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武宝峰 李宏 孙吏聪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34-437,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 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疾病患者102例进行回归性分析,包括舌白斑57例(白斑组),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鳞癌组),... 目的 探讨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 CYFRA21-1)水平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对口腔疾病患者102例进行回归性分析,包括舌白斑57例(白斑组),口腔鳞状细胞癌45例(鳞癌组),另选同期检查口腔黏膜正常人员44例(正常组),对比各组人员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中CYFRA21-1水平,分析各指标与口腔上皮癌变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三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鳞癌组>白斑组>正常组,三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患者中晚期组的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表达水平均高于早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分析得,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癌症进程独立危险因素(P<0.05)。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血清CYFRA21-1、唾液CYFRA21-1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4.0%、72.0%、64.0%,特异度为78.9%、68.4%、73.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84.2%,其中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对早期鳞癌和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最好。结论 口腔黏膜微核细胞计数及血清、唾液CYFRA21-1与口腔鳞癌的疾病进程存在密切联系,可以帮助预测诊断早期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癌变 黏膜 微核细胞计数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天然产物EM-E-11-4逆转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V_(200)多药耐药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黄巍 吴瑞卿 +2 位作者 孙华 石建功 刘潜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考察无毒浓度千金烷二帖化合物EM-E-11-4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并检测其对P-gp功能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测定EM-E-11-4对人口腔上皮癌KB及其具有多药耐... 目的考察无毒浓度千金烷二帖化合物EM-E-11-4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并检测其对P-gp功能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测定EM-E-11-4对人口腔上皮癌KB及其具有多药耐药株表型的KBV_(20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维拉帕米为参比药,非细胞毒剂量EM-E-11-4(2.5、5、10μmol·L^(-1))与3种常用抗癌药合用考察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并计算逆转倍数。EME-11-4对P-gp的转运功能采用阿霉素蓄积实验检测。EM-E-11-4对基础与维拉帕米诱导的P-gp ATPase活性采用P-gp-GloTM试剂盒检测。结果EM-E-11-4能够有效逆转P-gp介导的KBV_(200)的多药耐药,并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10μmol·L^(-1)EM-E-11-4能够逆转KBV_(200)细胞对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阿霉素3种抗癌药物的耐药作用,逆转倍数分别为33.8、36.4、20.1。无细胞毒作用的EM-E-11-4对P-gp的转运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加阿霉素在肿瘤细胞内的蓄积,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同时,EM-E-11-4能明显抑制维拉帕米刺激的重组P-gp的ATPase活性。结论EM-E-11-4能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gp的转运功能有关,为其临床治疗口腔上皮癌肿瘤多药耐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烷二帖 口腔上皮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紫杉醇 长春新碱 阿霉素
下载PDF
口腔上皮细胞具核梭杆菌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周丽凤 蒋霞 +2 位作者 张蓉蓉 王丽 梁巧梅 《广东医学》 2023年第12期1554-1559,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上皮细胞具核梭杆菌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151例OSCC的患者,实时定量荧光定量PCR对具核梭杆菌(Fn)基因序列进行定量。LPS和CD163免疫染色剂检... 目的探讨口腔上皮细胞具核梭杆菌预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2年4月151例OSCC的患者,实时定量荧光定量PCR对具核梭杆菌(Fn)基因序列进行定量。LPS和CD163免疫染色剂检测革兰氏阴性菌和巨噬细胞。评估肿瘤内Fn与两个独立的OSCC患者队列中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并探索与免疫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Fn阳性与年龄较大、饮酒和饮酒加吸烟摄入较少以及淋巴结浸润频率较低有关;与Fn阴性肿瘤相比,转移性复发较少,OS、无复发和无转移生存期明显延长,免疫相关基因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表明,Fn阳性与M2巨噬细胞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相关性OSCC具有特定的免疫微环境,在老年非饮酒患者中更常见,并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 具核梭杆菌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在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患儿中的作用及免疫反应分析
4
