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汉语叙实反叙实名词的句法差异及其认知解释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寇鑫
袁毓林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计算语言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语言研究集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14,372,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语言认知的神经机制”(项目编号2014CB340502)的资助
-
文摘
现代汉语名词具有叙实性。其中,预设其定语小句为真的名词是叙实名词(如:小王出国的事实→小王出国了),而预设其定语小句为假的名词是反叙实名词(如:孩子生病的谎言→孩子没有生病)。我们发现,叙实名词和反叙实名词在句法表现上呈现出较大差异。首先,叙实名词语义中的“真”义,使其排斥多种句法结构:不常跟施成角色共现、不能对施成角色进行否定、不与“假造”义动词共现等;而反叙实名词语义中的“假”义,则允许其搭配多种物性角色和多种语义类别的动词。其次,叙实名词容易被表示主观否定性的词汇削弱或取消其预设定语小句为“真”的“叙实”特征;而反叙实名词预设其定语小句为假的“反叙实”特征则不可取消。最后,文章使用“疑善信恶”这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来解释名词“真、假”语义如何造成其在句法上的不对称表现。
-
关键词
叙实性
叙实名词
反叙实名词
定语小句
句法差异
疑善信恶
-
Keywords
factivity
factive nouns
counter-factive nouns
attributive clauses
syntactic difference
cognitive model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认知语法理论关照下的V-ing三构式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高远
-
机构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
出处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3期150-157,185,共9页
-
文摘
V-ing形式是实现名词化最自由的句法手段。-ing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动词时间性,而动名词的主要特征是使非持续性情状获得持续性识解。-ing三个构式之间在内部结构和名词性两方面均存在差异。虽然三者均从功能语素-ing获得名词性,但因-ing的作用层面不同而V-ing构式的名词性呈梯度状变化。
-
关键词
名词化
V-ING形式
动名词
动作名词化
叙实性名词化
宾格-ing结构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