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赶牲畜人的妻子》的叙事线条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东瑞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42-44,共3页
《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创立了属于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学,其清晰而又丰满的叙事线条、传统而又巧妙的叙事手法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叙事线条的理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澳大利亚的文学... 《赶牲畜人的妻子》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亨利.劳森的一篇短篇小说。他创立了属于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学,其清晰而又丰满的叙事线条、传统而又巧妙的叙事手法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对叙事线条的理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澳大利亚的文学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叙事线条 叙事手法
下载PDF
《小公主》神话原型之叙事线条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0,共1页
1995年的《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与1939年版本相比,增加了不少内容情节,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故事中插入了印度神话故事。该神话故事贯穿于整个小公主故事之中,形成了故事中的故事,构成两条叙事线,本文主要从叙事层次与神话原... 1995年的《小公主》(A Little Princess)与1939年版本相比,增加了不少内容情节,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便是故事中插入了印度神话故事。该神话故事贯穿于整个小公主故事之中,形成了故事中的故事,构成两条叙事线,本文主要从叙事层次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这两条叙事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公主》 叙事层次 神话原型 叙事线条
下载PDF
媒介与文体视域下的叙事塑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森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7,共15页
叙事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并非自律性的,而是受到媒介与文体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图像逐步内化为叙事不可或缺的塑形工具。各种文体实验在穷尽了纸质媒介叙事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叙述与故事决裂,塑形本身成为比故事更重要的存在。今天,影像... 叙事形式的产生与发展并非自律性的,而是受到媒介与文体双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图像逐步内化为叙事不可或缺的塑形工具。各种文体实验在穷尽了纸质媒介叙事可能性的同时,也使得叙述与故事决裂,塑形本身成为比故事更重要的存在。今天,影像虽已成为叙事的主体却并未引起叙事形式产生实质性变化,但虚拟和互动技术的发展则为叙事提供了某种新的契机,预示着故事将回归史诗式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塑形 图像化 叙事线条 文体 媒介
下载PDF
伍尔夫小说反传统的叙事特点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爱琳 《青海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93-95,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伍尔夫对小说这种文体的关注以及对小说叙事技法的创新,试图表达伍尔夫的叙事理论和传统的叙事理论在叙事重心、叙事技巧和叙事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展示伍尔夫在叙事艺术上为小说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关键词 伍尔夫 反传统 心理真实 叙事线条 叙事视角
下载PDF
“木兰故事”的叙事空白及其意识形态书写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梅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1-86,共6页
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通过分析木兰故事三个代表性的版本,找出其中重要的叙事元素,阐述其情节发展的逻辑,比较其差异,从而发掘木兰故事的可塑性和探索其背后意识形态的运作。
关键词 木兰故事 叙事线条 意识形态
下载PDF
《项狄传》叙事结构分析
6
作者 王文渊 赵桂影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项狄传》的叙事结构是反复偏离中的顺利进展。小说中的离题话探讨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人类思维的内容、方式和表达习惯。《项狄传》解构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存在的必然性,暗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不确定性,指出叙事作品的中部曲折复... 《项狄传》的叙事结构是反复偏离中的顺利进展。小说中的离题话探讨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人类思维的内容、方式和表达习惯。《项狄传》解构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存在的必然性,暗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不确定性,指出叙事作品的中部曲折复杂,并非直线推进的。希利斯·米勒的叙事线条理论有助于分析、解释《项狄传》的叙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狄传》 叙事结构 离题话 叙事线条理论
