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釉干燥用空气源热泵复叠式循环系统COP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任平 周祖祥 +3 位作者 傅兵 张四根 黄菊 钟悦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1-807,共7页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在清洁能源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建立了R134a/CO_(2)复叠式热泵系统热力模型,基于REFPROP软件得到循环工质的热物理参数,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环境温度、供热温度、低温蒸发温度...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空气源热泵在清洁能源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建立了R134a/CO_(2)复叠式热泵系统热力模型,基于REFPROP软件得到循环工质的热物理参数,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环境温度、供热温度、低温蒸发温度、中间冷凝温度、高温冷凝温度、中间换热温差等因素对热泵系统的COP(性能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70℃的供热温度下复叠式热泵系统的COP比常规热泵系统高52.53%。复叠式循环系统低温级在给定蒸发温度工况下,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最佳中间冷凝温度。当中间冷凝温度为25℃时,最大COP为4.68。高温冷凝温度50℃和70℃系统的COP分别为3.92和2.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二氧化碳工质 叠式循环 热力性能
下载PDF
催化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
2
作者 张润建 莫金垣 +1 位作者 周小勇 蔡沛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77-81,共5页
提出平行催化体系的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和对位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推导了这一方法的催化电流理论方程,研究了诸因素对电流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发现无论是正向扫描或逆向扫描,是正脉冲还是负脉冲,催化电流... 提出平行催化体系的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和对位叠式循环阶梯脉冲伏安法,推导了这一方法的催化电流理论方程,研究了诸因素对电流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发现无论是正向扫描或逆向扫描,是正脉冲还是负脉冲,催化电流皆为同方向,叠式循环催化电流相当于将单向电流叠加4次,因而灵敏度有较大提高,优于其它阶梯脉冲伏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式循环 伏安法 阶梯脉冲伏安法
下载PDF
络合吸附体系叠式循环方波伏安法的理论研究Ⅱ.不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
3
作者 缪五建 莫金垣 +1 位作者 蔡沛祥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1-5,共5页
推导出不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的络合吸附不可逆过程叠式循环方波伏安法的电流及其卷积和导数方程,系统地研究了各电流峰形,各峰电流与有关参数的关系,给出了峰电势表达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简单吸附不可逆过程。
关键词 伏安法 叠式循环 方波伏安法 络合吸附波
下载PDF
R290/CO_2复叠式循环中使用R22压缩机的分析研究
4
作者 宁静红 马一太 陈启 《压缩机技术》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针对R290、R22的物性特征,对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高温R290循环,使用R22压缩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一定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R290的压力比和排气温度均低于使用R22工质;虽然功率消耗稍高于使用R22... 针对R290、R22的物性特征,对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高温R290循环,使用R22压缩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一定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R290的压力比和排气温度均低于使用R22工质;虽然功率消耗稍高于使用R22压缩机,但由于R290的粘性较R22的粘性低,吸、排气流动阻力小,功率消耗降低。在R290/CO2复叠式循环的R290循环中使用R22压缩机,可以节省设备的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CO2 制冷循环 R290 R22 压缩机
下载PDF
烟气余热驱动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解志勇 段远源 +1 位作者 葛众 李健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6-783,共8页
文章构建了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高温级循环质量流量、低温级循环质量流量、冷却水质量流量、高温级循环净输出功率、低温级循环净输出功... 文章构建了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高温级循环质量流量、低温级循环质量流量、冷却水质量流量、高温级循环净输出功率、低温级循环净输出功率、冷却水泵功耗和系统净输出功率等随工质摩尔组分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高温级循环蒸发泡点温度和高温级蒸发器夹点位置会影响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各项性能参数随工质摩尔组分的变化趋势,当高温级循环混合物中环戊烷的摩尔组分为0.8,低温级循环混合物中异丁烷摩尔的组分为0.1时,复叠式非共沸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净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为92.79 kW,比复叠式纯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提高了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叠式循环 非共沸工质 热性能分析
下载PDF
R290/CO_2自然工质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理论分析 被引量:29
6
作者 宁静红 马一太 李敏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分析了R290和CO_2的物性特征,通过对R290/CO_2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计算出循环存在最优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优质量流量比;为提...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分析了R290和CO_2的物性特征,通过对R290/CO_2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在一定的蒸发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计算出循环存在最优的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优质量流量比;为提高循环效率和保证循环的安全运行,应尽可能地升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和减少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可以看出R290/CO_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CO2 制冷循环 效率 质量流量比
下载PDF
CO_2-NH_3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34
7
