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陆路边境口岸文化功能的重新审视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丽君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48,共5页
陆路边境口岸作为我国与毗邻国家密切联系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发挥着政治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诸多功能。学界以往对口岸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与经济功能方面,对口岸文化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非常... 陆路边境口岸作为我国与毗邻国家密切联系的重要枢纽和载体,发挥着政治安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诸多功能。学界以往对口岸功能的研究多集中于政治与经济功能方面,对口岸文化功能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对口岸功能进行重新审视。基于新的时代背景,结合口岸发展实际,重新审视口岸功能特别是文化功能对富边、固边、民族融合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意义。从几个方面提出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体系的构建框架及口岸功能发挥的相关创新性政策,同时探索口岸文化试验区建设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以期从口岸文化功能建设方面为国家沿边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陆路边境地区 口岸功能 口岸文化功能
下载PDF
西南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产业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君 苏蓝鑫 《开发研究》 2020年第6期48-55,共8页
文化产业是口岸实现“文化活边、产业兴边”的关键。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以民族文化认知、对外交流意识、产业规模、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政策基础、经济基础等10个一级指标构建了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 文化产业是口岸实现“文化活边、产业兴边”的关键。从宏观、微观两个维度,以民族文化认知、对外交流意识、产业规模、文化设施、文化资源、政策基础、经济基础等10个一级指标构建了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得到云南四口岸的文化产业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各口岸文化产业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宏观文化产业建设情况较为薄弱。(2)各口岸指标总体上集中分布,而文化产业规模、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对外开放交流、文化设施的健全是未来的关注重点。(3)各口岸文化产业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针对西南陆路边境口岸所存在的问题,未来应从提高边民文化自觉性、促进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加大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文化产业内外联动等方面着手,从而将口岸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资本,壮大口岸文化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陆路边境口岸 文化产业 口岸文化
下载PDF
中国—东盟陆路边境口岸文化建设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健毅 谢秋慧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87-89,共3页
作为与毗邻国家重要枢纽通道的陆路边境口岸除了具有传统的政治、经济功能外,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作为"一带一路"先行区和命运共同体示范区,中国—东盟的陆路边境口岸文化建设是边境治理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口岸的特... 作为与毗邻国家重要枢纽通道的陆路边境口岸除了具有传统的政治、经济功能外,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作为"一带一路"先行区和命运共同体示范区,中国—东盟的陆路边境口岸文化建设是边境治理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口岸的特殊区位赋予了口岸文化多元性、融合性和政治性的特征,而陆路边境口岸文化的构建应从重视口岸文化建设、融入当地区域文化、实施边境特色教育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国—东盟 口岸文化
下载PDF
试论“汉”商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斌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汉”商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口岸文化,”其他商业文化现象都是它的派生或分支。而在现代出现的武汉商业旺盛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既是商业现代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对武汉商业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放,竞争,创新是“汉”商文... “汉”商文化的基本内核是“口岸文化,”其他商业文化现象都是它的派生或分支。而在现代出现的武汉商业旺盛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既是商业现代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对武汉商业文化传统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放,竞争,创新是“汉”商文化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商文化 基本精神 口岸文化
下载PDF
一口通商体制下的广州口岸
5
作者 殷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57-159,共3页
广州是清代"一口通商"之地,中外货物必须在此中转,来华贸易的西洋人也均汇集于此。不同于内陆的封闭性,作为清朝闭关锁国大背景下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得以维持着频繁的中西贸易往来和文物交流。随着外来者的加入,使得通商口... 广州是清代"一口通商"之地,中外货物必须在此中转,来华贸易的西洋人也均汇集于此。不同于内陆的封闭性,作为清朝闭关锁国大背景下唯一的通商口岸,广州得以维持着频繁的中西贸易往来和文物交流。随着外来者的加入,使得通商口岸的文化有别于本国的传统文化,呈现出杂糅之势。因而,在18世纪的广州口岸,其文化氛围与内陆的儒学文化圈不同,相较而言带有更多的民间性和融合性特点,它因处于中西文化碰撞的焦点之上而带有一种亦中亦西的边缘性特色。并且伴随着中西之间在贸易和文物等方面的广泛交流,最先与西方世界发生着紧密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一口通商 口岸文化 商业特色
下载PDF
他者印象:广州外销画对中国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殷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1,共5页
18世纪中叶,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外销画作为一种采用西方画技展现中国社会各场域的纪实性绘画形式应时而生,这种全景式的图像资料成为西人理解中国的视觉蓝本。尽管外销画本身存在程式化创作、对西式画技的过度效仿以及西人订制的问题... 18世纪中叶,广州成为一口通商之地,外销画作为一种采用西方画技展现中国社会各场域的纪实性绘画形式应时而生,这种全景式的图像资料成为西人理解中国的视觉蓝本。尽管外销画本身存在程式化创作、对西式画技的过度效仿以及西人订制的问题,然而有限的偏差不足以影响外销画的整体写实性。开放包容的广州口岸文化更赋予外销画创作者运用直白通俗的视觉图像实现跨文化语境的交流,建构起西方对中国形象的深入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画 口岸文化 中国形象 他者一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