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黄海埋藏古三角洲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凡 张秀荣 +1 位作者 李永植 李本兆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8-244,共7页
应用高分辨地球物理测量手段在南黄海中部深水区测量,发现了大面积以前积与前人所述反射结构为特征的埋藏三角洲地层。经过岩芯沉积成份分析、有孔虫组合、14C年龄测定,证明是晚更新世晚期海退时期的古黄河三角洲沉积,并能与相邻... 应用高分辨地球物理测量手段在南黄海中部深水区测量,发现了大面积以前积与前人所述反射结构为特征的埋藏三角洲地层。经过岩芯沉积成份分析、有孔虫组合、14C年龄测定,证明是晚更新世晚期海退时期的古黄河三角洲沉积,并能与相邻的地层时代和沉积环境对应。结合华北平原与陆架区埋藏古河道的研究证明,晚更新世晚期低海面时期已经形成了黄河,并且流进了渤、黄海陆架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埋藏 古三角洲 晚更新世
下载PDF
晚更新世末期南黄海中部埋藏古三角洲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凡 张秀荣 +1 位作者 孟广兰 韩桂荣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1992—1993年用浅地层剖面仪对南黄海中部浅地层进行测量,在70—80m左右的深水区发现了埋藏古三角洲堆积体。结合实测海底地形图及岩芯沉积相资料对浅地层剖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是距今2.7万a左右的黄河河口三角洲,这说... 1992—1993年用浅地层剖面仪对南黄海中部浅地层进行测量,在70—80m左右的深水区发现了埋藏古三角洲堆积体。结合实测海底地形图及岩芯沉积相资料对浅地层剖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是距今2.7万a左右的黄河河口三角洲,这说明,晚更新世末期黄河已经流入南黄海陆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南黄海 古三角洲 海岸线
下载PDF
海南岛东部外陆架水下埋藏古三角洲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奉鑫 林美华 +1 位作者 江荣华 庄杰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58,共4页
海南岛东部外陆架水深 100~150 m处,存在一个大面积的水下埋藏古三角洲。从 浅地层记录中发现,这片水下古三角洲保存有完好的三角洲沉积结构,特别是前积层的倾 斜层理十分清晰。该水下古三角洲的存在是古海岸线的一个证据。
关键词 海南岛东部外陆架 水下埋藏古三角洲 浅地层结构
下载PDF
东海陆架的古河道和古三角洲 被引量:47
4
作者 刘振夏 Berne S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4,共6页
基于 1996年中法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电火花单道地震资料 ,确定了晚更新世早期和中期长江 (黄河 )水下三角洲的分布范围和大致时间。中更新世晚期东海陆架为一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 ,晚更新世以来自西北方向的大型河流的... 基于 1996年中法东海海洋地质调查电火花单道地震资料 ,确定了晚更新世早期和中期长江 (黄河 )水下三角洲的分布范围和大致时间。中更新世晚期东海陆架为一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的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 ,晚更新世以来自西北方向的大型河流的三角洲受此控制主要发育在东北部较低地区。东海陆架较大古河道多发育在末次冰期中的亚间冰期 (氧同位素 3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古三角洲 地震地层 晚更新世 东海 陆架
下载PDF
珠江口陆架区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 被引量:28
5
作者 鲍才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5-34,共10页
本文论述了晚更新世低海面时期,在珠江口陆架区埋藏古河道与古三角洲分布规律及其特征和埋藏古河道与古三洲角形成的地质环境。
关键词 河道 古三角洲 地质环境 晚更新世 珠江口
下载PDF
黑海西北部第聂伯河古三角洲甲烷溢出区异常海底背散射模式
6
作者 Lieven Naudts Jens Greinert +3 位作者 Yuriy Artemov 马金凤(译) 万玲(校对) 范广慧(校对) 《海洋地质》 2018年第4期24-39,共16页
声学海底背散射强度与渗漏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整合多波束背散射数据和单波束回声探测器探测到的渗漏位置来检验。这项研宄得到了侧扫声纳的记录数据、5kHz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孔隙水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可视海面观测的进一步支持。... 声学海底背散射强度与渗漏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整合多波束背散射数据和单波束回声探测器探测到的渗漏位置来检验。这项研宄得到了侧扫声纳的记录数据、5kHz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孔隙水分析、粒度分析以及可视海面观测的进一步支持。这些数据集是在2003年和2004年之间,EC(欧洲共同体)资助的CRIMEA项目在黑海西北部第聂伯河古三角洲中获得的。第聂伯河古三角洲大陆架上的一个小的区域(3.96km×3.72km),水深范围从-72m到-156m之间,水声检测到超过600个活动甲烷渗漏。多波束和侧扫声纳记录显示:背散射模式明显与渗漏或当前沙丘区域相关。渗漏通常发生在中等到高值的背散射区域,这通常与麻坑相重合。高分辨率地震数据揭示了存在波动的气层顶界,即地下游离气体的顶部,该气体向上隆起并穿过海底,在这个位置检测到气体渗漏和中-高的背散射值。在不同背散射强度位置取样的4个多心孔隙水分析显示:背散射强度与溶解的甲烷通量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所有分析的化学种类都表明:随着检测位置中-髙值的背散射强度的增加,甲烷的厌氧氧化(AOM)也随之增加。这由可视化海洋观测得到证实,说明了菌席和自生碳酸盐是由AOM形成的。4个多心的粒度分析只显示出不同背散射点之间的微小变化。整合所有数据集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观测到的背散射模式是甲烷渗漏和由AOM引起的甲烷衍生的自生碳酸盐(MDAC)沉淀的结果。碳酸盐陆架也似乎通过流体路径/层位的闭合而导致渗漏的逐渐(自我)封闭,然后气泡释放位置重新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渗漏 散射模式 古三角洲 西北部 海底 黑海 自生碳酸盐 散射强度
