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再现研究
1
作者 赵彬 《天工》 2024年第7期21-23,共3页
对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陶艺家表达个性和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当代陶艺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 对古代陶瓷造型的再现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也是现代陶艺家表达个性和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传统与现代技术的融合,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当代陶艺在再现古代陶瓷造型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技术难度、市场需求与审美趋势的变化等。思考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更好地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以实现古代陶瓷造型在当代陶艺中的创新性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造型美学 当代陶艺 再现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之美 被引量:1
2
作者 白山川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是人们对物质材料的灵活运用,也是艺术的视觉形式与人的审美情感的多维综合,所形成的釉色美是颜色釉瓷器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在对釉色之美的研究中,考究的是釉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并综合了人与物、人与造... 中国古代陶瓷的釉色是人们对物质材料的灵活运用,也是艺术的视觉形式与人的审美情感的多维综合,所形成的釉色美是颜色釉瓷器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在对釉色之美的研究中,考究的是釉色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意蕴,并综合了人与物、人与造物两大关系,探析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人、物互动,以及作为审美客体的釉色与哲学思想、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历史因素的紧密结合,进而总结出釉色美的四个特质:巧法造化之美、致用利人之美、威仪礼乐之美、斑斓幻化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釉色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浮雕技艺发展历程
3
作者 王镇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10期136-137,共2页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陶瓷浮雕的发展历史,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陶瓷浮雕作品进行分析,探讨陶瓷浮雕技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文中首先讨论了陶瓷浮雕的起源,然后分阶段系统梳理了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陶瓷浮雕创作的风格变...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古代陶瓷浮雕的发展历史,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陶瓷浮雕作品进行分析,探讨陶瓷浮雕技艺从萌芽到成熟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文中首先讨论了陶瓷浮雕的起源,然后分阶段系统梳理了从汉代到明清时期陶瓷浮雕创作的风格变迁和技艺进步,通过比较各时期的陶瓷浮雕技术,总结其发展历程及艺术特征。旨在通过该研究呈现中国古代陶瓷浮雕发展的历史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浮雕技艺 发展历程 技术比较
下载PDF
简论中国古代陶瓷科技发展史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家治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3,共7页
中国陶瓷具有连续不断的长达万年的历史,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内涵。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陶瓷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史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综合分类方法及类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经涛 黄四平 《中国西部科技》 2007年第3期4-6,共3页
古陶瓷的分类是古陶瓷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国家标准。集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和精华,并在对中国古陶瓷制造的原料、烧制的窑式、烧制温度、代表品种、工艺特点、外观特征、化学组成等"内在"... 古陶瓷的分类是古陶瓷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性的国家标准。集各种分类方法的优点和精华,并在对中国古陶瓷制造的原料、烧制的窑式、烧制温度、代表品种、工艺特点、外观特征、化学组成等"内在"质地和"外在"形态方面进行详细的归类、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把中国古陶瓷各时期的科技发展内涵和时代信息结合、统一在一起,中国古代陶瓷被分为六大类。期望这种分类能为文物工作者及文物爱好者对古陶瓷的修复保护、断代和断源、科学管理、辨别真伪提供比较科学、可信度较大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分类法 类别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的X射线荧光非破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陶光仪 《中国搪瓷》 1991年第5期58-62,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于分析中国古陶瓷胎和釉中十个主、次量组分的非破坏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该方法最重要之特点是试样仅作短时间的X光照射,因此无论如何不会损坏样品。这一点对贵重的中国古陶瓷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国陶瓷 中国古代陶瓷 非破坏分析 分析结果 熔融片法 射线 试样 荧光光谱 组分 光照射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玻璃的从属地位及其影响——从生态位理论看中国古代陶瓷、玻璃化学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孝忠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54-58,共5页
古代中国是陶瓷大国,在陶瓷大国阴影下生存的中国古代玻璃一直难有陶瓷的发展壮大.从技术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学上的"顶芽优势理论"来阐释这种现象,指出陶瓷的发达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人从来就惯于依赖陶瓷制品.这... 古代中国是陶瓷大国,在陶瓷大国阴影下生存的中国古代玻璃一直难有陶瓷的发展壮大.从技术生态位理论及生物学上的"顶芽优势理论"来阐释这种现象,指出陶瓷的发达已经基本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使中国人从来就惯于依赖陶瓷制品.这种状况使玻璃生产缺乏动力推动.中国的玻璃仍只能侧向发展、处于从属地位、并没有介入到中国百姓的厨房尤其是炼丹家的炼丹实验中去.这使中国古代文化人尤其是炼丹家们失去了许多利用玻璃的透明性直接观测物质反应、变化的机会,进而错过了若干发现,削弱了中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代化学向近代的进化.同样在天文观测和生物观察上由于玻璃仪器发明的欠缺也不能做出相应的重大发现.科学革命更不可能在中国发生.本文从仪器工具等物质文化的角度认为相伴几千年、我们深以为傲的不透明陶瓷使中国人困顿于对自然的神秘想象,而西方人却借着玻璃的敞亮穿越了科学革命,开创出近代文明的辉煌.其本质原因还有待从心理、思维等层面对陶瓷、玻璃与东西方科学文化关系之机理路径作理论开拓和实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中国古代陶瓷 中国古代玻璃 从属地位