下载PDF
重复·并置·讽喻:麦克尤恩《时间中的孩子》的空间叙事
7
作者 陈丽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0-65,共6页
时间与儿童是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的两大主题。时间的弯曲变形和儿童的形象意蕴成为麦克尤恩表达政治讽喻和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主要方式,然而作品中的空间运用不可忽视。文章运用佐伦空间叙事学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 时间与儿童是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的两大主题。时间的弯曲变形和儿童的形象意蕴成为麦克尤恩表达政治讽喻和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主要方式,然而作品中的空间运用不可忽视。文章运用佐伦空间叙事学理论,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三方面入手,考察空间结构在《时间中的孩子》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驱动力。文本空间结构不仅推动了叙事进程,还促进了主题意义生成和表达,并实现了麦克尤恩讽喻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府"新英国"改革的终极书写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中的孩子》 空间叙事 叙事线条 空间意蕴
下载PDF
“寻找生父”——家庭伦理剧的最佳叙事之道
8
作者 景晓丽 《南方电视学刊》 2009年第1期71-72,共2页
家庭伦理剧,是以一个主要家庭,包含相关家庭为基本叙事单位,以家庭伦理关系为主要的叙事线条,以反映家庭情感关系为主,以折射时代变迁、社会问题、人生哲理为辅的电视剧类型。此类题材具有较大的发掘空间,一方面关于爱情婚姻和两... 家庭伦理剧,是以一个主要家庭,包含相关家庭为基本叙事单位,以家庭伦理关系为主要的叙事线条,以反映家庭情感关系为主,以折射时代变迁、社会问题、人生哲理为辅的电视剧类型。此类题材具有较大的发掘空间,一方面关于爱情婚姻和两性情感的母题,是一个永恒的叙事母题;另一方面创作者又可以把该母题与现实密切联系起来,完成处在社会现实中的人对爱情婚姻新的认识和读解,因此是创作者十分偏爱的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伦理关系 叙事线条 生父 爱情婚姻 情感关系 时代变迁 社会问题 人生哲理
下载PDF
出场与缺席间的困惑——论《青春之歌》中的爱情叙事与革命叙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春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青春之歌》中李孟瑜即江华的提前出场及长时间缺席,可以看出《青春之歌》中爱情叙事与革命叙事的不同形态及所表现出的叙事裂缝,这也揭示出《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在写作时的矛盾及困惑:到底是让卢嘉川与林道静演... 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青春之歌》中李孟瑜即江华的提前出场及长时间缺席,可以看出《青春之歌》中爱情叙事与革命叙事的不同形态及所表现出的叙事裂缝,这也揭示出《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在写作时的矛盾及困惑:到底是让卢嘉川与林道静演绎一场革命时代的完美爱情,还是让江华与林道静完成对革命时代爱情的完美讲述,成为作者给自己设置的一个悖论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线条 提前出场 革命叙事 爱情叙事
下载PDF
“线条”解构之后文学批评意义何在
10
作者 付鹏程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亚里士多德以及其后的传统叙事学认为 ,一系列因果相接的事件构成了叙事文本中一根笔直的叙事线条 ,它从开始到中部再到结尾 ,做简单的线性运动。米勒解构了亚氏的叙事线条 ,指出文本中的线条不是自足单一的 ,而是显示出迷宫般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以及其后的传统叙事学认为 ,一系列因果相接的事件构成了叙事文本中一根笔直的叙事线条 ,它从开始到中部再到结尾 ,做简单的线性运动。米勒解构了亚氏的叙事线条 ,指出文本中的线条不是自足单一的 ,而是显示出迷宫般的关系。本文通过个案 ,从操作层面和思考层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线条 解构 迷宫 文学批评
下载PDF
腾讯自制网剧《龙岭迷窟》的叙事逻辑分析
11
作者 王鑫 《视听》 2020年第9期142-143,共2页
《龙岭迷窟》以较小的篇幅编排了紧凑的剧情,讲述了主人公为解除红斑诅咒寻找带有雮尘珠信息的龙骨天书的故事。全片由十个核心事件结构而成,且其发展态势刻画了全片的叙事线条,形成了缜密的叙事逻辑。本文根据核心事件的行进趋势勾画... 《龙岭迷窟》以较小的篇幅编排了紧凑的剧情,讲述了主人公为解除红斑诅咒寻找带有雮尘珠信息的龙骨天书的故事。全片由十个核心事件结构而成,且其发展态势刻画了全片的叙事线条,形成了缜密的叙事逻辑。本文根据核心事件的行进趋势勾画叙事线条,以叙事结构为着力点解构这部网剧的叙事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岭迷窟》 叙事线条 叙事逻辑 复合序列
下载PDF
丁玲早期小说《韦护》爱情悲剧的内涵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颖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173,203,共3页
《韦护》中自由间接引语、双重视角、镜子-本文的存在使文本的叙事结构产生了裂缝,并在裂缝中透露出歧义丛生的叙述声音,丰富了主人公爱情悲剧的内涵。
关键词 《韦护》 文本裂缝 叙事线条
下载PDF
《乞力马扎罗的雪》再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雨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8-61,共4页
