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护理干预在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张力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1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疼痛以及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20例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创...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焦虑、疼痛以及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120例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创口愈合分级以及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口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AS评分以及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伴有焦虑口腔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以及疼痛程度,并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心理护理 焦虑 疼痛 愈合
下载PDF
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2
作者 曲进 赵彤霞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29期5221-5222,共2页
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舌大部切除术后的吞咽障碍,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乳糜漏,另一类则是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窒息、疼痛、出血、感染等。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 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某些手术后特有的并发症,如舌大部切除术后的吞咽障碍,颈淋巴清扫术后出现的乳糜漏,另一类则是多数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窒息、疼痛、出血、感染等。了解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口腔外科手术
下载PDF
刍议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玉凤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和研究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共78例,运用心理护理、手术以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切口部位的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和患者疼痛的护理,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 目的探讨和研究口腔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共78例,运用心理护理、手术以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切口部位的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和患者疼痛的护理,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手术的成功大大提高,科学有效的护理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认可和肯定,患者满意度大步提升。结论口腔外科手术并发症重在预防。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感染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并发症 口腔护理
下载PDF
并存糖尿病的口腔外科手术8例处理报告
4
作者 胡顺广 王友山 余凤翔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并存糖尿病的口腔外科手术8例处理报告胡顺广王友山余凤翔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因此,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机率也随之增大。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或疏漏将导致发生一系列并发... 并存糖尿病的口腔外科手术8例处理报告胡顺广王友山余凤翔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因此,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机率也随之增大。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或疏漏将导致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我科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糖尿病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异丙酚和氯胺酮合用于幼儿口腔外科手术麻醉的体会
5
作者 郭富全 郝丽华 马兴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
小儿口腔外科手术年龄日趋变小,对麻醉技术的要求亦愈来愈高。异丙酚以其起效快、苏醒快、有效抑制咽反射,使下颌充分松弛等优点〔1〕,而在静脉麻醉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并很快在口腔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报道关于异丙酚、氯胺酮... 小儿口腔外科手术年龄日趋变小,对麻醉技术的要求亦愈来愈高。异丙酚以其起效快、苏醒快、有效抑制咽反射,使下颌充分松弛等优点〔1〕,而在静脉麻醉领域开辟了新天地,并很快在口腔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报道关于异丙酚、氯胺酮合用于幼儿口外手术麻醉的体会。1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儿童 麻醉 异丙酚 氯胺酮
下载PDF
并存糖尿病的口腔外科手术8例处理报告
6
作者 胡顺广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8年第4期152-154,共3页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因此,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机率也随之增大。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或疏漏将导致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我科自1988年以来...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的发病率约为2~3%[1]。因此,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机率也随之增大。治疗过程中处理不当或疏漏将导致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我科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并存糖尿病的口腔颌面外科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外科手术 处理
下载PDF
口腔外科手术全麻期间支气管痉挛患者急救处理
7
作者 刘国胜 刘可斌 周承堂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全麻 支气管痉挛 急救处理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安淑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2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进行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愈合分级、护理前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心理韧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愈合与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好,值得在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跨理论模型护理 口腔外科手术 术后愈合 心理韧性
下载PDF
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勇敢 余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介绍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需求研制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比较使用前(2017年)与使用后(2018年)1年内术中器械设备污染率、由于仪器设备污染所消耗... 目的:介绍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需求研制一款适用于口腔外科手术的多功能无菌收纳袋,比较使用前(2017年)与使用后(2018年)1年内术中器械设备污染率、由于仪器设备污染所消耗的资金、术中发生针式电刀刺伤例数、医生对术中污染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等。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功能无菌收纳袋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后1年,较前1年术中器械设备污染率显著下降(由16.41%下降至7.04%);节省资金约81765元;术中针式电刀刺伤例数减少19例(由24例降至5例);手术医师对术中污染器械处理的满意度由78%提升至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无菌收纳袋能有效解决口腔外科术中物品不易管理的难题,不但减少了术中消耗,还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率,提高了医师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多功能 无菌收纳袋
下载PDF
探索STA无痛麻醉仪和超声骨刀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评《口腔局部麻醉精要》
10
作者 邱金泉 惠志飞 张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86,共1页
