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胸椎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旭 邱勇 +7 位作者 孙超 朱泽章 王斌 徐磊磊 丁旗 钱邦平 俞杨 朱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讨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单次前或后路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单次前或后路主胸弯融合术的主胸弯型(Lenke 1A型)AIS患... 目的:探讨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单次前或后路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单次前或后路主胸弯融合术的主胸弯型(Lenke 1A型)AIS患者。其中男20例,女90例;年龄10~18岁,平均14.2±2.0岁;主胸弯Cobb角40°~80°,平均为48.2°±7.8°。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侧凸Cobb角,记录患者的年龄、Risser征、Y软骨形态、手术方式、稳定椎及融合节段,统计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为16.7°±6.1°,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22.0°±8.5°。共有19例出现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率为17.3%。与非叠加组相比,叠加组患者的Risser征较低(2.1±1.4∶3.1±1.3,P=0.002),月经来潮后时间较短(11.2±14.2∶21.9±18.9个月,P=0.002),代偿性腰弯柔软度较高[(97.0±9.1)%∶(90.5±15.5)%,P=0.017],远端融合椎(LIV)的位置约高出0.8个椎体。关于叠加现象发生率,低Risser征患者高于高Risser征患者,Y软骨开放组高于Y软骨闭合组,月经初潮未至和来潮小于1年组高于月经来潮大于1年组,腰弯高柔软度组高于低柔软度组,LIV高位置组[相对于稳定椎(SV)]高于低位置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IV-SV≤-2、Y软骨开放和腰弯高柔软度是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三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主胸弯型AIS患者前或后路矫形术后可发生远端叠加现象。LIV的选择、患者的生长发育成熟度和代偿性腰弯的柔软度是影响远端叠加现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融合 主胸弯 叠加现象
下载PDF
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远端融合椎选择与远端叠加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殷睿 秦晓东 +3 位作者 何中 刘臻 邱勇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远端叠加现象(adding-on,AO)指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固定远端发生的主弯延长,椎体累及数目叠加的现象[1]。包括:(1)远端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位椎间盘成角增加>5°;(2)LIV下位椎体偏离骶骨中线(central sacral... 远端叠加现象(adding-on,AO)指脊柱畸形矫形术后固定远端发生的主弯延长,椎体累及数目叠加的现象[1]。包括:(1)远端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位椎间盘成角增加>5°;(2)LIV下位椎体偏离骶骨中线(central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距离增加>5mm(图1)。AO的发生率较高,为12.9%~51.1%[1~5],且可引起腰背疼痛甚至躯干再次失衡而需要翻修等[6、7]。寻找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成为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疼痛 远端融合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instrument 下位椎体 骶骨 椎间盘 叠加现象
下载PDF
矿井反风瓦斯叠加现象的考察与模拟
3
作者 湖南省煤研所“通风抗灾”课题组 黄翰文 《湖南煤炭科技》 1989年第4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矿井反风 瓦斯叠加现象 瓦斯分布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韬 张耕铭 +1 位作者 张宏其 郭超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79-1584,共6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远端叠加(distal addingon)现象是AIS患者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远端叠加现象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文献报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远端叠加(distal addingon)现象是AIS患者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远端叠加现象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既往文献报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下固定椎的选择、生长潜能、胸弯和腰弯相关因素、L4椎体倾斜方向、肩平衡、冠状面平衡等。但目前关于远端叠加现象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远端叠加现象的定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防治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此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 远端叠加现象 下固定椎
原文传递
主胸弯型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施剑雄 叶峰 +3 位作者 周跃 黄博 邱浩 初同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8-1263,共6页
