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叛逃罪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翟中东 《云南法学》 2001年第1期47-50,共4页
叛逃罪是新刑法规定的新罪名,为适用司法及理论研究的需要,本文就叛逃罪犯罪构成,司法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刑罚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例如,如何理解“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叛逃罪 构成 刑罚 "在履行公务期间" 授敌叛变 军人叛逃罪 刑罚
下载PDF
叛逃罪之立法修正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敦宁 唐新茗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13,共9页
《刑法修正案(八)》对叛逃罪法条进行了修正:一方面,删除了原条文中"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规定;另一方面,修正了对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条件,删去了"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的限定... 《刑法修正案(八)》对叛逃罪法条进行了修正:一方面,删除了原条文中"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规定;另一方面,修正了对于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条件,删去了"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的限定条件。这种修正不仅合理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叛逃罪认定方面的难题,也进一步加大对该罪的打击力度,其实际意义应当得到全面的肯定。修正后该罪的犯罪构成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便利司法适用,应当对其构成要件进行全面的理论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逃罪 立法修正 刑法
下载PDF
叛逃罪法条解释与评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洁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叛逃罪在客观上实施的叛逃行为应该是背叛或背离祖国、逃往境外或在境外逃跑的行为。“境外”应是指我国国家主权不能及与的政治空间。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单独设立叛逃罪存在法理上的模糊性。如果坚持叛逃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性质 ... 叛逃罪在客观上实施的叛逃行为应该是背叛或背离祖国、逃往境外或在境外逃跑的行为。“境外”应是指我国国家主权不能及与的政治空间。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单独设立叛逃罪存在法理上的模糊性。如果坚持叛逃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性质 ,则缺少将其独立成罪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危害国家安全 叛逃罪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叛逃罪司法适用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经海 熊亚文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叛逃罪在司法适用上仍存在两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叛逃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中"叛逃"与"境外"的司法界定困难和因立法修正所带来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障碍。解决以上问题之刑法基点,在于充分尊... 《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叛逃罪在司法适用上仍存在两大困境。主要表现为叛逃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中"叛逃"与"境外"的司法界定困难和因立法修正所带来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障碍。解决以上问题之刑法基点,在于充分尊重叛逃罪的立法精神并始终遵循国家主权利益最大化原则。对于"叛逃",其与危害国家安全的抽象危险具有内在同一性,且不以政治性动机与目的为限制条件;对于"境外",应从物理与政治双重意义上来理解,对其中的使馆与领馆问题需区别对待。至于有关叛逃罪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障碍,可以通过对此类政治犯罪的"非政治化努力"最终予以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逃罪 司法适用 使领馆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下载PDF
刑法修正后叛逃罪客观要件的理解适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孟庆华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83-88,共6页
"在履行公务期间"是叛逃罪的时间限定要件,也是《刑法》第109条第1款与第2款两种叛逃行为的重要区别界限。作为叛逃罪的必要构成要件,"擅离岗位"不仅限于"未经允许或未得到批准",即使"经允许或得到... "在履行公务期间"是叛逃罪的时间限定要件,也是《刑法》第109条第1款与第2款两种叛逃行为的重要区别界限。作为叛逃罪的必要构成要件,"擅离岗位"不仅限于"未经允许或未得到批准",即使"经允许或得到批准"而"离岗",如果超限仍可构成"擅离岗位"。在理解"叛逃"行为含义时,应当将"投靠境外的组织或机构"排除在其基本内容或者构成要素之外。在《刑法修正案(八)》对叛逃罪修改之后,不必要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而单纯具有"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即可构成叛逃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逃罪 在履行公务期间 擅离岗位 叛逃境外 境外叛逃
下载PDF
叛逃罪的立法演进和规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林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55-59,共5页
叛逃罪是从投敌叛变罪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罪名,叛逃罪在刑法典中的编排位置决定了它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安全,但是这里犯罪客体性质的国家安全和1997年刑法中叛逃罪要求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构成要素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经过刑法修正案八修... 叛逃罪是从投敌叛变罪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罪名,叛逃罪在刑法典中的编排位置决定了它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安全,但是这里犯罪客体性质的国家安全和1997年刑法中叛逃罪要求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构成要素在性质上是不同的。经过刑法修正案八修正后的叛逃罪已经成为一个抽象危险犯,在立法上反映出立法者扩大叛逃罪处罚范围的意图。叛逃罪不是目的犯,也不是纯正的政治性犯罪。叛逃罪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但是需要按照叛逃境外型和在境外叛逃型分别考察。叛逃罪认定中的一些关键概念,例如情节严重、国家秘密等要进行规范的教义学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叛逃罪 抽象危险犯 目的犯 政治犯
下载PDF
资助危害 国家安全 活动罪和叛逃罪
7
《人民政坛》 1998年第1期38-38,共1页
新刑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 新刑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国家安全 叛逃罪 新刑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有期徒刑 直接责任人员 国家安全活动 国家工作人员 资助 政治权利
下载PDF
国家安全视域下我国间谍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8