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口腔临床诊疗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STA无痛麻醉仪和超声骨刀是目前医学领域流行的两种微创舒适化医疗技术,两者均被应用于口腔临床上,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为了更一步推动STA无痛麻醉仪和超声骨刀在口... 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口腔临床诊疗服务提供了更多可能,STA无痛麻醉仪和超声骨刀是目前医学领域流行的两种微创舒适化医疗技术,两者均被应用于口腔临床上,在口腔外科手术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为了更一步推动STA无痛麻醉仪和超声骨刀在口腔外科手术中应用推广,本文主要结合《口腔局部麻醉精要》相关内容进行研读,结合口腔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超声骨刀 口腔临床 口腔局部麻醉 医学领域 舒适化医疗 精要 应用推广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研究
11
作者 丁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36-0039,共4页
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病例发生的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例对术后口腔感染进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样本收集的时间范围定在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从该阶段收集了在医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无... 研究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病例发生的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例对术后口腔感染进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样本收集的时间范围定在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从该阶段收集了在医院接受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无口腔感染与发生口腔感染的病例各100例、36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别设置为对照组与口腔感染组。在口腔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发生的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对口腔感染在口腔颌面外科病例术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外科病例在手术后发生的口腔感染主要分布在口腔恶性肿瘤、口腔良性肿瘤、涎腺手术后,其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在单因素分析结果中,两组关于性别分布数据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但口腔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关于年龄、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长、手术时机、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等方面的数据作比较均发现明显差异(P<0.05);经由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9 kg/m2、合并2型糖尿病、既往有吸烟史、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围术期抗生素未应用、存在侵入性操作是口腔颌面外科病例在术后发生口腔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病例在术后发生口腔感染主要与其年龄、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吸烟史、手术时长、手术时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口腔感染主要发生在口腔肿瘤切除手术和涎腺手术患者中,病原菌主要分布在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感染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刘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78-0181,共4页
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本文主要在于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常规组(n=40)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n=40)应用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 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本文主要在于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护理模式的差异分组,常规组(n=40)应用常规护理,优质组(n=40)应用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数据方面的差异。结果 优质组负性情绪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满意率更高(P<0.05),优质组并发症率更低(P<0.05)。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推荐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干预模式,整体应用效果比较理想,应用价值相当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负性情绪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翌杰 袁杰 +1 位作者 王晓昌 何志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45-1346,136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864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53)和未感染组(n=811)。统计各菌种的感染发生率,采用Logis...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口腔感染的微生物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4月我院诊治的864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53)和未感染组(n=811)。统计各菌种的感染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为6.13%。口腔感染微生物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达32.08%;革兰氏阴性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占比分别为7.55%、5.66%;真菌感染占比为5.66%,而混合感染患者占比居第2位,达30.19%。感染组年龄>55岁、伤口有异物、手术时间>3h、住院时间>14d、急诊手术的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围术期预防用药患者占比则低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伤口有异物、手术时间>3h、急诊手术均是影响术后发生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围术期有预防用药是术后口腔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高,尽量避免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围术期适当预防性给予抗感染药物,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感染 微生物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陈玲 丁婧 程春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986-990,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的80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种类以及影响因素,由此提出预防性护...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口腔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12月的80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分析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种类以及影响因素,由此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然后收集该院2016年1—12月的939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口腔感染率、口腔评分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口腔感染率为7.54%(61/809),其中口腔恶性肿瘤切除的口腔感染率最高,约为15.52%(9/58)。在61例口腔感染的病人中,真菌感染5例(8.20%),革兰阳性细菌感染36(59.02%),革兰阴性细菌感染20例(32.78%),混合性感染2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糖尿病、住院时间和手术性质是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口腔感染率为2.45%(23/916),口腔评分为(10.36±2.4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20,P=0.000;t=2.134,P<0.01);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9.14%,与对照组(87.5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4,P=0.296)。