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余华的叙事循环 被引量:12
1
作者 何鲤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35-41,共7页
本文对余华小说进行文本解读,从循环叙事这种“结构”范式切入,分析研究了余华小说对历史时间的独到理解与处理,探讨了余华对人性的悖反性、分裂性的认识,并比较了余华小说与鲁迅小说在“现代层面”上的异同。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结构 叙事循环
下载PDF
梦中史诗与循环叙事——论刘亮程《本巴》
2
作者 刘佳慧 王桂荣 《西部蒙古论坛》 2024年第1期71-76,M0005,共7页
刘亮程始终是一位不断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成长型作家,他通过创作抵达心灵、记忆深处《,本巴》是刘亮程创作的一部有关时间与梦的史诗性巨作,刘亮程运用了极具哲学内涵的循环叙事,采取梦境与时间交杂的《江格尔》史诗作为叙事题材,将... 刘亮程始终是一位不断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成长型作家,他通过创作抵达心灵、记忆深处《,本巴》是刘亮程创作的一部有关时间与梦的史诗性巨作,刘亮程运用了极具哲学内涵的循环叙事,采取梦境与时间交杂的《江格尔》史诗作为叙事题材,将深沉的目光更多投入到故乡与家人的温情之中。刘亮程创新地将一部古老史诗新变成为一场盛大的童话表演,用近乎梦呓的话语打破了传统创作题材的界限,把对史诗与时间、自然与生命、人性与温情等问题的深沉思考揉进孩童的游戏之中,重塑文学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中史诗 循环叙事 刘亮程 《本巴》
下载PDF
“画圆”与“破圆”--鲁迅小说循环叙事的现代性转化
3
作者 廖高会 武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0-27,共8页
鲁迅循环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尼采永恒轮回哲学理论、进化论思想以及现实生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鲁迅采用了时间的虚指化或模糊化、空间的典型化或象征化、人名的类型化或特征化等让故事时间非历史化的修辞策略,以此凸显循环时空的强大... 鲁迅循环观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尼采永恒轮回哲学理论、进化论思想以及现实生命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鲁迅采用了时间的虚指化或模糊化、空间的典型化或象征化、人名的类型化或特征化等让故事时间非历史化的修辞策略,以此凸显循环时空的强大与顽固。鲁迅充分调动循环轮回与线性进化两种充满张力的时间结构元素,巧妙地借助循环时间或传记时间以“画圆”,借助线性时间或传奇时间以“破圆”,并以现代时间意识和美学观念改造了传统循环叙事,使循环观念转化成了叙事的结构方法和增强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段,同时赋予了循环时空结构鲜明的反思批判功能和意识形态性质,开创了全新的现代循环叙事模式,完成了循环叙事的现代性转化,从而把循环叙事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循环叙事 时空结构 现代性转化
下载PDF
弗莱文学循环理论之《了不起的盖茨比》循环叙事解读
4
作者 夏古华 王馨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0-21,44,共3页
本文依据弗莱文学循环理论,分析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独特的循环叙事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小说情节发展主线与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诞生、成长、败落、死亡人生主要阶段相一致;小说中人物追梦和幻灭的循环叙事。指出循环叙... 本文依据弗莱文学循环理论,分析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独特的循环叙事结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小说情节发展主线与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诞生、成长、败落、死亡人生主要阶段相一致;小说中人物追梦和幻灭的循环叙事。指出循环叙事结构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呼应,深化了作品的悲情氛围,赋予作品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莱 循环叙事
下载PDF
《相似形》中循环叙事下的女性宿命论
5
作者 李俊杰 《最小说》 2021年第3期71-73,共3页
日本女性作家高桥多佳子的作品以敢于涉足异常心理、暴力和罪恶的世界而著称。《相似形》首次发表于1971年5月的《文学界》,描写了一对母女之间的扭曲而又复杂的情感,被誉为体现作家典型风格的佳作。本文将着眼于母女之间的命运循环,具... 日本女性作家高桥多佳子的作品以敢于涉足异常心理、暴力和罪恶的世界而著称。《相似形》首次发表于1971年5月的《文学界》,描写了一对母女之间的扭曲而又复杂的情感,被誉为体现作家典型风格的佳作。本文将着眼于母女之间的命运循环,具体分析女性同性——母女之间的异常关系,进而窥知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悲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桥多佳子 母女关系 循环叙事 宿命论
下载PDF
试论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艳阳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9-52,共4页
