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错牙合畸形与口面肌功能治疗的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静 杨彤彤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7期9-11,14,共4页
口腔颌面各部分的正常发育都依赖于口周肌功能的平衡,口周肌功能紊乱会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同时,口周肌功能协调对正畸治疗的顺利完成和保持疗效的稳定性都至关重要。本文初步分析了口面肌功能治疗和错牙合畸形两者的关系,并就口面... 口腔颌面各部分的正常发育都依赖于口周肌功能的平衡,口周肌功能紊乱会导致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同时,口周肌功能协调对正畸治疗的顺利完成和保持疗效的稳定性都至关重要。本文初步分析了口面肌功能治疗和错牙合畸形两者的关系,并就口面肌功能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错牙合畸形 口面肌功能治疗相关因素
下载PDF
影响错(牙合)畸形患者行口面肌功能治疗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静 杨彤彤 +1 位作者 王之瑜 刘莉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错[牙合]畸形患者行口面肌功能治疗意愿(OMT)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对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的279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宣教口面肌功能治疗的知识,并进行影响OMT意愿的相关问卷调查。采用SAS 9.2软件进行单... 目的:探讨影响错[牙合]畸形患者行口面肌功能治疗意愿(OMT)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对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的279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宣教口面肌功能治疗的知识,并进行影响OMT意愿的相关问卷调查。采用SAS 9.2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382)、婚姻状况(OR=0.25)、肌功能训练了解情况(OR=5.665)、能否坚持完训练(OR=4.333)、训练是否较为费时(OR=0.251)、训练是否影响正常生活(OR=0.242)为影响患者接受OMT意愿的因素。结论:本调查发现错[牙合]畸形患者行OMT的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应积极宣传口面肌功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口面肌功能治疗意愿(OMT) 多因素
下载PDF
口面肌功能治疗改善Pierre-Robin序列征术后吞咽功能及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洪漫 朱敏 +2 位作者 徐怡 赵晓科 潘键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口面肌功能治疗(OMT)对Pierre-Robin序列征(PRS)术后患儿吞咽功能及言语语言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PRS术后(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吞咽障碍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 目的探讨口面肌功能治疗(OMT)对Pierre-Robin序列征(PRS)术后患儿吞咽功能及言语语言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2例PRS术后(经下颌骨牵引成骨术治疗)吞咽障碍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OMT治疗。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儿吞咽障碍程度、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营养相关实验室指标及体质量指数等差异,并通过随访对比2组患儿3岁时其口面肌功能水平及言语语言障碍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儿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8.12±1.30)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营养风险筛查结果、营养相关指标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随访至3岁时发现观察组患儿口面肌功能分级水平[(70.40±6.3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1.8±7.31)分],言语语言障碍(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52.0%)较对照组(68.0%)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T治疗能显著改善PRS术后患儿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患儿身体发育,同时还能降低其言语语言障碍发生率,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Pierre-Robin序列征术后 吞咽障碍 营养状况 言语语言障碍
原文传递
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促进牙龈癌患者口颌功能康复的个案管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冬叶 何杏芳 +4 位作者 沙秀娟 黄秋雨 丁楚煊 余晓曼 吴淑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18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总结促进牙龈癌患者口颌功能康复的个案管理。方法采取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对1例牙龈癌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其护理要点包括: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的护理、口面肌功能治疗、心理护理及口颌功能康复的效果追踪评价。结... 目的总结促进牙龈癌患者口颌功能康复的个案管理。方法采取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对1例牙龈癌患者进行个案管理,其护理要点包括: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的护理、口面肌功能治疗、心理护理及口颌功能康复的效果追踪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个案管理,患者口腔功能及生命质量的自评总分为18分,张口度4 cm、语音清晰度98%,患者生命质量良好。结论采用上颌阻塞器序列修复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的个案管理,从围手术期到出院随访,并结合不同阶段的评估,全方位与相关专科医生沟通配合,加强了多学科协作,促进了患者口颌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赝复体 腔肿瘤 口面肌功能治疗 颌骨缺损 护理
原文传递
口面肌功能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丹阳(综述) 梁辉(审校)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目的系统回顾口面肌功能治疗(OMT)相关文献,就OMT的动作、机制及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使用Pubmed、CNKI、万方医学进行搜索截至2020年6月前的相关文献。结果共回顾24篇研究,包括14篇研究成人OSA,10篇研究儿童O... 目的系统回顾口面肌功能治疗(OMT)相关文献,就OMT的动作、机制及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使用Pubmed、CNKI、万方医学进行搜索截至2020年6月前的相关文献。结果共回顾24篇研究,包括14篇研究成人OSA,10篇研究儿童OSA,其中有20项研究均显示治疗前后AHI有改善,但改善程度主要取决于OSA严重程度及治疗时间。结论研究证明OMT对治疗单纯打鼾、成人轻至重度OSA、儿童OSA均有效果,可作为治疗OSA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但OSA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相关临床试验和样本数量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口面肌功能治疗 咽运动 成人 儿童