作者 伍宗辉 汪瑞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分析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在儿童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中的作用及免疫反应。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患儿的口腔上皮病变组织标本(病例组)和50例健康儿童的口腔上皮组织标本(对照组)... 目的:分析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在儿童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中的作用及免疫反应。方法:以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50例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患儿的口腔上皮病变组织标本(病例组)和50例健康儿童的口腔上皮组织标本(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行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蛋白检测、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检测和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检测,对比对照组和病例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蛋白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磷酸化S6核糖体蛋白抗体(anti-phospho-S6 ribosoma protein,p-RPS6)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免疫功能T亚群细胞(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数据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BDNF、TrkB、Akt、P-RPS6的平均光密度值与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数据值、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数据值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患儿存在明显的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异常和免疫功能抑制,且免疫功能抑制与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蛋白异常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NF/TrkB/Akt/p-RPS6信号通路 口腔上皮牙源性病变 免疫反应
下载PDF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永华 吴亚菲 +3 位作者 刘天佳 张静宜 肖晓蓉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2-6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 目的比较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的关系。方法P.gingivalis ATCC 33277(Ⅰ型fimA)、W83、47A-1(Ⅳ型fimA)和KB细胞ATCC CCL-17共同孵育24h,以未受刺激的KB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在1、3、6、24h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液。RT-PCR检测KB细胞IL-8m RNA的动态表达,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动态变化。结果2种fimA基因型菌株刺激1h,KB细胞IL-8mRNA的表达上调至峰值,高于对照组,3~24hIL-8m RNA的表达水平接近对照组;P.gingivalis感染细胞后3~24h,上清液中的IL-8水平低于对照组,Ⅳ型菌株低于Ⅰ型菌株;IL-8mRNA及其蛋白表达不完全一致,提示IL-8的表达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节。结论fimA基因型与口腔上皮细胞IL-8的表达水平相关,提示P.gingivalis致病性与其fimA基因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FIMA基因型 口腔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扬子鳄味蕾及口腔上皮形态学初步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潘鸿春 陈壁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7,共2页
本文用光镜对扬子鳄味蕾的分布及口腔上皮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味蕾主要集中在舌中部和腭帆的上皮中,舌腺分布于舌中部固有层内。本文还对扬子鳄味蕾分布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味蕾 口腔上皮 舌腺 扬子鳄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凌 唐晓琳 +1 位作者 王兆元 钟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从另一种角度证明白色念珠菌感染与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培养的口腔上皮细胞(KB细胞)中,加入菌丝相、孢子相的白色念珠菌,共同培养48h,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白色念珠菌对KB细胞... 目的:研究白色念珠菌对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从另一种角度证明白色念珠菌感染与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在培养的口腔上皮细胞(KB细胞)中,加入菌丝相、孢子相的白色念珠菌,共同培养48h,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白色念珠菌对KB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菌丝组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G2/M期所占百分比显著升高,反映细胞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PI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孢子组的KB细胞PI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白色念珠菌可引起KB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白色念珠菌对KB细胞周期的改变有赖于该菌的毒性及对细胞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细胞周期 口腔上皮细胞
下载PDF
白念珠菌感染口腔上皮细胞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钱莉莉 刘啸 《解剖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感染口腔上皮细胞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只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包含35只受试小鼠,模型组建立小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的体内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感染5 d后比较两组受试小鼠菌落计...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感染口腔上皮细胞诱导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70只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包含35只受试小鼠,模型组建立小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的体内模型,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感染5 d后比较两组受试小鼠菌落计数、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TLR2、TLR4表达量。