目的 对Lenke 1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为合理的远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 目的 对Lenke 1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行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进行研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更为合理的远端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选择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选择性胸弯融合术矫正治疗的43例Lenke 1A型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15例,女28例;年龄12~18岁,平均16岁。术前主胸弯Cobb角(50.1±11.3)°。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各影像学参数。在末次随访X线片上判定是否发生了术后远端叠加现象,将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患者纳入叠加组,未叠加患者为非叠加组。将可能发生叠加现象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0个月,平均26.5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23.3%)发生了远端叠加现象,其中男2例(13.3%),女8例(28.6%)。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比较术前腰弯柔韧性、术前骨盆冠状面倾斜角、术前LIV+1与骶骨中线偏移距离、L4亚分型、LIV与远端触及椎(last touching vertebra,LTV)节段差距(LIV—LTV)、LIV与下端椎(lower end vertebra,LEV)节段差距(LIV—LEV)、LIV与稳定椎(stable vertebra,SV)节段差距(LIV—SV)7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Risser征、LIV与中立椎节段差距、手术前后主胸弯Cobb角、术前主胸弯柔韧性、术前代偿性腰弯Cobb角及术后代偿性腰弯残余角、术前顶椎偏移、术前LIV倾斜角、术后主胸弯及腰弯Cobb角矫正率、术后顶椎偏移、末次随访时主胸弯及腰弯Cobb角矫正丢失等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7个变量带入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显示术前LIV+1偏移(〉10 mm,OR值=10.812,P=0.026)、LIV—LTV(〈1,OR值=9.017,P=0.040)、L4亚分型(L4向右倾斜,OR值=9.744,P=0.047)与远端叠加现象明显相关。结论 术前LIV+1偏移〉10 mm、LIV—LTV〈1、L4亚分型(L4向右倾斜)是术后发生叠加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叠加现象的发生与远端融合平面的选择密切相关,因此术前应全面考虑下端融合平面并且至少延伸至LTV+1,以防止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选择性融合术 LENKE 1A型 叠加现象
原文传递
叠加现象致翻修特发性脊柱侧凸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施剑雄 郭晓华 初同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6-1526,共1页
1病例介绍患儿男,13岁。因“发现右背部畸形1周余”于2013年8月28日就诊。体格检查:无疼痛及胸腰椎后凸,双肩平衡;胸锁乳突肌松弛;右背部局部膨隆,脊柱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红细胞沉降率等未见明显异常。胸... 1病例介绍患儿男,13岁。因“发现右背部畸形1周余”于2013年8月28日就诊。体格检查:无疼痛及胸腰椎后凸,双肩平衡;胸锁乳突肌松弛;右背部局部膨隆,脊柱检查阴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红细胞沉降率等未见明显异常。胸腰段脊柱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现象 特发性脊柱侧凸 翻修术
原文传递
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及矫形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葛挺 胡佰文 +3 位作者 肖进 吴小川 夏冬冬 巩方毅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2期197-200,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影响矫形效果的因素并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Lenke1A/2A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后路矫形。测量...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影响矫形效果的因素并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Lenke1A/2A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一期后路矫形。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上胸弯Cobb角、主胸弯Cobb角、CA角及矫形率。结果手术均成功,总体矫形效果满意,末次随访时PTC矫形率为(46.5±10.9)%,MTC矫形率为(72.3±12.0)%,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丢失(P>0.05),术前CA角(3.1±1.1)°与术后3个月(2.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末次随访(1.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nke1A组术前PTC Cobb角(30.1±8.2)°,与Lenke2A组(4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例患者出现肩部肩部失衡,至末次随访时1例肩平衡恢复,1例残留右肩部增高。结论通过合理选择上下固定椎,一期后路矫形治疗Lenke1A/2A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肩部失衡 叠加现象
下载PDF
后路双棒同步异质性去旋转矫治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下端融合策略及疗效分析
8
