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黑格尔到海涅:论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叙述起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猛 张晓萌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192-208,421,共18页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包含着双层叙述结构,其显性结构为"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其隐性结构为"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马克思哲学与工人运动"。要把握这种双层结构,关键在于... 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包含着双层叙述结构,其显性结构为"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其隐性结构为"哲学革命与政治革命—马克思哲学与工人运动"。要把握这种双层结构,关键在于理解两者的起点之间的关系,而海涅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则为理解这一关系提供了一个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叙述起点 黑格尔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下载PDF
康德批判哲学的研究起点和形成过程 被引量:8
2
作者 俞吾金 《东南学术》 2002年第2期56-65,共10页
传统的康德研究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在知识论哲学的框架中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而对其思考的起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二是仅仅从《三批判》的范围内来理解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没有把这一体系理解为从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到康德逝世(1804... 传统的康德研究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在知识论哲学的框架中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而对其思考的起点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二是仅仅从《三批判》的范围内来理解批判哲学的整个体系,没有把这一体系理解为从1770年的教授就职论文到康德逝世(1804)的整个历史过程。本文提出的新见解是:第一,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的第三个二律背反,即自由与自然的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其全部批判哲学研究的起点;第二,不应当只从知、情、意的角度,而应当从康德提出的“四个问题”出发,重新认识其批判哲学的发展过程和全幅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研究起点 叙述起点 理论理性 实践理性
下载PDF
教育学二重起点论 被引量:8
3
作者 程少堂 邵涌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8,共5页
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学只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人们选定的教育学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笔者打算在本文中提出如下观点:(一)任何科学都有两个起点,即除了叙述起点(逻辑起点)之外,还应有一个认识起点(研究... 迄今为止,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学只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人们选定的教育学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笔者打算在本文中提出如下观点:(一)任何科学都有两个起点,即除了叙述起点(逻辑起点)之外,还应有一个认识起点(研究起点)。(二)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起点。(三)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矛盾)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逻辑起点 研究起点 教育系统 范畴体系 理论体系 科学体系 发展 马克思 叙述起点
下载PDF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二重起点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奎良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3期30-34,共5页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现在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劳动,有的说是人,有的说是经济关系或生产方式,还有的说是实践,甚至有的说是物质。尽管这些说法分歧很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现在说法很多。有的说是劳动,有的说是人,有的说是经济关系或生产方式,还有的说是实践,甚至有的说是物质。尽管这些说法分歧很大,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有一个起点,即逻辑起点。因此,他们所选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都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象其他一切科学体系一样,有两个起点,除了逻辑起点之外,还应该有一个研究的起点。在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起点比逻辑起点更重要,因为它是逻辑起点的基础和前提。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弄出那么多的起点,彼此僵持不体,主要就是由子没有很好地分清这两个不同的起点的缘故。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初步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研究起点 逻辑起点 马克思 叙述起点 劳动 生产方式 研究方法 具体到抽象 经济关系
下载PDF
漫议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
5
作者 皇甫修文 《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26-31,共6页
研究的起点和叙述的起点,是在科学研究选题之后,科学思想形成直至表达过程中首先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表层看,这是一个科学成果的表述问题,科学论文的写作问题;从深层上看,这是一个科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 研究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 逻辑起点 叙述起点 思想形成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研究 方法论问题 科学成果
原文传递
一部具有理论意义的力作──评《文艺学方法论纲》
6
作者 杨晓新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3-113,共1页
关键词 文艺学方法论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叙述起点 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艺术本体 “是什么”
下载PDF
如何认识《资本论》开篇商品的性质
7
作者 高凤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31-33,共3页
《资本论》开篇所讲的商品是什么性质的商品?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做为《资本论》叙述起点的商品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抽象商品,即资本主义细胞形态的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开宗明义地说:“资本主... 《资本论》开篇所讲的商品是什么性质的商品?国内外学术界对此有不同意见。我认为,做为《资本论》叙述起点的商品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抽象商品,即资本主义细胞形态的商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开宗明义地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性 马克思 规定性 素形式 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 叙述起点
下载PDF
当代美学的文化主题
8
作者 皇甫晓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2-37,共6页
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在纵横交错的时代坐标上确定某一类人的思考、行为方式,在科学上便体现为思维素质的自觉;文化主题介入理论行为后,会使其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科学图景和学术旨向,这是把握当代美学文化主题的科学意蕴所在。
关键词 当代美学 文化主题 传统美学思想 美学思考 文化传统 科学结构 新文化 思维素质 美学建设 叙述起点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分类比较与最新发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周绍东 王松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37,共13页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科书普遍以《资本论》作为参照系,理论体系较为成熟。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则种类繁多、差异明显。编写一本系统化、学理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现有...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教科书普遍以《资本论》作为参照系,理论体系较为成熟。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则种类繁多、差异明显。编写一本系统化、学理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现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进行了分类,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叙述起点、逻辑主线、理论核心等若干问题,并结合新近出版的教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最新发展状况进行了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叙述起点 逻辑主线 理论核心
原文传递
萧红的寂寞与寂寞的萧红——萧红与萧红研究再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皇甫晓涛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0-155,共6页
一 萧红是寂寞的,这寂寞不仅来自于她个人不幸的婚姻或与大时代火热斗争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她矜持于五四新文化给予她的哺养,选择了与世代相因的呼兰城人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在十年征尘的天涯孤旅中,她遇见过生活给予她的种种挫折和困境。
关键词 萧红研究 五四新文化 叙述结构 《呼兰河传》 《生死场》 大时代 左翼文学 叙述起点 现代女性 中国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走向元文艺学──评《文艺学方法论纲》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元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6-159,共4页
走向元文艺学──评《文艺学方法论纲》郑元者九十年代中国的文艺学,正处在继往开来、除旧布新的世纪转折点上。以往我们总是过于自信地在一个既定的学科视野内寻找文艺学问题之所在,以期通过对诸如此类的文艺学问题的审视和辩驳,来... 走向元文艺学──评《文艺学方法论纲》郑元者九十年代中国的文艺学,正处在继往开来、除旧布新的世纪转折点上。以往我们总是过于自信地在一个既定的学科视野内寻找文艺学问题之所在,以期通过对诸如此类的文艺学问题的审视和辩驳,来架构一个最具合理性和科学性的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文艺学方法论 认识论 哲学反映论 理论基础 叙述起点 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核心范畴 研究层次 元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