结果感染5 d后,模型组受试小鼠的菌落数以及白斑面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受试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GF-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受试小鼠TLR2、TLR4 m RNA扩增带相对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念珠菌感染口腔上皮细胞后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感染白念珠菌后,其菌体作用于TLRs进而引起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口腔上皮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金因肽对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李懿 高海 陈华 《江西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 目的观察金因肽治疗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有口腔上皮组织糜烂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单、双数两组,单数组为治疗组,用金因肽喷洒糜烂区;双数组为对照组,用安慰剂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为46例,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22%)(P<0.05)。结论金因肽能可用于口腔上皮组织糜烂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因肽 口腔上皮组织 溃疡性疾病
下载PDF
人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育红 韩萌 +4 位作者 何国斌 赵红宇 裴迎宾 李新明 石爱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研究Bcl-2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病变标本采用鼠抗人Bcl-2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口腔粘膜Bcl-2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口腔上... 目的:研究Bcl-2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5例病变标本采用鼠抗人Bcl-2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口腔粘膜Bcl-2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口腔上皮单纯增生、异常增生、鳞癌Ⅰ、Ⅱ、Ⅲ级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5%、52.17%、18.18%、22.22%和53.33%。口腔粘膜异常增生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口腔粘膜单纯增生和鳞癌Ⅰ、Ⅱ级(P<0.05),鳞癌Ⅲ级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Ⅰ级(P<0.05)。结论:Bcl-2蛋白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Bcl-2阳性表达的口腔鳞癌具有更高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增生 口腔上皮鳞状细胞癌 Bc1-2蛋白 表达
下载PDF
HPV16 E6/E7对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p53、p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帕提曼 曹俊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转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HPV16E6、E7对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p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16E6、E7诱导的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IOEC中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的表... 目的:为了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转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HPV16E6、E7对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p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PV16E6、E7诱导的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IOEC中野生型和突变型p53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HIOECHPV16E6、E7、p53、p21蛋白表达,并以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转染空白载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为对照。结果:HIOEC细胞表达HPV16E6、E7蛋白,野生型p53和p21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转染空白载体的口腔上皮细胞。结论:p53的失活可能不是HPV16E6、E7诱导口腔上皮细胞永生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 P53 P21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与口腔上皮癌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昕 陈谦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41-43,共3页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内常驻菌和机会致病菌,它作为口腔粘膜多种感染的致病因子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它在口腔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它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又有学者认为它仅仅是继发于癌前损害或肿瘤的感染。... 白色念珠菌是口腔内常驻菌和机会致病菌,它作为口腔粘膜多种感染的致病因子的作用已得到肯定,但它在口腔上皮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议,有部分学者认为它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而又有学者认为它仅仅是继发于癌前损害或肿瘤的感染。本文就白色念珠菌与口腔上皮癌发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口腔上皮 白色念珠菌
下载PDF
