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乳口腔免疫治疗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高原 张佳 +3 位作者 唐斌 张军 何龙兵 李春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初乳经口免疫疗法(C-OIT)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VLBWI 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IT组(n=62)、对照组(n=61)。C-OIT组给予初... 目的探讨初乳经口免疫疗法(C-OIT)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VLBWI)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VLBWI 12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OIT组(n=62)、对照组(n=61)。C-OIT组给予初乳口腔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口腔免疫治疗。治疗7 d,比较两组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PIOFRA)、肠道菌群、喂养效果、喂养并发症。结果C-OIT组喂养前早产儿状态、吸吮能力、吞咽能力、喂养过程中维持生理稳定的能力、PIOFR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低于对照组(P<0.05);开始经口喂养时间、完全经口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喂养并发症22.58%低于对照组40.98%(χ^(2)=4.809,P<0.05)。结论C-OIT能够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PIOFRA,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喂养效果,减少VLBWI喂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初乳腔免疫治疗 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经鼻胃管、经胃造口喂养的长时间昏迷患者口咽分泌物和胃液病原菌培养结果比较 被引量:9
2
作者 居置波 朱春华 +3 位作者 倪浩亮 郭云晨 宋蓉蓉 季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经鼻胃管、经胃造口喂养的长时间昏迷患者口咽分泌物和胃液病原菌培养结果。方法 122例脑卒中和脑外伤后长时间昏迷患者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NGT组采用经鼻胃管(NGT)鼻饲,PEG组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喂养,比较两组口... 目的比较经鼻胃管、经胃造口喂养的长时间昏迷患者口咽分泌物和胃液病原菌培养结果。方法 122例脑卒中和脑外伤后长时间昏迷患者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两组,NGT组采用经鼻胃管(NGT)鼻饲,PEG组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喂养,比较两组口咽分泌物、胃液病原菌组成及其一致性。结果 NGT组口咽分泌物与胃液中70份(56.45%)标本培养出细菌,PEG组41份(34.17%)标本培养出细菌,两组比较,P <0.05。NGT组口咽分泌物中G-病原菌阳性率为54.84%,G+病原菌阳性率为16.13%,念珠菌阳性率为1.61%;PEG组口咽分泌物中G-病原菌阳性率为45.00%,G+病原菌阳性率为10.00%,念珠菌阳性率为8.33%;两组G-病原菌、G+病原菌、念珠菌阳性率比较,P均> 0.05。NGT组胃液中G-病原菌阳性率为67.74%,G+病原菌阳性率为20.97%;PEG组胃液中G-病原菌阳性率为25.81%,G+病原菌阳性率为5.00%;两组G-病原菌、G+病原菌阳性率比较,P均<0.05。NGT组及PEG组胃液中念珠菌阳性率分别为6.45%%、3.33%,两组比较,P> 0.05。NGT组中25例(40.32%)、PEG组中7例(11.67%)病原菌的口咽分泌物与胃液一致,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H与胃液病原菌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与PEG喂养相比,NGT喂养的脑卒中和脑外伤后长时间昏迷患者胃液病原菌数量更多,病原菌的口咽分泌物与胃液一致性更高,引起"胃—肺"逆行传播感染风险更大;建议有PEG置管适应证的神经重症患者及时选择胃造口喂养方式以降低喂养导致的肺部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外伤 经鼻胃管鼻饲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 病原菌
下载PDF
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的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干预效果
3
作者 任玉芳 倪娟 王昭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193-195,共3页
结合统计学技术分析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的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段入院的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中抽取100例作为数据研究基础,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 结合统计学技术分析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的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段入院的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中抽取100例作为数据研究基础,结合护理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分别推行常规护理和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对不同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新生儿的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吸吮效率和喂养效率都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的行为状态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经口喂养不耐受的<34孕周新生儿,可以通过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干预模式,对其喂养效率进行调节,整体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喂养 不耐受 新生儿 力量支持协同护理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细节护理对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及行为状态影响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王花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展开口腔运动干预及细节护理,观察两种护理联合后对其进程和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早产婴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对比,时间分布在2020年2月-2021年3月。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口腔运动干预联合细节... 对早产儿经口喂养展开口腔运动干预及细节护理,观察两种护理联合后对其进程和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早产婴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对比,时间分布在2020年2月-2021年3月。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口腔运动干预联合细节护理则为研究组,两组病例样本各为30例,主要行患者喂养进程、喂养表现、MDI、PDI及行为状态评分比较。结果:经由不同护理,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与完全经口喂养矫正胎龄、过渡时间及行为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开始经口喂养、完全经口喂养的摄入奶量比、喂养效率及MDI、PDI测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联合细节护理能够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所需时间,提高喂养效率,同时调节行为状态,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运动 细节护理 早产儿经口喂养 行为状态
