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语写作中的去修辞化批判
1
作者 张德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5-88,共4页
新世纪以来的口语写作存在着去修辞化的倾向,不少口语诗人不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只是一味直用口语、倚重叙事或者依赖反讽,从而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单薄和想象空间的狭窄。去修辞化的口语写作,既无法充分挖掘现代汉语的语言潜能,又无法构... 新世纪以来的口语写作存在着去修辞化的倾向,不少口语诗人不在语言修辞上下功夫,只是一味直用口语、倚重叙事或者依赖反讽,从而造成了诗歌语言的单薄和想象空间的狭窄。去修辞化的口语写作,既无法充分挖掘现代汉语的语言潜能,又无法构建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同时也对百年新诗的艺术形象造成了一定损伤。因此,对这种去修辞化的诗歌写作倾向加以反思和批判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诗歌 口语写作 去修辞化
下载PDF
《八千岁》的口语写作
2
作者 赵利国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3-57,共5页
《八千岁》是汪曾祺“高邮系列”小说的代表作,此系列小说写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同时标志着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的创作转型。小说《八千岁》将口语语言融入到市井摹写中,使小说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呈现出人物志的文字样貌。然而,更值得注意... 《八千岁》是汪曾祺“高邮系列”小说的代表作,此系列小说写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同时标志着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的创作转型。小说《八千岁》将口语语言融入到市井摹写中,使小说反映底层人民生活,呈现出人物志的文字样貌。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口语写作在小说语言形式方面的探索,这主要体现在口语表达习惯层面,《八千岁》的口语写作,可以从口语对欧化汉语的解构、口语语言的离题特色和口语写作中的书场艺术三方面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汪曾祺 八千岁 口语写作 离题 书场 欧化汉语
下载PDF
口语写作的内在悖论
3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曹丙燕 口语写作的内在悖谬》 诗歌 文化价值 文化语言
下载PDF
梦里不知身是客——论宋晓贤原创性口语诗的写作难度
4
作者 夏玲 曾子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47-51,共5页
宋晓贤的诗歌是保持韵律的口语叙事诗,内容上以底层视角专注日常生活,作品富有人道主义底色,具备较有力的现实批评力量,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境界,是有写作难度的原创性极强的口语写作。
关键词 宋晓贤 当代诗歌 叙事性 口语写作
下载PDF
非英语类本科生英语拓展课程的教学研究——以“思辨口语与写作”为例
5
作者 孙素音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45-147,共3页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拓展课程进行过程中,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如目标不明确、课程同质化、教学手段单一、评价方式粗糙等一些问题。鉴于此,尝试就教学目标和内容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英语拓展课程 教学 思辨口语写作
下载PDF
难度、城市、口语:新草原写作的三个关键词
6
作者 邰婉婷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2年第1期77-80,共4页
《新草原写作(2021卷)》诗选,对于勾勒和评述内蒙古诗歌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新草原写作”依然属于地域写作,是涵盖了一定空间里的自然和人文风貌的写作.“新草原写作”从生活的纵深出发,注重生命本体的经验与生存价值,呈现“草原... 《新草原写作(2021卷)》诗选,对于勾勒和评述内蒙古诗歌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新草原写作”依然属于地域写作,是涵盖了一定空间里的自然和人文风貌的写作.“新草原写作”从生活的纵深出发,注重生命本体的经验与生存价值,呈现“草原”这个地理概念下遮蔽的真实图景,彰显了内蒙古崭新的人文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草原写作 难度写作 城市书写 口语写作
下载PDF
口语写作与诗歌就范
7
作者 赵金钟 《诗林》 2020年第4期10-14,F0002,共6页
口语风潮下的诗歌情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逐渐进入俗化写作状态。这种俗化写作局面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文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文明的取代,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 口语风潮下的诗歌情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逐渐进入俗化写作状态。这种俗化写作局面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文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文明的取代,后工业社会的消费文化逐渐上升,遮蔽甚至覆盖充溢着诗性元素的传统文化。“消费主义的文化对公众日常生活的渗透实际上完成了一个统治意识形态的再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众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并占据了中国当代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1]这种文化格局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趣味与审美诉求,同时也促使创作为了生存而放低姿态,迎合消费。于是,生产与消费(作者与读者)便迅速在“功利性”“时尚性”“平面化”等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上握手言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意识形态 作者与读者 口语写作 阅读趣味 后工业社会 审美诉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写作状态
