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观念与民法结构:再论中国古代民法的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沈玮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6-246,共11页
中国古代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等方面基础条件的制约,完全以惩罚性的思维立法,采用了"刑事兼理民事"的治理模式,加上以道德治国为最终的价值追求,所以当代西方式的民法观念及其民法体系难以见容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此种差异与中... 中国古代由于受到社会经济等方面基础条件的制约,完全以惩罚性的思维立法,采用了"刑事兼理民事"的治理模式,加上以道德治国为最终的价值追求,所以当代西方式的民法观念及其民法体系难以见容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此种差异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中国古代对法的谦抑性认知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民法结构的这种独特性体现了中国传统"不能与不为"的智慧哲理,正是中国古代民法这样的结构模式才凸显出了中国法律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 古代民法 民法结构 义利观 谦抑性 价值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法未能法典化的原因 被引量:5
2
作者 怀效锋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2-85,共4页
中国古代民法未能法典化的原因怀效锋中国古代民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既不象罗马法那样形成了体系严密的独立的法典,也不象普通法那样依赖判例和习惯,可以说,中国古代民法的形式是介于罗马法和普通法之间的混合法。从公元前2世纪的... 中国古代民法未能法典化的原因怀效锋中国古代民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既不象罗马法那样形成了体系严密的独立的法典,也不象普通法那样依赖判例和习惯,可以说,中国古代民法的形式是介于罗马法和普通法之间的混合法。从公元前2世纪的秦律到公元20世纪初尚在使用的大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法典化 宗族法 民事法律关系 财产继承 宗法制度 罗马法学家 民法 被继承人 自给自足的经济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法”质疑与回归 被引量:1
3
作者 冯岚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77-85,共9页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代民法"有无这一命题的辨析,引出对其特点、成因的探讨。
关键词 调整对象说 私权 官方法 习惯法 中国古代民法 契约法 法律渊源
下载PDF
略论民法与礼——中国古代民法文化不发达原因分析
4
作者 骆伟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0-35,共6页
中国民法文化自古发育不良,这一点为世人所公认。但最近,有些学者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又认为礼是中国古代民法的首要渊源。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具有几千年礼教传统的中国的民法文化,不但不存在发育不良的问题,而且远远走在世界前列了。一... 中国民法文化自古发育不良,这一点为世人所公认。但最近,有些学者在承认这一点的同时,又认为礼是中国古代民法的首要渊源。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具有几千年礼教传统的中国的民法文化,不但不存在发育不良的问题,而且远远走在世界前列了。一、问题的提出:礼是中国古代民法吗?礼是民法的渊源吗?民法文化不发达,并不是表现在没有一部完整的民法典上(英美法系的国家也没有完整的民法典,但民法也很发达),也不是表现在所谓的“民刑不分”上(诸法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民法 不发达原因 民法文化 人身关系 民权 财产关系 等级关系 平等自由 行为规范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
5
作者 郑丽 李国连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独立的民法典 ,却存在许多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本文就古代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 ,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古代民法 社会基础 所有权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法与现代民法若干问题比较研究——以物权法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继文 《行政与法》 2007年第8期104-106,共3页
本文以物权法为中心,从古代民法的有无、物权客体的分类、永佃权以及遗失物制度几个方面与现代民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古代不仅存在民法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对之进行研究将对我国现今民事立法大有裨益的结论。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现代民法 物权
下载PDF
浅析我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诸原因
7
作者 游成婧 《商情》 2014年第16期348-348,共1页
英国古代法史学者梅因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没有民法,这一结论虽然武断,但也道出了中国古代民法发展薄弱的事实。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礼”与“刑”的融合,成文的民法并不存在,作者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为出发点,从封建自然经... 英国古代法史学者梅因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没有民法,这一结论虽然武断,但也道出了中国古代民法发展薄弱的事实。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礼”与“刑”的融合,成文的民法并不存在,作者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为出发点,从封建自然经济,专制集权制度、传统儒家文化和宗法制度等不同角度浅析了制约中国古代民法发展的诸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封建自然经济 文化 宗法制度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的张力——兼论中国古代民法欠发达的原因
8
作者 陈子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7期61-67,共7页