下载PDF
晚更新世南黄海西部陆架的古长江三角洲 被引量:9
7
作者 陶倩倩 刘保华 +2 位作者 李西双 张维冈 李达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4,共10页
晚更新世气候的冷暖交替引起全球海平面的下降与上升,在南黄海地层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陆交互式沉积层。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西部近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震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探讨了晚更新世两个海进层序中... 晚更新世气候的冷暖交替引起全球海平面的下降与上升,在南黄海地层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海陆交互式沉积层。利用最新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对南黄海西部近海陆架晚更新世以来的地震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探讨了晚更新世两个海进层序中古三角洲的划分及其地震相特征,认为晚更新世南黄海古三角洲可分为4个较大的期次。根据沉积物特征分析判断4期古三角洲均为古长江形成,各期三角洲相互叠置,范围、厚度及扩建方向均有不同,各期古长江三角洲与海平面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层 海平面变化 长江三角洲 晚更新世 南黄海
下载PDF
古珠江三角洲岩性油藏主控因素分析——以惠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琳 杜家元 +3 位作者 张昌民 罗明 牛胜利 陈玲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6-102,共7页
在总结珠江口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岩性油藏勘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有效储层、有效圈闭及有效充注的识别。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古珠江三角洲陆架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以勘探程度较高的惠西南地区为例,提出了古珠江三角... 在总结珠江口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历程的基础上,指出岩性油藏勘探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有效储层、有效圈闭及有效充注的识别。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古珠江三角洲陆架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以勘探程度较高的惠西南地区为例,提出了古珠江三角洲岩性油藏的主控因素:"富洼优相控带"、"两面分级控砂"、"两线耦合控圈"、"断砂顺脊控藏",并指出以成藏为驱动的岩性油藏的连片性勘探是获得岩性油藏大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惠西南地区 岩性油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浅议古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沈香琴 傅智端 马如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569-6569,6572,共2页
现代工业发展的侵略性和滩涂环境的脆弱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关系到沿海滩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古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区域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沿海滩涂合理开发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工业发展的侵略性和滩涂环境的脆弱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一矛盾,是关系到沿海滩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古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区域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沿海滩涂合理开发与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沿海滩涂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下载PDF
珠江水下三角洲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镇国 张伟强 蔡福祥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根据海底地形、陆架残留沉积和残留地貌、第四系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珠江口外的陆架只有1个水下古三角洲。按照陆架第四纪地层及其分布、沉积旋回的更替,推断水下古三角洲经历过4个发育期的演变而与陆上珠江三角洲构... 根据海底地形、陆架残留沉积和残留地貌、第四系厚度分布、断裂分布等综合分析,认为珠江口外的陆架只有1个水下古三角洲。按照陆架第四纪地层及其分布、沉积旋回的更替,推断水下古三角洲经历过4个发育期的演变而与陆上珠江三角洲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水下三角洲 古三角洲
下载PDF
北萨哈林盆地走滑断裂对古阿穆尔河三角洲的控制和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文杰 袁峰 +3 位作者 谭卓 李萍 王涛 赵厚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5,共5页
