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i-67及p53蛋白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董玉兰 杨向红 +1 位作者 高英贤 李永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 6 7、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Ki 6 7、p5 3抗体对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 P法免疫组化检测 ,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 ,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 ,...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上皮肿瘤Ki 6 7、p5 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Ki 6 7、p5 3抗体对口腔鳞癌、疣状癌、乳头状瘤及正常粘膜上皮进行S P法免疫组化检测 ,对阳性反应切片进行光镜下观察 ,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 ,各组肿瘤间进行比较。结果 :鳞癌各例Ki 6 7、p5 3均呈阳性表达 ,疣状癌Ki 6 7、p5 3(除 1例 )均呈阳性表达 ,乳头状瘤Ki 6 7均呈阳性表达 ,p5 3阴性表达。正常粘膜上皮Ki 6 7、p5 3均呈阴性表达。Ki 6 7、p5 3阳性细胞百分比均随肿瘤恶性度增高而增加 ,各组间差异十分显著 (P均 <0 .0 1)。结论 :Ki 6 7,p5 3阳性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状上皮肿瘤 蛋白Ki-67 蛋白P53
下载PDF
粘膜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中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红 周伟 +2 位作者 谭包生 刘晓勇 王松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其他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组织中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 6 9例各种口腔及颌面部肿瘤组织 ,HE染色后常规病理学检测 ;提取肿瘤组织DNA ,以粘膜型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4例 (4 / 9)舌癌 ,... 目的 :观测人乳头瘤病毒DNA在舌癌及其他口腔非鳞状上皮细胞性肿瘤组织中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 6 9例各种口腔及颌面部肿瘤组织 ,HE染色后常规病理学检测 ;提取肿瘤组织DNA ,以粘膜型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4例 (4 / 9)舌癌 ,6例 (6 / 2 5 )腮腺混合瘤 ,2例 (2 / 9)颌骨肉瘤 ,2例 (2 / 15 )涎腺恶性肿瘤组织中HPVDNA呈阳性。而腺淋巴瘤、粘膜白斑、基底细胞腺瘤、颌骨造釉细胞瘤、腺泡细胞瘤组织中未发现有HPVDNA。结论 :部分口腔颌面部肿瘤可检测到HPVDNA ,HPV感染可能在上述肿瘤发生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型人乳头瘤病毒 DNA 舌癌 口腔状上皮细胞性肿瘤 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超 冯红超 +1 位作者 陈建超 宋宇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88-1393,共6页
背景与目的:近来研究表明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Ang-1、Ang-2)是极有潜力的血管生长因子,它们与其它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局部平衡关系决定了血管是进展、稳定还是衰退。本文探讨Ang-1及Ang-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 背景与目的:近来研究表明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Ang-1、Ang-2)是极有潜力的血管生长因子,它们与其它血管生长因子之间的局部平衡关系决定了血管是进展、稳定还是衰退。本文探讨Ang-1及Ang-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血管成熟指数(vesselmaturationindex,VMI)之间的关系,并评估Ang-1及Ang-2的联合表达在肿瘤血管生成及成熟中的作用。方法: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中的Ang-1及Ang-2的表达;通过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法同时检测CD3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评估MVD及VMI。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及正常口腔粘膜相比,Ang-2的表达显著增加(51.22%vs.26.67%,0%),而Ang-1的表达显著降低(41.46%vs.90.00%,90.00%),P值均<0.05;在癌旁正常组织与正常口腔粘膜之间,二者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对临床病理因素的分析发现,在高分化肿瘤中Ang-1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中分化肿瘤(56.00%vs.18.75%,P<0.05);而Ang-2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肿瘤(84.62%vs.35.71%,P<0.01)。Ang-1和Ang-2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血管成熟密切相关(P值均<0.05)。联合Ang-1和Ang-2的表达发现,Ang-1与Ang-2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肿瘤的血管成熟。结论:口腔鳞癌中Ang-1表达降低及Ang-2表达增高与肿瘤血管的生成及成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OIETIN-1 ANGIOPOIETIN-2 口腔肿瘤 状细胞 血管生成 血管成熟
下载PDF