作者 查世彤 马一太 +1 位作者 王景刚 魏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采用自然工质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该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与R13-R22...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低温环境的采用自然工质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介绍和分析了CO2和NH3的物性特征,并且进行了该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与R13-R22和NH3-NH3复叠式循环的比较,可以看出CO2-NH3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02-NH3 低温复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自然工质 冷凝温度 最佳流量比
下载PDF
自然工质低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8
8
作者 查世彤 马一太 +2 位作者 王景刚 李丽新 苏维诚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 CO2 、NH3 和 R2 90 3 的复叠式制冷循环 ,介绍和分析了 CO2 、R2 90和 NH3 的物性特征 ,并且进行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 介绍了用于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 CO2 、NH3 和 R2 90 3 的复叠式制冷循环 ,介绍和分析了 CO2 、R2 90和 NH3 的物性特征 ,并且进行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理论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了不同蒸发温度下的最佳低温循环的冷凝温度和最佳流量比。通过 CO2 -NH3 ,CO2 -R2 90和 NH3 -NH3 复叠式循环的比较 ,可以看出CO2 -NH3 、CO2 -R2 90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工质 制冷循环 热力学 制冷循环 二氧化碳 氨气 R290材料
下载PDF
二氧化碳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吕静 王伟峰 周传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
分析了CO2的热力特性和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优势及应用现状,概述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理及组成,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NH3/CO2和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COP以及高低压级质量流量比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冷凝蒸发温... 分析了CO2的热力特性和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优势及应用现状,概述了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理及组成,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NH3/CO2和R290/CO2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COP以及高低压级质量流量比与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冷凝蒸发温差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制冷循环 热力性能 COP
下载PDF
吸附-吸收复叠式三效制冷循环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周曙 王如竹 +1 位作者 卢允庄 邵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6-571,共6页
提出一种以沸石 -水为工质对的单效吸附式制冷单元为高温级、以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为低温级的吸附 -吸收复叠式三效制冷循环 .高温热源首先加热吸附式单元 ,通过能量在系统中的多效利用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系数 (COP) .相比于三效... 提出一种以沸石 -水为工质对的单效吸附式制冷单元为高温级、以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为低温级的吸附 -吸收复叠式三效制冷循环 .高温热源首先加热吸附式单元 ,通过能量在系统中的多效利用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系数 (COP) .相比于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复叠式循环中吸附式单元工质对温度高于 2 0 0℃时 ,也不会腐蚀材质 ,因而是一种工程上易于实现的新型制冷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吸收 三效制冷循环 COP 沸石水 制冷工质 溴化锂吸收制冷机 热力性能
下载PDF
NH_3/CO_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光亚 谢英柏 刘春涛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3年第1期69-73,共5页
建立了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存在最优蒸发-冷凝器的中间温度使循环的性能系数达到最大,带膨胀机同时过冷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理论COP优于传统R22/R13复叠循环和NH3双级循环,回热器的换热效果直接影响系统性能。
关键词 跨临界CO2制冷循环 实验研究 膨胀机 双级压缩 制冷循环
下载PDF
碳氢化合物在复叠式制冷循环中的热力学分析与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英柏 刘春涛 +1 位作者 论立勇 徐周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8,共4页
碳氢化合物是环境友好的制冷剂,其中可用于制取低温的有R170(乙烷)和R1150(乙烯)等,而R290(丙烷)和R1270(丙烯)可以用作高温级制冷剂。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了-80^-60℃蒸发温度下采用这些碳氢化合物组合的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最大COP值... 碳氢化合物是环境友好的制冷剂,其中可用于制取低温的有R170(乙烷)和R1150(乙烯)等,而R290(丙烷)和R1270(丙烯)可以用作高温级制冷剂。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得到了-80^-60℃蒸发温度下采用这些碳氢化合物组合的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最大COP值,以及COP的变化规律,并与R22/R23作为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循环进行了对比;发现了其中R290/R170和R1270/R170与R22/R23性能接近;可以作为复叠式制冷循环的替代制冷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制冷循环 热力学分析 性能比较
下载PDF
络合吸附催化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金垣 缪五建 +1 位作者 蔡沛祥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6,共6页
对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的络合吸附催化体系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的特性。结果表明,对于络合吸附催化体系的测定,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灵敏度比现行方波伏安法高约25倍。
关键词 吸附 催化 循环方波 伏安法 配位
下载PDF
利用熵产最小法分析R290/CO_2复叠式制冷循环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静红 查世彤 +1 位作者 李慧宇 彭苗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用熵产最小法对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利用熵产最小法确定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温度。为提高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效率,应减少蒸发器... 介绍了低温环境下采用自然工质R290和CO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用熵产最小法对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进行了分析,利用熵产最小法确定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最佳中间温度。为提高R290/C02复叠式低温制冷循环的效率,应减少蒸发器、冷凝器和冷凝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可以看出R290/C02的复叠式制冷循环在低温制冷条件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CO2 低温制冷循环 熵产 最佳中间温度