运用解构主义叙事理论分析了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一文所采用的叙事手法、叙述结构、叙事方法以及作品中死豹之谜背后的深层意蕴,在传统认识基础上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再解读。
关键词 叙事手法 叙事线条 叙述结构 意识流程 意蕴
下载PDF
冰岛文学之家族萨迦
14
作者 李红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冰岛文学之家族萨迦是中世纪时期冰岛的文学瑰宝,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冰岛诸多家族的迁移、定居、重建、交往等一系列进程中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就其生活样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学规律、传统而言,可窥见家族萨迦得以形成的历史契机、条件和... 冰岛文学之家族萨迦是中世纪时期冰岛的文学瑰宝,较为真实地记录了冰岛诸多家族的迁移、定居、重建、交往等一系列进程中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就其生活样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学规律、传统而言,可窥见家族萨迦得以形成的历史契机、条件和原因。而且,作为西方家族叙事的重要一环,对后世的影响依旧存在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萨迦 形成原因 叙事线条 后世联系
下载PDF
《孔乙己》的叙述者
15
作者 张鸿阁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9-61,共3页
一部小说对叙述人的选择是十分慎重而又复杂的,而小说《孔乙己》则是十分典型的一篇。在对前人探讨的基础上, 以《孔乙己》为例,从叙事线条、叙事眼光及叙述分析的具体操作为切入点,从《孔乙己》的叙事者究竟为何人,作者将其作为叙述者... 一部小说对叙述人的选择是十分慎重而又复杂的,而小说《孔乙己》则是十分典型的一篇。在对前人探讨的基础上, 以《孔乙己》为例,从叙事线条、叙事眼光及叙述分析的具体操作为切入点,从《孔乙己》的叙事者究竟为何人,作者将其作为叙述者的意图又何在作为探讨的中心,重新作了进一步的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已 叙事 叙事线条 叙事时态 视角
下载PDF
复杂人性的质询——论《赎罪》的解构叙事效应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一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4,共6页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新世纪力作《赎罪》(Atonement)自2001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叙事信念经典"评论家多从小说的后经典叙事结构和小说阐发的叙事伦理来探询《赎...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新世纪力作《赎罪》(Atonement)自2001年问世以来便受到学术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当代叙事信念经典"评论家多从小说的后经典叙事结构和小说阐发的叙事伦理来探询《赎罪》的深层意义,却忽视了文本内含的解构叙事技巧对于叙述者的叙事意图的削弱和颠覆。本文拟从美国解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关于叙事作品中叙事线条复杂性以及反讽叙事的基本观点入手,揭示《赎罪》中叙事话语的解构功能,论证麦克尤恩运用解构叙事手法以实现其人性探讨的终极书写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线条 反讽 自反性 解构
原文传递
论约翰·巴思《曾经沧海》叙事策略的创新维度
17
作者 宋明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91,共4页
约翰·巴思善于探索叙述方式的创新并用小说文本来演示后现代小说叙述理论,早已经被认为是当代小说家中最为重要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之一。《曾经沧海》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巴思小说叙述艺术的创新。本文从分析小说中的“双叙述者”、... 约翰·巴思善于探索叙述方式的创新并用小说文本来演示后现代小说叙述理论,早已经被认为是当代小说家中最为重要的后现代文学理论家之一。《曾经沧海》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巴思小说叙述艺术的创新。本文从分析小说中的“双叙述者”、音乐叙述线条以及叙述框架策略等方面入手来探讨作品中叙事创新的问题,认为双叙述者的运用超越了传统单一叙述者的局限,开创了叙述者的多元化格局,而歌剧的形式与音乐叙事线条不仅增添了作品的音乐节奏也体现了叙述的多元性;同时,作品采用“框架策略”,构建了《曾经沧海》与巴思以往发表的作品之间的自涉,并因此赋予了小说强烈的元虚构性。因此,巴思在叙述上的探索性创新为后现代小说叙述理论提供了文本范式,而对其叙事策略创新维度的理解对我们研究美国后现代文学也具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巴思 《曾经沧海》 叙事策略 双叙述者 叙事线条 框架策略
原文传递
试谈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理论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锦龙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5,共7页
解构理论在中国已“旅行”了20多年。提起它人们虽然都能说几句,但总的看来,大部分人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米勒是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通过细致地考察米勒的解构主义小说理论从一个侧面对解构理论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 米勒 小说理论 重复 叙事线条 解构批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