余华的小说作品采用了重复叙事和循环叙事的叙事方式。重复叙事包含着深刻的重复性经验,循环叙事体现的是移情倾向或生命意识的消解、停滞。重复、循环的叙事方式使余华完成了自己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重复叙事 循环叙事
下载PDF
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循环叙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书亚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30-132,共3页
叙述者通过将叙述前提进行"恶化",以提供叙事推进的动力。在反抗"恶化"的过程中实现情节的"改善"。巴金的《家》《春》《秋》显然通过不断设置"恶化"障碍,推动觉慧等人对旧家庭的反抗,以求得... 叙述者通过将叙述前提进行"恶化",以提供叙事推进的动力。在反抗"恶化"的过程中实现情节的"改善"。巴金的《家》《春》《秋》显然通过不断设置"恶化"障碍,推动觉慧等人对旧家庭的反抗,以求得自身生存状况的"改善"。在这些"恶化"的循环设置中形成了叙事张力,进而实现了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循环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化 反抗 转化 《激流三部曲》 循环叙事
下载PDF
循环叙事下的未来忧虑——库布里克与他的“未来三部曲”
8
作者 江雪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期78-83,共6页
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代表着个人的宿命观思想。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叙事形成了循环的叙事空间感来呈现无限的想象世界。在循环叙事的往返状态下,库布里克科幻电影的重点就集中在对未来社会个人与机器、... 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代表着个人的宿命观思想。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库布里克的科幻电影叙事形成了循环的叙事空间感来呈现无限的想象世界。在循环叙事的往返状态下,库布里克科幻电影的重点就集中在对未来社会个人与机器、个人与社会的忧虑思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里克 循环叙事 圆形空间 宿命论
下载PDF
无限流题材影视剧的叙事策略研究
9
作者 包燕 《视听》 2024年第11期44-47,共4页
近年来,《开端》等无限流题材影视剧一经开播便引发广泛热议,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其成功背后与剧作的叙事策略息息相关。无限流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网络文学领域。作为一种剧作叙事结构,无限流叙事不再执着于固化的模式,而是以非常规的... 近年来,《开端》等无限流题材影视剧一经开播便引发广泛热议,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其成功背后与剧作的叙事策略息息相关。无限流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网络文学领域。作为一种剧作叙事结构,无限流叙事不再执着于固化的模式,而是以非常规的叙事结构、独特的叙事时空和有限的叙事视角为影视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在当下影视题材急需叙事创新的紧要关头,无限流在影视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传统影视中重复的叙事手法,实现了影视叙事的创新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流 影视剧 叙事策略 循环叙事
下载PDF
论科幻小说《火星纪事》的编年史叙事体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义 李秀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1-108,共8页
《火星纪事》是一部由20余篇短篇小说组合而成的长篇科幻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不俗表现。该小说的新奇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编年史叙事体例。首先,借助编年史叙事所特有的时间和情节相分离的特点,《火星纪事》将叙事线条从直线扭转... 《火星纪事》是一部由20余篇短篇小说组合而成的长篇科幻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不俗表现。该小说的新奇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编年史叙事体例。首先,借助编年史叙事所特有的时间和情节相分离的特点,《火星纪事》将叙事线条从直线扭转为圆周,形成叙事循环,破解了小说叙事的开头与结尾之惑;其次,该小说的编年史叙事体例是对宏大历史叙事的戏仿,揭露了历史的虚构性,同时又通过指涉历史事件突出文学作品再现历史真实的功能;最后,该小说借助编年史叙事体例不仅将人类生活表现为一连串偶然事件,而且还将人类情感视为偶然性的根本原因,从而取得变化与永恒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纪事》 编年史叙事 叙事循环
