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作者 张艳梅 胡娟 +1 位作者 王艳平 韩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80-84,共5页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OS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OS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曲安奈德治疗,联合组行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疼痛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两组全血黏度低切(LS)、血浆黏度(PV)及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和VAS评分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GF-β1、TNF-α、NSE、Cyfra21-1、SCC-Ag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LS、PV、Fib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OSF疗效好,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无显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溃疡凝胶 曲安奈德 炎症因子 肿瘤标志物 血液流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灵 杜永秀 徐普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675-2679,2685,共6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慢性、潜伏性疾病,被归类为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如咀嚼槟榔、微量元素紊乱和遗传易感性等。本文回顾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治疗OSF的各种方法,包...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是一种慢性、潜伏性疾病,被归类为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被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如咀嚼槟榔、微量元素紊乱和遗传易感性等。本文回顾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治疗OSF的各种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以上治疗方法主要是减轻疾病的体征和症状,尚缺乏单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有部分研究者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干细胞治疗,但是观察病例量较少,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治疗 张口受限 干细胞治疗
下载PDF
13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陈冠君 符骁 +5 位作者 冼海瑜 苏守达 温琦涛 邓伟 林诗耿 王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 目的分析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的临床特点、病理及临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4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其中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组133例,非OSF癌变组114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OSF癌变组的平均年龄(50.68±11.54)岁低于非OSF癌变组(57.90±12.85)岁,OSF癌变组的男女比例高于非OSF癌变组(6.82∶1 vs 2.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F癌变组和非OSF癌变组的OSCC病理分化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OSF癌变组的肿瘤分化较好,非OSF癌变患者肿瘤分化较差。OSF癌变组复发率(19.1%)低于非OSF癌变组(31.5%),OSF癌变组5年生存率(85.5%)高于非OSF癌变组(7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OSF癌变对OSCC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有嚼食槟榔鲜果习惯的OSF癌变患者以男性为主,肿瘤好发于舌及唇颊部,病理分化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病理分级 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非编码小RNA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慧 吴颖芳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已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的调控。越来...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癌前病变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非编码小RNA(small non-coding RNAs,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已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人类疾病的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种SncRNAs在OSF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相关转录因子和基因表达或上皮间充质转化来调控成纤维细胞(fbroblasts,FB)活化而参与OSF疾病进展;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母体抗瘫抑制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uppressor of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TGF-β/Smad)信号通路或与miRNA相互作用参与OSF的发生发展;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通过与miRNA相互作用在OSF中发挥作用;tRNA衍生的小RNA(tRNA-derived small RNAs,tsRNAs)参与多种纤维化疾病的进展,但其在OSF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仍需重点关注SncRNAs介导OSF进展的作用靶点,探究其对OSF的作用功能及分子机制,以期为诊断和治疗OS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非编码小RNA 微RNA 长非编码RNA 环状RNA tRNA衍生的小RNA 纤维细胞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治疗的循证医学研究
5
作者 郭锦材 谢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2期907-915,共9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与咀嚼槟榔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OSF的致病机制不明确,无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如类固醇、己酮可可碱、番茄红素、姜黄、丹参、芦荟等药物及激光和...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submucousfibrosis,OSF)是一种与咀嚼槟榔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OSF的致病机制不明确,无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如类固醇、己酮可可碱、番茄红素、姜黄、丹参、芦荟等药物及激光和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了评价这些治疗方法改善OSF最大张口度、灼痛感、舌灵活度等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近十年学者们已完成了多项循证医学研究。本文对近十年(2014年7月至2024年6月)PubMed、Embase、WebofScience、The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七大数据库治疗OSF的系统性评价或Meta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为OSF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当前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己酮可可碱、透明质酸酶联合类固醇、番茄红素、姜黄素、丹参联合类固醇、芦荟等药物可有效改善OSF患者的最大张口度和烧灼感,且安全性好。透明质酸酶联合类固醇、番茄红素、姜黄素、丹参联合类固醇、芦荟证据等级均为A级,己酮可可碱证据等级为B级。番茄红素比其他药物,改善患者最大张口度的效果更好。芦荟在治疗早期比其他药物,改善烧灼感效果更好。此外,抗氧化剂改善OSF的症状效果佳,应用前景好。激光可改善OSF最大张口度、疼痛等症状,但成本较高,证据等级为C级;手术改善OSF最大张口度效果明显,但创伤大,证据等级为C级。目前循证证据纳入的临床研究数量和样本量较少,未来需更多设计良好、随访期长、结局指标标准化的治疗OSF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再进行循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治疗 循证医学 类固醇 丹参 己酮可可碱 透明质酸酶 番茄红素 姜黄素 芦荟
下载PDF
基于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
6