茶多酚抑制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安舟 周建英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11期3-4,12,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抑制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建立茶多酚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体外模型,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体外观察茶多酚对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抑制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茶多酚(50、100、200... 目的探讨茶多酚抑制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方法建立茶多酚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体外模型,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体外观察茶多酚对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抑制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茶多酚(50、100、200、400μg/m1)对口腔上皮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抑制率分别为44.5%,58.2%,74.5%和79.7%。在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时,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不能进入S期及G2期。与对照组比较,随着茶多酚浓度的增高,细胞表面CD151表达水平逐渐增高,CD8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结论茶多酚可抑制口腔上皮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与改变细胞表面CD151和CD8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口腔上皮癌细胞 流式细胞术 PETA-3/CD151 KAI-1/CD82
下载PDF
口腔上皮细胞感染白假丝酵母菌后HBD-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樊瑞斌 张虹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12期1160-1163,F0002,共5页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孢子相、菌丝相以及灭活的白假丝酵母菌与KB细胞共同培养6、12、24h后,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KB细胞培养液中HBD-...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2,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表达以及白假丝酵母菌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孢子相、菌丝相以及灭活的白假丝酵母菌与KB细胞共同培养6、12、24h后,采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KB细胞培养液中HBD-2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KB细胞有HBD-2蛋白的基础表达,感染6h后,各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12h后,孢子组(93.974±6.426)、菌丝组(72.287±2.839)显著高于对照组(37.380±5.663),P<0.01;感染24h后,各实验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和12h时的表达相比,孢子组(80.851±7.860)、菌丝组(63.932±8.070)出现了下降趋势(P<0.05)。结论 HBD-2在口腔上皮细胞中有基础表达,白假丝酵母菌能诱导其表达上调;白假丝酵母菌对HBD-2的诱导表达只发生在感染的特定时期内,当菌丝进一步侵袭后,HBD-2的表达会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细胞 白假丝酵母菌 人Β防御素2
下载PDF
体外培养口腔上皮细胞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白介素-8的表达改变
15
作者 张凌 王兆元 +1 位作者 钟鸣 孙连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对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B细胞)表达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体外口腔上皮细胞感染菌丝型、孢子型、灭活白色念珠菌及白色念珠菌培养... 目的:观察白色念珠菌对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KB细胞)表达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体外口腔上皮细胞感染菌丝型、孢子型、灭活白色念珠菌及白色念珠菌培养上清后表达、分泌IL-8的mRNA水平及上清液中的蛋白含量,对实验数据间差异进行t检验,判断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菌丝型、孢子型及120℃灭活处理的白色念珠菌均能诱导KB细胞增强IL-8的表达,RT-PCR成像分析系统Mark值分别为180.23、186.36、143.41,与对照组85.57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色念珠菌的培养上清(Mark值为80.87)却不能增加其表达。动态观察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诱导KB细胞表达、分泌IL-8随时间增加而增强,72h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剂量依赖性观察发现,KB细胞随着菌量增多而IL-8的分泌减少,呈现负相关性。结论:白色念珠菌能增加口腔上皮细胞分泌IL-8,IL-8可能与黏膜局部白色念珠菌感染、防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IL-8 表达 KB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分泌 体外培养 结论 实验数据 高峰
下载PDF
HPV16 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
16
作者 潘红芽 张志愿 +3 位作者 周晓健 蒋欣泉 李江 陈万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RT...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叶变(EMT),以及发生EMT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相差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系HIOEC细胞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桥粒形成情况;RTPCR比较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和HIOEC细胞中βcatenin、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wnt4、wnt5a、snail基因的转录情况;免疫组化检测HIOEC细胞中细胞角蛋白(CK)、波形蛋白(Vim)的表达。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Actin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HIOEC细胞呈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改变,细胞分散生长;RTPCR结果显示HIOEC细胞Ecadherin、wnt4转录水平下调,wnt5a转录水平上调,βcatenin、snail基因无明显改变。HIOEC细胞共表达CK和Vim。Actin细胞骨架在HIOEC细胞中更显丰富,呈束排列。结论HPV16E6/E7永生化口腔上皮HIOEC细胞发生上皮—间叶变,细胞表现间叶细胞的部分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口腔上皮细胞 永生化 上皮-间叶变 细胞形态学 透射电镜
下载PDF
Raf-1基因可能与口腔上皮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发生机制有关
