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倩 王德 朱玮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5,共8页
借鉴已有经验,以上海杨浦区为例探索叙述性偏好法在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与离散选择模型的拟合,得到各要素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好;权重值比较发现,便利性和安全性要素... 借鉴已有经验,以上海杨浦区为例探索叙述性偏好法在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与离散选择模型的拟合,得到各要素指标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好;权重值比较发现,便利性和安全性要素相比舒适性要素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更大;舒适性要素中的环境负荷要素和安全性类要素条件降低时,维持居住环境质量不变需要的其他要素补偿更大。对不同人群的评价结果比较发现,低学历、女性、老年人、低收入等人群对影响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如医院距离、噪音水平等)更加敏感,在基本要素水平降低时维持原居住环境水平需要的补偿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居住环境质量 上海
下载PDF
叙述性偏好法实验的有效样本量模型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朱玮 杨嘉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70-1675,共6页
叙述性偏好法(SP)是一种通过实验设计研究人们偏好的方法,通常结合离散选择模型估计参数.针对SP实验设计缺乏足以得到准确参数估计的有效样本量的问题,提出一个易于操作、更加全面的SP实验有效样本量估计方法框架,实现通过一个线性模型... 叙述性偏好法(SP)是一种通过实验设计研究人们偏好的方法,通常结合离散选择模型估计参数.针对SP实验设计缺乏足以得到准确参数估计的有效样本量的问题,提出一个易于操作、更加全面的SP实验有效样本量估计方法框架,实现通过一个线性模型来估计实验所需的有效样本量.应用该框架开展实证研究,发现要素的数量、要素水平的数量、参数的尺度、样本量以及实验设计策略都对参数的准确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得到3种设计策略下的有效样本量估计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SP实验设计的实践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实验设计 有效样本量 参数准确性 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基于移动端可视化叙述性偏好法的长三角乡村旅游偏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栋 王琦 孙婉桐 《小城镇建设》 2022年第10期42-50,109,共10页
游客意愿偏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研究方向。以获取大样本为目标,本研究开发了基于移动端的可视化叙述性偏好(SP)法,从“游、娱、吃、住、行”五方面模拟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拟合结果,总结不同人... 游客意愿偏好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研究方向。以获取大样本为目标,本研究开发了基于移动端的可视化叙述性偏好(SP)法,从“游、娱、吃、住、行”五方面模拟长三角乡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通过问卷调查,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拟合结果,总结不同人群的乡村旅游要素偏好及时间支付意愿。研究发现:(1)游客最喜爱的乡村旅游要素依次为“自然景观”“星级民宿”和“农活体验”;(2)亲子家庭对长距离车程的接受度最高,对“农家饭店”和“规范住宿”的需求较高。研究结果可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自下而上的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游客意愿 叙述性偏好法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基于叙述性偏好法的理财产品选择偏好研究——以湖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纯雯 《财务与金融》 2014年第3期19-27,共9页
论文针对客户理财产品选择的偏好进行研究。为深入分析客户的理财行为,采用叙述性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进行问卷设计,同时运用多项罗吉特(Multinomial logit)及巢式罗吉特(Nested logit)计量模型建立消费者理财偏好选择模式,并以... 论文针对客户理财产品选择的偏好进行研究。为深入分析客户的理财行为,采用叙述性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进行问卷设计,同时运用多项罗吉特(Multinomial logit)及巢式罗吉特(Nested logit)计量模型建立消费者理财偏好选择模式,并以湖南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客户对于理财商品的偏好,并研究客户群体的理财产品选择行为模式,以期为银行的理财产品开发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叙述性偏好法 多项罗吉特 巢式罗吉特
下载PDF
基于SP法的上海居民郊野公园游憩偏好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方家 王德 +1 位作者 朱玮 宋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55,共6页
当前中国郊野公园规划研究在供给(Supply-based)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对基于居民需求(Demand-based)的规划方法关注不足,使郊野公园在类型选择、选址、票价制定方面,缺少自下而上的量化依据。使用叙述性偏好(SP)法,探讨上海居民... 当前中国郊野公园规划研究在供给(Supply-based)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方法,但对基于居民需求(Demand-based)的规划方法关注不足,使郊野公园在类型选择、选址、票价制定方面,缺少自下而上的量化依据。使用叙述性偏好(SP)法,探讨上海居民对不同配置郊野公园的选择偏好,拟为规划关键要素的决策提供建议,结论是:上海居民最喜欢的郊野公园类型是原生态类,其次是科教、农业和文化类;愿意为相应类型支付的最高门票价格分别为38、19、27、13元;愿意花费在交通上的最长时间分别为85、42、60和28min;男性比女性居民,青年人比中年人,高收入比低收入人群,对时间的支付意愿更强,即前者倾向选择票价高、离家近的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公园 叙述性偏好法 上海
下载PDF