CD44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明贺 韩成敏 +3 位作者 孙艳芳 王雪 张立国 张茹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09,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及OSCC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为确定CD44作为OSCC基因治疗的参考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患者OSCC组织、20例OSCC患者OS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癌旁组织及OSCC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为确定CD44作为OSCC基因治疗的参考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OSCC患者OSCC组织、20例OSCC患者OSCC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中CD44的表达强度。结果:CD44在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及OSCC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CD44表达率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CD44在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D44在临床分期为晚期的OSCC组织中表达高于早期(P<0.05);CD44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明显关联。结论:CD44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OSCC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表达强度不同,提示CD44的高表达可作为判定OSCC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口腔状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HE染色
下载PDF
肿瘤外泌体来源的miR-126-5p通过抑制NLRC3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5
5
作者 程乐达 程鹏 +2 位作者 杨雄飞 王娟 朱保玉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1284-1288,1295,共6页
目的探索口腔鳞癌外泌体中miR-126-5p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qPCR分析口腔鳞癌组织芯片、临床样本及口腔鳞癌外泌体中miR-126-5p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与miR-126-5p相互作用的分子,qPCR检测外泌体与共孵育后的肿... 目的探索口腔鳞癌外泌体中miR-126-5p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qPCR分析口腔鳞癌组织芯片、临床样本及口腔鳞癌外泌体中miR-126-5p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与miR-126-5p相互作用的分子,qPCR检测外泌体与共孵育后的肿瘤细胞中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C3)的表达情况;通过体外细胞增殖及划痕实验,以及体内肿瘤生长反映含有miR-126-5p外泌体对肿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果芯片分析表明口腔鳞癌组织中miR-126-5p高表达,患者组织(P<0.05)及口腔鳞癌细胞系中miR-126-5p同样高表达(P<0.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126-5p与NLRC3相互作用,且miR-126-5p对NLRC3存在负性调控关系(P<0.01);此外,含有miR-126-5p的外泌体与细胞共孵育或沉默NLRC3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P<0.001)及迁移(P<0.0001),且含有miR-126-5p的外泌体可以抑制NLRC3的体内表达(P<0.001),促进肿瘤的生长(P<0.001)。结论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miR-126-5p可以抑制NLRC3的表达从而促进口腔鳞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肿瘤 miR-126-5p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 外泌体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癌术中癌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章茜 夏成万 +3 位作者 胡世奇 王怡 蒲玉梅 王育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NIF)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术中实时监测切缘癌残留的可行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5例OSCC患者,术前(12±1)h经肘静脉静...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NIF)成像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术中实时监测切缘癌残留的可行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5例OSCC患者,术前(12±1)h经肘静脉静脉注射ICG(0.75 mg/kg),术中对术野和手术切除标本切缘进行NIF成像,并对OSCC组织和口腔正常黏膜进行荧光强度测定,对异常荧光信号处取材并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NIF成像肿瘤边界分级与病理肿瘤边界分级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35例患者的肿瘤病灶均获得清晰的ICG NIF成像,阳性率为100%。OSCC组织的荧光强度为(412.73±146.56)au,高于口腔正常黏膜组织[(279.38±82.56)au,P<0.01]。4例患者术野瘤床和手术切除标本对应的切缘处检测到异常荧光信号,其中2例经病理证实为癌细胞残留,另2例为炎性细胞浸润。OSCC术中应用ICG NIF成像技术的切缘阳性检出率为5.7%(2/35)。35例OSCC患者中,手术切除标本NIF成像显示的肿瘤边界1级20例,2级11例,3级4例,与病理肿瘤边界呈正相关(r=0.809,P<0.001)。结论ICG NIF成像技术可有效检测切缘是否存在癌细胞残留,对降低因术中癌残留导致的OSCC术后局部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状细胞癌 吲哚菁绿 近红外荧光成像 癌残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