作者 聂冉 任彦君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行为手段持续更新的间谍犯罪对我国国家安全的侵害程度日益加剧。然而我国针对间谍犯罪的刑法规制却与社会发展现状、新《反间谍法》相关内容脱节,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资助行为、资助对象外延过窄;叛... 行为手段持续更新的间谍犯罪对我国国家安全的侵害程度日益加剧。然而我国针对间谍犯罪的刑法规制却与社会发展现状、新《反间谍法》相关内容脱节,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资助行为、资助对象外延过窄;叛逃罪的犯罪主体设定存在瑕疵;间谍罪的行为方式过于陈旧。基于此,应将“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修改为“协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并拓宽本罪的适用范围;将叛逃罪的主体统一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将间谍罪行为方式中的“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修改为“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并增加“第三国间谍犯罪”;增设“网络间谍攻击罪”和“准备实施间谍活动罪”,严密间谍犯罪刑法规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谍犯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活动 叛逃罪 间谍
下载PDF
驾驶航空器叛逃应独立罪名辨析
9
作者 周恩惠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4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叛逃罪 航空器 作战飞机 名辨析 共同犯 飞行员 飞行人员 中止 国防安全 军人
下载PDF
危害国家安全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爱军 《理论月刊》 2006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从刑法规范的角度而言,刑法第106条规定对于内外勾结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从重处罚是合适的。在存在两个加重情节的情况下,对于武装叛乱罪的量刑要根据情况予以适用。对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中的主体的界定要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要... 从刑法规范的角度而言,刑法第106条规定对于内外勾结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从重处罚是合适的。在存在两个加重情节的情况下,对于武装叛乱罪的量刑要根据情况予以适用。对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中的主体的界定要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对于“资助”行为要作特定的理解;同时,在单位犯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情形下,自然人也可以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累犯。对于叛逃罪,刑法第109条第二款需要必要的修改予以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国家安全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活动 叛逃罪 适用
下载PDF
王立军案件的刑法罪名适用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庆华 《法治研究》 201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王立军案件共涉及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等四罪名。王立军"明知薄谷开来是有罪的人",符合"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要件,依法应构成徇私枉法罪。明确叛逃罪是否以"危害国家安全"作为构成要件,以... 王立军案件共涉及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等四罪名。王立军"明知薄谷开来是有罪的人",符合"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要件,依法应构成徇私枉法罪。明确叛逃罪是否以"危害国家安全"作为构成要件,以及王立军出逃美驻华领馆的行为是否成立叛逃罪,这对深入探讨叛逃罪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王立军应否构成滥用职权罪,重点在于从主客观构成要件上来确定"未经批准或者伪造批准手续,违法使用技术侦查措施"是否符合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王立军的受贿罪问题,应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客观构成要件以及"明知"与"间接故意"主观要件两方面来把握,这样才能比较透彻地了解其受贿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徇私枉法 叛逃罪 滥用职权 受贿
下载PDF
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犯罪的认定与处罚
12
作者 毛国辉 姜秀元 《国防》 1998年第4期21-22,共2页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类型之一。这种犯罪直接侵犯了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一、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犯罪的认定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侵害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类型之一。这种犯罪直接侵犯了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一、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犯罪的认定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侵害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这种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安全 的认定 军人 危害国家军事利益 有期徒刑 违反职责 降敌 应受刑罚处罚 非法提供 叛逃罪
下载PDF
危害国家安全罪若干问题探 讨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维龙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9-33,共5页
关键词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危害国家安全 从重处罚 叛逃罪 法定刑 若干问题 结合犯 内外勾结 行为 构成要件
原文传递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修改与适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泗汉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9,共2页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修改与适用□张泗汉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刑法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安全和生存的行为。刑法分则这一章原为反革命罪,经修订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这是考虑到:(1)我国的政治、... 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修改与适用□张泗汉贯彻实施修订后的刑法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实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利益、安全和生存的行为。刑法分则这一章原为反革命罪,经修订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这是考虑到:(1)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国家安全 国家政权 分裂国家 境外机构 反革命 武装叛乱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叛逃罪
原文传递
美国大兵的12天叛逃之路
15
作者 谭顺谋 《环球军事》 2012年第19期66-67,共2页
1989年2月20日,驻扎在西德的美国陆军士兵迈克尔·佩里携带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及4张保密光盘,开始了逃亡之旅。12天后,他重返西德并向军方自首了自己的变节行为。但法庭并没有因其自首而放弃对他叛逃罪的起诉。最终,迈克尔被判... 1989年2月20日,驻扎在西德的美国陆军士兵迈克尔·佩里携带一台军用笔记本电脑及4张保密光盘,开始了逃亡之旅。12天后,他重返西德并向军方自首了自己的变节行为。但法庭并没有因其自首而放弃对他叛逃罪的起诉。最终,迈克尔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笔记本电脑 陆军士兵 有期徒刑 迈克尔 叛逃罪 西德 自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