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山城金矿叠加分带序列分解与叠加矿化性质识别 被引量:4
1
作者 纪宏金 朱永正 +1 位作者 胡大千 王志刚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适应地球化学分带的复杂性,定义了叠加分带序列和矿化阶段分带序列的概念,提出了叠加分带序列分解及叠加矿化性质识别方法。在胶东山城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勘查中该方法获得成功的应用。揭露了该矿区已知矿体的常规分带序列中隐含的两... 为适应地球化学分带的复杂性,定义了叠加分带序列和矿化阶段分带序列的概念,提出了叠加分带序列分解及叠加矿化性质识别方法。在胶东山城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勘查中该方法获得成功的应用。揭露了该矿区已知矿体的常规分带序列中隐含的两种矿化叠加性质:1号脉为无工业意义的矿化叠加;8号脉则主要为下部隐伏矿体的叠加,并已得到后期勘探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学分带 叠加矿化 分解 识别
下载PDF
中亚构造域多期叠加斑岩铜矿化:以阿尔泰东南缘哈腊苏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为例 被引量:61
2
作者 薛春纪 赵战锋 +6 位作者 吴淦国 董连慧 冯京 张招崇 周刚 池国祥 高景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82,共30页
新疆青河县新近发现哈腊苏铜矿床,正在进行的勘探证实具有大型铜储量前景。它位于阿尔泰东南缘,靠近额尔齐斯构造变形带。这个区域经历了古生代中期的洋-陆俯冲、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以及其后的陆内活化等地质过程。铜成矿与哪种地质... 新疆青河县新近发现哈腊苏铜矿床,正在进行的勘探证实具有大型铜储量前景。它位于阿尔泰东南缘,靠近额尔齐斯构造变形带。这个区域经历了古生代中期的洋-陆俯冲、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以及其后的陆内活化等地质过程。铜成矿与哪种地质地质过程有关受人关注,矿床成因也存在斑岩型、热液脉型和火山岩型等不同认识。哈腊苏铜矿区主要出露中泥盆统基性火山岩(含苦橄岩)及侵入其中的不同时期含铜蚀变斑岩体,包括花岗闪长斑岩、斑状花岗岩、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等,斑岩SiO_2质量分数为57.24%~65.45%,其中花岗闪长斑岩δ^(18)O_(V-SMOW)=7.9‰~8.6‰,ε_(Nd)(t)=7.3~8.5(接近于MORB值),(^(87)Sr/^(86)Sr)_t=0.70383~0.70410(接近原始地幔值),暗示岩浆起源于地幔或下地壳。矿区含铜蚀变斑岩全岩矿化(Cu 0.2%),矿体(Cu 0.3%以上)呈透镜状和不规则分枝脉状,产状与斑岩体相仿,95%以上矿体产于斑岩体内。围岩蚀变从矿体到斑岩再到基性火山岩围岩,发育钾长石黑云母化、黑云母绿泥石化、青磐岩化的分带,后期脉状线型钾长石化叠加于早期面状弥散型钾硅酸盐蚀变之上。没有次生硫化物富集现象,原生铜矿石出现细脉浸染型和脉状叠加型两种自然类型,前者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为典型金属矿物组合,后者呈在前者背景上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脉状叠加矿化。相对于前者,后者Cu、Au品位明显偏高(分别达到Cu 2.21%、Au 0.83 g/t)、微量和稀土元素总量降低,微量元素蛛网图和REE配分曲线更为平缓,Eu正异常更加显著。基性火山喷发、幔源岩浆侵入和多期矿化叠加是哈腊苏铜成矿的关键,早期斑岩型铜成矿基础上的后期构造热液矿化叠加显著。细脉浸染型铜矿石中共生黄铁矿-黄铜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斑岩型铜成矿温度为420~560℃。铜矿石硫化物δ^(34)S_(V-CDT)主体范围为-1‰~-4‰,矿石硫源自幔源斑岩体(有地层硫酸盐还原硫少量混入);黄铁矿^(206)Pb/^(204)Pb=18.052~18.461,^(207)Pb/^(204)Pb=15.501~15.606,^(208)Pb/^(204)Pb=37.813~39.335,与矿床所在区域喀拉通克岩浆Cu-Ni硫化物接近,成矿金属主体来自幔源斑岩;脉状矿化叠加型铜矿石中含铜硫化物石英脉晶出母液(δ^(18)O_(V-SMOW)=6.4‰~10.2‰,δD_(V-SMOW)=-89‰~-80‰)具有岩浆水的O、H同位素组成特点。通过成岩、成矿和热液蚀变的年代学研究获得:(1)含铜蚀变的斑状花岗岩(381.6±2.5)Ma和花岗闪长斑岩(371.8±9.6)Ma的U-Pb谐和年龄、细脉浸染型铜矿石中辉钼矿(376.9±2.2)Ma的Re-Os等时线年龄,是洋-陆俯冲期斑岩成岩成矿的年龄记录;(2)含铜蚀变石英二长斑岩(265.6±3.7)Ma的U-Pb谐和年龄和脉状叠加型铜矿石中钾长石(269.2±3.2)Ma的Ar-Ar坪年龄,是陆-陆碰撞晚期斑岩铜矿化蚀变的年龄记录;(3)含铜蚀变石英闪长斑岩(215.8±4.6)Ma的U-Pb谐和年龄和脉状叠加型铜矿石中钾长石(198.2±2.3)~(206.4±2.7)Ma的Ar-Ar坪年龄,是陆内构造岩浆活化期的年龄记录。多期构造-岩浆-热液矿化叠加作用是哈腊苏铜成矿的显著特征。该研究为认识中亚构造域斑岩铜矿床的多期叠加成矿作用特征积累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地质 地球 U-PB法 Re-Os法 AR-AR法 斑岩铜 多期叠加矿化 哈腊苏 中亚
下载PDF
粤北瑶岭钨矿矿化类型多样性与叠加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燕 周圣华 +2 位作者 陈梦熊 李明高 曾永熊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粤北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南部,区内已发现众多规模大小不同的矿床(点),组成了著名的钨矿化集中区。瑶岭是其中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瑶岭钨矿山原保有的黑钨矿资源储量濒临枯竭。2004年,在矿区南部碳酸盐岩与花岗... 粤北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南部,区内已发现众多规模大小不同的矿床(点),组成了著名的钨矿化集中区。瑶岭是其中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瑶岭钨矿山原保有的黑钨矿资源储量濒临枯竭。2004年,在矿区南部碳酸盐岩与花岗岩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发现了夕卡岩型白钨矿化,不久又在矿区中深部的花岗岩体中发现了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型白钨矿工业矿化,揭示了钨矿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叠加性。通过对区内不同类型钨矿化分布规律总结,将为钨矿化集中区新一轮的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玲钨 多样性 叠加 粤北