原文传递
口面肌功能治疗在安氏Ⅱ1类错(牙合)早期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史真 滕延萍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观察口面肌功能治疗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进行肌功能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12岁,男孩3例,女孩11例.其中替牙列11例,恒牙列3例,均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覆盖5.0~... 目的 观察口面肌功能治疗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口腔门诊进行肌功能治疗的患者14例,年龄7~12岁,男孩3例,女孩11例.其中替牙列11例,恒牙列3例,均为安氏Ⅱ1类错(牙合),覆盖5.0~11.0 mm,其中Ⅲ度深覆(牙合)3例,均表现为牙列拥挤.进行肌功能评估后,选用不同型号的I2N训练器(Myofunctional Research Co.Queensland,Australia),进行肌功能训练.应用SPSS19.0软件对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6~10个月后,患者口周肌肉功能改善,深覆(牙合)、深覆盖纠正,牙列拥挤改善,面型改善.治疗后前牙覆盖减小(4.82±1.92) mm、覆(牙合)减小(2.25±0.64) mm、上切牙唇倾度减小(2.75±2.36) mm,6.96°±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下前牙唇倾度增加(-2.10°±2.90°)、SNB增加(-2.04°±2.29°)、FMA增加(-1.46°±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面肌功能治疗简便、无创,对安氏Ⅱ1类错(牙合)的早期治疗是有效的,肌功能评估和训练是关键,疗效依赖于患者的良好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安氏Ⅱ1类错(牙合) 早期矫治
原文传递
扩弓联合肌功能训练对口呼吸患儿舌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文婷 黄俊强 +3 位作者 林巧珍 刘小凤 曹军 戴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8-651,共4页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错[牙合]伴口呼吸患儿行上颌扩弓联合口面肌功能训练后舌体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上气道通畅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根据呼吸方式分为口呼吸组(15例)和鼻呼吸组(15例),分别拍摄鼻呼吸组治疗前锥形束CT(cone-b... 目的:研究骨性Ⅱ类错[牙合]伴口呼吸患儿行上颌扩弓联合口面肌功能训练后舌体位置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上气道通畅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根据呼吸方式分为口呼吸组(15例)和鼻呼吸组(15例),分别拍摄鼻呼吸组治疗前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口呼吸组上颌扩弓联合口面肌功能治疗前、后的CBCT,使用Invivo5软件对舌体位置进行测量。采用SPSS 27.0软件对鼻呼吸组和口呼吸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口呼吸组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口呼吸组和鼻呼吸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儿,舌体距离上腭的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口呼吸组通过上颌扩弓联合口面肌功能训练后,舌背与上腭之间的距离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Ⅱ类错[牙合]伴口呼吸患儿常存在低舌位,通过上颌扩弓联合口面肌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舌体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扩弓 口面肌功能治疗 骨性Ⅱ类错[牙合] 舌体位置
原文传递
舌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杨冬叶 朱萍 吴淑仪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723-728,共6页
舌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器官,其所在位置与口颌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受遗传或习得行为、呼吸模式、牙缺失/不良义齿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舌的解剖和生理联系,医务人员应意识到不正确的舌位可能导致不同的局部或全身功能障碍。为了提高治疗... 舌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器官,其所在位置与口颌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受遗传或习得行为、呼吸模式、牙缺失/不良义齿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到舌的解剖和生理联系,医务人员应意识到不正确的舌位可能导致不同的局部或全身功能障碍。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检查中增加舌位评估。国内关于舌位的介绍极少,本文通过对舌位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舌位对机体的影响、舌位的评估和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正确的舌位知识的重视,以期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位 口面肌功能治疗 错[牙合]畸形
下载PDF
将OMT新理念引入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芳 张晖妮 +2 位作者 李静周 邓倩怡 梁燕桃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949-952,997,共5页
目的探讨在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OMT)新理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临床培训的四生62人,对其中30人进行临床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培训;另外32人... 目的探讨在儿童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OMT)新理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临床培训的四生62人,对其中30人进行临床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培训;另外32人为未接受课程培训的往届四生。课程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 20.0软件对结果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课程培训明显增强了四生对口面肌功能治疗概念和疗程的了解,提高其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关注度,93.33%的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高。结论在儿童口腔医学四生的咬合诱导临床教学中引入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可取得良好效果,有助于口面肌功能治疗新理念在儿童咬合诱导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面肌功能治疗 儿童腔医学 临床教学 咬合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