下载PDF
络合吸附催化不可逆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沛祥 缪五建 +1 位作者 莫金垣 张润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33-38,共6页
研究了络合吸附催化不可逆体系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 1)和不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 1)两种情况下的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电流理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特性,获得区分K 1和K 1的判据。对于上述体系的测定,循... 研究了络合吸附催化不可逆体系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 1)和不受前行化学反应控制(K 1)两种情况下的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电流理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讨论了电流特性,获得区分K 1和K 1的判据。对于上述体系的测定,循环叠式方波伏安法的灵敏度比普通差式采样方波伏安法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催化 电极过程 循环方波 伏安法 配位
下载PDF
余热驱动的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制冷系统?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淑玲 李征涛 +3 位作者 杨二阳 戎耀鹏 韩聪 于文远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9年第1期9-16,共8页
针对余热的有效利用,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其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别采用R123、R1234ze、R245fa、R600a、RC318、R141b等六种工质;复叠式制冷系统分别采用R22/R23、R404/R23、R290/R744、R717/R744等四种工... 针对余热的有效利用,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复叠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其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分别采用R123、R1234ze、R245fa、R600a、RC318、R141b等六种工质;复叠式制冷系统分别采用R22/R23、R404/R23、R290/R744、R717/R744等四种工质对。选择系统?效率作为性能评价指标,运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损失,并指出了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有效提高系统性能的建议,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对系统?效率而言,R141b和R717/R744是最佳工质。系统主要部件按?损失大小依次为凝汽器、膨胀机、高温级冷凝器、发生器、高温级压缩机、低温级蒸发器、蒸发冷凝器。尽可能提高压缩机的等熵效率,优化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减小传热温差,才能减少不可逆损失,提高换热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 有机朗肯循环 制冷循环 [火用]损失 [火用]效率
下载PDF
应用于低温领域的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鑫特 李红旗 刘艳品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9-65,共7页
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可以用于低温领域中需要提供两个不同制冷温度的场合。首先介绍了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理和组成,然后建立了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模型,通过热力计算分析了冷凝温度、低温部分蒸发温度、蒸发冷凝器传热温差、... 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可以用于低温领域中需要提供两个不同制冷温度的场合。首先介绍了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理和组成,然后建立了双温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模型,通过热力计算分析了冷凝温度、低温部分蒸发温度、蒸发冷凝器传热温差、流经高低温蒸发器质量流量比、过热度和过冷度对该循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温复制冷循环 热力学 制冷温度 工作原理
下载PDF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蓄能除霜与常规除霜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曲明璐 李天瑞 +1 位作者 樊亚男 王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9,共6页
针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寒冷地区供热运行中遇到的结霜和除霜问题,本文提出增设蓄热器的蓄能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系统间断制热蓄能除霜及不间断制热蓄能除霜两种除霜模式下的除霜特性,并与常规复叠式空气源... 针对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寒冷地区供热运行中遇到的结霜和除霜问题,本文提出增设蓄热器的蓄能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系统间断制热蓄能除霜及不间断制热蓄能除霜两种除霜模式下的除霜特性,并与常规复叠式空气源热泵采用的低温级热气旁通除霜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蓄能除霜方法的除霜时间较旁通除霜减少71.4%~77.6%,系统除霜能耗降低65.1%~85.2%,机组除霜运行更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叠式循环 除霜 蓄热器
下载PDF
蓄热型热泵热水器单级与复叠循环性能比较 被引量:6
19
作者 巫江虹 游少芳 +2 位作者 谢方 朱钰娟 肖皓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79-1884,共6页
引言热泵机组的复叠循环,可以降低在寒冷气候下压缩机的压缩比,提高其制热效率[1]。Agyeni m等[2]采用石蜡为相变蓄热材料(PCM),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内部传热特性,由于石蜡的热导率较小导致蓄热放热效率较低,
关键词 热泵热水器 叠式循环 单级循环 COP
下载PDF
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双螺旋盘管蓄热器蓄放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曲明璐 樊亚男 +1 位作者 李天瑞 王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49,共8页
本文在传统的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中增加一个双螺旋盘管形式的蓄热器,并测量蓄热器内不同位置水温及蓄热器进出口制冷剂温度变化。研究了当室内侧模拟工况干球温度为22℃±0.1℃,相对湿度为50%±3%,室外侧模拟工况干球温度为-12℃&... 本文在传统的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中增加一个双螺旋盘管形式的蓄热器,并测量蓄热器内不同位置水温及蓄热器进出口制冷剂温度变化。研究了当室内侧模拟工况干球温度为22℃±0.1℃,相对湿度为50%±3%,室外侧模拟工况干球温度为-12℃±0.1℃时,蓄热器在蓄热模式、间断制热蓄能除霜模式、不间断制热蓄能除霜模式下的蓄放热特性。结果表明:该蓄热器有良好的蓄热能力及在不同低位热源条件下的放热能力。在间断和不间断制热蓄能除霜过程中,蓄热器的释热量分别为1 642.7 k J和1 892.4 k J,可以满足除霜的要求和部分室内供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叠式循环 蓄热器 蓄放热特性 除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