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风水的地理学价值及其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 被引量:4
1
作者 范今朝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31,共9页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了风水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地理学思想,分析了其地理学价值,论述了其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关系,并明确了它在其中的地位。
关键词 风水 中国 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下载PDF
试论中西地理思想的差异及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希贤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3年第1期7-14,共8页
中国古代有独持的地理学的理论与成就,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东方文化生态”。其中,”天人合一”的地理观;天、地、生、人各系统之间的整体、有机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思想,对当今建立开放、复杂的地理... 中国古代有独持的地理学的理论与成就,西方科学家称之为“东方文化生态”。其中,”天人合一”的地理观;天、地、生、人各系统之间的整体、有机观体现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特点。深入发掘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思想,对当今建立开放、复杂的地理巨系统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地理学 地理思想 中西方 地理学
下载PDF
我国古代地理学论略
3
作者 段富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20-25,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地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在我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商周时代的《易经·系辞》中。我国古代地理学,主要包括疆域山川、舆地图经、建置沿革、物产赋税、风土民情等方面的内容。随着...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地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在我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地理”一词,最早见于商周时代的《易经·系辞》中。我国古代地理学,主要包括疆域山川、舆地图经、建置沿革、物产赋税、风土民情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劳动人民的社会生产实践、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在开辟自然资源、改变祖国大地面貌和社会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使其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和广泛。历代留下大量的地理著作和资料,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值得我们整理和研究。这里选取具全面代表性的略加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地理学 商周时代 建置沿革 地理 系辞 古今地名 图经 人民的智慧 水道提纲 元和郡县志
下载PDF
勾画学科发展脉络,描绘灿烂文化图景--《中国古代地理学史》评介
4
作者 朱承熙 《地理教学》 2022年第8期1-1,共1页
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对赖以生存的自然、浩渺无边的宇宙执着地追寻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历经五千年绵延不断。其中,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在近代世界文化大规模交... 中华民族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对赖以生存的自然、浩渺无边的宇宙执着地追寻探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系统,历经五千年绵延不断。其中,中国古代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在近代世界文化大规模交流融合前,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鉴古知今,了解中国地理学在过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地理学现在的发展,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古代地理学史》是了解中华民族如何逐渐认识自己生活的地理环境、积累地理知识、扩大地理视野、形成地理概念、总结地理规律、探讨地理原理的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重要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规律 地理概念 地理学 地理知识 古代地理学 开创意义 地理原理 交流融合
下载PDF
汉唐地理数术知识的演变与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潘晟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7-181,223,共15页
汉代对地理知识和地理书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脱离数术的范畴。《汉书.艺文志》形法类所录相地书很可能属于三种不同地理对象的相地术,与图宅术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图宅术以五行说为基础,是在日书基础上经过精密化、系统化形成的选择术。... 汉代对地理知识和地理书的认识,还没有完全脱离数术的范畴。《汉书.艺文志》形法类所录相地书很可能属于三种不同地理对象的相地术,与图宅术在性质上有本质区别。图宅术以五行说为基础,是在日书基础上经过精密化、系统化形成的选择术。这种选择术当时可能主要面向阳宅,与葬书不相统属。随着古代学术体系的转变,魏晋之间,以《山海经》为代表的相地术,其平实雅正的地域描述体系,取得正统的知识地位;其相术部分,逐渐发展为宅、墓并重的选择术。随着墓地荫泽后代思想的流行,冢兆选择术逐渐成为该时期数术发展的一个潮流。在某种意义上,古代地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确立是早期数术分化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 相地术 古代地理学
原文传递
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读《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
6
作者 王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章梳理了唐晓峰教授《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一书中重建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该书在增强国民对中国地理文化认同感方面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中国古代地理学思想 重建 文化
下载PDF
中西古代区域地理思想比较——以《古代的地理学》与《禹贡》相关记述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娜 张军利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3-56,共4页
在《古代的地理学》和《禹贡》中,中西方学者在对已知世界整体认识的基础上,都承认地理要素及其结合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性,可以形成不同的区域,但在同一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对的统一性,并且对各区域的划分也遵循一定的方法。中西古代... 在《古代的地理学》和《禹贡》中,中西方学者在对已知世界整体认识的基础上,都承认地理要素及其结合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差异性,可以形成不同的区域,但在同一区域中又存在着相对的统一性,并且对各区域的划分也遵循一定的方法。中西古代区域地理思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已知世界的认识、区域划分层次、区域描述的原则、区域记载的内容等方面。造成差异的原因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地理学 区域地理 亚洲 欧洲 非洲 《禹贡》 九州
下载PDF
简评几部中国地理学史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希贤 《地理研究》 1986年第3期95-99,共5页
