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古代饮食名品补遗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启安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甘肃古代饮食名品,除了笔者在《甘肃古代饮食名品拾遗》胪列者外,尚有"瓜州红曲"、"河西柰"、"玉门枣"、"张掖丰柿"、"驼乳糜"、"驴肠"、"浑炙犁牛"、"羊... 甘肃古代饮食名品,除了笔者在《甘肃古代饮食名品拾遗》胪列者外,尚有"瓜州红曲"、"河西柰"、"玉门枣"、"张掖丰柿"、"驼乳糜"、"驴肠"、"浑炙犁牛"、"羊羔酒"、"西凉葡萄酒"以及"凉州白麦"等,它们都知名于当时,载之于史册,是古代东西饮食文化交流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古代 饮食名品 补遗
下载PDF
甘肃古代作家人格品质与甘肃古代文学
2
作者 王金寿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11,共6页
甘肃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代作家才人辈出,其共有人格品质是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对民族、对家园始终热爱,对国家忠心耿耿,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勤奋励志,奋发治学,成果颇丰。陇人文化品格是其人格品质的光... 甘肃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古代作家才人辈出,其共有人格品质是耿介正直、嫉恶如仇;对民族、对家园始终热爱,对国家忠心耿耿,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勤奋励志,奋发治学,成果颇丰。陇人文化品格是其人格品质的光辉体现。陇人作品形成了独特风貌,少数民族歌谣极具特色,对西部独特地域风貌和山川风物的描写尤为精彩,对西部民族文化的捕捉和表现异常准确,对少数民族的尚武精神表现颇为着力,西部边塞诗歌中对离别情感的反映更见典型,表现西部特有物产和酒文化的诗篇相当宏富且富于民族特征。以上诸方面极大地丰富了甘肃古代文学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古代作家 人格品质 文化品格 陇人作品 独特风貌
下载PDF
甘肃古代文学与甘肃文化旅游发展浅谈
3
作者 赵承恩 《甘肃农业》 2010年第2期41-42,共2页
甘肃古代文学具有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反映甘肃独特地域风土人情,具有积极的文化旅游意义,本文通过对甘肃古代文学地域特色及其文化旅游意义的分析,提出挖掘甘肃古代文学意蕴以促进甘肃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文化旅游 甘肃古代文学 文学地域特色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为根基疗效最富生命力——记前进和发展中的甘肃古代中医药研究所
4
《甘肃科技》 2006年第8期252-252,共1页
关键词 甘肃古代中医药研究所 传统文化 疗效 科技知识 溃疡性结肠炎
下载PDF
巩昌府秦州阶州书院考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漆子扬 《档案》 2020年第12期38-45,共8页
甘肃最早兴办的书院为今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洪化书院,约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其次为清水县曲江书院,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甘肃书院和内地书院大多设于环境幽雅僻静的山林不同,主要修建于府州县所在地,交通便利,便于官府管理。... 甘肃最早兴办的书院为今陇南市武都区安化镇洪化书院,约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其次为清水县曲江书院,建于金皇统四年(1144年)。甘肃书院和内地书院大多设于环境幽雅僻静的山林不同,主要修建于府州县所在地,交通便利,便于官府管理。清代由于科举取士的激励,尤其书院高度官学化,甘肃基本实现了书院教育的普及,从省会到各府州县,甚至经济文化发达的乡村,都大力举办书院教育。随着西学东渐,清政府于1901年颁布诏令,各省省立书院改为大学堂,府、厅、直隶州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书院改为小学堂,书院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从宋到清末,甘肃创建书院129所,巩昌府创建30所、秦州直隶州20所、阶州直隶州9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甘肃 巩昌府 秦州阶州 书院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