下载PDF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区花岗斑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碧乐 王健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团结沟金矿区花岗斑岩为岩株状产出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斑岩体内有两期矿化;早期发生在隐爆角砾岩带内,呈环形分布;晚期发生在北西西、北北西构造带内。斑岩体不仅提供成矿热液,也提供部分矿质。
关键词 斑岩体 隐爆角砾岩 叠加矿化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红海VMS铜锌矿床蚀变与矿化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健瀚 陈华勇 +2 位作者 韩金生 陆万俭 张维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2-600,共19页
红海VMS铜锌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矿床上部发育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下部为不整合的脉状-网脉状矿体,块状矿体上盘火山岩盖层中也发育少量铜矿化。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矿物交代次序、脉体穿插... 红海VMS铜锌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卡拉塔格地区,矿床上部发育似层状块状硫化物矿体,下部为不整合的脉状-网脉状矿体,块状矿体上盘火山岩盖层中也发育少量铜矿化。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矿物交代次序、脉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类型,精细划分了矿床的蚀变分带和成矿期次。矿床(含盖层)从浅到深依次发育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碳酸盐化、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绢云母-碳酸盐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化、块状硫化物矿体、绿泥石-黄铁矿±绢云母化和绿泥石-石英-绢云母化。红海矿床成矿过程可分为VMS成矿期、后期热液叠加期和表生期,其中VMS成矿期可细分为黄铁矿阶段、黄铜矿-闪锌矿阶段和重晶石阶段,后期热液叠加期可细分为钠长石化阶段、绿泥石-绿帘石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主矿化期及蚀变特征与典型VMS矿床类似,但同时还表现出许多海底交代作用的特征。后期热液在矿体上盘火山岩中所产生的绿帘石化、绿泥石化和绿帘石-石英-黄铜矿-斑铜矿脉、石英-碳酸盐脉等蚀变和矿化,与斑岩矿化系统的青磐岩化类似,表明红海矿床后期可能受到斑岩系统的叠加,矿区具有斑岩铜矿床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蚀变分带 期次 海底交代作用 叠加矿化 VMS铜锌 东天山
下载PDF
鄂东南程潮铁矿多世代叠加成矿作用:磁铁矿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伟 谢桂青 +3 位作者 朱乔乔 郑先伟 张志远 韩颖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1-492,共22页
湖北程潮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带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富铁矿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矿床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和不同岩性侵入岩中的副矿物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 湖北程潮铁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最大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主要产于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与三叠系地层的接触带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其富铁矿的形成机制,本文对该矿床中不同产状的磁铁矿和不同岩性侵入岩中的副矿物磁铁矿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观察和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在多数磁铁矿矿石和矿化矽卡岩中均存在多世代磁铁矿矿化叠加现象。根据显微观察和BSE图像特征,程潮铁矿中热液期磁铁矿可以划分为四个世代,即Mt1、Mt2、Mt3、Mt4,其中Mt1颗粒表面不均匀,溶解-再沉淀现象明显;Mt2沿Mt1边缘生长,颗粒表面均匀,环带发育;Mt3沿Mt2边缘生长,颗粒表面均匀,环带不发育;Mt4多呈板条状或他形粒状,环带不发育。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世代不同产状或同一产状不同世代磁铁矿之间具有明显的成分差异,其中以Si、Al、Ca、Mg等含量较高的元素差异最为明显,而Ti、Cr、V、Zn、Ni等含量较低的元素差异则相对较小。这些差异性可能与磁铁矿结晶时成矿流体氧逸度、温度、元素浓度和水岩反应比例密切相关。不同世代热液磁铁矿与矿区岩体副矿物磁铁矿对比发现,二者在矿物结构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特别以微量元素Ti含量差异最大。程潮铁矿与不同成因类型矿床中的磁铁矿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进一步暗示出程潮铁矿中的磁铁矿为接触交代成因,并非矿浆成因。半定量模拟计算结果表明,Mt1、Mt2、Mt3在整个成矿过程中贡献了至少96%的铁质,对成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多世代磁铁矿矿化叠加过程不仅为揭示程潮大型铁矿的富集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矽卡岩型富铁矿的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世代磁铁 电子探针 叠加 程潮大型富铁 鄂东南集区
