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叙事空间化与日常生活——空间的当代社会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宇振 《城市建筑》 2015年第34期26-28,共3页
历史叙事空间化是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叙事空间化支配了日常的生活。建筑作为历史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载体,是个体的空间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一种媒介。如何生产出具有当代意味的、激发思辨的空间,需要规划师、建筑师... 历史叙事空间化是寻求垄断地租的当代现实。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叙事空间化支配了日常的生活。建筑作为历史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载体,是个体的空间认知和社会认知的一种媒介。如何生产出具有当代意味的、激发思辨的空间,需要规划师、建筑师回到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创造性地使用专业的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空间化 日常生活 建筑社会生产
下载PDF
历史叙事空间化与线性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及超越——基于空间转向的叙事意义及其限度的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政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31,共10页
空间转向以线性历史决定论为主要的反思与批判对象。线性历史决定论将历史叙事时间化,把多样的历史事实和丰富复杂的历史过程整合到以线性时间为逻辑主线的叙事框架之中,化约为机械的决定关系,形成抽象的历史观建构与宏大的叙事方式,助... 空间转向以线性历史决定论为主要的反思与批判对象。线性历史决定论将历史叙事时间化,把多样的历史事实和丰富复杂的历史过程整合到以线性时间为逻辑主线的叙事框架之中,化约为机械的决定关系,形成抽象的历史观建构与宏大的叙事方式,助推了西方中心论、历史终结论、社会发展趋同论等论断。空间转向通过将历史叙事空间化反转,推动以空间范畴为基础的历史观建构与叙事转换,重在强调和凸显历史的共时性结构,为具体探讨历史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可能性框架与叙事方式。历史叙事空间化的方法论意义在于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多元历史、多种现代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合法性基础,走向对地方性历史理论建构与知识生产的尊重和肯定,破除西方中心论式的历史观与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转向 线性历史决定论 历史叙事空间化 历史重构
原文传递
莎拉·沃特斯《小小陌生人》的空间化叙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艳 《鄂州大学学报》 2014年第8期50-53,共4页
《小小陌生人》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莎拉·沃特斯的第五部小说,小说从乡村医生法拉第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了百厦庄园古宅中发生的故事。文章采用苏珊·弗里德曼(Susan S.Friedman)的空间化叙事的文本解读策略,从水平叙事轴... 《小小陌生人》是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莎拉·沃特斯的第五部小说,小说从乡村医生法拉第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讲述了百厦庄园古宅中发生的故事。文章采用苏珊·弗里德曼(Susan S.Friedman)的空间化叙事的文本解读策略,从水平叙事轴和垂直叙述轴两个层面剖析小说是如何建构一个关照作者、读者、文本、其他文本及社会历史语境的多维的小说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拉·沃特斯 《小小陌生人》 空间叙事
下载PDF
论石舒清的空间化叙事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文章以石舒清的空间化叙事特征为研究内容,重点从空间的日常化、仪式化、内在化和诗意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石舒清小说空间的生成形式、特点与文学意义,以期对作品有新的理解。石舒清的小说赋予空间在文本中的本体地位与特殊意义,彰显了... 文章以石舒清的空间化叙事特征为研究内容,重点从空间的日常化、仪式化、内在化和诗意化等四个方面,来探讨石舒清小说空间的生成形式、特点与文学意义,以期对作品有新的理解。石舒清的小说赋予空间在文本中的本体地位与特殊意义,彰显了叙事空间的内外统一,充盈着天人合一的传统文脉精神与乡愁文化气质,深化了空间的象征内涵与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舒清 空间叙事 日常 仪式 诗意
下载PDF
论新历史小说的空间化叙事
5
作者 朱海霞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个热点,在新历史小说中,历史被解构,时间被消退,呈现出一种“空间化叙事”的特征。论文认为,新历史小说的空间化叙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时间的断裂与错位,用私人故事消解公共历史,以及历史的随...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末中国文坛的一个热点,在新历史小说中,历史被解构,时间被消退,呈现出一种“空间化叙事”的特征。论文认为,新历史小说的空间化叙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时间的断裂与错位,用私人故事消解公共历史,以及历史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历史 时间 空间叙事
下载PDF
