《超级演说家》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洪才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3Z期62-63,共2页
2013年8月1日,中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超级演说家》在安徽卫视首播,节目以"说的更比唱的好"为口号,旨在寻找"中国最会说话的人"。节目以全新的公众演说样态,富有创意的内容表达方式,为国内电视荧屏带来... 2013年8月1日,中国首档原创新锐语言竞技真人秀《超级演说家》在安徽卫视首播,节目以"说的更比唱的好"为口号,旨在寻找"中国最会说话的人"。节目以全新的公众演说样态,富有创意的内容表达方式,为国内电视荧屏带来新意。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文本,从叙事学角度对《超级演说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打开新的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场 电视节目 电视荧屏 安徽卫视 会说话 叙事学角度 叙述视角 叙事学理论 李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故乡”的再出发——叙事艺术浅论
6
作者 孙莹 《文化产业》 2022年第17期93-95,共3页
《故乡》作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已经被学者从各方面解读,现主要针对《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文本细读纵向挖掘,从叙事学角度深入探讨小说在叙事形式方面的独特性,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修辞等方面入手,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背景,解读鲁迅笔下的... 《故乡》作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已经被学者从各方面解读,现主要针对《故乡》这篇小说,通过文本细读纵向挖掘,从叙事学角度深入探讨小说在叙事形式方面的独特性,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修辞等方面入手,结合作者所处时代背景,解读鲁迅笔下的“故乡”其人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修辞 叙事艺术 叙事形式 《故乡》 叙事视角 所处时代 叙事学角度 文本细读
下载PDF
卡夫卡研究在中国 被引量:6
7
作者 曾艳兵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关键词 卡夫卡研究 《变形记》 《城堡》 饥饿艺术家 叶廷芳 弗兰茨 叙事学角度 作品研究 人类生存困境 《围城》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形象的审美差距解析
8
作者 游晓霞 刘伯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就毁誉参半,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如此泾渭分明,主要是由于审美差距的存在。这里通过叙事学角度对主人公霍尔顿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可靠叙述者的选取和双重叙事手法——...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就毁誉参半,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如此泾渭分明,主要是由于审美差距的存在。这里通过叙事学角度对主人公霍尔顿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可靠叙述者的选取和双重叙事手法——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运用是审美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形象 审美 解析 Difference 不可靠叙述者 叙事学角度 美国小说家 叙述自我 叙事手法 经验自我 交替运用 主人公 塞林格 作品 认识 分析
下载PDF
从祥林嫂看《祝福》中的重复艺术 被引量:3
9
作者 饶满林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5,共3页
重复,因其啰唆而为人厌烦;重复,在语法上还是毛病之一;但从叙事学角度说,重复是叙事艺术的一种,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音乐的重复,可以增强韵律;绘画的重复,可以拓展想象空间。热奈特说:“一件事不仅能够而且可以再发生或者重复,‘重复’... 重复,因其啰唆而为人厌烦;重复,在语法上还是毛病之一;但从叙事学角度说,重复是叙事艺术的一种,有独特的艺术价值。音乐的重复,可以增强韵律;绘画的重复,可以拓展想象空间。热奈特说:“一件事不仅能够而且可以再发生或者重复,‘重复’本质上是思想构筑,它除去每次出现的特点,保留它同类别其他次出现的共同点,一系列相类似的事件可以被称为‘相同事件’或同一事件的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叙事艺术 叙事学角度 告诉我 热奈特 人物形象 鲁四 她说 心理时间 叙事频率
下载PDF
从“三言”看话本拟话本征引诗词现象及其体现出的小说叙事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建刚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 2004年第1期33-43,共11页
明代冯梦龙编创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出现较早的拟话本小说集。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兼采旧书,不尽为拟作",首先以"其有一人一事足资谈笑者"的短篇结集形式,开创了不同于《三国演义》《... 明代冯梦龙编创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出现较早的拟话本小说集。冯梦龙在中国文学史上"兼采旧书,不尽为拟作",首先以"其有一人一事足资谈笑者"的短篇结集形式,开创了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鸿篇巨制的别样体制。在他所收集和创作的这些短篇拟话本小说中,每篇都有若干诗词入文,并且作品基本上都是以诗词开篇和结尾。这些诗词,以各种方式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从叙事学角度来说,也有其独特的叙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话本小说 小说叙事 《喻世明言》 冯梦龙 《醒世恒言》 《警世通言》 中国古代小说 叙事学角度 叙事功能
原文传递
郭小川的三种历史形象——以“学习笔记”版本为中心的考察
11
作者 付祥喜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60,共8页
2013年4月,《文学评论》发表了李丹的《“遗文”,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以郭小川〈学习笔记〉为中心的考察》。在郭小川研究相对沉寂的时期,这样一篇细读郭小川“遗文”《学习笔记》的论文,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李丹对照1978年《诗刊》... 2013年4月,《文学评论》发表了李丹的《“遗文”,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以郭小川〈学习笔记〉为中心的考察》。在郭小川研究相对沉寂的时期,这样一篇细读郭小川“遗文”《学习笔记》的论文,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李丹对照1978年《诗刊》发表的郭小川《学习笔记》(以下简称“《诗刊》版”)和《郭小川全集》第1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所载《九月份学习初步计划》(以下简称“《全集》版”),从叙事学角度解读文本,结合相关历史条陈缕析,于是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郭小川 《诗刊》 叙事学角度 李丹 文学批评 解读文本 学习笔记
原文传递
独具美感的“文字之塔”——论曾小春儿童文学作品的叙述特色
12
作者 尧鑫 《创作评谭》 2013年第3期33-35,共3页
江西石城作家曾小春凭借富有审美蕴藉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广大读者所认识,在当代文坛尤其是儿童文学的艺术殿堂中建构了独具审美风格的"文字之塔"。从叙事学角度看,作家在"内聚焦"叙述视角、不可靠叙述上的独具匠心。
关键词 儿童文学作品 叙述视角 审美风格 叙事学角度 内聚焦 中国古典美学 叙事视角 艺术殿堂 审美距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