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祝由看古代巫术的医疗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素玲 王中茂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6期84-87,共4页
医史学界对古代的巫术普遍地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但从巫医采用最多的祝由术来看,却有心理疗法、体育疗法、气功疗法的科学内涵,并逐渐发展为医学的辅佐。在医学水平十分低下的古代,巫术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古代巫术 医疗作用 祝由术 巫医 中国 咒禁 心理疗法 气功疗法 体育疗法
下载PDF
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2
作者 江林昌 《新华文摘》 2010年第20期59-64,共6页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就诗的起源已提出了种种说法,例如,“心灵表现说”、“游戏冲动说”、“模仿自然说”、“巫术交感说”、“劳动需要说”,等等。过去,我国学界往往采用“劳动需要说”。其实,诗歌起源于劳动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就诗的起源已提出了种种说法,例如,“心灵表现说”、“游戏冲动说”、“模仿自然说”、“巫术交感说”、“劳动需要说”,等等。过去,我国学界往往采用“劳动需要说”。其实,诗歌起源于劳动说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不能解释诗产生的直接动因。中国古诗起源之后,又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早期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巫术 早期发展 中国古诗 诗歌 宗教 劳动说 游戏冲动 起源
原文传递
诗的源起及其早期发展与变化——兼论中国古代巫术与宗教有关问题
3
作者 江林昌 《文史知识》 CSSCI 2010年第9期159-159,共1页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原始巫术咒语。咒语也可称为巫诗。巫诗盛行于五帝时代早期及其之前。到五帝时代中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有了阶层分化,原始巫术中通天神的仪式和巫诗开始被少数氏族贵族阶层垄断.并成为其统治社会的...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原始巫术咒语。咒语也可称为巫诗。巫诗盛行于五帝时代早期及其之前。到五帝时代中期,由于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有了阶层分化,原始巫术中通天神的仪式和巫诗开始被少数氏族贵族阶层垄断.并成为其统治社会的政治工具而发展为宗教与史诗。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夏商西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早期发展 古代巫术 宗教 原始巫术 五帝时代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巫术对科学方面的影响
4
作者 赵容俊 《寻根》 2004年第3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巫术 医学 天文学 数学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人文主义特色
5
作者 朱晓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S1期64-68,81,共6页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不仅源远流长,内容宏富,而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些鲜明特色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古代辩证法不同于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辩证法传统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其中,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基本特征就是其人文主... 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不仅源远流长,内容宏富,而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这些鲜明特色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古代辩证法不同于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辩证法传统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其中,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基本特征就是其人文主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思想 实践的辩证法 巫术文化 中国古代 人文主义 史官文化 实践品格 《易》 古代巫术 《易传》
下载PDF
贵州傩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可采取的对策
6
作者 周松柏 《社科新视野》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一、当前傩文化面临的时代背景 源于我国古代巫术、以傩戏为载体的傩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准宗教信仰的文化。“傩”是我国古代逐鬼驱疫的巫术仪式,体现了当时人们“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傩”这个名称的由来,按照《论语》皇侃... 一、当前傩文化面临的时代背景 源于我国古代巫术、以傩戏为载体的傩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准宗教信仰的文化。“傩”是我国古代逐鬼驱疫的巫术仪式,体现了当时人们“共享的理想、价值和信念”。“傩”这个名称的由来,按照《论语》皇侃疏的解释:“口作傩傩之声,以欧疫鬼也。”于是,就把“傩”作为这种逐鬼驱疫之巫术仪式的名称。“傩”的母体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全球化 文化应对 贵州 古代巫术 巫术仪式 宗教信仰 《论语》 图腾崇拜
原文传递
道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 被引量:1
7
作者 曲永建 《艺术市场》 2008年第2期42-45,共4页
道教是道家的支流和变种。它源于古代巫术,后以秦汉时神仙巫术和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为主。以东汉张陵五斗米道为端,经历了趋炎附势的魏晋道教,政教合一的隋唐道教及“三教合一”的宋元道教。历代道教均奉老子为教主,尊老子为“太上... 道教是道家的支流和变种。它源于古代巫术,后以秦汉时神仙巫术和黄老学派的道家思想为主。以东汉张陵五斗米道为端,经历了趋炎附势的魏晋道教,政教合一的隋唐道教及“三教合一”的宋元道教。历代道教均奉老子为教主,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因而老子的思想逐渐被引向修道养生,道也成为有意志能惩恶扬善的终极信仰,于是道家向宗教方面转型便成为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瓷器 道教 纹饰 道家思想 “三教合一” 古代巫术 黄老学派 五斗米道
原文传递
下油锅法——再说祝由科
8
作者 明道 《科学与无神论》 1999年第2期54-54,共1页
上回讲到祝由十三科,是讲古代把医术分十三个科目,最后一个科目是祝由科,也即巫医治病。后来竟讹传为祝由十三法(有一些气功师就宣称他的最高级的三级功法是秘传祝由十三法,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懂医学的发展历史,而胡编乱造),的确,时至今... 上回讲到祝由十三科,是讲古代把医术分十三个科目,最后一个科目是祝由科,也即巫医治病。后来竟讹传为祝由十三法(有一些气功师就宣称他的最高级的三级功法是秘传祝由十三法,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懂医学的发展历史,而胡编乱造),的确,时至今日在农村还有巫医行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由科 气功师 十三科 医学的发展 碳酸钙 少数民族 不明内情 古代巫术 巫医 二氧化碳气体
原文传递
羌姆的“狞历”审美特质在身体语言中的体现
9
作者 张诗琪 《舞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1,共2页
关于藏族宗教寺庙舞蹈“羌姆”的起源,《羌姆》一文详细地论述了藏传佛教的起源、羌姆形成的过程.从人物形象、动物形象、音乐伴奏、仪仗、面具等方面对比了羌姆与苯教巫舞、西藏古代巫术舞、图腾舞、金刚法舞等舞蹈的源流关系,说明... 关于藏族宗教寺庙舞蹈“羌姆”的起源,《羌姆》一文详细地论述了藏传佛教的起源、羌姆形成的过程.从人物形象、动物形象、音乐伴奏、仪仗、面具等方面对比了羌姆与苯教巫舞、西藏古代巫术舞、图腾舞、金刚法舞等舞蹈的源流关系,说明羌姆是结合了以上几种舞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姆” 身体语言 审美特质 藏传佛教 人物形象 动物形象 音乐伴奏 古代巫术
原文传递
新的鬼神信仰的主要表现
10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鬼神信仰 伪科学 封建迷信活动 有神论 弘扬民族文化 《周易》 古代巫术 科学活动 弘扬传统 预测科学
原文传递
抱朴归真:道教的修炼
11
作者 赵益 王楚 《全国新书目》 2017年第3期21-21,共1页
本书介绍了中国道教的源流、特征、仪式、人生智慧以及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教是中国古代巫术与道家思想凝聚而成的本土宗教,在宗教、哲学、美学、文学、
关键词 中国道教 修炼 中国文化 人生智慧 道家思想 古代巫术 宗教 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