下载PDF
中国古代陶瓷对国外社会生活的贡献和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星煌 《求索》 1988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我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知道制作陶器。陶器出现在新石锯时代的开端,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一般过程。而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烧制出瓷器,这个伟大的飞跃却是中华民族首先完成的。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 我国是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知道制作陶器。陶器出现在新石锯时代的开端,这是人类文明史的一般过程。而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烧制出瓷器,这个伟大的飞跃却是中华民族首先完成的。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国人民就发明了真正的瓷器。这项杰出的发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文明史 瓷器 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陶瓷 中华民族 东汉时期 陶器 东南亚 石锯
下载PDF
浅谈柴窑与颜色釉陶瓷结合的艺术效果与价值
9
作者 周志兵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5期105-105,103,共2页
引言柴窑,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颜色釉陶瓷,则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当这两者相互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创... 引言柴窑,作为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烧制工艺和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颜色釉陶瓷,则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独特的艺术效果,在现代陶瓷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当这两者相互融合,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更是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创新与探索。本文将探讨柴窑与颜色釉陶瓷结合的艺术效果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釉 烧制工艺 柴窑 现代陶瓷艺术 陶瓷结合 创新与探索 中国古代陶瓷 传统工艺
下载PDF
以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为例浅谈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10
作者 杨华翔 崔晓童 《电子乐园》 2018年第4期337-337,共1页
以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为例,从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史前陶器至唐宋时期的陶瓷品中举例说明古代制陶技术的发展,及各时代背景下,人们从制陶形制与装饰工艺等各方面体现出的审美变化。正是因为制陶技术工艺上的不断进步,各时代背景下人们... 以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为例,从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史前陶器至唐宋时期的陶瓷品中举例说明古代制陶技术的发展,及各时代背景下,人们从制陶形制与装饰工艺等各方面体现出的审美变化。正是因为制陶技术工艺上的不断进步,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追求才得以在陶瓷品身上展现。同时,各时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与自我意识的表达,也促进的陶瓷的蓬勃发展,为制陶在工艺与艺术展现形式方面,提供了无限的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技术 艺术 关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陶瓷雕塑的线条美
11
作者 连德理 《艺苑》 2017年第S1期38-40,共3页
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艺术,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民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芒。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线条美感与西方陶瓷雕塑相比,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在造型与艺术魅力的表现上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国陶瓷雕塑注重的是'... 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艺术,从遥远的新石器时代到清代民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绽放着夺目的光芒。中国传统的陶瓷雕塑线条美感与西方陶瓷雕塑相比,具有独特性与创新性,在造型与艺术魅力的表现上有其独特的一面。中国陶瓷雕塑注重的是'线条美'的艺术魅力表现,在中国古代传统陶瓷雕塑的传世精品之中,不乏大量'线条美'极强的艺术代表作品,不同时期艺术魅力的鲜明特点在这些代表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雕塑 线条美感 民族特色 瓷雕 民族特点 线条美 中国古代陶瓷
下载PDF
高中美术鉴赏课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
12
作者 刘国栋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年第1期248-250,共3页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与领悟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层次。借助探究各类艺术流派及历史阶段之作品,以增进对艺术领域的理解,学生有望养成独立思考的品性,拓宽视野,以提升全局的审美眼光。本文阐述了高中美... 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与领悟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层次。借助探究各类艺术流派及历史阶段之作品,以增进对艺术领域的理解,学生有望养成独立思考的品性,拓宽视野,以提升全局的审美眼光。本文阐述了高中美术鉴赏对青少年视觉素养的提升之作用,尤为关注其在中华古陶瓷艺术中的体现,先是阐述了视觉素养的内涵以及其在艺术鉴赏领域的突出地位,后论述了其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方面的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素养 高中美术鉴赏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下载PDF
陶瓷选粹 异彩纷呈
13
作者 蔡毅 《紫禁城》 2000年第1期35-39,共5页
“故宫博物院五十年入藏文物精品大展”共收入陶瓷精品50件,它们全部来自50年来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捐献或交售。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之中,不乏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旷世佳作,其中有佳价连城的稀世珍宝,也有对陶瓷工艺、历史和海外贸易研究起着... “故宫博物院五十年入藏文物精品大展”共收入陶瓷精品50件,它们全部来自50年来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捐献或交售。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之中,不乏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旷世佳作,其中有佳价连城的稀世珍宝,也有对陶瓷工艺、历史和海外贸易研究起着重要作用的珍贵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陶瓷发展史 实物资料 中国古代陶瓷 选粹 陈万里 装饰风格 元青花 元代青花瓷器 足径