作者 刘佩 李泽濛 贺小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5只大鼠,10只为空白组,其余55只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模型,最终有45只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上调组(转染10... 目的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通路调控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65只大鼠,10只为空白组,其余55只建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模型,最终有45只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上调组(转染10μl PTPRZ1过表达慢病毒悬液)、下调组(转染10μl PTPRZ1沉默慢病毒悬液)各15只,7 d后观察大鼠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下调组、上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及TGF-β1、Smad2、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张口度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上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张口度水平明显下降(P<0.05);下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张口度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PTPRZ1表达量、颊黏膜评分、Ⅰ、Ⅲ型胶原水平、TGF-β1、Smad2、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张口度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下调PTPRZ1可改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大鼠临床症状,调节胶原水平,其机制可能与TGF-β/Smad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信号通路 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 胶原
下载PDF
槟榔活性成分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临床样本验证
7
作者 李睿镈 高歌 +1 位作者 谢曦 罗海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0-940,共11页
目的探究槟榔的成分及其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Thermo QE plus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和Compound discover 3.2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槟榔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将检测到的化合物以质谱响应值排序,分析排名前20化合物的活性。... 目的探究槟榔的成分及其促进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采用Thermo QE plus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仪和Compound discover 3.2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槟榔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将检测到的化合物以质谱响应值排序,分析排名前20化合物的活性。化合物活性来源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汇总,数据查询基于PubChem、Chemical book以及Scifinder数据库。借助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槟榔影响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主要影响的生物功能、信号通路。通过整合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KEGG)等数据库获取OSF的作用靶点。以OB≥30%为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筛选出槟榔可作用于靶点的化合物,并构建靶点-化合物、化合物-中药、靶点-化合物-中药网络。运用MOE软件的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成分-靶点结合的可能性,再利用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可视化。最后通过免疫组化在临床样本中验证槟榔是否影响PI3K-Akt、MAPK两条通路涉及的主要蛋白,初步验证槟榔诱导OSF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基于网络药理学和槟榔粗提物中筛选出前10的化合物与OSF核心靶点中核心交集基因,确定了槟榔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与MAPK通路。通过免疫组化在临床样本中验证,细胞膜上的PI3K蛋白表达量在OSF患者组中表达下降(P=0.0002),p-PI3K(P=0.0002)表达量上升,进一步激活下游的AKT1蛋白表达增加(P=0.0006),加剧磷酸化蛋白p-AKT蛋白的表达及堆积(P=0.0013);而在MAPK通路中,OSF患者组对比正常组,通过上调JNK蛋白(P=0.0130),诱导下游AP-1复合蛋白c-jun及c-fos转录因子的活性增加,促使其向细胞核聚集;且OSF患者组较正常组血浆的IL-6(P<0.0001)与IL-8(P=0.0095)含量均上升。结论槟榔碱、槟榔次碱、异去甲槟榔碱等槟榔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刺激PI3K-Akt与MAPK信号通路,促进炎症介质IL-6及IL-8的表达,诱导胶原增生,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性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损黏膜下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液注射方法及疗效探讨 被引量:25
8
作者 肖益彩 翦新春 +4 位作者 郑廉 周超 杜永秀 周婷 王彬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口腔黏膜病变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采用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行双侧颊黏膜病变下局部注射。每周注射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注射10...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联合丹参酮注射液口腔黏膜病变下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1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采用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行双侧颊黏膜病变下局部注射。每周注射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每注射10次后间隔30 d,然后进行第2个疗程10次,间隔30 d,再进行第3个疗程的治疗,共注射30次。对临床疗程完成后12、24和36个月的开口度及双侧颊黏膜由灰白变红色面积进行评估,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14例患者完成治疗全过程的疗效观察。早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2.0±1.2)mm,中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4.5±2.4)mm,后期组治疗3 a后获净开口度(15.5±1.5)mm。颊黏膜的颜色和血管数量增多的程度,早期组在治疗追踪的第3年结束时,19例患者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程度的有效率为100%,中期组为94.7%,后期组为90.7%。结论:曲安德奈联合丹参酮注射液注射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对患者开口度、病变黏膜颜色及毛细血管数量的恢复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下纤维 曲安奈德 丹参酮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蒋灿华 李超 +3 位作者 石芳琼 陈新群 唐瞻贵 翦新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切除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前方区域纵行的纤维条索,术中被动开口度达正常范围后,剪取相应大小的...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例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下切除双侧颊部翼下颌韧带前方区域纵行的纤维条索,术中被动开口度达正常范围后,剪取相应大小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覆盖黏膜缺损创面,间断缝合后,碘纺纱包加压固定。术后10~14d拆除纱包与缝线后开始开口训练,定期随访并进行类固醇皮质激素黏膜下局部注射等辅助治疗,通过伤口愈合、瘢痕软化及开口度改善等指标评价手术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例患者双侧颊部纤维条索切除后形成的手术创面,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修复均获得成功,无感染或排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8个月,患者颊部原手术区黏膜红润,质地柔软,开口困难明显改善。