经典文本的空间化叙事——UCCA尤伦斯“寒夜”群展
6
作者 杨羽彤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直至今日,文本介入艺术创作仍是较为罕见的新议题,如何将文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平移至展览空间,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与思考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寒夜"群展作出了实验性的回应,以一件装置作品和三件影像作品带我... 直至今日,文本介入艺术创作仍是较为罕见的新议题,如何将文本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平移至展览空间,从而引发观者的共鸣与思考是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寒夜"群展作出了实验性的回应,以一件装置作品和三件影像作品带我们走入一个真实可感的"寒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文本 空间叙事 艺术创作 展览空间 叙事线索 人物关系 影像作品 装置作品
下载PDF
村落叙事空间再思考 从浙江松阳樟溪红糖工坊谈起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维仁 《时代建筑》 2017年第1期78-83,共6页
儒家影响下的中国农村空间是一种叙事教化的空间,这些如讲故事说教一样的地景空间,蕴含了赖以维系公共秩序的价值以及村民共享的集体记忆。这两年兴起的乡建风潮,建筑师如何利用机会将设计转化为新形式的公共空间,改善村民的环境,重建... 儒家影响下的中国农村空间是一种叙事教化的空间,这些如讲故事说教一样的地景空间,蕴含了赖以维系公共秩序的价值以及村民共享的集体记忆。这两年兴起的乡建风潮,建筑师如何利用机会将设计转化为新形式的公共空间,改善村民的环境,重建村落叙事的空间传统,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文章以徐甜甜的松阳樟溪红糖工坊设计,讨论结合产业的社区空间设计,以及场所感与建筑文化生产的舞台表演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空间 社区公共空间 乡建开发 场所感 表演舞台
下载PDF
空间与符号——论老舍《柳家大院》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书云 黄乔生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61-66,共6页
老舍擅长抒写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大杂院的世态人情,从而实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重新考量文化与人性。《柳家大院》正是老舍这种创作观的具体实现。空间即社会建构,从本体意义上看,柳家大院本身就是一个空间结构,空间与人在社会文化意义上... 老舍擅长抒写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大杂院的世态人情,从而实现对个体命运的关注,重新考量文化与人性。《柳家大院》正是老舍这种创作观的具体实现。空间即社会建构,从本体意义上看,柳家大院本身就是一个空间结构,空间与人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相互沟通实现了二者的结合。老舍通过柳家大院中人情是非的描写,运用空间化的叙事策略,借助一系列的符号群体,实现了一场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从空间化的叙事策略着手,分析人物的符号学意义,对《柳家大院》进行重新解读,在考量其文学史意义上的思想价值的同时,深入发掘其文体意义,相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丰富老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家大院》 空间叙事 符号 价值批判
下载PDF
从《追风筝的人》叙事技巧看当代小说叙事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长铖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87-88,共2页
一部小说的成功,首要的是其叙事的艺术,也就是其讲述故事的方式,而后是看其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讲述。在日常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小说的可读性往往被众多的作家及其读者所重视,而叙事技巧的综合运用也在当今小说发展中发挥着重... 一部小说的成功,首要的是其叙事的艺术,也就是其讲述故事的方式,而后是看其用什么样的语言去讲述。在日常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的现代生活中,小说的可读性往往被众多的作家及其读者所重视,而叙事技巧的综合运用也在当今小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艺术 叙事空间化 小说叙事发展
下载PDF
绵密的跃动——《长恨歌》的叙事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丹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9-111,共3页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恨歌》的风格绵密细腻、婉转悠长,这与作品的叙事话语女性化以及叙事的空间化密切相关。本文拟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长恨歌》绵密风格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 《长恨歌》 叙事话语女性 叙事空间化
下载PDF
论双语背景下藏族作家的民族认同与文学叙事——以阿来、扎西达娃等创作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柳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6-169,共4页
