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瞬息全宇宙》视听语言与叙事技法研究
1
作者 陈宇 张立繁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7期80-83,共4页
上映于2022年的美国科幻喜剧电影《瞬息全宇宙》不仅在全球票房上表现优异,还斩获了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在视听语言方面,该影片以多样的视听语言技法应用增强了观众的空间感知,而色彩与光影的巧妙组合则形成... 上映于2022年的美国科幻喜剧电影《瞬息全宇宙》不仅在全球票房上表现优异,还斩获了第9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在视听语言方面,该影片以多样的视听语言技法应用增强了观众的空间感知,而色彩与光影的巧妙组合则形成了电影独特的视觉风格。从叙事技法上看,该影片非线性叙事的手法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隐喻式的叙事为影片增添了哲理性,使之具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娱乐游戏化叙事更能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息全宇宙》 视听语言 叙事技法
下载PDF
重视读者的审美心理——金圣叹小说叙事技法再探
2
作者 廖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8,共4页
对于金圣叹的小说叙事技法,以往的研究过多注重西方叙事理论观照下的"形",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神",即金圣叹对读者审美心理的重视。因此,在借鉴西方叙事学的基础上,从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视角等三个层面深入挖... 对于金圣叹的小说叙事技法,以往的研究过多注重西方叙事理论观照下的"形",而忽略了其内在的"神",即金圣叹对读者审美心理的重视。因此,在借鉴西方叙事学的基础上,从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视角等三个层面深入挖掘金圣叹小说叙事技巧的内在神韵,或许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同时,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叙事技法 读者 审美心理
下载PDF
中流砥柱的“奇情异想”——浅析《堂吉诃德》现代叙事技法的承前启后地位
3
作者 高沁 《丝绸之路》 2009年第14期91-9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分析其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带来的革新作用。分别从文本隐含中的元小说性、混淆小说叙述者与阅读者身份、“套娃”式叙事模式三个角度入手,揭示《堂吉诃德》的现代小说性质,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叙事技法... 本文通过对《堂吉诃德》的文本解读,分析其在小说叙事艺术上带来的革新作用。分别从文本隐含中的元小说性、混淆小说叙述者与阅读者身份、“套娃”式叙事模式三个角度入手,揭示《堂吉诃德》的现代小说性质,进而探讨其在现代叙事技法上承前启后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吉诃德》 现代叙事技法 元小说
下载PDF
金圣叹小说叙事技法论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春生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1997年第3期32-39,共8页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 我国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他的《水浒传》评点中,提出了许多小说叙事的技巧和方法,如视角、倒插、弄引、獭尾、作对、草蛇灰线、鸾胶续弦等,见解独到、深刻,不愧为我国第一位探究小说叙事技法的文学批评家。他的小说叙事技法论是对叙事学的杰出贡献,而不是“八股章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水浒传》评点 小说叙事技法 视角 倒插 弄引 獭尾 作对 草蛇灰线 鸾胶续弦
下载PDF
义法与史公笔法:王又朴对《史记》叙事技法的阐释
5
作者 王晓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5-89,共5页
王又朴的《史记七篇读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史记》辑选本,也是《史记》唯一的一部以“读法”为名的著作,是清代《史记》文学阐释中极具特色的典籍。此作首次将义法与史公笔法连接起来,以义法解释史公笔法,并将之视为解开史公笔法的钥... 王又朴的《史记七篇读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史记》辑选本,也是《史记》唯一的一部以“读法”为名的著作,是清代《史记》文学阐释中极具特色的典籍。此作首次将义法与史公笔法连接起来,以义法解释史公笔法,并将之视为解开史公笔法的钥匙。在此基础上,他详细地分析了每篇所用的叙事方法和技巧,并探索了司马迁的叙事策略与深意。不仅如此,王又朴将金圣叹对小说评点中的一些术语和发明用于对《史记·项羽本纪》的叙事技法的阐释与归纳,这些新引入的术语和方法比纯文章学的术语含义更丰富,分类更细腻,更适于《史记》色彩斑斓、变化多端的叙事方法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又朴 《史记七篇读法》 史公笔法和义法 叙事技法
下载PDF
先锋小说的元叙事技法浅析
6
作者 王春云 《榆林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21-22,共2页
始于80年代中期的先锋小说作家群受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大胆改进传统小说叙述的“掩盖虚构”和“似真性”效果追求,而变为明目张胆的“裸露技巧”、“消解故事”,将叙述作为“虚构”的摹仿。