基于SP法的市民绿道游憩偏好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阮思念 张鲲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99-105,共7页
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创造了开放的线形绿色空间.基于叙述性偏好法(stated-preference method,SP法),从市民游憩需求侧角度出发,通过构造离散选择模型,对市民的绿道游憩偏好需求进行了量化性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绿道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创造了开放的线形绿色空间.基于叙述性偏好法(stated-preference method,SP法),从市民游憩需求侧角度出发,通过构造离散选择模型,对市民的绿道游憩偏好需求进行了量化性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市民对于环境安静度、自然生态景观、沿线道路绿化、离家距离、公共交通接驳方式的关注度较高,而对于游憩健身设施、历史人文景观的关注程度较低;绿道离家距离越远其负效用增加越明显;绿道多样的交通接驳方式能显著增加绿道的正效用.最后,依据离散选择模型得到的拟合结果对未来成都绿道规划建设提出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游憩偏好 叙述性偏好法 离散选择模型
下载PDF
基于SP法的城市居民田园综合体游憩偏好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昱宏 邢露华 +1 位作者 冯露丹 孔德政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19年第2期201-205,227,共6页
为了给郑州地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以郑州市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叙述性偏好法(SP法)对郑州市田园综合体的环境类型、票价、距离等关键信息进行整理,面向郑州市民进行游憩偏好调查和量化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休闲游... 为了给郑州地区田园综合体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以郑州市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叙述性偏好法(SP法)对郑州市田园综合体的环境类型、票价、距离等关键信息进行整理,面向郑州市民进行游憩偏好调查和量化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休闲游憩功能最受郑州市民欢迎,其次是生态康养功能、特色农业体验功能、文化科教功能,对应权重值分别为1.019 0、0.519 0、0.189 0、0.022 4;愿意为相应功能花费的最长时间为93 min、47 min、17 min、2 min;男性比女性、高收入比低收入人群,对时间的支付意愿更强,即前者倾向选择票价高、离家近的公园,门票价格在60元内,即可满足多数人的心理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田园综合体 休闲
下载PDF
基于行为偏好的休闲步行环境改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刘珺 王德 +2 位作者 朱玮 王昊阳 王灿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8-63,共6页
运用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休闲步行环境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量化研究休闲步行者对于步行环境的偏好机制,辨识各关注要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休闲步行者最关注的步行环境要素为机动车流量大小、遮荫情况和人行道有效宽度... 运用叙述性偏好法调查休闲步行环境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量化研究休闲步行者对于步行环境的偏好机制,辨识各关注要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休闲步行者最关注的步行环境要素为机动车流量大小、遮荫情况和人行道有效宽度。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鞍山新村地区作为实际案例,应用休闲步行环境偏好研究结论,评价现状步行环境,量化具体改造措施的实施效果,为步行环境改善方法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为视角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离散选择模型 休闲 步行环境改善
下载PDF
上海市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研究——基于步行行为偏好的实证案例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珺 王德 王昊阳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是规划干预步行环境建设的重要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和离散选择模型,构建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其相应的权重值。以上海鞍山新村为例,评价案例地区现状步行环境的老年友好程度。研究发现,叙述... 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是规划干预步行环境建设的重要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和离散选择模型,构建老年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获得其相应的权重值。以上海鞍山新村为例,评价案例地区现状步行环境的老年友好程度。研究发现,叙述性偏好法是行之有效的评价老年休闲步行环境质量的方法;老年步行者对机动车流量大小较为敏感,其次是遮荫情况、人流量大小、人行道界面情况和有效通行宽度。定量评价老年休闲步行环境的方法,为提升步行环境的老年友好程度提供了一种行为视角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休闲步行环境质量评价 老年人
下载PDF
基于网络购物行为偏好的上海市居民购物方式演替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德 田金玲 谭文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52-1561,共10页
