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辟蹊径的研究成果——读《黑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
1
作者 陈连开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9-100,42,共3页
1989年7月3日,承蒙《黑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编写组派人赠送他们的大著,虽然目前北京正值酷暑,我还是很快读完了这部洋洋26万字的鸿篇,并欣然作文,谈谈我的心得。 古代道路交通,属历史地理学范畴。至于对我国东北历史地理的研究,在国内... 1989年7月3日,承蒙《黑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编写组派人赠送他们的大著,虽然目前北京正值酷暑,我还是很快读完了这部洋洋26万字的鸿篇,并欣然作文,谈谈我的心得。 古代道路交通,属历史地理学范畴。至于对我国东北历史地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从事这一学科研究的,主要是史学工作者。今黑龙江交通厅几位从事交通业务的专家,积数年之功,终于给社会贡献出一部阐明黑龙江古代道路交通发展历程的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 民族历史 中国 东北地区 历史地理学
下载PDF
《西藏古代及近代交通史》近日面世
2
作者 碧波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西藏古代及近代交通史 平措次仁 人民交通出版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下载PDF
马六甲:古代南海交通史上的辉煌落日
3
作者 周中坚 《国家航海》 2013年第4期173-179,共1页
在古代南海交通史上,沿着主要航道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先后形成了不同时期的航运中心。从扶南时期的顿逊,到室利佛逝时期的巴邻旁,再到满者百夷时期的图班,最后到古代史末期的马六甲。马六甲王国只存在了一百多年(1400~1511年),但却... 在古代南海交通史上,沿着主要航道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先后形成了不同时期的航运中心。从扶南时期的顿逊,到室利佛逝时期的巴邻旁,再到满者百夷时期的图班,最后到古代史末期的马六甲。马六甲王国只存在了一百多年(1400~1511年),但却迅速攀到繁荣的顶点。它东通中国,西通印度和阿拉伯,近通南海诸国,船舶辐辏,商务繁忙,成为新兴的南海交通中心和伊斯兰教东传的南海总站。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攻陷马六甲。马六甲的陷落标志着古代南海交通史和东南亚古代史的终结。马六甲王国生命短暂,但在古代南海交通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落日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六甲 古代南海交通史 落日辉煌
全文增补中
加强蜀道及石门石刻的研究——代序 被引量:1
4
作者 牛耿 《文博》 1994年第2期3-4,共2页
为了弘扬蜀道及石门石刻这一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强研究和保护工作及进一步对外文化交流,1993年11月1—6日,汉中市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会在古城汉中举行了第四届蜀道及石门石刻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及国内的160余... 为了弘扬蜀道及石门石刻这一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存,加强研究和保护工作及进一步对外文化交流,1993年11月1—6日,汉中市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会在古城汉中举行了第四届蜀道及石门石刻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日本及国内的160余位专家学者,提交学术论文80余篇.通过这次盛会,大家交流了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互通了蜀道及石门石刻研究的信息和动态,对古代交通史的研究及其遗迹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许多积权的建设性意见.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中日古代交通研究专号就是由提交的论文中选编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道 石刻文献 石门 褒斜道 文化景观 古代交通史 历史文化遗存 摩崖石刻 研究范围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下载PDF
张承志学术思想论略 被引量:1
5
作者 白草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0-56,共7页
张承志的学术路子非常广阔,先后投身于考古学、蒙古史、中亚探查、回族与伊斯兰等分野,尤在“后《心灵史》”阶段,他用具有个人风格的文学散文、学术论文及学术随笔等文体,将学术与人生结合起来。本文尝试从北方民族史及文化研究、回族... 张承志的学术路子非常广阔,先后投身于考古学、蒙古史、中亚探查、回族与伊斯兰等分野,尤在“后《心灵史》”阶段,他用具有个人风格的文学散文、学术论文及学术随笔等文体,将学术与人生结合起来。本文尝试从北方民族史及文化研究、回族与伊斯兰研究、考古学及古代交通史、学术思想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张承志的学术思想作一大略的述评,以期引起更多研究者及读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承志 学术思想 北方民族史 回族研究 考古学 古代交通史 学术思想史 伊斯兰研究
原文传递
新城、南苏、木底道与高句丽南北二道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绵厚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0-146,共7页
在东北古代交通地理上,开辟于汉魏、拓展于晋唐的新城道、南苏道、木底道和高句丽的南北二道,是关于东北古代交通史和民族建置历史的重要课题之一.历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代不乏人,卓见迭出,但至今尚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 在东北古代交通地理上,开辟于汉魏、拓展于晋唐的新城道、南苏道、木底道和高句丽的南北二道,是关于东北古代交通史和民族建置历史的重要课题之一.历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代不乏人,卓见迭出,但至今尚没有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本文拟对新城、南苏、木底道与高句丽南北二道的相互关系,再作详察,以备方家指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苏子河 新宾县 高句丽县 历史地理 古代交通史 《资治通鉴》 两《唐书》 南北道 《新唐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