下载PDF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叙事的新形式——以《我不是潘金莲》《我不是药神》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龙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和《我不是药神》通过互文叙事和循环叙事分别讲述了主人公李雪莲和程勇对自我存在的求证故事,其聚焦底层小人物,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现实问题,塑造了李雪莲、程勇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 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和《我不是药神》通过互文叙事和循环叙事分别讲述了主人公李雪莲和程勇对自我存在的求证故事,其聚焦底层小人物,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社会现实问题,塑造了李雪莲、程勇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揭示、批判和反思了当下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扩大了电影的叙事容量,具有多元阐释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药神》 互文叙事 循环叙事 现实主义
下载PDF
《了不起的盖茨比》叙事艺术摭谈
12
作者 代美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X期34-35,共2页
美国现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一个满怀'美国梦'的青年,在目睹一个美国梦实现者暴富、纠结和死亡的整个经过后,幡然悔悟,看清了所谓上层社会的真面目,最后放弃了美国梦的心路历程,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的... 美国现代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一个满怀'美国梦'的青年,在目睹一个美国梦实现者暴富、纠结和死亡的整个经过后,幡然悔悟,看清了所谓上层社会的真面目,最后放弃了美国梦的心路历程,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的社会现实。这部小说无论是选材,还是写作技巧,都具有新意。在故事叙事上,作者采用循环的叙事艺术,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来推进故事的发展,使小说既有悬念,又具备真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循环叙事 盖茨比 叙事艺术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的悬疑电影解读——以《追凶者也》为例
13
作者 王鑫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0期157-158,共2页
《追凶者也》是学院派导演曹保平的作品,打破传统的常规叙事模式,堪称近年来国产悬疑犯罪电影的典范,为国产电影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拟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对影片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影片在叙事空间上的选择、内聚焦叙事的方法以及叙事循... 《追凶者也》是学院派导演曹保平的作品,打破传统的常规叙事模式,堪称近年来国产悬疑犯罪电影的典范,为国产电影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拟从电影叙事学角度对影片进行解读,着重分析影片在叙事空间上的选择、内聚焦叙事的方法以及叙事循环的趋势,从叙事结构层面进行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聚焦叙事 叙述时序 叙事循环
下载PDF
叙述的一次软着陆——论余华的小说叙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青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24-27,33,共5页
在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余华的创作两度引起世人瞩目 ,从八十年代后期冷漠残酷的《现实一种》 ,到九十年代中期温情脉脉的《活着》 ,前后期创作风格迥变 ,对此批评界褒贬不一。很多论者在指责余华后期作品主题陈旧和叙事回归传统时 ,往... 在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 ,余华的创作两度引起世人瞩目 ,从八十年代后期冷漠残酷的《现实一种》 ,到九十年代中期温情脉脉的《活着》 ,前后期创作风格迥变 ,对此批评界褒贬不一。很多论者在指责余华后期作品主题陈旧和叙事回归传统时 ,往往忽略了其在叙述声音、叙述结构、叙述语言等方面对先锋叙事的继承和对传统叙事的突破与创新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本独特的审美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叙事 循环叙事 音乐叙述 感觉化语言 创作风格 人物对话 自然主义
下载PDF
国产悬疑网剧《开端》的叙事突破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晓君 《新媒体研究》 2022年第5期95-97,共3页
从叙事结构、叙事角色、叙事情节和叙事效果四个方面探讨《开端》的叙事特点,还原循环叙事新样本的建构过程。探究《开端》叙事模式的先进经验,总结国产网络悬疑剧的创新和突破之道。
关键词 开端 悬疑网剧 叙事特点 循环叙事新样本
下载PDF
第三批判:《西游记》的美学批判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翔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7,共7页