关键词 先锋小说 叙事技法 裸露技巧 消解真实
下载PDF
鲁迅白描技法叙事与后现代主义电影艺术表征的历时性关联
7
作者 王培贤 潘曼曼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8期87-89,共3页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鲁迅的意义远远超出现代文学。他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更是现代文学的“突破者”。鲁迅作品中白描的表达手法,可以用来拆解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后现代艺术的特征。鲁迅的作品是超前的,是现代的,是电影化的想象。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鲁迅的意义远远超出现代文学。他不仅是思想家、政治家,更是现代文学的“突破者”。鲁迅作品中白描的表达手法,可以用来拆解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后现代艺术的特征。鲁迅的作品是超前的,是现代的,是电影化的想象。在很多现代导演中如昆汀、杜琪峰、科波拉等也都在影像中运用文学中的白描技法展现视听。文学的“电影化想象”对电影的渗透也使得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纵观中国文学史,从古典诗赋到现代小说,经历了一个从文字向影像转化的过程,其中有很强的“电影意识”,即爱德华茂莱所言的“电影化的想象”[1]。文学中的这种“电影化的想象”,为电影在新的形式维度上建构意义提供了可能。在后现代主义电影中也具有相同白描技法的影像。鲁迅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与后现代主义电影中所表现的艺术表征产生了历时性的关联,超越了文字与影像的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白描技法叙事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电影
下载PDF
《我的姥姥我的妈》中母女关系与叙事技法
8
作者 李文宁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151,共3页
在各类影视作品的叙事技法中,历来通过多维人物关系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构成的历史"。(1)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之间的性格... 在各类影视作品的叙事技法中,历来通过多维人物关系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构成的历史"。(1)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和情感纠葛不仅体现出人物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实现了艺术创作中情理激荡与交融统一的美学追求。母女关系是女性生命中最亲密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它既是一种基于躯体血脉相承的伦理关系,又是文学、戏剧及影视作品中叙事的基本框架和重要主题。例如,电影《喜福会》、《假装没感觉》,电视剧《大明宫词》.《家有九凤》、《浪漫的事》等作品都以母女关系作为全片/剧最主要的人物关系之一,并以此展开矛盾、推动情节发展,从而对女性内心的主体意识进行了较为深划的审视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技法 母女关系 《假装没感觉》 影视作品 情节发展 人物形象 人物关系 《大明宫词》
原文传递
肖邦钢琴叙事曲和声技法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家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4-50,共7页
本文主要对肖邦《四首叙事曲》的和声技法加以分析。主要涉及那些较有特点的和声手法,对于传统和声中常见的一般性技法则不再赘述。全文试图在分析钢琴文献的基础上对四首《叙事曲》的和声手法以及该技法对于《叙事曲》结构布局方面的... 本文主要对肖邦《四首叙事曲》的和声技法加以分析。主要涉及那些较有特点的和声手法,对于传统和声中常见的一般性技法则不再赘述。全文试图在分析钢琴文献的基础上对四首《叙事曲》的和声手法以及该技法对于《叙事曲》结构布局方面的作用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邦/叙事曲/和声/和声技法
下载PDF
“今文苑”与“小说言”:论李开先的群像叙事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96,181,182,共16页
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九至十中有二十余篇文传,涉及对"弘治七子"与"嘉靖八才子"的评价,且与其《九子诗》《六十子诗》构成隐性的文本对话,呈现出一组颇具特色的作家群像,体现了较明确的当代文学史书写意识。但... 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九至十中有二十余篇文传,涉及对"弘治七子"与"嘉靖八才子"的评价,且与其《九子诗》《六十子诗》构成隐性的文本对话,呈现出一组颇具特色的作家群像,体现了较明确的当代文学史书写意识。但在嘉靖后期,一位作家要在没有接受委托的情况下,主动为同时代作家立传,其掌握的原始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书册的传播速度,李开先亦自诉其苦。故讨论其传记中的叙事技法,不应视作"独立文本"予以开放式的阐释,而应建立在与其"前文本"对勘细读的基础之上,探问作者对志状、文集、见闻等不同文献层级的差别态度。尤可注意的是,李开先作为一位杰出的戏曲家与藏书家,对通俗文类抱有很大的热情,故积极地将俗文学元素植入传统的传记写作之中。白话小说语言及其技法的介入,口传文学书籍化大势下对口述史材料的再重视,基于知识人市侩化习气的审丑模式开拓,皆可视为李开先对时代文学新风的捕捉及在文传创作中的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开先 传记文学 史料层级 今文苑传 叙事技法
下载PDF
