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口咽癌手术后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治平 艾伟健 +5 位作者 赵建江 郑俊发 刘曙光 周会喜 栾修文 李志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应用于口腔口咽癌手术所致大型组织缺损的体会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因口腔癌或口咽癌手术治疗导致口腔颌面大型组织缺损的患者均选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同期整复。结果:51例胸大肌肌皮瓣中43例完全成活,1...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应用于口腔口咽癌手术所致大型组织缺损的体会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因口腔癌或口咽癌手术治疗导致口腔颌面大型组织缺损的患者均选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同期整复。结果:51例胸大肌肌皮瓣中43例完全成活,1例肌皮瓣皮肤完全坏死,7例远心端部分皮肤坏死。所有组织缺损,伤口愈合,患者术后语音和吞咽功能得到修复。结论:胸大肌肌皮瓣解剖变异较小,血供可靠,皮瓣制作简便安全,组织量大,是同期整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组织缺损合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整复
下载PDF
口咽淋巴组织群的抗病毒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敏 朱善宏 朱忠勇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0年第3期65-69,共5页
口咽部淋巴组织群的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 ,近年来研究发现 ,口咽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在机体抗病毒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口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而且分布集中 ,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等淋巴组织构成“韦氏环”,对外... 口咽部淋巴组织群的作用长期以来被忽视 ,近年来研究发现 ,口咽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在机体抗病毒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口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而且分布集中 ,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等淋巴组织构成“韦氏环”,对外来物质构成一个强大的淋巴关卡 ,本文就口咽部淋巴组织群的解剖结构、细胞构成、免疫学特性及抗病毒作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作用 功能细胞 淋巴组织 解剖结构
下载PDF
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修复口咽术后缺损9例临床观察
3
作者 彭宏彬 孙一帆 +2 位作者 周小军 樊治军 张家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19-121,123,共4页
目的观察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修复口咽早期癌症术后局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9例早期口咽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肌皮瓣一期修复口咽组织缺损。观察术后并发症,皮瓣成... 目的观察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修复口咽早期癌症术后局部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9例早期口咽癌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肌皮瓣一期修复口咽组织缺损。观察术后并发症,皮瓣成活情况、外形变化及功能状况,癌肿复发情况,并分析肌皮瓣大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本组9例患者肌皮瓣全部成活,口咽部形态、大小及功能保留良好。平均随访1年以上,无1例出现病变复发。结论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与受区邻近,血管位置恒定,血供丰富,厚度适中,切取转移方便,是修复口咽部术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组织缺损 面动脉蒂下颌缘肌皮瓣 重建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下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
4
作者 仰鹏志 程宏伟 +4 位作者 冯春国 徐培坤 李长元 王毅 王舜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3-715,共3页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 目的将神经导航应用于经口咽到下斜坡入路的量化研究,定量对比分析在经此入路中切开软腭前后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方法在10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头上模拟经口咽入路过程,使用神经导航工具测量并对比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的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结果常规经口咽入路和扩大经口咽腭入路对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下斜坡的显露面积分别为(51.9±3.4)mm、(36.7±3.3)°、(490.1±227.2)mm2和(60.7±3.6)mm、(54.1±1.0)°、(745.7±315.8)m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腭入路较常规经口咽入路能够增加术野显露最大长度、角度和下斜坡的显露面积,神经导航辅助下使手术精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 /解剖学和组织
下载PDF
脂代谢紊乱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病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本忠 王胜国 +2 位作者 姬长友 周定蓉 兰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2-485,共4页
目的 探讨脂代谢紊乱、咽部脂肪浸润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OSAHS肥胖患者19例、非肥胖患者15例和正常对照组9例,比较3组脂代谢临床指标和悬雍垂大小,应用生化方法检测悬雍垂中脂肪量,... 目的 探讨脂代谢紊乱、咽部脂肪浸润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OSAHS肥胖患者19例、非肥胖患者15例和正常对照组9例,比较3组脂代谢临床指标和悬雍垂大小,应用生化方法检测悬雍垂中脂肪量,光镜和电镜观察悬雍垂病理学改变。结果 肥胖组和非肥胖组OSAHS患者的TC、TC/HDL、悬雍垂重量和体积、悬雍垂中脂肪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肥胖与非肥胖组中,这些指标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正相关(P<0 05)。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OSAHS患者悬雍垂存在着相似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光镜下悬雍垂中有明显的脂肪细胞浸润,肌纤维排列紊乱,呈多形性改变,包括局灶性肥大、萎缩和退变;电镜下两组肌纤维局灶性Z线模糊、扭曲和消失,部分呈点状或片状肌纤维断裂,肌节溶解消失,肌原纤维间有局灶性脂滴浸润。结论 肥胖和非肥胖OSAH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脂代谢紊乱,咽部过多的脂肪浸润可能通过改变气道大小、形状和咽壁顺应性,促成(加重)气道阻塞,从而成为OSA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脂代谢 口咽组织 悬雍垂 脂肪浸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