北萨哈林盆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油气成藏主要与萨哈林—北海道大型走滑断裂和古阿穆尔河三角洲有关。在该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区域地震解释、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区域大剖面分析,系统探... 北萨哈林盆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油气成藏主要与萨哈林—北海道大型走滑断裂和古阿穆尔河三角洲有关。在该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区域地震解释、精细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多条横切构造走向的区域大剖面分析,系统探讨了大型走滑断裂与三角洲的共生关系以及二者对盆地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萨哈林—北海道大型走滑断裂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作用下形成的大型右旋走滑断裂系;同期发育的3期古阿穆尔河三角洲受右旋作用的影响,三角洲沿断裂带由南向北迁移,形成南北两大沉积中心,大型走滑断裂与三角洲联合影响和控制了盆地的油气成藏,盆地东南海域主要勘探领域为以天然气为主的达吉组,盆地东北部海域主要勘探领域为以石油为主的努托沃组、奥克贝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萨哈林盆地 萨哈林—北海道断裂 走滑断裂带 阿穆尔河三角洲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南黄海埋藏古河系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李凡 于建军 +2 位作者 姜秀珩 杜全胜 宋怀龙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01-508,共8页
1987—1989年浅地层测量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存在许多埋藏古河道、古湖泊、古三角洲,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据矿物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北部的古河道为古黄河水系,南部的为古长江水系,二者有可能一度汇合于南黄海中部。它们可能形成于... 1987—1989年浅地层测量结果表明,南黄海海底存在许多埋藏古河道、古湖泊、古三角洲,它们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据矿物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北部的古河道为古黄河水系,南部的为古长江水系,二者有可能一度汇合于南黄海中部。它们可能形成于2.5—0.9万年以前的低海面时期。成山角东部的下部地层中发现更老的古河道,可能为中更新世古黄河河床。在南黄海中部80m水深处发现了低海面时期的古黄河、古长江三角洲,那里约为2.5万年以前的古海岸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河道 湖泊 古三角洲
下载PDF
渤海湾西南岸古黄河三角洲全新世地层层序和演化过程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胥勤勉 胡云壮 +3 位作者 袁桂邦 张振克 杨吉龙 潘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6-339,共14页
对渤海湾西南岸6个钻透全新统的钻孔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年代测定,利用160个粒度和94个微体古生物样品共同确定沉积相,并利用22个泥炭的常规。℃年代,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全新世地层层序,恢复了演化过程。渤海湾西南岸全... 对渤海湾西南岸6个钻透全新统的钻孔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研究和年代测定,利用160个粒度和94个微体古生物样品共同确定沉积相,并利用22个泥炭的常规。℃年代,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划分了全新世地层层序,恢复了演化过程。渤海湾西南岸全新世黄河三角洲地层主要包括海侵层序、高海面层序和加积层序,海侵层序包括滨海沼泽、滨海砂坝和下切河谷,时代为8.5kaB.P.至全新世底界;高海面层序下段西部为滨海湖沼和积水洼地等滨海相,东部为潮成沙脊、前三角洲和潮下带等海相,时代为7.6~8.5kaB.P.;高海面层序上段西部为河间洼地、沼泽和分支河道等泛滥平原相,东部为河口砂坝、潮间带和潮成沙脊,时代为3.0~7.1kaB.P.;加积层序主要为分支河道、决口扇和河间洼地等沉积相,时代为3.OkaB.P.至今。渤海湾西南岸在9.0kaB.P.开始受海水影响,形成滨海湖沼;7.1~7.6kaB.P.达到最大海侵,位于旧城和盐山之间;海岸线于5.6kaB.P.时位于黄骅苗庄贝壳堤一带,于3.OkaB.P.时位于YS4和NP3孔之间,于2.0kaB.P.时形成现今岸线。古黄河于8.5-9.0kaB.P.时经YS3孔和NPl孔人海;于7.6-8.5kaB.P.时经YS4和NP3孔人海,于1.9-2.6kaB.P.时经YS7和NPl孔人海。5.6~7.1kaB.P.时期,研究区为当时古黄河三角洲的侧翼,形成河口砂坝,废弃之后形成潮成沙脊和苗庄贝壳堤。1.9kaB.P.至今,黄河在研究区外侧人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西南岸 黄河三角洲 地层层序 全新世
原文传递
河海交互作用与黄东海域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颖 邹欣庆 +2 位作者 殷勇 张永战 刘绍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5-1064,2,共10页