针对目前网络购物的研究缺乏对人们如何在实体店和网购之间做选择的定量解答和未来两种方式演替结果的预测方法,利用上海市居民的4 608次叙述性购物选择,解析影响人们选择实体店或网购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模拟不同情景下两种方式的... 针对目前网络购物的研究缺乏对人们如何在实体店和网购之间做选择的定量解答和未来两种方式演替结果的预测方法,利用上海市居民的4 608次叙述性购物选择,解析影响人们选择实体店或网购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并模拟不同情景下两种方式的吸引力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商品的价格、质量、选购商品时间、交通时间以及实体商业类型对居民选择购物方式有显著影响;现状不同等级商圈中,地区级中心对网络购物的抵抗力最强;网店与实体店三种情景下的发展趋势预测表明,网络购物很可能会近期继续经历一段时期的高涨,继而经过一定幅度的回落,最后达到平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购物 实体商业 叙述性偏好法 离散选择模型 上海市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行为偏好的户外活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宏祥 彭琳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6期58-60,共3页
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城市诊断和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基础。文章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构建老年人对环境要素的偏好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对老年人来说,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场地绿化水平、场地便利设... 对老年人户外活动空间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城市诊断和城市更新的重要理论基础。文章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构建老年人对环境要素的偏好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对老年人来说,环境要素的重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场地绿化水平、场地便利设施、场地遮蔽设施、场地休闲座椅、场地照明设施、场地大小、场地健身休闲设施、场地步行距离。基于模型结果,文章以福州市鼓楼区南街街道为例,对现状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定量适老化评价,针对较差和中等水平的户外活动空间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老年人 空间环境要素 空间评价及优化
下载PDF
金融消费者对于理财产品的偏好选择研究
12
作者 刘纯雯 《时代金融》 2019年第24期14-17,21,共5页
文章主要研究金融消费者对于理财商品的偏好选择模式,以叙述性偏好法为原理透过问卷设计结合选择模型进行分析,并以湖南为例,观察当地金融消费者喜好,了解其特质、产品选择及风险倾向,可为当地金融机构营销活动及金融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理财产品 行为模式 偏好特征
下载PDF
因地制宜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3
作者 姚栋 孙婉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9期67-72,共6页
为应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建立因地制宜、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成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然而,管理者在评价体系构建中缺乏明确的工作路径,难以充分获取并量化专家指导意见。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移动端可视化SP法与KAN... 为应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多样性,建立因地制宜、科学精准的评价体系成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然而,管理者在评价体系构建中缺乏明确的工作路径,难以充分获取并量化专家指导意见。因此,文章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移动端可视化SP法与KANO模型探索科学可复制的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构路径:(1)指标筛选;(2)权重赋值;(3)属性判断;(4)调整优化;(5)评价建议。通过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家集体智慧,可为长三角地区乡村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因地制宜 长三角地区 叙述性偏好法 KANO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杨浦区的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倩 王德 朱玮 《上海城市规划》 2012年第6期90-95,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空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反映实际生活状况的生活质量的评价。从生活空间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活质量,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构建评价体系,引入叙述性偏好法推算基于居民偏好的空...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空间、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涌现,城市居民越来越关注反映实际生活状况的生活质量的评价。从生活空间的角度评价城市生活质量,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构建评价体系,引入叙述性偏好法推算基于居民偏好的空间要素权重,将主客观指标综合进行空间网格化评价。研究表明,便利性和安全性相比舒适性要素对居住环境质量影响更大;舒适性中的环境负荷要素和安全性要素条件降低时,维持居住环境质量不变需要的其他要素补偿更大;不同人群比较发现,低收入相对中高收入更加关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空间要素;从生活空间质量评价看,高评价区域占评价区域的47.6%,低评价区域占32%;由于缺少地铁线路、居住环境质量差、交通噪音和尾气污染严重等要素的影响,北外滩板块成为杨浦区的居住环境质量低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叙述性偏好法 空间评价 上海杨浦区
下载PDF
基于路径选择行为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和改善 被引量:21
15