作者 徐涛 方煌 +4 位作者 王欢 陈栎昀 丁一帆 许浩然 汪波 《骨科》 CAS 202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目的探讨后路双棒异质性去旋转技术在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治中的临床疗效和远端融合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5例接受后路双棒异质性去旋转矫治的Lenke 1A和2A型AIS病人,所有病... 目的探讨后路双棒异质性去旋转技术在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矫治中的临床疗效和远端融合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5例接受后路双棒异质性去旋转矫治的Lenke 1A和2A型AIS病人,所有病人随访1年以上。所有病人在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拍摄全脊柱正侧位片,测量侧凸Cobb角、顶椎偏距、冠状位平衡、矢状位平衡等参数。分析末次随访时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55例病人的随访时间为(48.8±24.8)个月。术前主胸弯Cobb角为50.8°±10.4°,术后矫正至8.2°±4.9°,末次随访时为9.1°±4.9°,矫正率为82.3%±9.2%;术前腰弯Cobb角为28.5°±7.0°,术后矫正至5.1°±3.2°,末次随访时为6.3°±4.1°,矫正率为77.9%±13.6%。末次随访时7例病人出现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率为12.7%。远端融合至最后实质性接触椎(LSTV)-1的病例中,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病人与未发生的病人在手术年龄、Risser征、LSTV与下端椎(LEV)的位置关系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1,P=0.014,P=0.020)。结论采用后路双棒同步异质性去旋转矫治Lenke 1A和2A型AIS,可以获得满意矫形效果,有助于重建和维持脊柱平衡,减少尾侧融合节段。对于Lenke 1A和2A型AIS病人,若骨骼成熟度正常,LIV可以选择LSTV-1。若骨骼成熟度低,LSTV与LEV相差两个椎体时,可以选择LSTV-1作为LIV。但在LSTV与LEV相差一个或少于一个椎体时,远端叠加现象的风险增加,LIV应选择LS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远端固定椎 远端叠加现象
下载PDF
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第五篇 点火源及爆炸过程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华民 《中氮肥》 2016年第6期10-15,共6页
对于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在完成合成气性状分析、爆炸能量计算之后,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点火源的来源及能量转换之过程,并结合1995年迁安化肥与2005年平阴鲁西化工2起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用波幅叠加现象完成对尿素合成塔爆炸... 对于尿素合成塔化学爆炸的可能性分析,在完成合成气性状分析、爆炸能量计算之后,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点火源的来源及能量转换之过程,并结合1995年迁安化肥与2005年平阴鲁西化工2起尿素合成塔爆炸事故,用波幅叠加现象完成对尿素合成塔爆炸过程之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合成塔 化学爆炸 点火源 能量转换 爆炸压力 爆炸口 爆炸过程 波幅叠加现象
下载PDF
双侧增加的分段线性不连续映射的边界碰撞分岔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宏飞 李群宏 +1 位作者 宁敏 商梦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4-609,共6页
利用Leonov方法研究了一类左右2侧都增加的分段线性不连续映射的动力学行为.通过调节系统的重要参数l,借助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发现映射存在周期数成等差数列增长的加周期现象,也存在混沌和发散现象;通过推导周期轨道的边界碰撞分岔曲线... 利用Leonov方法研究了一类左右2侧都增加的分段线性不连续映射的动力学行为.通过调节系统的重要参数l,借助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发现映射存在周期数成等差数列增长的加周期现象,也存在混沌和发散现象;通过推导周期轨道的边界碰撞分岔曲线,确定了稳定周期轨道区域.根据高复杂度水平周期轨道的边界碰撞分岔曲线,结合双参数分岔图,解释了加周期现象和周期叠加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碰撞分岔 加周期现象 周期叠加现象 高复杂度水平周期轨道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旭 李波 孙泽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69-73,共5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矫形手术是AIS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矫形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并发症也逐渐被临床医师关注。一直以来,关于术后并发症的病因无统一共识。尤其是手术相关的病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复杂的脊柱三维畸形,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矫形手术是AIS的常规治疗手段。随着矫形手术的广泛应用,术后并发症也逐渐被临床医师关注。一直以来,关于术后并发症的病因无统一共识。尤其是手术相关的病因对于矫形手术的成败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一种并发症进行阐述评价,以明确其手术相关的病因并指导临床防治。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术后颈部倾斜、远端叠加现象、近端交界性后凸、远端交界性后凸等并发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AIS患者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脊柱侧凸 术后颈部倾斜 远端叠加现象 近端交界性后凸 远端交界性后凸
下载PDF
波的叠加和穿越现象的演示
12
作者 朱红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2年第1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波的叠加和穿越现象 中学 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实验设计 干涉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