术前开口度为(12.04±2.93)mm,术中开口度为(35.46±3.17)mm,术后6个月时的开口度为(29.33±4.28)m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修复重度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手术治疗中的黏膜缺损创面,能够起到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与改善开口困难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 口腔黏膜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FHIT和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尹晓敏 温春燕 +2 位作者 韩玉玲 高义军 唐瞻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强阳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OSF组(P<0.05)。MDM2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OSF组(P<0.05)。结论:FHIT表达下调和缺失,以及MDM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萍 盛薇 +1 位作者 李惠林 张志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565-256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丹参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并计凋亡...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丹参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丹参注射液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共同培养,显微镜下观察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并计凋亡细胞率及活细胞率。结果:丹参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发生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凋亡率升高及活细胞细胞率降低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但当丹参浓度及作用时间达到一定域值后,细胞凋亡率及活细胞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丹参可诱导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凋亡,且有剂量、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纤维细胞 丹参 凋亡
下载PDF
玉泉汤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轶 卢惠冰 +2 位作者 彭植锋 王忠献 蔡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188-218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84例OS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4例),另设置不伴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正常对照组10例,常规治疗组予... 目的观察中药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84例OS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中药治疗组(44例),另设置不伴有口腔黏膜疾病的正常对照组10例,常规治疗组予以强的松龙注射液5 mL加2%利多卡因1 mL于病变区域分点行黏膜下注射,每次每点注射1 mL,每次注射4个点,每周1次;口服维生素A 2.5万U,1次/d;维生素E100 mg,1次/d。中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玉泉汤加减。疗程1个月。观察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主症变化情况,并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水平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常规治疗组为62.50%,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主症积分均有改善;经过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各项积分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玉泉汤对OSF各主症均有良好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中药可能通过影响OSF患者血清IL-6水平而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IL-6 中药治疗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李霞 黄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6例OSF组织,14例OSF癌变组织以及10例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6例OSF组织,14例OSF癌变组织以及10例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皮中无hTERT阳性表达,OSF癌变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12/14)明显高于OSF组(7/46)(P<0.005),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7/10)明显高于普通OSF组(7/46)(P<0.005)。结论:hTERT蛋白过度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黏膜 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TPRZ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蓉 翦新春 +2 位作者 刘德裕 周超 王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蛋白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癌变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 目的 :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Z1型受体(PTPRZ1)蛋白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癌变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探讨其在OSF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检测36例OSF癌变患者、23例非OSF癌变鳞癌患者及21例身体健康者颊黏膜组织中PTPRZ1蛋白分布及表达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TPRZ1蛋白在OSF癌变组的颊黏膜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2.22%;在非OSF癌变的颊黏膜鳞癌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为43.47%;在正常颊黏膜组织中呈阴性表达。PTPRZ1蛋白在OSF癌变组及非OSF癌变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SF癌变组显著高于非OSF癌变的口腔癌组(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PTPRZ1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非OSF癌变的口腔鳞癌中微量表达,在OSF癌变组中显著表达。PTPRZ1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分析发现,PTPRZ1与复发及转移呈显著正相关性(rk=0.642,P<0.01;rk=0.656,P<0.01)。结论 :PTPRZ1在OSF癌变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早期诊断分子标志物及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蛋白激酶Z1型受体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鳞癌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Survivin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晌辉 王颖 +4 位作者 蒋海鹰 粟红兵 姚志刚 黄立勋 翦新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3-396,共4页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其癌变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SF组织和42例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其癌变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的表达,探讨Survivin在OSF癌变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SF组织和42例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皮中无Survivin阳性表达,OSF癌变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95.2%)显著高于OSF组(47.5%)(P<0.01),而早、中、晚期OSF3组间Survivin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过度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SURVIVIN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艳波 尹晓敏 高义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648-2651,共4页
