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梦雨 伊丽 吉日木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2,共9页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 该研究旨在评估驼乳源乳铁蛋白(lactoferrampin-lactoferricin,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抗菌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首先预测并鉴定驼乳源LFA-LFC嵌合肽的分子特性和二级结构;通过测定嵌合肽最低抑菌(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绘制时间-致死曲线,评估嵌合肽的抗菌效果;分析嵌合肽对生物膜的预防、消除作用。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嵌合肽对细菌的作用位点,测定菌体DNA迁移率,对嵌合肽的抗菌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变异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2、32、64μmol/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28、128、256μmol/L;细菌在1×MIC嵌合肽浓度处理30 min后完全致死;当嵌合肽浓度为128μmol/L时预防生物膜生成约80%,512μmol/L时消除生物膜约50%;4×MIC嵌合肽浓度处理细菌后发现其细胞膜均出现裂解,DNA未发生迁移。该研究认为驼乳源LFA-LFC嵌合肽对3株菌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嵌合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作用于DNA,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源乳铁蛋白嵌合肽 口腔致龋菌 效果 生物膜 DNA
下载PDF
局部使用聚维酮碘氟化泡沫对龋易感儿童口腔致龋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欣 谢倩 +1 位作者 周学东 李继遥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了解一种新型的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对口腔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61名6~9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1人,分别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和常规氟化泡沫进行局部处理,每周1次,连续... 目的:了解一种新型的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对口腔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61名6~9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人,对照组31人,分别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和常规氟化泡沫进行局部处理,每周1次,连续处理4周。运用平板法进行唾液中细菌培养记数观察处理前,处理过程中每1周以及处理后1个月唾液中细菌(变形链球菌、乳杆菌以及可培养总菌落)水平的变化。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每周1次局部使用含有100g/L聚维酮碘的氟化泡沫连续4周能更为显著降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效果可持续到1个月后。然而,唾液中可培养总菌落和乳杆菌水平在泡沫处理前后各时间点组间和组内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每周1次连续4周使用100g/L聚维酮碘氟化泡沫能明显降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同时不改变唾液中可培养总菌落水平,其作用效果能持续到处理后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预防 聚维酮碘氟化泡沫 口腔致龋菌
下载PDF
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涂欢芯 章可可 +3 位作者 任佩琪 胡翔宇 孙妍 潘乙怀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抗菌肽是生物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多肽类及其衍生物。抗菌肽种类繁多,来源广泛,且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口腔常见致龋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本文就不同来源的抗菌肽对口腔致龋菌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抗菌肽在龋病的药物防治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致龋菌 变异链球 齿
下载PDF
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三种致龋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秀娟 钟滨 +2 位作者 徐华兴 易敏 王小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牙菌斑中细菌培养计数观察咀嚼口香糖前后3种致龋菌(变链、乳杆、黏放)数量的变化。结果:与咀嚼前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C 3组变链、乳杆、黏放致龋菌数量均呈下降趋势(P<0.001);与C组相比,咀嚼口香糖4周后A、B 2组更能显著降低变链数量(P<0.05);3组间乳杆菌数量和黏放数量的下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芽糖醇口香糖抑制牙菌斑内变链菌数量较为明显,对乳杆菌、黏放菌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口腔致龋菌
下载PDF
木糖醇口香糖咀嚼时间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帝泽 陆君卓 +2 位作者 向臻婷 胡巍 郑黎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18-720,744,共4页
目的:研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常见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60名年龄在18~22岁口腔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n=20)。 A组于午餐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45 min;B组于午餐后咀嚼等剂量同品牌木糖醇口香糖15 min;C组(对照组... 目的:研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常见细菌的影响。方法:纳入60名年龄在18~22岁口腔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n=20)。 A组于午餐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45 min;B组于午餐后咀嚼等剂量同品牌木糖醇口香糖15 min;C组(对照组)午餐后不咀嚼口香糖。于咀嚼口香糖3周后收集唾液,接种于BHI、MSB、Rogosa培养基平板,计数总菌落与主要条件致龋菌的数量,评估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咀嚼木糖醇口香糖组口腔微生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咀嚼口香糖时间长短对口腔微生物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咀嚼口香糖15 min即可达到良好口腔清洁效果,延长咀嚼时间并不能显著增强其对龋病相关微生物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口香糖 口腔微生物群落 口腔致龋菌 咀嚼时间
下载PDF
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体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袁曦玉 从兆霞 +1 位作者 吴泽钰 赵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2-555,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的体外作用。方法通过微孔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抑制率,涂布平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通过微量滴定板法... 目的研究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的体外作用。方法通过微孔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最小抑菌浓度及生长抑制率,涂布平板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通过微量滴定板法测定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单菌生物膜最低形成抑制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最低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浓度;通过△PH值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酸能力的影响,苯酚硫酸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水不溶性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采用玻壁法测定2倍最小抑菌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单菌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4,1,2,4,1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8,8,4,4,8,4mg/mL,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血链球菌、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生物膜最低形成抑制浓度分别为4,4,2,2,4,2mg/mL,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分别为16,16,8,16,16,8mg/mL,最低清除已形成生物膜浓度分别为8,16,8,8,8,8mg/mL;2倍最小抑菌浓度,生物膜最低清除浓度及以下三个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测试菌株的浮游状态及生物膜产酸及产水不溶性多糖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倍最小抑菌浓度及以下三个药物浓度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均可抑制测试菌株的粘附能力,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软紫草粗提物对口腔主要致龋细菌单菌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的生长、产酸、产糖、粘附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软紫草 粗提物 口腔主要致龋 作用
原文传递
ldh基因在龋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7
作者 刘雅丽 陈思佳 +1 位作者 张晨 张向宇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 龋病是危害人类口腔健康最常见的疾病,是口腔致龋菌群、宿主、食物及时间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疾病。据WHO相关研究显示,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龋失补指数(DMFT)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影响着60-90的学龄儿童和大部分的成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质量[1]。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乳酸是致龋菌的重要特征,是龋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多数口腔细菌可通过代谢碳水化合物产生有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口腔致龋菌 致龋 失补 口腔 口腔健康 变形链球 基因突变 大鼠
原文传递
看点
8
《时尚育儿》 2014年第12期18-18,共1页
《怀孕傻三年你躺枪了吗》虽然女性孕期和产后会感到大脑部分功能明显减弱,但这种大脑的变化其实更能促进她们改善思考和认知能力,并将注意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育儿。——程芳(资深心理咨询师)"怀孕傻三年"这个... 《怀孕傻三年你躺枪了吗》虽然女性孕期和产后会感到大脑部分功能明显减弱,但这种大脑的变化其实更能促进她们改善思考和认知能力,并将注意力放在更为重要的事情上面——比如育儿。——程芳(资深心理咨询师)"怀孕傻三年"这个话题在《时尚育儿》的官方论坛上引发了妈妈们的强烈共鸣和激烈探讨,正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妈妈们纷纷表示躺着也中枪。但孕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师 程芳 三年 口腔致龋菌 致龋 基因分析 口腔医院 口口相传 洁牙 儿科主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