《西游记》文本潜藏着儒道释三种思想混杂的"生命即游戏"的美学主题,表现等级森严的世界模式和"取经修正果"的人生价值观。在艺术表现方面,混合的母题结构和循环的叙事策略及其重复性的空间描写构成其审美特性。简... 《西游记》文本潜藏着儒道释三种思想混杂的"生命即游戏"的美学主题,表现等级森严的世界模式和"取经修正果"的人生价值观。在艺术表现方面,混合的母题结构和循环的叙事策略及其重复性的空间描写构成其审美特性。简言之,《西游记》是一部思想内涵有限和呈现世俗化美学趣味的民间文学文本,游戏性和娱乐性是它最重要的艺术价值构成,荒诞和非理性则是其重要的审美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思维 权力意识 主体异化 女性妖魔化 混合母题 循环叙事
下载PDF
杜鲁门·卡波特的黑夜小说
17
作者 杜芳 黄铁池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8,共8页
黑夜小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一种小说类型,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心理。小说通过一系列黑夜型意象,侧面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塑造了黑夜型人物形象,即幽灵式人物:这些人物要么真实存在... 黑夜小说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于20世纪40年代创造的一种小说类型,表现了现代人的异化心理。小说通过一系列黑夜型意象,侧面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恐惧。塑造了黑夜型人物形象,即幽灵式人物:这些人物要么真实存在,要么存在于主人公的潜意识中,两种情况均表现出人物的内心异化。另外,小说还运用了黑夜型叙事策略,即循环式叙事,这种叙事导致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讲述效果,进一步凸显了人物内心的异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特 黑夜小说 异化心理 幽灵式人物 循环叙事
下载PDF
冲破循环——从循环叙事看《水在时间之下》的女性命运思考
18
作者 郑宇华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8X期22-23,共2页
方方的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围绕一个汉剧名角"水上灯"悲惨、复仇的一生而展开。通过文本的循环叙事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复仇的外在主题,小说还隐藏着另外一条叙事线索,文本中的女性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咒语中,每个人都上演了... 方方的小说《水在时间之下》主要围绕一个汉剧名角"水上灯"悲惨、复仇的一生而展开。通过文本的循环叙事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复仇的外在主题,小说还隐藏着另外一条叙事线索,文本中的女性似乎都陷入了一个咒语中,每个人都上演了一场悲剧,似乎无路可逃,循环轮回。如何看待循环,冲破循环,这一问题折射出了方方对女性前途命运的冷静理智的思考,同时也是方方创作中一直延续的一个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叙事 冲破循环 女性命运
原文传递
论环形循环叙事电影的建构原则和形态惯例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杨鹏鑫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8-52,共5页
当代电影突破了线性叙事与线性因果逻辑的限制,使采取循环式的环形叙事形态的电影在全球出现。本文拟将其命名为环形循环叙事电影,分之为单层与跨层两类,并归纳了这种电影的建构原则与形态惯例:其因果性往往是可逆的;在稳定的故事框架... 当代电影突破了线性叙事与线性因果逻辑的限制,使采取循环式的环形叙事形态的电影在全球出现。本文拟将其命名为环形循环叙事电影,分之为单层与跨层两类,并归纳了这种电影的建构原则与形态惯例:其因果性往往是可逆的;在稳定的故事框架下常以变动的人物身份、复杂的时间设计、频繁的暂时断点营造谜题式的叙事进程;需要观众从影片的叙事冗余和额外修饰中参与故事构建;宿命、轮回式的惯用主题与回环式的形式彼此呼应;跨层环形循环叙事电影普遍利用"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设计故事并建构逻辑自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循环叙事电影 建构原则 形态惯例
原文传递
从《福音书》与《母亲》的比较看二者平行象征关系
20
作者 李志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0-32,共3页
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运用了与新约《福音书》类似的叙事结构。本文从情节结构、人物两方面对《母亲》与《福音书》进行比较,揭示二者之间的平行象征关系。首先,以巴维尔、耶稣为主人公,运用结构主义"功能"理论、叙事循环... 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运用了与新约《福音书》类似的叙事结构。本文从情节结构、人物两方面对《母亲》与《福音书》进行比较,揭示二者之间的平行象征关系。首先,以巴维尔、耶稣为主人公,运用结构主义"功能"理论、叙事循环讨论二者的共同模式;其次,用行动元理论结合传统人物分析方法解读巴维尔耶稣形象的象征意义。《母亲》的显性叙事是现实主义革命叙事,隐性叙事为《福音书》宗教经典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循环叙事 行动元 象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