结论口腔恶性肿瘤切除的口腔感染率最高;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糖尿病、住院时间和手术性质等均是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预防性护理,可显著降低手术病人的口腔感染率,提高病人的口腔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控制 口腔 口腔外科手术/副作用 细菌感染 真菌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哈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4期77-80,共4页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接受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 目的探究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应用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内固定系统治疗,实验组接受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实验组的止血时间(20.12±3.23)h和住院时间(4.34±1.23)d均短于对照组的(35.34±5.23)h、(15.67±4.23)d(P<0.05)。实验组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95.45±4.42)分高于对照组的(78.12±4.56)分(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感染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可吸收内固定系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超 邓冰 +1 位作者 马洪 宋宇峰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并发抑郁障碍相关因素,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2例手术前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种、人格特征...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并发抑郁障碍相关因素,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72例手术前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情况进行调查,并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种、人格特征等因素进行分组研究,数据应用SPSS11. 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8 61%手术前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其中并发轻、中度抑郁障碍者占41 67%;抑郁障碍程度因患者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明确进一步治疗方案、罹患病种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而异,其中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明确进一步治疗方案及人格特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患者并发抑郁障碍的比例较高,对这类病人的早期发现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口腔外科手术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快薇乔缝线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谭汉提 李正华 雷春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伤口采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缝合,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裂开等并发症,无增生瘢痕,瘢痕小... 目的探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伤口采用快薇乔可吸收缝线缝合,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全部患者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感染、裂开等并发症,无增生瘢痕,瘢痕小。结论可吸收缝线适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伤口缝合,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伤口缝合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手术 缝合技术 可吸收缝线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技术及口腔冲洗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价值研究
18
作者 吐尔逊古丽·米吉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12-0115,共4页
本研究着重围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并总结出预防口腔冲洗并发症及护理干预的相关经验和价值。方法 从2023年7月-12月这个时间段内抽取样本数64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将64例中的前32例分配在对照组,后32例... 本研究着重围绕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并总结出预防口腔冲洗并发症及护理干预的相关经验和价值。方法 从2023年7月-12月这个时间段内抽取样本数64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将64例中的前32例分配在对照组,后32例分配在观察组,将常规的口腔护理及口腔冲洗护理依次提供给对照组和观察组。比对的指标方向为: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清洗后的口腔清洁及舒适程度、护理干预的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比对中显示出观察组效果更优,p<0.05。结论 口腔冲洗技术的提升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可以减少并发症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口腔冲洗技术 并发症预防 护理干预价值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对伴有焦虑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心理韧性及睡眠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董雪红 孙强 +1 位作者 陈帅 李惠川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4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口腔外科手术伴有焦虑的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1例接受口腔外科手术合并焦虑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6例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对... 目的探讨接受口腔外科手术伴有焦虑的患者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91例接受口腔外科手术合并焦虑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46例应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创口愈合时间、愈合分级、心理韧性、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SAS、PSQI、SDS评分、乙级愈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韧性评分、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伴有焦虑症状的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心理韧性,缓解负面情绪,有利于创面愈合,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跨理论模型管理方案 焦虑 口腔外科手术 心理韧性 睡眠质量
原文传递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彬彬 田文彬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7期417-420,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方式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2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靶控静脉输注异丙酚,实验组靶控...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方式对口腔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72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靶控静脉输注异丙酚,实验组靶控静脉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两组麻醉期[麻醉前(T0)、异丙酚或者其复合瑞芬太尼发挥药效时(T1)、局麻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中(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血流动力学[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与心率(HR)]、异丙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与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T0、T1、T2、T3、T4、T5 DBP、SBP及HR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T1、T2、T3与T5 SpO2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实验组异丙酚平均剂量、起效时靶控血浆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外科手术采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输注方式,患者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减少异丙酚使用剂量,麻醉后恢复快,获得良好镇痛效果,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口腔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恢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