双语背景下,藏族作家因为"影响的焦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的需求,通过对藏族"历史"的重述和"家园"意识的空间化叙事探索认同的可能,不仅解决了心灵归属的普世性问题,而且促使民族文化认同走向了人... 双语背景下,藏族作家因为"影响的焦虑"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的需求,通过对藏族"历史"的重述和"家园"意识的空间化叙事探索认同的可能,不仅解决了心灵归属的普世性问题,而且促使民族文化认同走向了人道主义的境界。同时,在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征符码参与到认同的过程中,有效地促成了藏族汉语文学自身的探索与建构,荻得了"双向互补的价值取向"。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认同 重述历史 空间叙事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原生态的叙事——以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丹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5-78,86,共5页
本文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原生态人的生命强力、农村"村落聚居"空间化的叙事结构、原汁原味的方言俗语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从而挖掘出其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多方面的原... 本文以《到黑夜想你没办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原生态人的生命强力、农村"村落聚居"空间化的叙事结构、原汁原味的方言俗语三方面来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从而挖掘出其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等多方面的原生态特点及其背后的深层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叙事 生命强力 空间叙事
下载PDF
论先锋戏剧的空间化叙事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联波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7-112,共6页
在非理性主义盛行时代,历史发展失去了目的与方向,戏剧没有了明确的结局。随着语言、时间整一观念的逐渐消解,时间结构在20世纪先锋戏剧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空间化叙事色彩。先锋戏剧的时间结构空间化主要是通过打... 在非理性主义盛行时代,历史发展失去了目的与方向,戏剧没有了明确的结局。随着语言、时间整一观念的逐渐消解,时间结构在20世纪先锋戏剧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呈现出一种非常明显的空间化叙事色彩。先锋戏剧的时间结构空间化主要是通过打破"符号"、"句"、"段"各个层面的同位关系以及解构符号本身等方式来实现的。先锋戏剧的空间化叙事是对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能力的挑战,在先锋戏剧的解读中,读者(观众)获得了空前的审美自主性与创造性;先锋戏剧的空间化叙事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克服时间的愿望,带来了人们对时间、对人类行为的全新体验与感受,极大地丰富了戏剧的叙述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戏剧 时间裂变 空间叙事
原文传递
丰赡的文本 斑驳的“史诗”——小说《星期六》的空间化叙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先进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2,96,共5页
小说《星期六》的问世使伊恩·麦克尤恩独步英伦文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展示出作家高超的空间化叙事艺术。小说叙述视角﹑空间场景设置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呈现了文本世界中的人物面相和人情世事;同时,小说与《赫索格》和《多... 小说《星期六》的问世使伊恩·麦克尤恩独步英伦文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展示出作家高超的空间化叙事艺术。小说叙述视角﹑空间场景设置叙事手法的娴熟运用呈现了文本世界中的人物面相和人情世事;同时,小说与《赫索格》和《多佛海滩》形成互文之网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并且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角度反映了当代英国乃至世界斑驳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期六》 文本 斑驳社会现实 空间叙事
原文传递
论《内陆深处》的空间化叙事策略
15
作者 罗小丽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7,共8页
《内陆深处》是库切相对较难理解的作品,小说的日记体独白讲述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故事片段。尽管与南非传统的农场小说相仿,但《内陆深处》开创性地采用多重故事建构非线性叙事,取得了空间化叙事的艺术效果。本论文借助空间... 《内陆深处》是库切相对较难理解的作品,小说的日记体独白讲述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的故事片段。尽管与南非传统的农场小说相仿,但《内陆深处》开创性地采用多重故事建构非线性叙事,取得了空间化叙事的艺术效果。本论文借助空间化叙事理论探讨库切如何在《内陆深处》中采用碎片、回环、并置等空间化叙事策略,颠覆南非小说单一、线性、封闭的传统叙事模式,用多元开放的文学想象抵御历史权威,重塑小说的文学独立性。空间化叙事是库切在南非种族隔离的新社会历史环境下改良南非文学、探索小说叙事新模式的大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内陆深处》 空间叙事 碎片 回环 并置
原文传递