作者 潘晖婧 朱玮 王德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是促进自行车出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骑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得到人们对环境要素的偏好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评价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 提供良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是促进自行车出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研究骑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得到人们对环境要素的偏好规律,以此为基础探讨评价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的方法。运用叙述性偏好法(简称SP)对骑行者进行虚拟路径选择调查,应用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各要素对路径评价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骑行者最关注的环境要素为自行车道类型、机动车车流量、机非隔离设施、机动车路边停车和街道景观。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对出行环境偏好差异显著。基于模型结果,在上海市杨浦区某地区进行规划应用,评价路段出行环境,并以出行环境效用提升最大化目标,提出出行环境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出行环境 路径选择 叙述性偏好法 离散选择模型 评价 改善 上海杨浦区
下载PDF
红色文化活化方式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伟伟 李琳 蒋玲玲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9-25,共7页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其在红色文化弘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基因传承效果与文化活化方式密切相关,明确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活化方式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增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而且对于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和... 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其在红色文化弘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基因传承效果与文化活化方式密切相关,明确红色旅游中红色文化活化方式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增强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而且对于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优化和市场营销也至关重要。基于旅游体验的二维结构,聚焦于能够提升红色文化体验质量的旅游活动对游客决策的影响,采用叙述性偏好法,在考虑红色景区交通条件等基本属性的前提下研究红色文化活化方式对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演艺产品、体验活动、在线虚拟旅游等体验性旅游活动对游客决策影响显著,其中,体验活动备受关注,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景区评级;不过,景区交通便利性仍是游客在进行目的地选择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另外,游客的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也会影响其红色景区的选择。基于此,从创新旅游产品形式,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两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景区 旅游活动 选择实验 叙述性偏好法
下载PDF
建筑对山地景观价值的影响度量
17
作者 黄震 《智能城市》 2019年第13期15-19,共5页
为了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山地城镇开发与景观的矛盾,文章提出度量建筑影响山地景观价值的方法。采用叙述性偏好法,运用情景图示结合网络问卷,进行选择情景设计,收集了百余名网络被访者的虚拟住宅选择数据。应用混合逻辑特模型拟合数据后... 为了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山地城镇开发与景观的矛盾,文章提出度量建筑影响山地景观价值的方法。采用叙述性偏好法,运用情景图示结合网络问卷,进行选择情景设计,收集了百余名网络被访者的虚拟住宅选择数据。应用混合逻辑特模型拟合数据后发现,视域景观中建筑层数对景观的负面影响最大,建筑相对山体高度与对山体遮挡的影响其次,建筑对山脊线切割的影响最小。由此建立了建筑影响山地景观价值的定量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景观价值 建筑 住宅选择 叙述性偏好法 混合逻辑特模型
下载PDF
新旧城区休闲步行环境质量比较——以上海市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珺 王德 +2 位作者 朱玮 王昊阳 朱查松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5-2204,共10页
城市的旧城与新区由于街区尺度、居住密度和人群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居民的休闲步行行为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作为旧城和新区的典型代表,以307份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应用叙述性偏好法,比较分析新旧城... 城市的旧城与新区由于街区尺度、居住密度和人群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居民的休闲步行行为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选择上海市杨浦区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作为旧城和新区的典型代表,以307份调查问卷为基础数据,应用叙述性偏好法,比较分析新旧城区居民休闲步行环境的关注要素和偏好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方法,并分别应用在案例地区。研究表明:旧城、新区居民对休闲步行环境的需求相似又相异,通过离散选择模型构建的休闲步行环境评价指标和权重也会有所不同,从侧面说明只调研一个地区就推论出广泛的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做法是有缺陷的;应用该评价方法,鞍山新村和江湾新城休闲步行环境定量评价结果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性偏好法 休闲步行环境质量 上海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