近代以降中国法律文化开启向西方学习的路径,从古代"民法"切入,凸显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之间的张力。传统社会中的家族本位、重农抑商与权力意识并不利于形塑现代自由、平等之观念,严重制约契约关系的发展,而重视诚信、集体利... 近代以降中国法律文化开启向西方学习的路径,从古代"民法"切入,凸显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之间的张力。传统社会中的家族本位、重农抑商与权力意识并不利于形塑现代自由、平等之观念,严重制约契约关系的发展,而重视诚信、集体利益与和谐社会可以为民法的发展提供本土资源。从中国古代民法之不发达,可以管窥传统法律文化对人性的压抑,导致中国人缺乏民法文化与意识。认识并调节传统与现代法律文化之张力,发扬现代民法之精神,不失为推进现代法律文化发展的重要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古代民法 伦理法 家族本位 文化张力
下载PDF
张晋藩先生对中国古代民法研究的贡献
9
作者 李青 《中国检察官》 2020年第1期19-20,共2页
张晋藩先生从1983年便提倡研究部门法史。他明确提出:中国古代民、刑是有分的,虽然没有形成一部独立的民法典,但民事法律条款,散见于各种制定法中。尤其是宋朝以后,民事立法不断充实。然而,自民国以来,没有出现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民法的... 张晋藩先生从1983年便提倡研究部门法史。他明确提出:中国古代民、刑是有分的,虽然没有形成一部独立的民法典,但民事法律条款,散见于各种制定法中。尤其是宋朝以后,民事立法不断充实。然而,自民国以来,没有出现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民法的论著。相反,在西方学者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的观点影响下,国内也就不承认中国古代是有民法的,认为民事纠纷或依礼解决、或依照刑法解决,以至影响到民事诉讼著作也极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纠纷 民事立法 民事诉讼 中国古代民法 部门法 民法 张晋藩 民事法律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民法
10
作者 张晋藩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期72-73,共2页
中古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日渐增多,与之相应的民事立法也不断充实。唐宋是中国民事法律的重要发展时期,清朝则是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发展的最后形态,而且也面临巨大推动力之下的近代转型。西方学者断言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 中古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日渐增多,与之相应的民事立法也不断充实。唐宋是中国民事法律的重要发展时期,清朝则是中国古代民法法律发展的最后形态,而且也面临巨大推动力之下的近代转型。西方学者断言中国古代只有刑法没有民法,无疑是混淆了法律体系与法典体例两个不同概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立法 中国古代民法 民事法律关系 近代转型 法典体例 社会经济的发展 刑法 西方学者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民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4
11
作者 张晋藩 《政法论坛》 1985年第5期3-15,共13页
在中国法制史领域中,对于中国古代民法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既没有从事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专门性的论著也极为少见,可以说处于亟待耕耘的状态。为了全面地总结中国法制历史的经验,提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借鉴,开... 在中国法制史领域中,对于中国古代民法的研究是非常薄弱的。既没有从事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专门性的论著也极为少见,可以说处于亟待耕耘的状态。为了全面地总结中国法制历史的经验,提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借鉴,开展对于中国古代民事法律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拟就中国古代民法研究中的若干问题阐述涓滴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立法 所有权 法律体系 民法 奴隶制 宗法制度 几个问题 诸法合体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民法渊源的鉴别问题 被引量:5
12
作者 詹学农 《比较法研究》 1987年第2期60-66,共7页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法?此乃学界一桩悬案。台湾学者潘维和在《中国民事法史》中把中外学者的种种意见概括为“肯定说”、“否定说”、“民刑合一说”、“民法与礼合一说”四派。不过,他所称“中国学者”仅指解放前及台湾的学者,不包括解... 中国古代有没有民法?此乃学界一桩悬案。台湾学者潘维和在《中国民事法史》中把中外学者的种种意见概括为“肯定说”、“否定说”、“民刑合一说”、“民法与礼合一说”四派。不过,他所称“中国学者”仅指解放前及台湾的学者,不包括解放后的大陆同行。而事实上,目前大陆学术界的观点亦可用此四分法概括之。其中尤以否定说一度占上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渊源 台湾学者 中外学者 否定说 学术界 中国学者 民事法 四分法 大陆
原文传递
《易经》与我国古代民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树臣 《法学》 1987年第4期50-51,共2页
《易》是西周晚期卜史之官整理的一部书。西汉以后成了儒家经典之一。它是西周社会生活和人们认识活动的真实记录,其中涉及大量的法律制度。本文仅就民事法律制度谈谈个人的理解。(一)“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谦》),即不能通过... 《易》是西周晚期卜史之官整理的一部书。西汉以后成了儒家经典之一。它是西周社会生活和人们认识活动的真实记录,其中涉及大量的法律制度。本文仅就民事法律制度谈谈个人的理解。(一)“不富以其邻”“不富以其邻”(《谦》),即不能通过侵害邻人的手段来致富。这是一条古老的道德准则。“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是说人们如不能长久保有德行,就免不了遭受耻辱。这种羞侮常常与强制联在一起:“畜臣妾”,“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晚期 儒家经典 奴隶 臣妾 马牛 古代民法 民事法律制度 认识活动 道德准则 左传
原文传递
试析我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书文 《政法论坛》 1982年第4期34-36,共3页
一般认为: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罗马法系、英国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等五大法系。它们各有其产生的历史,经历过不同的发展过程,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就中华法系同其它法系,特别是同罗马法系相比较,不难看出,明... 一般认为: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罗马法系、英国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等五大法系。它们各有其产生的历史,经历过不同的发展过程,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就中华法系同其它法系,特别是同罗马法系相比较,不难看出,明显地存在着重刑轻民的特点。在中华法系各个部门法之间相比较,民法规范无论在数量、立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民法 中华法系 商品交换关系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民法规范 民事法律关系 商品经济 罗马法系 民法 义务关系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古代重刑法轻民法问题