从捷克到法国: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艺术的流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2-88,共7页
对比米兰·昆德拉在“捷克时期”和“法国时期”的小说发现,其中的叙事艺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叙事主题方面,政治和音乐是捷克时期小说中的重要母题,而到了法国时期,流亡主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叙事结构方面,捷克时期的小说复... 对比米兰·昆德拉在“捷克时期”和“法国时期”的小说发现,其中的叙事艺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叙事主题方面,政治和音乐是捷克时期小说中的重要母题,而到了法国时期,流亡主题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在叙事结构方面,捷克时期的小说复杂多变,到法国时期则变得简约随性。此外,相较捷克时期,昆德拉在法国时期越来越淡化对创作技法的关注。梳理昆氏叙事艺术的流变历程,可以为作品的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叙事主题 叙事结构 叙事技法 流变
下载PDF
“文明及其不满”——再解读吴组缃《菉竹山房》
12
作者 邢少轩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新文学史观作为主导话语与研究范式的现当代文学学界,在对20世纪30年代青年小说家吴组缃作品的主流评价里,《菉竹山房》只是他批判“封建礼教与家族制度吃人”的阶段性成果,优点是在其创作序列中最具诗性。本文试图从小说技法、叙事... 以新文学史观作为主导话语与研究范式的现当代文学学界,在对20世纪30年代青年小说家吴组缃作品的主流评价里,《菉竹山房》只是他批判“封建礼教与家族制度吃人”的阶段性成果,优点是在其创作序列中最具诗性。本文试图从小说技法、叙事意图、讽刺力度等不同层面,追究作者对自身创作的不满情绪与作品审美肌理之间的隐秘关联,以窥探30年代典型作家之非典型纠缠面相,发觉或被遮蔽的真正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组缃 《菉竹山房》 叙事技法 审美传统 讽刺性
下载PDF
明清之际诗歌叙事意识的积淀
13
作者 李亚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197,共3页
清代诗歌叙事纪史特色的形成,与诗学观念的演变、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明清之际诗风转变中诗歌叙事意识的积淀,更为清诗叙事纪史风气的形成直接奠定了基础。这种叙事意识的积淀主要表现在"乐府"传统的体认... 清代诗歌叙事纪史特色的形成,与诗学观念的演变、诗歌艺术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明清之际诗风转变中诗歌叙事意识的积淀,更为清诗叙事纪史风气的形成直接奠定了基础。这种叙事意识的积淀主要表现在"乐府"传统的体认与创作的解放、"诗史"情怀的弘扬与发展和诗性叙事技法的渐盛与开拓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诗歌 叙事 诗史 乐府 诗性叙事技法
下载PDF
空间设计中的叙事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文超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3,共4页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强调叙事事件的条理性、主次性。叙事性设计需要考虑叙事元素、叙事形式法则、叙事媒介等内容。空间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内容,在设计中运用叙事学理论有助于空间序列、空间层次的体现...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概念,强调叙事事件的条理性、主次性。叙事性设计需要考虑叙事元素、叙事形式法则、叙事媒介等内容。空间设计包括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内容,在设计中运用叙事学理论有助于空间序列、空间层次的体现,本文主要以空间设计中的叙事性理论作为研究重点,分别从概况、国内外研究现状、叙事性技法、叙事性情节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总结,以期对现在的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叙事技法 叙事性情节设计 设计
下载PDF
当代原创儿童文学中的童年美学思考——以三部获奖长篇儿童小说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卫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3,共11页
在我看来,童年构成了一切儿童文学艺术活动的逻辑起点与美学内核。换句话说,儿童文学创作都以特定的方式指涉着一种有关童年的叙事——这里所说的“叙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但是指传统的文学叙事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叙事技法,更指... 在我看来,童年构成了一切儿童文学艺术活动的逻辑起点与美学内核。换句话说,儿童文学创作都以特定的方式指涉着一种有关童年的叙事——这里所说的“叙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但是指传统的文学叙事理论中最受关注的叙事技法,更指向着文学艺术表现的内在精神,亦即作为一种童年叙事形态的儿童文学总是以特定的话语方式,传递并建构着我们关于童年的立场、视角、思维和价值取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创作 美学思考 童年 儿童小说 长篇 原创 当代 叙事技法
下载PDF
以论说文文法评点小说结构——金圣叹小说评点的一个本质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冉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6,共7页