原文传递
语文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模块合编探析——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廷 《文教资料》 2012年第12期70-71,共2页
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一直以来以合编(综合)型模式为主,在单元内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设置安排上有分编、合编两种现象。人教版作为我国使用范围很大的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采用合... 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一直以来以合编(综合)型模式为主,在单元内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设置安排上有分编、合编两种现象。人教版作为我国使用范围很大的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采用合编的模式,作者探析了“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部分合编的理论基础和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合编型模式 理论基础 利弊
下载PDF
大学高年级英语专业写作和口语教学策略——论词汇和习语的学习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豪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本文拟从词汇学习和习语学习这个特定角度,探讨教师应如何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和口语水平。 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我要首先界定本文所谓的词汇和习语这两个概念。词汇(word)指的是单个词汇,而非单词的组合;习语(... 本文拟从词汇学习和习语学习这个特定角度,探讨教师应如何制定教学策略,以提高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和口语水平。 为了避免读者的误解,我要首先界定本文所谓的词汇和习语这两个概念。词汇(word)指的是单个词汇,而非单词的组合;习语(idiom)则指习惯用语,包括动词短语、各类单词组合的惯用表达、单个词汇的习惯用法以及俚俗语。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鉴于中国学生自身的学习心理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笔语和口语表达形式特点,教师要引导他们有所侧重地掌握和运用词汇与习语,使写作相对谨严化,使口语相对平易化,以提高英语写作和口语的实际综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写作口语 英语专业 习语 英语文体 口语教学 “矫枉过正” 中国学生 词汇学习 文体风格
下载PDF
单元主题下高中英语口语与写作教学之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丽萍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1年第3期45-46,共2页
目前,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科学合理驾驭单元主题,牢牢抓好口语课堂,才能有效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关键词 口语写作 教学之实践
下载PDF
“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吴投文诗歌论
11
作者 许婧雯 《阴山学刊》 2018年第2期22-25,35,共5页
吴投文是一位诗歌评论家、学者,也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事诗歌创作至今的诗人,他在对当代诗歌进行观察、评论的同时,基于自身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和对当前诗歌状况的分析,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疏离于片面的"学院派创... 吴投文是一位诗歌评论家、学者,也是一位诗人。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事诗歌创作至今的诗人,他在对当代诗歌进行观察、评论的同时,基于自身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和对当前诗歌状况的分析,将自己的诗歌创作疏离于片面的"学院派创作"和"民间写作",而是"知识分子写作"和"口语化写作"的整合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投文 “知识分子写作 口语写作
下载PDF
高效课堂背景下英语口语和写作教学的融合
12
作者 白满琳 刘小琴 《海外文摘》 2019年第3期0107-0109,共3页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相对应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英语课堂中口语教育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融合。因此本文主要对...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都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相对应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落实了英语课堂中口语教育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融合。因此本文主要对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采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说、读写结合的模式实施的策略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口语和写作训练有机融合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口语写作教学 融合 策略
下载PDF
一堂口语与写作结合的探究课的案例分析
13
作者 于明明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年第34期0029-0029,共1页