15
作者 范倩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中国封建法律经过二千多年的缓慢发展过程,至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政治法律涌入中国,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法律才开始解体,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 中国封建法律经过二千多年的缓慢发展过程,至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政治法律涌入中国,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法律才开始解体,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封建法律表现出重刑轻民,民附于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法律 刑法 重刑轻民 政治法律 中国古代民法 西方国家 工业文明 鸦片战争 闭关自守 发展过程
下载PDF
民法从来就是而且只能是权利本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锡武 颜金 《经济研究导刊》 2008年第7期182-183,共2页
民法本位问题是民法哲学的首要问题和基础问题。概括起来,存在三种角度与模式:从民法的主体观察,主张民法的个体本位论或社会本位论;从民法的内容观察,权利义务是其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民法权利本位与义务之争;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角度分... 民法本位问题是民法哲学的首要问题和基础问题。概括起来,存在三种角度与模式:从民法的主体观察,主张民法的个体本位论或社会本位论;从民法的内容观察,权利义务是其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有民法权利本位与义务之争;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角度分析,则存在权利本位或权力本位之说。因此权利——权力关系是民法本位研究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本位 古代民法 义务本位 社会本位
下载PDF
中国古代契约“私的自治”散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洁琨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53-55,共3页
中国契约制度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是民事活动的主要表现现实。中国古代契约制度极其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公权力仅仅存在于有限的范围之内,中国古代契约制度中“私的自治”精神历来被人忽视,这一事实的认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中国古代民... 中国契约制度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一直是民事活动的主要表现现实。中国古代契约制度极其强调当事人意思自治,公权力仅仅存在于有限的范围之内,中国古代契约制度中“私的自治”精神历来被人忽视,这一事实的认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中国古代民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契约 私的自治 古代民法
下载PDF
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留元 冯卓慧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5-80,共6页
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胡留元,冯卓慧罗马法学的高度成就使它成为西方古典文法的继承并不是一种原生状态的"纯净"的继承,而是对它进行改造、加工、解释,使之发展,使之适合于新的社会要求。对罗马法的这种继受不唯在西方、在两大... 罗马法与中国古代契约法胡留元,冯卓慧罗马法学的高度成就使它成为西方古典文法的继承并不是一种原生状态的"纯净"的继承,而是对它进行改造、加工、解释,使之发展,使之适合于新的社会要求。对罗马法的这种继受不唯在西方、在两大法系中,而且在东方,在有着自己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法 买卖契约 法律文化 租赁契约 中国古代民法 丝绸之路 雇佣契约 承租人 劳动力 商业贸易
下载PDF
中国民事传统观念略论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建 邱立波 赵斌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3-18,共6页
中国古代有关调整特定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法律和民间习惯具有不同于欧洲民事法律体系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中国古代传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中国古代民法 民事观念 法律文化 意识形态
下载PDF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20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民商法民商法学科学术梯队完备、研究特色明显。在物权法的现代发展、特殊人群的特殊人格制度、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劳动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民法研究、民间合会的法律规制问题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民商法民商法学科学术梯队完备、研究特色明显。在物权法的现代发展、特殊人群的特殊人格制度、侵权法上的作为义务、劳动权基本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民法研究、民间合会的法律规制问题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果。围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虚拟财产权研究”、“民法视野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特殊残障者的法律人格及权利保护”、“不作为侵权责任之研究”、“大学生创业促进制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师范大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法学院 中国古代民法 林权制度改革 法律人格 大学生创业 学术梯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