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视域中的言意之辨——古代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范式新探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越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6,共7页
在古代言意范式中,物自身或者超越性的终极存在被视为知识的来源,人通过对这个来源的直观和内在的理性反思而获得知识,语言则是人造的表意工具,三者在其中只能单向度地遵从物—意—言的顺序转化。在这个认识框架中,古代的言意之辨在理... 在古代言意范式中,物自身或者超越性的终极存在被视为知识的来源,人通过对这个来源的直观和内在的理性反思而获得知识,语言则是人造的表意工具,三者在其中只能单向度地遵从物—意—言的顺序转化。在这个认识框架中,古代的言意之辨在理论上必然得出"言不尽意"的结论。跨文化的视角提供了超越古典范式"目的—工具"的新的理解维度。语言不仅具有工具性意义,某种具体的群体语言更是该文化中个体存在的一部分,反过来规定了该群体整体知识的发展。在现代默会知识论、解释学和语言哲学视野中,语言、文化与知识都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可能。民族文化与民族语言相互促进的辩证过程提供了克服"言不尽意"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之辨 古代知识论语言 知识 跨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