17
作者 董岩 杨佩满 牛卫东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Raf-1基因在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株(KBV)及敏感细胞株(KB)中表达的差异,探讨Raf-1基因在口腔上皮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株及敏感株,通过RT-PCR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免疫... 目的通过检测Raf-1基因在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株(KBV)及敏感细胞株(KB)中表达的差异,探讨Raf-1基因在口腔上皮癌细胞多药耐药性发生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株及敏感株,通过RT-PCR技术及免疫荧光技术、免疫印迹技术检测Raf-1基因在KB及KBV细胞中转录及翻译水平的差异,通过MTT法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FCM)检测KB及KBV细胞对长春新碱(VCR)敏感度的差异。结果KB组细胞株在Raf-1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非常显著地低于KBV组(P〈0.0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KBV组细胞对长春新碱的耐药性是KB组的16.5倍;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KB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KBV组(P〈0.01)。结论Raf-1基因可能参与口腔上皮癌耐药性的发生过程,成为引起肿瘤细胞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上皮癌耐药株(KBV)/敏感株(KB) RM-1 多药耐药性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体外共培养环境对犬脂肪干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张钦 田玉景 程力 《中外医学研究》 2013年第3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环境对犬脂肪干细胞(ADSC)、口腔上皮细胞(OK)移行速率、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获取犬ADSC和OK并鉴定,将两种细胞种植于同一个刻度培养皿内,检测共培养环境下细胞的移行速率,与单一细胞培养环境作对比,观察细胞移行... 目的:探讨体外共培养环境对犬脂肪干细胞(ADSC)、口腔上皮细胞(OK)移行速率、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获取犬ADSC和OK并鉴定,将两种细胞种植于同一个刻度培养皿内,检测共培养环境下细胞的移行速率,与单一细胞培养环境作对比,观察细胞移行速率的改变。收集两种细胞培养上清,加入到对方培养基中,形成体外模拟混合培养环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曲线的改变。结果:共培养环境下,OK、ADSC细胞的移行速率均较单一细胞培养环境下高。与常规培养相比,在体外模拟共培养环境下,OK、ADSC细胞的增殖曲线均变陡。结论:在体外共培养环境中,ADSC、OK呈现互相促进、互相吸引、协同增殖态势,细胞的移行速率、增殖速率均得到提高,能够共同用于组织工程口腔黏膜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共培养
下载PDF
HPV16E5、E6和E7基因重组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感染口腔上皮细胞 被引量:4
19
作者 项先旺 江彤 陈传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0-944,共5页
目的分别构建HPV16 E5、E6和E7癌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为研究E5基因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致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HPV16 E5、E6和E7基因,分别构建p LVX-Ac GFP-E5、p LVX-Ac GFP-E6和p LVX-Ac GFP-E7重组慢病毒载体,... 目的分别构建HPV16 E5、E6和E7癌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人口腔上皮细胞,为研究E5基因对口腔上皮细胞的致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HPV16 E5、E6和E7基因,分别构建p LVX-Ac GFP-E5、p LVX-Ac GFP-E6和p LVX-Ac GFP-E7重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3种慢病毒上清液,分别感染口腔上皮细胞、腺嘌呤素筛选感染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p LVX-Ac GFP-E5、p LVX-Ac GFPE6和p LVX-Ac GFP-E7重组慢病毒载体,获得3种慢病毒上清液,筛选得到3个稳定的细胞株。RT-PCR和Western blot均可检测到HPV16 E5、E6和E7基因在口腔上皮细胞内表达。结论本研究构建的3个重组慢病毒载体能成功感染口腔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16癌基因 慢病毒载体 口腔上皮细胞
下载PDF
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E6、E7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潇潇 江彤 +1 位作者 蒋欣泉 陈传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研究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HIOEC)E6、E7基因的影响。方法:HIOEC转染pLEGFP-E5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同时人为突变E5基因并转染HIOEC,通过PCR检测E5及各突变体在HIOEC中的... 目的:研究HPV16型E5基因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HIOEC)E6、E7基因的影响。方法:HIOEC转染pLEGFP-E5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同时人为突变E5基因并转染HIOEC,通过PCR检测E5及各突变体在HIOEC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E6、E7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以及转染后HIOEC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构建了E5缺失突变体反转录病毒载体并成功转染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转染后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的增殖行为实验表明,HPV16E5基因可促进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P<0.05),并对E6、E7基因mRNA表达具有正调控作用,但其缺失突变基因反转录病毒载体对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及E6、E7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HPV16型E5基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增殖,并对E6、E7基因mRNA表达量有一定的间接上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HPV16E5 E6/E7 缺失突变 反转录病毒载体 人永生化口腔上皮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