我国地理学史的专著较少,近四十多年来一共出版过四部《中国地理学史》 (或《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书籍。 最早问世的是王庸先生的《中国地理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八年之后,此书于1955年再版。作者在“再版的话”中说:“在这十... 我国地理学史的专著较少,近四十多年来一共出版过四部《中国地理学史》 (或《中国古代地理学简史》)书籍。 最早问世的是王庸先生的《中国地理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八年之后,此书于1955年再版。作者在“再版的话”中说:“在这十八年中,没有同类的书出版过”。此书的宗旨是“宁受钞袭之议,不作明快宽博之论”。这表现出作者笃实的治学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由于时代局限,纂集的功夫多,而对其引证的文献,进行地理学的研究较少。但此书毕竟是第一次简述中国古代地理学发展的文献。正如作者所说“中国古代地理学的知识,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独立的专论,地理知识往往依附于诗歌、行记以及天文、医药、宗教、玄学(哲学)以及各种经世致用的著作中间。它和别的学问可以有许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 中国古代地理学 地理学 地理学发展 地理知识 部门自然地理 地理认识 地理科学 地理价值
下载PDF
国内外地理学的发展与地理工作的任务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传钧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S2期1-7,19,共8页
1 地理学发展的三大阶段 地理学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很长的历程,一般可划分为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古代地理学的渊源很早,人类从开始从事生产活动就开始了认识大自然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逐步积累了这些方面的知... 1 地理学发展的三大阶段 地理学从古代到现代经历了很长的历程,一般可划分为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三个阶段。古代地理学的渊源很早,人类从开始从事生产活动就开始了认识大自然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逐步积累了这些方面的知识。但古代地理学的知识与其他科学的知识往往交叉在一起,特别和历史、天文、乃至哲学交叉在一起,所以说古代地理学的个性是不太清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研究 古代地理学 近代地理学 地理科学 人与环境的关系 地理专业 人文地理学 中国地理学 区域地理 地理
下载PDF
徐霞客对地理学的贡献
10
作者 陈永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22-25,共4页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南旸岐人。徐霞客是一个不应科举,不求名位,酷爱自然,专心致志把毕生精力献给旅游考察事业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旅行家;同时,也是一个在重科学、重实践的新潮流推动下,冲破封...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江苏省江阴县南旸岐人。徐霞客是一个不应科举,不求名位,酷爱自然,专心致志把毕生精力献给旅游考察事业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旅行家;同时,也是一个在重科学、重实践的新潮流推动下,冲破封建传统观念,把我国古代地理学引向实际考察道路,开辟了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之所以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是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家庭环境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 地理学研究 古代地理学 东林党 江阴县 弘祖 明王朝 资本主义萌芽 岩溶地貌 洞穴学
下载PDF
地理学及其发展方向
11
作者 普光彪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35-43,共9页
本文从地理学的性质对象、学科系统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目的在于使地理系学生通过阅读此文而对地理学产生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认识。 一、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定义 地理学的研究虽有悠... 本文从地理学的性质对象、学科系统和发展方向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目的在于使地理系学生通过阅读此文而对地理学产生一个比较完整统一的认识。 一、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一)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地理学的定义 地理学的研究虽有悠久历史,但由于它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因此虽有不少学者给它下过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地理学的定义不下四十种,但始终无一定义为大家公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性质 人文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地理学研究 学科系统 李希霍芬 地理研究 综合自然地理学 综合研究 地理综合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与植物地理学
12
作者 刘祜宇 《中学课程资源》 2008年第6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植物地理学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 物种分布 弘祖 古代地理学 附生植物 书本内容 植物物种 鸡足山
下载PDF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
13
作者 张廉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2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从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入手,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和专属领域及具体内容上,对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性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进而阐明了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关键词 地理学研究 经济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人类生产活动 古代地理学 物质资料生产 特殊矛盾 区域差异 生产布局 空间差异
下载PDF
司马迁的经济地理分区——《史记、货殖列传》读后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志毅 《兰州学刊》 1984年第2期75-78,共4页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能写出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除了有广博的历史、文学知识以外,与他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也是分不开的。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二十岁即从长安开始壮游天下,先到江淮一带,然... 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能写出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除了有广博的历史、文学知识以外,与他具有丰富的地理知识也是分不开的。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二十岁即从长安开始壮游天下,先到江淮一带,然后又到会稽,后又北上齐鲁,南转徐州,西经大梁(今开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殖列传 壮游 太史公自序 会稽 地理知识 陕西韩城 文学知识 西南夷列传 古代地理学 棋置
下载PDF
数值推理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5
作者 董建勋 《地理教学》 2012年第16期33-35,共3页
地理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在地理学中,一切地理要素,例如气温的高低、雨量的多少、人口的增减、区域的规模、城市的位置等,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在古代地理学中,已运用... 地理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数学有着不解之缘。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数值来度量。在地理学中,一切地理要素,例如气温的高低、雨量的多少、人口的增减、区域的规模、城市的位置等,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在古代地理学中,已运用数学方法描写地理事件、记载地理知识。在近代地理学中,则是侧重对地理现象的解释性描述。而在现代地理学中,则是通过数学定量的方法进一步深入地揭示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及本质规律,从而为地理系统的预测及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数值 推理法 古代地理学 应用 数学方法 地理现象 近代地理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沧海桑田思想的渊源、流变及最高水平
