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祖南
胡耒豪
+3 位作者
陈震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相关知识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影像数据中上下颌骨、颈部动静...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相关知识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影像数据中上下颌骨、颈部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和骨组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解剖实验模型,将重建模型加密后储存于云端。通过联网移动设备扫描实验模型对应的二维码,获取增强现实图像,辅助实验人员讲解和实验对象学习。分别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以课后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实验对象对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反馈,评价该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共纳入83名本科生,所有实验对象均能顺利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实验参与人员均可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从云端获取三维解剖实验模型,并在移动端对模型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增强现实技术能够以不同的解剖部位内容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内容呈递方式,通过更为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帮助实验对象分辨解剖结构,获取解剖知识。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的接受程度较高(9.19分),增强现实技术在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理解能力(9.01分)、提升课程趣味和激发学习热情方面(8.55分)获得了较高评分。结论: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实现解剖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辅助学生更好建立三维空间理解能力,在帮助学生进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三维可视化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节
崔念晖
+2 位作者
刘筱菁
王佃灿
许向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密切联系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基于学生为主体、临床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理,参照临床...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密切联系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基于学生为主体、临床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理,参照临床经典手术联系解剖学理论与临床应用,同时优化授课团队与授课方式。通过3年的实践和调整,初步建立了基于口腔颌面颈部外科手术入路和术式的解剖学实验课程方案,改革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
部
解剖
学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题名
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唐祖南
胡耒豪
陈震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5,共5页
基金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助推课程建设项目(2023AI04)。
文摘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北京大学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实验对象,选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相关知识为实验内容。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影像数据,通过数字化软件对影像数据中上下颌骨、颈部动静脉等重要血管和骨组织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生成解剖实验模型,将重建模型加密后储存于云端。通过联网移动设备扫描实验模型对应的二维码,获取增强现实图像,辅助实验人员讲解和实验对象学习。分别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以课后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实验对象对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反馈,评价该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共纳入83名本科生,所有实验对象均能顺利使用增强现实技术识别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实验参与人员均可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从云端获取三维解剖实验模型,并在移动端对模型进行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增强现实技术能够以不同的解剖部位内容为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内容呈递方式,通过更为真实的三维立体图像帮助实验对象分辨解剖结构,获取解剖知识。课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的接受程度较高(9.19分),增强现实技术在培养学生三维空间理解能力(9.01分)、提升课程趣味和激发学习热情方面(8.55分)获得了较高评分。结论: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实现解剖模型的三维可视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辅助学生更好建立三维空间理解能力,在帮助学生进行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识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增强现实
三维可视化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Keywords
Augmented reality
3D visualizatio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anatomy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
2
2
作者
梁节
崔念晖
刘筱菁
王佃灿
许向亮
机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年第11期978-981,共4页
文摘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是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密切联系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基于学生为主体、临床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对实验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法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整理,参照临床经典手术联系解剖学理论与临床应用,同时优化授课团队与授课方式。通过3年的实践和调整,初步建立了基于口腔颌面颈部外科手术入路和术式的解剖学实验课程方案,改革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局
部
解剖
学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
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Keywords
Topographic anatomical dissection
Oral-maxillofacial-neck anatomy
Experiment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分类号
R-05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颈部解剖识别中的应用评价
唐祖南
胡耒豪
陈震
于尧
章文博
彭歆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学实验课程改革实践
梁节
崔念晖
刘筱菁
王佃灿
许向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1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