本文分析了一堂高中英语口语与写作教学案例,通过口语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口语写作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单元主题下高中英语口语与写作教学之实践
14
作者 张爱燕 《读与写(下旬)》 2021年第8期0142-0142,共1页
写作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相对较弱的环节。专题写作教学有利于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对单元学习的认知和理解的升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对中学英语写作发表... 写作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中一个相对较弱的环节。专题写作教学有利于为学生建立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体系,有利于对单元学习的认知和理解的升华,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对中学英语写作发表了一些见解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主题 高中英语口语写作 策略
下载PDF
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一册《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第一单元 用心感受生活 口语表达的要求
15
作者 周世忠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8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高中 语文第一册 语文教学 写作口语交际》 写作训练 口语训练 能力训练 写作教学 口语教学
下载PDF
一箭三雕的“写作、口语交际”课案例
16
作者 张柏林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5年第7期11-12,共2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 高中语文第三册“写作、口语交际”第二单元的内容是“议论要有理有据”,其中作文题目之一是“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我一直以为“中学生要读名著”应是一个不争的结论,而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中学生不要读名著”的呼声甚是“猛烈”,大有“西风”压倒“东风”之势!而且这些学生的作文也做到了“议论有理有据”。作文批阅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第三册 写作口语交际”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作文题 教学案例
下载PDF
从“再现”返回“表现”——论当代诗歌写作的误区及突围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迎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49,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叙事把诗歌的再现推向了反讽的秩序化、单一化、中心化、复制化的写作趋势,背离了诗体语言的诗意、诗性凝聚的想象、审美空间。在重视"再现"叙事的同时也重视诗意的表现,在"再现""表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叙事把诗歌的再现推向了反讽的秩序化、单一化、中心化、复制化的写作趋势,背离了诗体语言的诗意、诗性凝聚的想象、审美空间。在重视"再现"叙事的同时也重视诗意的表现,在"再现""表现"之间取得较好平衡的文学思维,有助于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积极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诗歌 第三代诗 朦胧诗 口语写作 表现/再现
下载PDF
“转喻写作”:当代诗学的积极建构——于坚诗歌的话语特征新论
18
作者 董迎春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6年第3期126-131,2,共6页
于坚诗歌通过拒绝隐喻来解构朦胧诗的宏大叙事,更注重口语写作中的"语感",由80年代诗歌的抒情转成谐趣为主要话语特征的叙事,这种还原式日常主义写作,体现出话语转义中的转喻写作思维,并对当代诗学重构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于坚 转喻写作 口语写作 新诗 当代诗学
下载PDF
生活之软与言词的硬度——从马铃薯兄弟的写作看新世纪诗歌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桃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96,共4页
中国新诗进入新世纪后面临一个特殊的境遇,就是网络的迅速兴起与渗透。受网络激发而获得了灵感的诗人马铃薯兄弟,其诗歌写作具有网络时代的某些特征:语词轻盈,句式柔软,注重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描摹。其趋向于口语的写作风格彰显了... 中国新诗进入新世纪后面临一个特殊的境遇,就是网络的迅速兴起与渗透。受网络激发而获得了灵感的诗人马铃薯兄弟,其诗歌写作具有网络时代的某些特征:语词轻盈,句式柔软,注重对都市日常生活的观察与描摹。其趋向于口语的写作风格彰显了这一类型诗歌的可能与难题:如何在对口语的甄别中挖掘其内在的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新世纪诗歌 马铃薯兄弟 口语写作
下载PDF
转折词反常态使用与鲁迅的文学书写
20
作者 姜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鲁迅是使用转折词占比数量颇多且使用多重转折复句颇频繁的现代作家。他的手稿修改中约四分之一处是增加转折词或语气副词、加重转折词使用分量以及将转折词嵌入其他复句。转折词连续轻转、重转和承上转折词句首使用的特征,使语气由弱到... 鲁迅是使用转折词占比数量颇多且使用多重转折复句颇频繁的现代作家。他的手稿修改中约四分之一处是增加转折词或语气副词、加重转折词使用分量以及将转折词嵌入其他复句。转折词连续轻转、重转和承上转折词句首使用的特征,使语气由弱到强,分句之间关系更加清晰,达到多重设悬、语意逆转和讽刺叠加等目的,重在强调结果的必然性。这种转折词的反常态使用,既是作家少年时期的文字情结与创作成熟期质疑思想的双重结果,又是文字视觉标记与理性推理标注的共同呈现。对此展开研究,既能从语言批评的角度对现代语写作话语体系的形成做探微式的挖掘,又有助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转折词 口语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