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叙事的迷津:限知叙事和个体伦理
1
作者 袁苏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57,共6页
新时期以来文学变革的遗产之一是:"现代叙事"品格的生成和确立,限知叙事视角和个人叙事伦理成为新的叙事成规。然而,一种偏至的现代性文化想象下生成的"现代叙事"是否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思维定势和僵滞的叙事法... 新时期以来文学变革的遗产之一是:"现代叙事"品格的生成和确立,限知叙事视角和个人叙事伦理成为新的叙事成规。然而,一种偏至的现代性文化想象下生成的"现代叙事"是否可能演变成一种新的文化思维定势和僵滞的叙事法则?现代性的世纪论争揭示了"现代性"的多副面孔以及自身的矛盾和分裂。新中国文学自诞生起,就以克服和超越"现代文学"的个人视角和立场为使命,而力图创建高视点的"宏大叙事"新规范,以社会历史为本事的洞悉人的社会本性的总视点和穿越历史的"作者权威"的叙述声音,正是社会主义文学全知叙事的本质特征,也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审美文化精神。在当下这个个人主义叙事伦理盛行的时代,也许到了调整我们的叙事视角,重新呼唤"作者权威"再度出场的时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叙事 限知叙事 个体伦理
下载PDF
试论电影中的限知叙事
2
作者 于丽娜 《电影评介》 2010年第21期65-67,共3页
限知叙事的叙事方式,是让观众通过一种奇特的头脑看世界,实际是创作者通过叙事手段的选择人为地制造一种审视的距离,这个距离使创作者和观众不再是直接地面对面。借助这个异于导演的奇特头脑,似乎将导演自己主体的叙述给过滤掉了,导演... 限知叙事的叙事方式,是让观众通过一种奇特的头脑看世界,实际是创作者通过叙事手段的选择人为地制造一种审视的距离,这个距离使创作者和观众不再是直接地面对面。借助这个异于导演的奇特头脑,似乎将导演自己主体的叙述给过滤掉了,导演的价值倾向被置于后景,正是叙事角色与导演的分离使这一叙事方式产生一种独特的叙事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限知叙事 人称叙事
下载PDF
论《寂静的房子》的内聚焦叙事
3
作者 张晓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4-77,共4页
《寂静的房子》出版于1983年,是奥尔罕.帕慕克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小说创作在传统的内聚焦叙事上有所创新。既采用了多个角色均以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叙事盲点,突破叙事限知的方式,又运用多种技术手法点明频繁变换的第一人称所指,引领读者阅... 《寂静的房子》出版于1983年,是奥尔罕.帕慕克的第二部小说作品。小说创作在传统的内聚焦叙事上有所创新。既采用了多个角色均以第一人称视角切入叙事盲点,突破叙事限知的方式,又运用多种技术手法点明频繁变换的第一人称所指,引领读者阅读,显得颇为"超现代化"。是作家创作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换的一部重要阶段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寂静的房子》 内聚焦叙事 叙事限知
下载PDF
《左传》叙事视角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姚明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析;认为《左传》的叙事并非以"文学性"的实现为目的,而是担负"史"的功能,其"文学性"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发生,也是一种解释的迁延;同时,在叙事上摒弃了单一的记事或记言的旧制,以"言事相兼"为手段,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记叙从账簿似的大事记向以写人物活动的历史叙述的转移,将中国史学记叙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史互见的基础上,发见了中国叙事的"由史入文"、"允文允史"的基本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中国古代叙事 全知叙事 纯客观叙事 限知叙事
下载PDF
在传统与现代的天平上——试论《啼笑因缘》的叙事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德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6-51,共6页
张恨水的小说虽然沿袭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但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吸收了一些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出了一定贡献。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张恨水 小说 叙事模式 叙事时间 叙事结构 《啼笑因缘》 心理限知叙事视角 模态逻辑 或然性
下载PDF
试论中西《狄公案》的不同叙事视角
6
作者 颜莉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7-133,共7页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改编自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但两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后者沿袭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全知模式,前者则主要继承了西方侦探小说的限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创作的《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改编自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但两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截然不同。后者沿袭着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全知模式,前者则主要继承了西方侦探小说的限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中国小说的全知模式,由此将根植于中国俗文学的公案题材进行成功地演绎,为转折之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罗佩 《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 全知叙事 限知叙事 纯客观叙事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叙事视角分析