河海交互作用与堆积型大陆架发育,是中国海浅海地貌的主要特色。发源于世界屋脊的大河中有5条汇人中国海,源远流长,携运了巨量泥沙被阻积于岛弧背侧的边缘海中。经过漫长的新生代地质时期,尤其是在中、晚更新世堆积为陆架,并经历着全新... 河海交互作用与堆积型大陆架发育,是中国海浅海地貌的主要特色。发源于世界屋脊的大河中有5条汇人中国海,源远流长,携运了巨量泥沙被阻积于岛弧背侧的边缘海中。经过漫长的新生代地质时期,尤其是在中、晚更新世堆积为陆架,并经历着全新世海侵过程中的浪流改造。作者通过近30年对区域海岸海洋研究的成果积累,逐渐认识到:在南黄海-东海海域,分布着一个巨型的三角洲体系:基底的大三角洲是中、晚更新世由古长江、古黄河两条世界级大河输水供沙,受季风波浪和潮流作用形成的,其发育时代应在长江贯通下游汇入黄、东海以后;其上叠置发育了规模逐次减小的古江河三角洲、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全新世—现代长江三角洲和历史时期的废黄河三角洲,组成巨型的复合三角洲体系,表层经全新世以来海侵改造发育了波浪与潮流共同作用的沙脊地貌。大三角洲体系覆盖着东海及南黄海海底,形成大陆架表层沉积地貌。这一巨型的河-海交互作用大陆架、三角洲体系,独具特色,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建议:首先需进行一体化全方位的多项调查,包括遥感影像判识,水深与地震剖面探测,海底底质与钻孔取样,以及现代水文泥沙测量等,阐明其分布与环境特征;再进一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地质地理、地貌、沉积、海洋动力、海平面变化与河流变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等,期以阐明古扬子大三角洲体系各组成部分分布的范围、沉积组成和地貌特点,以及相互叠置关系。最终期以揭示中、晚更新世以来河-海交互作用过程与动力机制、海岸变迁与陆架堆积发育等基础科学问题,为亚太边缘海与大河相互作用的堆积型陆架发育提供实证,丰富海洋地质学理论。同时,可阐明现代海岸滩涂的蚀、淤动态,为新生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物源及陆架海疆权益维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海交互作用 扬子大三角洲体系 堆积型大陆架南黄海-东海海域
原文传递
长江口外扬子浅滩YZ05孔沉积序列及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岱璐 殷勇 +3 位作者 时连强 林文荣 王爱华 郑禹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8,共17页
2014年在东海陆架扬子浅滩水深41.5 m处钻获进尺80 m的YZ05孔,该孔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已经发表过,但略显简单,结合新获得的有孔虫鉴定结果和指示海陆环境变化的Sr/Ba比值,仍有必要对沉积相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根据沉积物颜色、... 2014年在东海陆架扬子浅滩水深41.5 m处钻获进尺80 m的YZ05孔,该孔沉积相方面的研究成果虽然已经发表过,但略显简单,结合新获得的有孔虫鉴定结果和指示海陆环境变化的Sr/Ba比值,仍有必要对沉积相进行更为精细的研究。根据沉积物颜色、粒度、沉积结构和构造、接触关系和所含化石,共识别出河道-边滩相(F1)、河漫滩相(F2)、泥质潮滩相(F3)、河口湾前缘相(F4)、潮流沙脊相(F5)、脊间潮道相(F6)、分流河道沙坝相(F7)、分流河道相(F8)、远端三角洲前缘相(F9)以及前三角洲相(F10)十种类型。通过相组合与相序列分析,并辅以选择性提取方法获得的可交换态Sr/Ba比值,识别出退积型的河口湾序列和进积型的三角洲序列,它们与冰后期长江三角洲具有相似的沉积层序。AMS14C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数据指示YZ05孔属于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扬子浅滩的物质基础是晚更新世的三角洲堆积体,在全新世早期海面快速上升背景下,堆积成潮流沙脊,改造后形成潮流沙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三角洲 河口湾 Sr/Ba比值 扬子浅滩
下载PDF
Changes i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grain size of Holocene sedi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climate changes reflected by them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玲珑 王平 +2 位作者 王建华 王晓静 阳杰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12年第2期70-82,共13页
Through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an Qing-sha W2 core AMS 14^C dating of sediments, combining with paleomagnetic test, pollen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levant records, the regional framework o... Through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Wan Qing-sha W2 core AMS 14^C dating of sediments, combining with paleomagnetic test, pollen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with other relevant records, the regional framework of Holocene ag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combined feature grain size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roxies for the 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information in the area since about 6 000 cal yr BP was obtained. The result showed the area since the middle Holocene had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climate changes of warm and dry - cool and we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outh area of China in the late Holocene climate (especially rainfall) had important changes, corresponding to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solar radiation reducing, air temperature decreasing, Asian monsoon weakening, and it had close ties with activities to strengthen El Nino - Southern Oscillation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HOLOCENE PALEOCLIMATE Pearl Riverestuary
下载PDF
黄河高寿?
