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朱晓燕 魏薇萍 管佳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04-605,共2页
目的:观察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观察组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结果:观察组患者... 目的:观察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观察组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工时、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口腔黏膜的损伤及护理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持续低吸引
下载PDF
口腔负压吸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和皮下积液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梁袆诺 陈静 梁杏明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应用口腔负压吸引术对皮下积液、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术后应用口腔负压吸引术,...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应用口腔负压吸引术对皮下积液、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虎门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术后应用口腔负压吸引术,对皮下积液和上肢淋巴水肿的防范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上肢临床水肿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管拔除后皮下积液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17.5%,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除时间为(8.2±0.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2±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负压吸引可使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率显著降低,并使皮下负压持续引流的时间缩短,为乳腺癌手术结束后近期皮下积液和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对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负压吸引 乳腺癌手术 上肢淋巴水肿 皮下水肿
原文传递
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树萍 程兆云 +4 位作者 李晓慧 刘超 丁付燕 王晓航 葛振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2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常规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与2015年同期16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26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返回监护室后,常规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与2015年同期16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较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同时护理工作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术后给予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可以降低隐性误吸的发生率,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住院花费,同时减少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低吸引 冠状动脉搭桥术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持续口腔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陈国伟 汤婷婷 +3 位作者 葛亚淑 周珊珊 徐颖 钱丽娟 《现代医学》 2022年第11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负压吸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PICU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联合持续... 目的:探讨持续口腔负压吸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PICU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试验组采用常规气道管理联合持续口腔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及护理工作量。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低,机械通气时长短,护理工作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常规气道管理相比,联合持续口腔负压吸引可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重症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降低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长,减少护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口腔负压吸引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原文传递
介绍一种一次性可负压吸引口腔护理装置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升 成磊 陆华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介绍一种可用于气管插管病人的一次性可负压吸引口腔护理装置,本装置将海绵棒与吸痰管合为一体,既可按照传统的擦拭法顺序将病人口腔擦拭干净,同时还可以将口腔护理液以及口腔分泌物吸净,有效防止误吸。且操作简便,可由一人一边实施口... 介绍一种可用于气管插管病人的一次性可负压吸引口腔护理装置,本装置将海绵棒与吸痰管合为一体,既可按照传统的擦拭法顺序将病人口腔擦拭干净,同时还可以将口腔护理液以及口腔分泌物吸净,有效防止误吸。且操作简便,可由一人一边实施口腔护理一边吸引,完成口腔护理操作,节约时间和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引口腔护理装置 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护理装置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杨超 范凤云 王卉(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570-0570,共1页
目的:研究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护理装置在气管插管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气 管插管患者 113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7 例、56 例,并 分别采取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 目的:研究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护理装置在气管插管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气 管插管患者 113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57 例、56 例,并 分别采取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护理装置护理、棉球擦拭护理,观察并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及口腔护理质量比较。 结果:对比对照 组的护理总有效率(80.36%),研究组(94.74%)有显著提高,(P < 0.05);对比对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1.43%),研究组(7.02%)有显著降低,(P < 0.05);对比对照组口臭评分、牙菌斑指数,护理后改良 Beck 口腔评分、 Rosenberg 评分,研究组均有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对气管插 管患者采取可控式口腔冲洗负压吸引护理装置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改 善口臭,恢复口腔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式口腔冲洗吸引护理装置 气管插管 口臭 口腔功能
下载PDF
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李丹 张烨 +2 位作者 黄英 钟小辉 朱霞 《医疗装备》 2022年第21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且口腔分泌物较多的4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应用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且口腔分泌物较多的48例危重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采用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进行吸痰,比较两组气管导管脱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及护理工作量(包括每日更换固定胶布次数、每日擦拭分泌物或吸痰次数)、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气管导管脱管、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更换固定胶布次数、每日擦拭分泌物或吸痰次数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吸痰,能够降低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气管导管脱管、口腔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并可减少护理工作量,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机械通气 口腔持续低吸引 气管导管脱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工作量
下载PDF
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硕 游哲斌 +5 位作者 林春锦 何玲玲 郭太林 林帆 戴木森 施毅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6期78-80,84,共4页
目的 探讨口腔分泌物负压持续吸引减少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卧床长期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使用口腔负压持续吸引,对照组18例未使用口腔负压持续吸引,观... 目的 探讨口腔分泌物负压持续吸引减少卧床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卧床长期住院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使用口腔负压持续吸引,对照组18例未使用口腔负压持续吸引,观察患者半年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以及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比较两组第一线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反复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5.3%vs 76.5%,P=0.037;5.8%vs 53.0%,P=0.007)。两组第一线抗生素治疗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66.7%vs 76.9%,P=1.000)。结论 口腔负压持续吸引,方法简单易行,无明显痛苦,可有效减少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但不能提高肺炎的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口腔持续吸引 老年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纪武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5-38,共4页
分析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按全盲抓阄法平分成对照组(常规的吸痰方式)和观察组(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 分析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按全盲抓阄法平分成对照组(常规的吸痰方式)和观察组(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气管导管脱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每天更换固定胶布和擦拭或吸引口腔分泌物的次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工时、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护理成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腔持续微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能够使口腔黏膜的损伤率降低,减少气管导管的脱落和VAP的产生,减少每天更换固定胶布和擦拭或吸引口腔分泌物的次数,使患者的护理工时、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降低了患者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和牙菌斑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持续微吸引 住院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晓燕 魏薇萍 谭耘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3期1466-1467,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吸痰与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吸痰与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观察2组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面部皮肤破损情况、护理工作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面部皮肤破损情况、护理工作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伴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行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面部皮肤的破损及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持续低吸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