7
作者 楼淑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59-160,共2页
本文分析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叙事视角,认为是采用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而且认为这种叙事视角是当时特定社会文化心理的吁求。
关键词 限知叙事 社会文化心理
下载PDF
叙事伦理学视野下解读《一个小时的故事》
8
作者 胡爱华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兴起的文学理论为文本阐释提供了更多空间。江守义在纽顿叙事伦理学基础上提出四分法:意图伦理、故事伦理、叙事伦理和接受伦理,认为分析叙事伦理是为了揭示意图伦理和叙述伦理,而读者对伦理内涵的...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近年来在国内蓬勃兴起的文学理论为文本阐释提供了更多空间。江守义在纽顿叙事伦理学基础上提出四分法:意图伦理、故事伦理、叙事伦理和接受伦理,认为分析叙事伦理是为了揭示意图伦理和叙述伦理,而读者对伦理内涵的把握也离不开接受伦理。文章从叙事伦理和接受伦理这两个层面讨论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籍此发掘其中所蕴藏的深层含义。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代表着当时主流伦理规范,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反映出马拉德夫人从遵从主流伦理规范,到说出违反伦理禁忌的话语,再到作出违反伦理秩序的决定的心路历程。读者对文本伦理内涵的把握同样也离不开叙事伦理。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帮助读者了解主流伦理规范,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帮助读者深入女主人公内心,进而管窥19世纪末美国女性走向独立自我意识之艰难过程。无论叙事伦理还是接受伦理,都给文学作品研究增加了新的伦理研究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小时的故事》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伦理 第三人称限知叙事伦理 接受伦理
下载PDF
《小城三月》的症候式分析
9
作者 降红燕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第1期237-240,共4页
作为其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篇小说,萧红的《小城三月》采用了限制叙事的修辞技巧来讲述女性人物的死亡故事,是一个熔铸了作者无法言说也是难以言说的女性生命体验的文本。
关键词 《小城三月》 症候式分析 限知叙事 女性生命体验
下载PDF
生如蚁而美如神:论《有生》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霞艳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78,共7页
随着“革命世纪”的终结和都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小说创作的主题、风格和叙述方式都有所调整:生活画卷取代历史画卷,生命立场取代阶级立场,限知叙事者取代全知全能叙事人……这些努力拓展了叙事容量,让暗部微细的事物得以凸现。总体来说... 随着“革命世纪”的终结和都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小说创作的主题、风格和叙述方式都有所调整:生活画卷取代历史画卷,生命立场取代阶级立场,限知叙事者取代全知全能叙事人……这些努力拓展了叙事容量,让暗部微细的事物得以凸现。总体来说,21世纪以来的小说有从中心到边缘、从大到小位移的倾向,题材日趋多样,叙述技巧日臻成熟。在这种大背景下,胡学文的《有生》对时代整体性的关注、对当代经典作品的互文、对先锋叙事技巧的运用等特质迅速引起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画卷 叙述技巧 先锋叙事 限知叙事 胡学文 全知全能 历史画卷 都市化进程
下载PDF
论《董西厢》的限知叙事
11
作者 李舒宽 《作家天地》 2019年第12期10-11,17,共3页
较于前代西厢题材作品,《董西厢》在叙事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董西厢》基于聚焦变换的限知叙事方式更有利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而由于说话伎艺的沾溉,说唱者有时也介入'人物→人物'交流层,对故事进行干... 较于前代西厢题材作品,《董西厢》在叙事方式上有了新的变化。《董西厢》基于聚焦变换的限知叙事方式更有利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而由于说话伎艺的沾溉,说唱者有时也介入'人物→人物'交流层,对故事进行干预,但却常常造成聚焦主体模糊,聚焦变换不够流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西厢》 聚焦变换 限知叙事 叙事者干预
原文传递
论《左传》叙事策略的运用机制及其突破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杨 董贵山 《求索》 CSSCI 2013年第8期146-148,共3页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五十四年间春秋列国的兴亡变迁及诸侯公卿争权夺利的割据混战。如果没有恰当的叙事视角,那么就很难再现这一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 《左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长达二百五十四年间春秋列国的兴亡变迁及诸侯公卿争权夺利的割据混战。如果没有恰当的叙事视角,那么就很难再现这一规模宏大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因此本文对《左传》的叙事视角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分类和研究。笔者将《左传》中的叙事视角分为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角、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视角和纯客观性的史官叙事视角三种,并主要结合《庄公》《僖公》进行了具体详实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全知叙事 限知叙事 史官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