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格萨尔史诗口头传统与文化新形态 |
丹珍草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
2024 |
0 |
|
2
|
云南口头传统中的“兄弟祖先”记忆与叙事 |
杨甫旺
杨杨
张玫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正式签署《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合作协议》 |
|
《图书馆界》
|
2024 |
0 |
|
4
|
口头传统规约下的《水浒传》叙事 |
唐祥光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5
|
人口较少民族口头传统典藏计划启动仪式暨云南省试点工作成果展演展示活动在京举办 |
无
|
《中华手工》
|
2024 |
0 |
|
6
|
试论口头传统的传承特点 |
黄天骥
刘晓春
|
《文化遗产》
|
2009 |
7
|
|
7
|
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口头传统 |
朝戈金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7
|
|
8
|
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 |
巴莫曲布嫫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9
|
时空的补偿与再造:网络社群对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传承的影响 |
范小青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0
|
关于保护传承达斡尔口头传统的思考 |
于春梅
苗瑞丹
吴丹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1
|
口头传统专业元数据标准定制:边界作业与数字共同体 |
巴莫曲布嫫
郭翠潇
高瑜蔚
宋贞子
张建军
|
《民间文化论坛》
|
2018 |
12
|
|
12
|
口头传统与族源研究探析 |
汪立珍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3
|
口头传统:人类文化传播与再生的原型酵母 |
杨中举
|
《文化遗产》
CSSCI
|
2015 |
4
|
|
14
|
口头传统与文本书写:以《羌族释比经典》为例 |
蒋彬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3
|
|
15
|
口头传统的电子媒介化——以温州鼓词的当代传承为个案 |
包媛媛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4
|
|
16
|
话语转换:地方口头传统的“在地化”——以新余毛衣女传说为例 |
万建中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7
|
|
17
|
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 |
杨杰宏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8
|
论苗族史诗《亚鲁王》作为口头传统的文化价值 |
吴正彪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
2016 |
4
|
|
19
|
民族志视野中的叙事表演与口头传统——对《阿诗玛》三类文本的解读与反思 |
仲林
|
《民间文化论坛》
|
2006 |
6
|
|
20
|
彝族口头传统与民间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 |
陈兴贵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0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