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房涛
王歌文
赵佳华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721-1724,共4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肌电图、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肌电图、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予以牵正散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肌电图检查、口唇微循环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作电位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微血管形态为发夹型者、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微血管为线型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恢复,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正散
温胆汤
针灸
周围性面瘫
面部残疾指数
口唇微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改娟
侯晓辉
潘建涛
《光明中医》
2018年第6期846-848,共3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7例,一组依据患者病程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研究组),一组取相同穴位进行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对口唇微循环状...
目的研究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7例,一组依据患者病程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研究组),一组取相同穴位进行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对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0.85%(P<0.05);治疗后,2组患者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P<0.05),动作电位波幅增大(P<0.05),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发夹型管袢占比分别为80.85%和61.70%(P<0.05),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占比分别为74.47%和57.45%(P<0.05),微血管流态线型和线粒型占比分别为93.62%和82.98%(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
僻
温针灸
分期治疗
周围性面瘫
口唇微循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督和胃针法在中风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
3
作者
文人锋
招启萌
王宇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督和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口唇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中医证候(急躁易怒、面色黯滞/淡白、少言懒语、疼痛及舌淡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夹形血管、排列整齐血管、线型流态血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量表(H-B)评分以及面部肌电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肌电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和胃针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在治疗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方面,该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肌肉麻痹,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中枢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
温胆汤加减
疗效
口唇微循环
状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房涛
王歌文
赵佳华
机构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全科中医科
陕西省铜川九三中医医院全科中医科
出处
《陕西中医》
2019年第12期1721-1724,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2018FHK180631)
文摘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肌电图、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予以牵正散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肌电图检查、口唇微循环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作电位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微血管形态为发夹型者、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微血管为线型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恢复,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病情转归。
关键词
牵正散
温胆汤
针灸
周围性面瘫
面部残疾指数
口唇微循环
Keywords
Qianzheng San
Wendan decoc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disability index
Oral lip microcirculation
分类号
R74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改娟
侯晓辉
潘建涛
机构
漯河市中医院针灸科
漯河市中医院康复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8年第6期846-848,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7例,一组依据患者病程进行分期针灸治疗(研究组),一组取相同穴位进行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对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80.85%(P<0.05);治疗后,2组患者动作电位潜伏期缩短(P<0.05),动作电位波幅增大(P<0.05),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2组患者发夹型管袢占比分别为80.85%和61.70%(P<0.05),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占比分别为74.47%和57.45%(P<0.05),微血管流态线型和线粒型占比分别为93.62%和82.98%(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恢复患者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
僻
温针灸
分期治疗
周围性面瘫
口唇微循环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督和胃针法在中风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
3
作者
文人锋
招启萌
王宇彦
机构
东方市人民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基金
海南省卫生计生行业科研项目(19A200104)。
文摘
目的探究调督和胃针法对中风后中枢性面瘫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患者109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督和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口唇微循环状态变化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中医证候(急躁易怒、面色黯滞/淡白、少言懒语、疼痛及舌淡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夹形血管、排列整齐血管、线型流态血管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ouse-Brackmann量表(H-B)评分以及面部肌电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肌电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和胃针法联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推广。在治疗中风后中枢性面瘫方面,该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肌肉麻痹,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中风后中枢性面瘫
调督和胃针法
温胆汤加减
疗效
口唇微循环
状态
神经功能
Keywords
central facial paralysis after stroke
supervision and gastric acupuncture
Wendan Decoction(温胆汤)
curative effect
lip microcirculation
neural function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及对患者口唇微循环状态影响的研究
房涛
王歌文
赵佳华
《陕西中医》
2019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
陈改娟
侯晓辉
潘建涛
《光明中医》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调督和胃针法在中风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
文人锋
招启萌
王宇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