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彦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88-93,共6页
随着叙事研究的复兴,强调扎根于教育现场,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意义体验的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尽管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是从叙事学、文艺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但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却有着自... 随着叙事研究的复兴,强调扎根于教育现场,关注每一个个体生命意义体验的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为了教育社会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研究范式。尽管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是从叙事学、文艺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但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却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视野。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过程的实质就是从教育现场到研究者在教育现场中形成的现场文本再到凸显研究者意识的研究文本的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声音与签字即是研究者意识的具体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现场 现场文本 声音与签字
下载PDF
“三和青年”的社会学叙事方法、结构与空间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素军 《青年学报》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田丰、林凯玄的新著《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因通过数月"潜伏"调研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客观真实的内容铺排和具有文学特色的社会学叙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叙述方法看,非虚构是作品的一大亮点,在尽可能规避"政治不正... 田丰、林凯玄的新著《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因通过数月"潜伏"调研获得大量一手资料,客观真实的内容铺排和具有文学特色的社会学叙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叙述方法看,非虚构是作品的一大亮点,在尽可能规避"政治不正确"的情况下,白描了"三和青年"生存的真相,但在叙述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在叙述结构方面,作品选择了平铺直叙,以单线条勾勒了三和的现场及现场的青年,如果选择多维的结构可能会显得更加饱满而更具厚重感。在叙述空间上,"三和青年"故事背后的故事或许更加值得挖掘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和青年 深圳 非虚构 社会学叙事
原文传递
“制造形象”:上访事件中的故事言说 被引量:6
3
作者 赵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0-149,共30页
以往的信访研究偏向于分析事实本身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但与其他公共治理问题不同,上访事件即使事实清晰,各方对事实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千差万别,由此造成上访户和政府的形象呈现往往不断变化,甚至前后矛盾。这使得相关研究很难对信访问... 以往的信访研究偏向于分析事实本身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但与其他公共治理问题不同,上访事件即使事实清晰,各方对事实的理解和解释也会千差万别,由此造成上访户和政府的形象呈现往往不断变化,甚至前后矛盾。这使得相关研究很难对信访问题进行分类,只有结合"情境—叙事"分析才能形成清楚的研究路径。借助符号互动理论,本文提出"形象制造"的概念,将官民间的形象博弈放在科层制与信访制由分到合的背景下展开分析。本文发现,上访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言说过程,社会情理、信访制度和政治环境作为结构性要素被上访者和政府用于形塑信访事件中各方的"复合形象"。"形象制造"机制使得信访制度化难以解决实质问题,反而可能加重基层治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研究 基层治理 符号互动论 形象制造 叙事社会学
下载PDF
Exploring Resear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in China 被引量:4
4
作者 龙娜娜 黄景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SCIE 2017年第4期371-391,470,共22页
Based on the narratives of four Chinese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research experiences,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their researcher identities and the crucial socio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f... Based on the narratives of four Chinese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research experiences,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their researcher identities and the crucial socio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that have afforded and constrained resear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results presented different trajectories of resear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EFL teachers' three stages of research experiences (beginning, stagnation/ development, and struggle stages) in their professional lives. Academic learning contexts such as Master's and PhD programs were shown to be replete with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er identity, while the institutional context and the broad social context in China were exposed to be greatly constraining. Motivation, publications,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and networking with researchers were four important individual factors that impacted the EFL teachers' researcher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hinese EFL teachers raise awareness of their researcher identities, make continuous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exercise agency to seek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while governments and institutions should reform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and promotion systems to support EFL teachers' research eng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archer identity teacher identity university EFL teachers narratives socio-institutional contex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