目的通过对461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 ucous fibrosis,O SF)及62例O SF癌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探讨O SF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检验,观察年龄、性别、职务、文化程度、咀嚼槟榔的时间和频率、吸烟量、饮... 目的通过对461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 ucous fibrosis,O SF)及62例O SF癌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探讨O SF癌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检验,观察年龄、性别、职务、文化程度、咀嚼槟榔的时间和频率、吸烟量、饮酒、是否伴发白斑或扁平苔藓、张口度等15个相关因素与O SF癌变的关系,筛选与O SF癌变相关的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计算这些因素的相对危险度(O R值)及95%的可信区间。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张口度、咀嚼槟榔、咀嚼槟榔的持续时间、吸烟、吸烟持续时间、吸烟量和饮酒被选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咀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及吸烟持续时间在O SF癌变过程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咀嚼槟榔的持续时间、吸烟及吸烟持续时间是O SF癌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病因、致病机理、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3
17
作者 翦新春 高兴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4期217-225,共9页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能形成瘢痕、组织纤维化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咀嚼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危险因素。在中国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均有咀嚼槟榔的习惯。研究证实,嚼槟榔、吸烤烟和饮白酒可增加口腔黏膜下...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是一种能形成瘢痕、组织纤维化的慢性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咀嚼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危险因素。在中国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均有咀嚼槟榔的习惯。研究证实,嚼槟榔、吸烤烟和饮白酒可增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风险。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口腔癌前病变,病理表现为慢性炎症、结缔组织内广泛的胶原纤维沉积、上皮固有层或其下结缔组织内的局部炎症改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癌变发生率为7%~30%。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治疗主要采用曲安奈德和丹参酮注射液行黏膜下局部注射,对改善患者的张口度及口腔黏膜的烧灼痛效果良好,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3%。本文就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病因、致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阐述,以供同道们临床参考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癌前病 口腔潜在恶性病 口腔黏膜 张口受限 治疗干预 曲安奈德注射液 丹参酮注射液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效果及对SFRP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艳波 谭劲 +2 位作者 张琳 李群 左巧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效果及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OS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34例)和联合组...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效果及对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OS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药组(34例)和联合组(34例)。单药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联合组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视觉模拟评分(VAS)、龈沟液及唾液中SFRP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张口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VAS评分、龈沟液及唾液中SFRP1水平、血清IL-6、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口腔黏膜病损面积、VAS评分低于单药组,张口度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龈沟液及唾液中SFRP1均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血清IL-6、TGF-β1均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辅助曲安奈德治疗OSF的效果优于单用曲安奈德,能有效升高龈沟液及唾液中SFRP1水平,延缓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口腔黏膜下纤维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曲安奈德
下载PDF
应用QPCR验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媛 翦新春 刘德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DKK1、COX6A2、ATP1A2、TPM1、ABCA8、MIB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在OSF癌变组织12例、非OSF癌变组织10例和正常组织8例中候选基因mRNA的表达。用2^(-ΔΔCT)法分析比较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XCL1、PTPRZ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MP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XCL1、PTPRZ1、TPM1基因对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有意义,可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口腔鳞癌 QPCR
下载PDF
张口训练增加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的张口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谌静 吴颖芳 +1 位作者 彭解英 马立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1-735,共5页
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其进食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改善OSF患者张口度的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张口训练对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张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 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张口受限严重影响其进食和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关于改善OSF患者张口度的文献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张口训练对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张口度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220例OSF张口受限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每周1次,8次为一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张口训练2年。比较两组患者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的张口度。根据开口度大小、黏膜板状结构和条索情况评估疗效。结果:完成治疗全过程的患者197例,其中实验组107例,对照组90例。实验组张口度在局部注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年和2年分别为(36.14±2.62),(39.67±2.67)和(39.80±2.57)m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24.71±1.97),(22.82±2.13)和(22.02±2.09)mm(均P<0.05)。局部注射治疗结束2年复诊时,实验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8%(P<0.05)。结论:张口训练能显著增加局部注射治疗OSF患者的张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 张口度 张口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