17
作者 李永植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9期27-28,共2页
大江大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通畅的舟楫之便,为所在国的国家与人民引为骄傲。美国人把深沉的密西西比河亲昵地称为“老人河”,印度人和孟加拉人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奉为“圣河”。黄河被我们视为中... 大江大河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水产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与通畅的舟楫之便,为所在国的国家与人民引为骄傲。美国人把深沉的密西西比河亲昵地称为“老人河”,印度人和孟加拉人把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奉为“圣河”。黄河被我们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中游 三门峡地区 黄河下游 喜马拉雅 地壳沉降 大地构造背景 早第三纪 更新世中晚期 集水盆地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六国之水──湄公河
18
作者 李军 《大自然探索》 2000年第12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湄公河 古三角洲 柬埔寨语 中南半岛 年平均流量 东南亚 西南季风 流域面积 老挝语 河床坡度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SQ14.8层序‒沉积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维涛 孙珍 +4 位作者 何敏 张琴 王文勇 王绪诚 徐少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5-891,共17页
中中新世,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发生了构造、沉积和古气候格局的骤然变迁,而对古珠江沉积体系层序、沉积的研究为重塑该变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利用珠江口盆地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选取中中新世SQ14.8三级层序开展了系统的层... 中中新世,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珠江口盆地发生了构造、沉积和古气候格局的骤然变迁,而对古珠江沉积体系层序、沉积的研究为重塑该变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利用珠江口盆地三维地震和钻井资料,选取中中新世SQ14.8三级层序开展了系统的层序地层和沉积解剖,通过厘定关键层序、体系域界面,建立了高精度区域四分体系域格架,并在此基础上重建陆架‒陆坡区主要沉积体系的宏观展布特征和演化过程。研究发现,SQ14.8三级层序记录了珠江口盆地新近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相对海平面下降,引发沉积滨线跨越陆架长距离迁移到陆架坡折,发育了从低位到强制海退完整的体系域单元。古珠江三角洲作为陆架区主要的沉积体系,在相对海平面升降旋回的驱动下,其发育位置从内陆架到陆架边缘的迁移过程中,发育主控因素也由河流作用为主逐渐变为河流和海洋水动力共同控制。强制海退体系域的识别及沉积展布研究为预测深水储层提供了依据,该时期发育的陆架边缘三角洲下方陆坡区是寻找富砂重力流储集体的有利地区,而陆架边缘三角洲侧翼砂质沉积较少,下方的扇体以泥质扇为主。综合分析认为中中新世变冷事件是造成13.8 Ma相对海平面强烈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珠江口盆地促成SQ14.8层序典型强制海退体系域及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进一步证明该事件是一次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其响应不仅可以在大洋钻孔获取的O同位素中找到证据,在边缘海盆的沉积记录中也有明显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珠江三角洲 珠江口盆地 强制海退体系域 中中新世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新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及发育类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明 陈维涛 +2 位作者 杜家元 颜承志 刘汉卿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9,共8页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是南海北部陆架区岩性圈闭勘探的首选靶区,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石油地质储量近亿方,对该区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发育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岩性圈闭勘探方向,提升陆架区海相沉积体系岩性圈闭的勘探潜力。受多期相对... 珠江口盆地惠西南地区是南海北部陆架区岩性圈闭勘探的首选靶区,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石油地质储量近亿方,对该区岩性圈闭的形成条件、发育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明确岩性圈闭勘探方向,提升陆架区海相沉积体系岩性圈闭的勘探潜力。受多期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复杂水动力条件影响,新近纪古珠江三角洲沉积形成的多成因砂体具有分带性发育和多层系储盖组合纵向叠置的特点,这为岩性圈闭的发育创造了物质基础;东沙运动使东沙隆起在新近纪晚期抬升,断裂体系发育,这为岩性圈闭形成提供了构造背景。惠西南地区岩性圈闭分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和条带砂发育带3个区带。三角洲平原带以河道型岩性圈闭为主;三角洲前缘带以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为主,可进一步细分为前积末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前积内幕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和退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条带砂发育带以形成于局限古地貌背景下的条带状砂岩圈闭为主。分析不同类型圈闭的发育位置、尖灭特征及储层物性,认为退积砂体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和圈闭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砂体成因 岩性尖灭 珠江三角洲 惠西南地区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