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之阐释形态
1
作者 申小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5,共5页
中国古代的修辞学传统有其独特的阐释形态,大量的修辞认识都在“训诂”的框架中展开,具体表现为对典籍中比喻、比兴、借代、委婉、变文、互文、重叠、省文、双关、夸张、言外之意、同义选择、押韵等修辞方式的阐释。从当代人文科学方... 中国古代的修辞学传统有其独特的阐释形态,大量的修辞认识都在“训诂”的框架中展开,具体表现为对典籍中比喻、比兴、借代、委婉、变文、互文、重叠、省文、双关、夸张、言外之意、同义选择、押韵等修辞方式的阐释。从当代人文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种修辞阐释把修辞活动置于特定的文化和上下文环境中,密切联系题旨情境评价修辞的涵义,使修辞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或“技术”,而是具体语义建构过程的一部分,是有血有肉的语文要素。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修辞同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修辞学传统 郑玄注 孔颖达 修辞阐释 人文科学方法论 诗经 修辞手法 中国古代修辞学 修辞认识 修辞方式
下载PDF
论中国语文传统的修辞解读
2
作者 申小龙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92-100,共9页
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为文辞饰辞者阐释一套着眼于修辞的社会文化功能、直斥修辞的根本宗旨的情境原则的同时,又以其语境通观的特有优势,为文辞修饰的接受者阐释了一套着眼于修辞的广泛的人文联系,置身于修辞的题旨情境,以大观小地领会... 中国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为文辞饰辞者阐释一套着眼于修辞的社会文化功能、直斥修辞的根本宗旨的情境原则的同时,又以其语境通观的特有优势,为文辞修饰的接受者阐释了一套着眼于修辞的广泛的人文联系,置身于修辞的题旨情境,以大观小地领会修辞的阅读方略。修辞的阅读,在西方修辞学传统看来,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处于相待的地位,主体对客体进行读解,双方处于互相分立和对立的关系中。修辞学家用精密分析的外科手术刀,力图层层剖解阅读客体,使其生理构造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对阅读客体的生理解剖,能够精确地再现修辞现象的构造。然而也正因为它是解剖学层面的操作,从它的第一刀开始,它就割断了修辞现象的生命之源-修辞与主体、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 古代修辞学传统 朱熹 修辞现象 语境通观 阅读主体 西方修辞学 修辞立其诚 社会文化功能 生命之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