对于明清小说的结构 ,近人与清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 ,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可以发现金圣叹小说评点的一个本质特征 :以论说文之文法点评小说之结构。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摘选评点的主体部分是论说文 ,探讨的主要是论说文的文法 ,对... 对于明清小说的结构 ,近人与清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 ,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可以发现金圣叹小说评点的一个本质特征 :以论说文之文法点评小说之结构。金圣叹《才子必读古文》摘选评点的主体部分是论说文 ,探讨的主要是论说文的文法 ,对叙事技法的探讨在金圣叹的批评话语中即使不是缺席 ,起码也是相当淡化的。而且 ,评点小说时 ,金圣叹对“事”也相当忽略与淡化 ,与之相对应 ,他常常以论说文之文法点评小说之结构。由于金圣叹小说评点有着以论说文之文法点评小说之结构的本质特征 ,套用西方叙事学、以现代叙事观念来探讨金圣叹的结构批评不仅仅是“印板”学术 ,而且从研究的立足点来说都是根本错误的 ,这样的研究格局应当改变。知道了金圣叹以论说文之文法点评小说结构这一本质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圣叹 小说评点 本质特征 论说文 文法 小说结构 叙事技法 明朝 清朝
下载PDF
材料的声音: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的选材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晔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5-144,共10页
钱谦益《列朝诗集》中的明代诗歌史观,除了鲜明直白的评论表达外,还深植于各种精致的选材策略与叙事技法中,这可从诗歌选源与传记史源两个维度予以考察。在叙事层面上,基于作家文学思想的复杂性,钱氏对史料拼接后文本缝隙及语意随语境... 钱谦益《列朝诗集》中的明代诗歌史观,除了鲜明直白的评论表达外,还深植于各种精致的选材策略与叙事技法中,这可从诗歌选源与传记史源两个维度予以考察。在叙事层面上,基于作家文学思想的复杂性,钱氏对史料拼接后文本缝隙及语意随语境转换法则的利用,有效地取舍、编排甚至曲解原始材料,在不表达倾向性意见的前提下,制造出为己所需的叙事效果,是为一种隐性的文学批评模式。这种叙事技法的存在,应引起我们对传统诗话、笔记中史料客观性的反思与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谦益 列朝诗集 史源 选材策略 叙事技法
下载PDF
西方文艺对金庸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根德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45-47,67,共4页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金庸小说,“金庸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刻,但始终没有人就“西方文艺与金庸”做专门的研究,本文从艺术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文艺对金庸创作的影响,并指出金庸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之所以... 近年来,国内国外对金庸小说,“金庸现象”的研究越来越深刻,但始终没有人就“西方文艺与金庸”做专门的研究,本文从艺术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悲剧意识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方文艺对金庸创作的影响,并指出金庸在武侠小说的创作上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这和他对西方文艺的接受也有很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线性叙事模式 西方文艺 悲剧意识 散点叙事技法 “金学”研究
下载PDF
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人造天堂》
19
作者 洪帆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0-101,共2页
片名:《人造天堂》(Eureka)(又名:《尤里卡》)片长:217分钟年代:2000年出品国:日本编剧/导演/音乐/制片:青山真治(Shinji Aoyama)主演:役所广司、宫崎青、宫崎将获奖情况:荣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关键词 故事梗概 影片欣赏 叙事技法 摄影艺术 《人造天堂》
下载PDF
二月河与《红楼梦》
20
作者 高小慧 史莹莹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其深受《红楼梦》的文学滋养有很大的关系。出于对《红楼梦》的热爱和“硬着陆”梦想,二月河在冯其庸的赏识下踏上了红学研究之路,这也成为他创作“落霞三部曲”的契机。二月河的红学研究主... 二月河“落霞三部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与其深受《红楼梦》的文学滋养有很大的关系。出于对《红楼梦》的热爱和“硬着陆”梦想,二月河在冯其庸的赏识下踏上了红学研究之路,这也成为他创作“落霞三部曲”的契机。二月河的红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人物命运的探讨上。他的红学研究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并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落霞三部曲”在主题思想上借鉴了《红楼梦》“盛极而衰”的悲剧性意蕴,在叙事手法、语言技巧和人物塑造上对《红楼梦》也有所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河 红学 悲剧性 叙事技法 语言技巧 人物塑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