下载PDF
口腔运动干预联合面部特定穴位刺激对新生儿经口喂养效果评价
5
作者 万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46-47,共2页
评价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在促进新生儿难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从本院NICU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200例具有难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均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参照组(B组):非营养性吸吮。详细记录... 评价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在促进新生儿难经口喂养的效果。方法:从本院NICU选择2019年4月~2020年7月200例具有难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均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参照组(B组):非营养性吸吮。详细记录两组情况,比较早期C组(研究组)和D组(晚期研究组)的不同。结果:研究A组纠正胎龄短过B组(P<0.05)。据比较A组和B组知,体重、胎龄、出院纠正胎龄、院期体重增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项目增长都低于D组(P<0.05),且完全口喂纠正胎龄与出院纠正胎龄更多相差(P<0.001)。C D组的体重、通气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通过口腔运动结合刺激特定面部穴位比非营养性吸吮更能改善口喂养难度,能大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且早期优于晚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特定面部穴位 口喂养困难 腔运动
下载PDF
两种量表在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评估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雅 任姣阳 +4 位作者 谢小敏 魏海霞 李国曦 孙璐 王盼盼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23期3174-3178,共5页
目的比较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POFARA)对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76例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 目的比较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PIOFRA)、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POFARA)对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76例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经口喂养结局将其分为首次经口喂养成功组(n=227)和首次经口喂养失败组(n=49)。采用PIOFRA和POFARA对其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等指标比较2种量表对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成功率为82.25%(227/276)。首次经口喂养成功组的PIOFRA和POFARA评分均高于首次经口喂养失败组(P<0.01)。PIOFRA的AUC为0.830,当总分为27.00分时,灵敏度为78.40%、特异度为75.50%、约登指数为0.539(P<0.01),预测效能最高;POFARA的AUC为0.928,当总分为33.00分时,灵敏度为79.70%、特异度为95.90%、约登指数为0.757(P<0.01),预测效能最高。POFARA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大于PIOFRA。结论 POFARA预测效能高于PIOFRA,建议采用POFARA进行早产儿首次经口喂养结局的评估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首次经口喂养 早产儿准备经口喂养评估量表 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评估量表
原文传递
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 吕天婵 +8 位作者 李丽玲 窦亚兰 王源 李昭颖 于玲 唐熙 姚莉莉 宦夏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 目的探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在胎龄<32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选取2020年1月—12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NICU收治的128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进行喂养,对照组采用NICU常规喂养方法。比较两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开始经口喂养时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和体重,住院时间以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脱落5例,最终试验组纳入61例,对照组纳入62例。试验组达到完全经口喂养时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开始经口喂养及首次经口摄入50%医嘱奶量时的日龄、纠正胎龄小于对照组,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喂养相关并发症。结论实施阶段性经口喂养促进方案有利于胎龄<32周的早产儿更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阶段性经口喂养 完全性经口喂养 个性化喂养 新生儿护理学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两种不同经口胃管喂养方法效果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霍秋桂 冉双芹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7期2545-254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经口胃管喂养的效果,找出有效的管喂方法。[方法]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重力经口胃管喂养)、对照组(间断经口胃管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时喂养耐受程度、胃食管反流及胃肠动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重力经... [目的]探讨两种经口胃管喂养的效果,找出有效的管喂方法。[方法]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观察组(重力经口胃管喂养)、对照组(间断经口胃管喂养),观察两组患儿喂养时喂养耐受程度、胃食管反流及胃肠动力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重力经口胃管喂养比间断经口胃管喂养患儿胃肠耐受性好、胃食管反流少、胃肠功能更成熟。[结论]重力经口胃管喂养能有效降低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减少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肠动力,提高了患儿肠内营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重力经胃管喂养 间断经胃管喂养