下载PDF
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床下盘铜钼矿化Re-Os年龄测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覃鹏 郝波 +2 位作者 方科 李明君 邓贵安 《矿产与地质》 2019年第3期377-384,共8页
发育在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下盘与西矿体底部小矿体的底盘的脉状铜钼矿化,切穿并交代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下罗恩亚群底部岩层并切入矿化板岩(LOS)内。根据其穿切关系可划分出4组:Ⅰ组为石英-方解石脉(未见有矿化);Ⅱ组为石... 发育在赞比亚铜带省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下盘与西矿体底部小矿体的底盘的脉状铜钼矿化,切穿并交代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下罗恩亚群底部岩层并切入矿化板岩(LOS)内。根据其穿切关系可划分出4组:Ⅰ组为石英-方解石脉(未见有矿化);Ⅱ组为石英-石膏-方解石(钾长石)脉;Ⅲ组为石英-钾长石(方解石)脉;Ⅳ组为方解石-石英脉均含斑铜矿和少量辉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Ⅱ组为(503.6±6.9)Ma^(508.5±7.1)Ma,Ⅲ组为(502.7±6.9)Ma^(505.4±6.9)Ma^8.0Ma,Ⅳ组为492.1 Ma^(491.0±7.2)Ma^8.8Ma;表明矿化发生于晚寒武世,并可能持续了10Ma。谦比希铜矿床铜钼矿化年龄与中非铜矿带的其他矿床构造期后脉系的年龄一致,尤其是与赞比亚西北省的变质热液脉型铜金矿Kansanshi的成矿年龄一致。表明Damaran-Lufilian造山带中的矿床在约500Ma前后有一次重大的矿化叠加事件,可能导致了矿床的局部矿化富集,以及新的矿化元素的带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 RE-OS年龄 叠加 谦比希铜 赞比亚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勇 丁正江 +4 位作者 薄军委 宋明春 吴凤萍 李国华 李婷婷 《黄金》 CAS 2018年第8期15-21,共7页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集区,分析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对指导找矿具有指示意义。研究区内1∶10 000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表明,成矿元素富集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其地球化学统计参数显示,Au-Ag-... 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集区,分析其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对指导找矿具有指示意义。研究区内1∶10 000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结果表明,成矿元素富集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其地球化学统计参数显示,Au-Ag-Cu-Mo、Pb-Zn和Au-As组合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组合。Au、Ag、Cu、Mo、Pb、Zn等元素具有富集成矿的潜力,主攻矿种应为Au、Cu。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与矿床特征显示,研究区内赋矿围岩为成矿提供部分成矿物质,Au存在2期矿化叠加作用,研究区内具有寻找热液脉型金矿床和斑岩型、脉型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元素 潜力 岩石地球学剖面测量 元素组合 叠加
下载PDF
东天山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对比 被引量:39
9
作者 任秉琛 杨兴科 +2 位作者 李文明 李有柱 邬介人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7-75,共9页
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位于东天山吐鲁番—哈密陆块南部边缘岛弧环境中。多期岩浆活动和矿化是铜金属超常堆集的主要因素。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泉沸腾逸散造就了铜金属的预富集 (矿源层 ) ,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和叠加矿化使铜金属进... 土屋特大型斑岩铜矿位于东天山吐鲁番—哈密陆块南部边缘岛弧环境中。多期岩浆活动和矿化是铜金属超常堆集的主要因素。海底火山活动和热泉沸腾逸散造就了铜金属的预富集 (矿源层 ) ,闪长玢岩和斜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和叠加矿化使铜金属进一步富化和最终成矿。以细碧角斑质为主的火山岩喷发于潮坪—滨海环境 ,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较强的氧化环境 ;强还原示踪矿物黄铁矿含量较少。矿石的低品位、矿石的结构构造、蚀变特征以及矿石建造具典型斑岩矿床特征 ;矿石高品位、矿床形成较低温度及大量硅化蚀变又表现为某些热液矿床特征 (次火山岩热液 )。典型斑岩铜矿床、次火山热液矿床、土屋铜矿床对比 ,土屋铜矿床矿床类型仍不失为斑岩型铜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岩浆活动 叠加矿化富集 斑岩铜 东天山 岛弧环境 地质特征 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