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黑格尔到海涅: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叙述起点 |
吴猛
张晓萌
|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
2013 |
1
|
|
2
|
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和形成过程 |
俞吾金
|
《东南学术》
|
2002 |
8
|
|
3
|
教育学二重起点论 |
程少堂
邵涌
|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8
|
|
4
|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起点 |
张奎良
|
《学习与探索》
|
1982 |
4
|
|
5
|
漫议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 |
皇甫修文
|
《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6
|
一部具有理论意义的力作──评《文艺学方法论纲》 |
杨晓新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7
|
如何认识《资本论》开篇商品的性质 |
高凤岐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0 |
|
8
|
当代美学的文化主题 |
皇甫晓涛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分类比较与最新发展 |
周绍东
王松
|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0
|
萧红的寂寞与寂寞的萧红——萧红与萧红研究再议 |
皇甫晓涛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1
|
走向元文艺学──评《文艺学方法论纲》 |
郑元者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