下载PDF
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的临床护理研究
9
作者 陈翠卿 曾锦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1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讨对低体重儿应用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2005-04~2叭0-05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05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5例,采用泵注法,使用微量输液泵持续口饲输注;B组:35例,采用灌注法,使用注射器间歇口饲注入喂养;C组... 目的探讨对低体重儿应用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将2005-04~2叭0-05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05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35例,采用泵注法,使用微量输液泵持续口饲输注;B组:35例,采用灌注法,使用注射器间歇口饲注入喂养;C组:35例,采用滴注法,使用吊瓶持续口饲滴注。观察三组患儿喂养过程中体重增长、喂养耐受、胃食道返流情况及达全胃肠营养时间;所有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直至达全胃肠营养。结果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所致的食物反流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完全肠道内喂养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泵注法持续口饲喂养安全、可靠,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达全胃肠营养时间短,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和胃肠功能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持续喂养 泵注法
下载PDF
后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2种不同喂养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芳 朱进秋 +1 位作者 谢晓玲 张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4-966,共3页
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喂养方式的比较,旨在找出适合后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方式。方法26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每餐剩余奶液间隔5~10,in再次经口喂养的方式,30例对照组患儿立即给予鼻饲剩余奶液;比较2种喂养方式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 目的通过对2种不同喂养方式的比较,旨在找出适合后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方式。方法26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每餐剩余奶液间隔5~10,in再次经口喂养的方式,30例对照组患儿立即给予鼻饲剩余奶液;比较2种喂养方式之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少,虽然两组患儿在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总胆汁酸增高及肾功能异常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出现腹胀、胃肠型、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及需停奶或减奶、再次使用静脉营养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体质量增至2000g的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方面两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期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每餐奶分2次间隔5~10min经口喂养的方式优于管饲喂养,发生异常情况少,体质量增长好,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减少,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喂养方式 分次经口喂养 管饲
下载PDF
经十二指肠喂养在足月小样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君 孙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6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对足月小样儿采用有效的十二指肠喂养方法,研究其喂养的最佳方案。方法将50例足月小样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十二指肠喂养,对照组采用经口胃内喂养,比较两种方法在足月小样儿营养支持方面的差异... 目的探讨对足月小样儿采用有效的十二指肠喂养方法,研究其喂养的最佳方案。方法将50例足月小样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用经口十二指肠喂养,对照组采用经口胃内喂养,比较两种方法在足月小样儿营养支持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喂养中并发症比较显示,经口十二指肠喂养组并发呼吸暂停、胃潴留、吸入性肺炎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经口胃内喂养组。结论采用经口十二指肠喂养,能够有效地解决足月小样儿生后早期的营养问题,降低并发症,提高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样儿 十二指肠喂养 喂养
下载PDF
重力喂养口饲法在维护早产儿呼吸循环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李健 《医学信息》 2020年第S0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究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口饲法对其呼吸循环功能的维持作用.方法于2019年4月至6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并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饲法,实验组予以重力喂养口饲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心率、呼... 目的探究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口饲法对其呼吸循环功能的维持作用.方法于2019年4月至6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早产儿,并按照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口饲法,实验组予以重力喂养口饲法,并比较两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心率、呼吸频率均比对照组慢(P<0.05);实验组早产儿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早产儿恶心呕吐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24.44%(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重力喂养口饲法,可使呼吸循环功能得以维持,减少恶心呕吐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喂养饲法 早产儿 呼吸循环功能 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