下载PDF
现代艺术陶瓷的独特魅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利荣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19年第7期36-37,共2页
现代艺术陶瓷,是继承人类制瓷技艺并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淀而不断发展的一项陶瓷艺术。从中国古代陶瓷和传统陶瓷技术的变化中,人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使艺术陶瓷的门类、品种和花色迅速增加,在此发展优势下,艺术陶瓷在创新中,融合了文... 现代艺术陶瓷,是继承人类制瓷技艺并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淀而不断发展的一项陶瓷艺术。从中国古代陶瓷和传统陶瓷技术的变化中,人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使艺术陶瓷的门类、品种和花色迅速增加,在此发展优势下,艺术陶瓷在创新中,融合了文化,增强了艺术陶瓷的生气和活力,艺术陶瓷的发展依靠创新,这其中包括陶瓷质的创新、门类的拓展、品种和花色的创新,在庞大的从业大军中,无论是作品还是产品,融合了文化和艺术之后,都提高了产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陶瓷 传统陶瓷 陶瓷艺术 中国古代陶瓷 陶瓷 独特魅力 历史积淀 花色
下载PDF
长沙铜官窑陶瓷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苗 王雨馨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0期139-141,共3页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为长沙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空间,为公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长沙铜官窑,始于初唐,盛于中晚唐,衰于五代,是与浙江越窑、河北邢窑齐名的中国唐代三大出口瓷窑之一,是世界釉下多彩陶瓷发源地,为长沙窑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空间,为公众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陶瓷艺术、湖湘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以铜官窑陶瓷文化传播现状为基础,剖析现有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基于此提出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官窑 湖湘文化 长沙窑 陶瓷文化传播 现有模式 问题与挑战 中国古代陶瓷 中晚唐
下载PDF
中英绞胎陶瓷器比较研究
16
作者 黎茜茜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12期118-118,109,共2页
“绞胎”是中国古代陶瓷胎装饰的一种工艺,由于烧造难度大等原因,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颇少,目前国内外对绞胎陶瓷器的研究大多为工艺来源的考证、发展脉络的梳理或是对其艺术特色的品评,对各国... “绞胎”是中国古代陶瓷胎装饰的一种工艺,由于烧造难度大等原因,在我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并不长,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颇少,目前国内外对绞胎陶瓷器的研究大多为工艺来源的考证、发展脉络的梳理或是对其艺术特色的品评,对各国绞胎器的比较研究则较为欠缺。本文将结合历史环境、审美意识等多因素对中英两国绞胎陶瓷器进行综合比较,试分析两者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胎陶瓷 文献资料 实物资料 审美意识 绞胎器 中国古代陶瓷 发展脉络 中英两国
下载PDF
浮屠之变——墓葬陶瓷明器中的佛塔因素
17
作者 王海东 《炎黄地理》 2022年第5期88-90,共3页
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器形有多种来源。其中既有法效自然、象生仿生的动植物形容器,也有对其他手工艺门类塑形意匠的模仿与借鉴,而地面建筑的总体造型和细节处理,也成为陶瓷器,特别是陶瓷随葬品造型取法的重要来源。汉唐宋元以来墓葬中大量... 中国古代陶瓷器的器形有多种来源。其中既有法效自然、象生仿生的动植物形容器,也有对其他手工艺门类塑形意匠的模仿与借鉴,而地面建筑的总体造型和细节处理,也成为陶瓷器,特别是陶瓷随葬品造型取法的重要来源。汉唐宋元以来墓葬中大量出土的陶瓷建筑模型和坛罂类明器上,就蕴含着丰富的佛塔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模型 明器 陶瓷 细节处理 佛塔 手工艺 中国古代陶瓷 宋元以来
下载PDF
探析中国古代陶瓷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朴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8期120-122,共3页
中国古代陶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因它特有的材质、工艺特性而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同时,它的装饰特征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陶瓷所独有的审美价值。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特征的论述,并结合道家和儒家两学派的传统... 中国古代陶瓷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因它特有的材质、工艺特性而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同时,它的装饰特征体现出了中国古代陶瓷所独有的审美价值。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陶瓷装饰特征的论述,并结合道家和儒家两学派的传统美学思想,来阐释这种审美价值,即运用"饰极返素""文质彬彬"的中和体——适宜,适度的原则来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审美价值 遁宜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与《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编纂异同之比较研究
19
作者 陈宁 《中华文化画报》 2012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和《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是两部有代表性的陶瓷史料汇集类著述,均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比较两书在编纂方面的异同,以期探求当前陶瓷史料汇集类著述在编纂内容、编纂方式、编排体例、出版形式等方面的演变...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和《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是两部有代表性的陶瓷史料汇集类著述,均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比较两书在编纂方面的异同,以期探求当前陶瓷史料汇集类著述在编纂内容、编纂方式、编排体例、出版形式等方面的演变,给后来陶瓷史料汇集编纂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并使读者认识到查阅时应注意的问题,在使用方法上予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 中国陶瓷文献集释》 文献汇集 编纂体例 异同比较
原文传递
千年梦华——中国古代陶瓷枕
20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96,共1页
望野编著梦从睡中来,而枕是最重要的睡眠用具之一。从人类开始进化之时,就应有了枕物入眠的用具,同时也就有了更多的梦境迭现。古时枕的材质多种多样,但陶瓷枕堪称中华民族所独有。陶瓷枕大约兴起于七、八世纪的唐代早中期,历经五代、宋、
关键词 中国古代陶瓷 剔花 绿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