《苏菲的选择》的空间化叙事解读
16
作者 余琴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79,共2页
引言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极负盛名的小说家威廉·斯泰龙(1925—2006)的扛鼎之作,该小说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而斯泰龙被称为"继福克纳、海明威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
关键词 空间叙事 苏菲 解读 小说家 小说史 福克纳 海明威 美国
原文传递
时间的空间化叙事——基于中国墓室壁画的考察
17
作者 史亦真 王玥 《艺术学界》 2023年第1期56-67,共12页
墓室壁画中的图像蕴含了丰富的空间叙事,在一系列多样的题材中隐含着不同程度的时间意识。本文将墓室壁画中时间的空间化叙事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世俗时间与升仙时间所涉题材在重生信仰框架下构成的彼岸想象。其二,恒定时间与流动时间所... 墓室壁画中的图像蕴含了丰富的空间叙事,在一系列多样的题材中隐含着不同程度的时间意识。本文将墓室壁画中时间的空间化叙事分为三个部分:其一,世俗时间与升仙时间所涉题材在重生信仰框架下构成的彼岸想象。其二,恒定时间与流动时间所涉题材在图像配置中构成的呼应关系。其三,历史时间与神话时间所涉题材以其“出位之思”在墓葬情境中构成了跨时代的集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叙事 图像叙事 时间的空间 中国墓室壁画
原文传递
“文如其城”——约翰·多斯·帕索斯《曼哈顿中转站》空间叙事的背后逻辑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英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68,共7页
评论界一致认同《曼哈顿中转站》最主要特色是空间化叙事,但对于采用空间化叙事的动因、来源和目的却各执一词。本文由此出发,探讨《曼哈顿中转站》空间化叙事的背后逻辑,揭示去中心的空间化叙事形式与重建中心的现代主义诉求之间的悖... 评论界一致认同《曼哈顿中转站》最主要特色是空间化叙事,但对于采用空间化叙事的动因、来源和目的却各执一词。本文由此出发,探讨《曼哈顿中转站》空间化叙事的背后逻辑,揭示去中心的空间化叙事形式与重建中心的现代主义诉求之间的悖论关系,论证《曼哈顿中转站》一方面彰显了现代主义重建中心的审美诉求,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现代主义新批评所倡导的意义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哈顿中转站》 空间叙事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双重视域下的非规约性书写——论藏族汉语作家的多维化叙事
19
作者 杨柳 《民族论坛》 2020年第4期100-106,共7页
藏族汉语作家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之下,结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价值特性进行文学书写的。他们将地域特征、民族传统文化、宗教神秘思维与现代叙事技巧进行了混融性的改造和创新,运用"宗教化"叙事、空间化叙事以及反... 藏族汉语作家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之下,结合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双重价值特性进行文学书写的。他们将地域特征、民族传统文化、宗教神秘思维与现代叙事技巧进行了混融性的改造和创新,运用"宗教化"叙事、空间化叙事以及反限知的自由灵活叙事和"儿童视角"的叙事策略,不仅揭示了民族隐秘的深层文化心理,而且使文本表述具有了非规约性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化叙事和审美文化价值,开拓了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多维化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规约性 多维叙事 “宗教叙事 空间叙事
原文传递
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中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结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跃洪 邢朝露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5,共8页
本文运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分析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贵妇画像》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及现代主义元素。研究发现,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他运用叙事方式空间化、全知视角到第三人称内视角... 本文运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分析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贵妇画像》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及现代主义元素。研究发现,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进行了大胆创新,他运用叙事方式空间化、全知视角到第三人称内视角的转换以及象征主义等创作手法,使小说中所描述的现实世界通过人物、空间以及意象得到充分体现,使这部早期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性,体现了他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融合的写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贵妇画像》 叙事空间化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