16
作者 徐建春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6期99-102,98,共5页
一 中国古代广义的沧海桑田思想不仅蕴含着由沧海 湖泊 沼泽 沿海平原演变这一层含义,而且还意指由低洼的地形向平原乃至高原、丘陵、山地演化及反向演化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中国古代沧海桑田的思想,就可发现这一思想源远流长。... 一 中国古代广义的沧海桑田思想不仅蕴含着由沧海 湖泊 沼泽 沿海平原演变这一层含义,而且还意指由低洼的地形向平原乃至高原、丘陵、山地演化及反向演化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中国古代沧海桑田的思想,就可发现这一思想源远流长。 石器时代的原始人有什么样的沧海桑田思想,今天当然无法很清楚地窥及。但是,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却表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确实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沧海桑田的变迁。远的不说。仅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平原就依次发生过星轮虫、假轮虫和卷转虫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在海侵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性 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地理学 流变 渊源 海退 思想 晚更新世末期 麻姑 人工地貌
下载PDF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
17
作者 崔述江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3年第9期26-26,共1页
现在的地理教材、融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于一体,还兼有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知识。所以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我认为地理教学,是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最好课堂之一,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有高尚的... 现在的地理教材、融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于一体,还兼有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的知识。所以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我认为地理教学,是进行"两史一情"教育的最好课堂之一,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有高尚的爱国情操,坚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必须对我国的国情有一个基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好本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国情教育 地理教材 地理教师 民族自尊心 一寸土 矿产资源 古代地理学 原煤产量 羊肉产量
下载PDF
《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辛德勇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70,共12页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最初本属于王官之学,滥觞于《周礼》当中的职方和土训、诵训氏等地域职官,而历代研治《周礼》者训解职方、土训、诵训诸官,既嫌牵强,又疑义颇多。本文研究认为,所谓“职方”,这一词语的本义应是记识各地诸种部类族属的...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最初本属于王官之学,滥觞于《周礼》当中的职方和土训、诵训氏等地域职官,而历代研治《周礼》者训解职方、土训、诵训诸官,既嫌牵强,又疑义颇多。本文研究认为,所谓“职方”,这一词语的本义应是记识各地诸种部类族属的居民与物产特征,并“周知其利害”;而土训“道地慝”,是要令君王“辨地物而原其生”,所谓“地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诵训“道方慝”,是为了使君王得以知其“地俗”,则意味着所谓“方慝”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文地理特征。“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应当是统一掌管天下各地的所有地理知识,即各地的地理知识都要汇总到这里;至于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则应当是分析处理这些资料,总结归纳各地的地理特征,以备需索稽求。王官之学最主要的特征,是其直接服务于君王。职方氏掌管的地理知识,被分别划分成“地慝”和“方慝”两大部分,分别由在君王出巡时夹右王车而平时亦必定侍从于王廷以备顾问的土训和诵训,提供给君王。由于是王官之学,不同的职掌,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科分支。“地慝”与“方慝”的划分,在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即前者大致相当于现代地理学术语中的自然地理,后者则大致相当于人文地理。职方与土训、诵训诸官相互协同运作,构成上古王官之学中地理学知识的总体框架体系。地理学这种王官之学的属性,从东汉时期起,开始发生变化;但直至西晋时期,始得以根本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古代地理学 王官之学
原文传递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评介
19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37,共1页
在中国走向地理学强国的过程中,如何使古代地理学与近现代地理学获得一条连贯性的解释或者历史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地理学在近现代转型前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逢潘晟的《宋代地理学的... 在中国走向地理学强国的过程中,如何使古代地理学与近现代地理学获得一条连贯性的解释或者历史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地理学在近现代转型前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逢潘晟的《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以下简称为"潘著")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助出版,兹就该著在学术脉络层面上的贡献略作评介。研究中国地理学史,特别是考虑到知识分科的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古代地理学 社会科学成果 现代地理学 国家哲学 潘晟 赫特纳 宋代社会 编史学 文献目录学
原文传递
运用地理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利民 贾明灯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6年第Z2期14-15,共2页
运用地理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吴利民,贾明灯我国的地理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与祖国兴衰荣辱的历史是休戚相关、互为因果的。数典爱国,知史明志。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补充地理学史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值得探讨... 运用地理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吴利民,贾明灯我国的地理学,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与祖国兴衰荣辱的历史是休戚相关、互为因果的。数典爱国,知史明志。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和补充地理学史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途径。一、用我国古代地理学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学著作 爱国主义教育 清政府 古代地理学 边疆地理 师夷长技以制夷 湖北省 教学研究室 地理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